首頁 > 制度大全 > 吊索具管理細則

吊索具管理細則

2025-03-14 閱讀 9767

  吊索具管理細則

  編制:設備安全部

  批準:

  發布日期:二零**年五月

  1主題內容及適應范圍

  1.1為加強吊索具的管理,使所有吊索具達到有效控制狀態,保證在使用吊索具過程中不發生傷害事故以及造成其他傷害,參照行業標準,特制定本細則。

  1.2本細則適用

  吊索具的費用管理、報廢、使用、維護、報廢標準。

  2.管理職責

  2.1分廠廠長

  2.1.1全面負責分廠吊索具的管理工作和考核工作;

  2.1.2負責車間吊索具采購費用的批準。

  2.2分廠主管技術的車間主任

  2.2.1負責分廠吊索具的管理工作

  2.2.2負責分廠吊索具采購技術條件和計劃的批準;

  2.2.3負責分廠吊索具的租賃、調撥、外借申請的確認。

  2.3分廠主管生產的副廠長

  2.3.1全面負責分廠吊索具的使用、保管的考核工作;

  2.3.2全面負責分廠吊索具的安全工作和報廢工作。

  2.4行管室主任

  2.4.1下達全年吊索具費用指標,根據公司財務部門下達的工裝模具費用規定和指標進行控制;

  2.4.2負責組織相關人員做好吊索具使用的培訓工作;

  2.4.3負責吊索具費用核算的監督工作。

  2.5技術品管室主任

  2.5.1負責協助分廠吊索具的管理工作;

  2.5.2負責分廠吊索具采購技術條件和需求計劃的審核;

  2.5.3負責督促相關人員做好吊索具的季檢、年檢工作;

  2.5.4參加吊索具事故分析會。

  2.6制造管理室主任

  2.6.1負責協助分廠現場在用吊索具的使用、保管的考核工作;

  2.6.2負責督促相關人員做好吊索具的季檢、年檢工作;

  2.6.3參加吊索具事故分析會。

  2.7車間主任

  2.7.1全面負責本車間吊索具的使用、保管的管理工作;

  2.7.2全面負責本車間吊索具的安全工作和報廢申請工作;

  2.7.3負責本車間吊索具補充計劃的提出;

  2.7.4負責本車間報廢吊索具的鑒定工作。

  2.8安全員

  2.8.1負責分廠在用吊索具的安全管理及考核工作;

  2.8.2負責組織相關人員做好分廠在用吊索具的安全巡視工作;

  2.8.3負責協助工裝管理員做好吊索具的季檢、年檢工作;

  2.8.4負責組織各車間和相關人員做好吊索具的探傷工作;

  2.8.5負責分廠報廢吊索具的鑒定工作;

  2.8.6負責分廠吊索具是否由公司確認的合格供應商所提供吊索具的監督工作;

  2.8.7參加吊索具事故分析會。

  2.9工裝管理員

  2.9.1具體負責分廠吊索具的管理及考核工作;

  2.9.2負責吊索具的季檢、年檢工作并做好記錄;

  2.9.3負責吊索具的選型和采購工作;

  2.9.4負責辦理吊索具、租賃、調撥、外借、報廢申請工作;

  2.9.5掌握分廠在用吊索具技術狀態,建立吊索具的管理臺帳;

  2.9.6負責組織相關人員搞好在用吊索具的技術服務;

  2.9.7負責組織分廠相關人員參加吊索具事故分析會,并組織制定改進措施和處理意見,報分廠主管領導。

  2.9.8負責分廠吊索具圖紙歸檔。

  2.10工藝員

  2.10.1負責分廠新產品制造相關班組吊索具需求的提出;

  2.10.2做好分廠相關班組在用吊索具的技術服務;

  2.10.3負責分廠相關班組在用吊索具技術狀態的確認;

  2.10.4負責分廠相關班組吊索具的設計和采購技術條件的編寫;

  2.10.5負責分廠相關班組報廢吊索具的鑒定工作;

  2.10.6參與吊索具事故分析會。

  2.11價格員

  2.11.1負責吊索具費用的核算工作;

  2.11.2參加吊索具事故分析會。

  2.12調度員

  2.12.1負責協助本分廠吊索具的使用、保管的管理工作;

  2.12.2負責協助本分廠吊索具的安全工作和報廢申請工作。

  2.13各班班長

  2.13.1負責督促班組各員工做好在用吊索具保管、保養、檢查,保持吊索具的清潔和良好狀態,發現問題及時反饋信息;

  2.13.2參加本班吊索具事故分析會。

  3.吊索具的費用管理、采購、報廢程序

  3.1吊索具的需求審批由分廠自行負責,費用列支在工裝模具費用內;

  3.2分廠大型吊索具(10萬元以上)的需求計劃報技術品管室,技術品管室對分廠吊索具需求的必要性、可行性進行評審,評審意見提交公司工藝管理部評審,再由工藝管理部提交采購部統一進行采購;

  3.3新產品或補充的吊索具的需求,由工裝管理員編制采購計劃提交公司工藝管理部再由工藝管理部提交采購部統一進行采購;

  3.4吊索具的采購必須在公司確認的合格供應商所提供的吊索具中進行;

  3.5金額在3000元以上的吊索具,分廠辦理吊索具報廢的相關手續,經公司制造管理部安全環境與生產保衛部安全員確認、部門主管批準后,方可報廢;(附表)

  3.6金額在3000元以下的吊索具,分廠自行辦理報廢手續,經安全員確認、分廠領導批準,即可報廢;

  3.7已辦報廢的吊索具,由分廠統一處理,以免造成使用上的混亂。

  4.吊索具使用

  4.1鋼絲繩壓制繩套的使用要求

  4.1.1使用前操作者應檢查索具的質量情況,發現隱患應及時排除;

  4.1.2鋼絲繩制成索具后,影響其質量的因素較多,所以它的安全系數較大,一般在5-6倍之間;

  4.1.3索具在使用中,應在安全載荷以內,嚴禁超載,對于多肢的吊索具空間的肢間夾角應保持在600以內;

  4.1.4在吊運過程中,應避免碰撞;

  4.1.5鋼絲繩應避開被吊物的棱角,防止折斷或成死彎;

  4.1.6鋁套接頭工作環境溫度應在-400C-1500C。

  4.2合成纖維帶的使用

  4.2.1任何一套吊裝帶在使用前操作者必須先試吊再起吊,選擇吊點應與吊重重心在同一條鉛垂線上;

  4.2.2吊裝帶及吊裝帶兩端環套及金屬配件必須有足夠的曲率半徑;

  4.2.3使用過程中,禁止吊裝帶打結或用打結的方法來連接,應采用專用連接件連接吊裝帶;

  4.2.4吊裝帶的使用范圍以吊裝帶上的標示為依據,嚴禁超載使用;

  4.2.5不允許交叉或扭轉使用吊裝帶,使用過程中,不允許打結、打擰;

  4.2.6吊裝帶用肉眼看出已損壞時不允許使用,在移動吊裝帶和貨物時不允許拖拽;

  4.2.7當物品有尖角、棱邊時必須有保護措施,推薦采用保護套或護角來保護吊裝帶;

  4.2.8當物品吊裝時,不允許吊裝帶懸掛貨物時間過長,起吊過程中,嚴禁吊運的物品受到碰撞和沖擊;

  4.2.9起吊前檢查吊裝帶的各連接件是否連接正確,吊運過程應盡量保持平穩,被吊物品下面嚴禁站人或在其他物品上通過;

  4.2.10起吊時注意不要使吊裝帶本體掛碰其他物體,以免損壞。

  4.3吊鉤的使用

  4.3.1吊鉤表面應光潔,無剝裂、銳角、毛刺等缺陷,如有缺陷或已磨損均不許補焊和使用;

  4.3.2在鋼絲繩易脫鉤的工作環境中使用的吊鉤,應有防脫鉤的保險裝置。

  5.吊索具的維護

  5.1鋼絲繩壓制繩套的維護要求

  5.1.1無論是專人保管或使用者保管,都必須有人負責,并定期進行檢驗,不用時可吊掛,也可放在木墊板上平盤,避免產生死彎,存放地點應干燥通風,避開酸堿、火烤、雨淋或陽光直曬;

  5.1.2索具在移動時,應防止在水泥地面上拖拉,尤其較粗的鋼絲繩。

  5.2合成纖維帶的維護要求

  5.2.1吊裝帶要避熱源(火源和電、氣焊)或日光及紫外線長期輻射的條件下貯存;

  5.2.2吊裝帶使用3-6個月要進行清洗一次,對酸堿使用場合后,應立即用涼水或洗衣粉將吊裝帶沖洗干凈,晾干貯存;

  5.2.3吊裝帶用后應放在架子上存放,不應直接放在地上,防止吊裝帶用后發霉、鼠咬;

  5.2.4對潮濕的吊裝帶要晾干后保存,避免受潮發霉。

  6.吊索具報廢標準

  6.1鋼絲繩報廢標準

  6.1.1對于交繞的鋼絲繩在一個捻距(指任意一個鋼絲繩股環繞一周的軸向距離)內的斷絲數達到該繩總絲數的10%;

  6.1.2鋼絲繩表面層鋼絲腐蝕或磨損達表面原絲徑的40%;

  6.1.3鋼絲繩直徑減小量達7%;

  6.1.4鋼絲繩有明顯的內部腐蝕;

  6.1.5鋼絲繩整股斷裂或燒壞;

  6.1.6局部外層鋼絲繩伸長呈“籠”形或鋼絲繩纖維芯的直徑增大較嚴重;

  6.1.7鋼絲繩發生紐結、死角、硬彎、塑性變形、麻芯脫出等嚴重變形。

  6.2合成纖維帶報廢標準

  6.2.1本體被切割、嚴重擦傷、帶股松散、局部破裂時,應報廢;

  6.2.2表面嚴重磨損,吊裝帶異常變形,磨損達到原吊裝帶寬度的1/10時,應報廢;

  6.2.3合成纖維吊裝帶出現軟化或老化(發黃)、表面粗糙、合成纖維剝落、彈性變小、強度減弱時、應報廢;

  6.2.4吊裝帶嚴重扭曲、變形、起毛時,應報廢;

  6.2.5吊裝帶發霉變質、酸堿燒傷、熱熔化燒焦、表面多出疏松、腐蝕時,應報廢;

  6.2.6吊裝帶有橫向邊緣切斷時,應報廢。

  6.3吊鉤的報廢標準

  6.3.1吊鉤危險斷面的高度磨損量達原尺寸的10%;

  6.3.2開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

  6.3.3扭轉變形超過100。

  7.吊索具的探傷檢查。

  7.1各班組需要探傷檢查的吊具,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探傷檢查(探傷要求應書面提出),并在班組安全活動記錄本上做好記錄;

  7.2分廠制造管理室接到公司吊具探傷檢查的通知后,應及時安排探傷員(請質量品質部)進行探傷檢查,同時安排起重工或相關班組人員做好探傷的配合工作;

  7.3對于班組臨時提出需進行探傷的吊具,分廠制造管理室應及時安排相關人員做好探傷工作;

  7.4探傷員對吊具探傷檢查完后,應開具探傷報告一式三份(一份自存,一份交分廠安全員、一份送儲運部庫房管理員)。

  8.考核辦法

  8.1班組在用吊索具如無故丟失或人為損壞,無故丟失的對責任者按吊索具全價予以賠償,人為損壞的對責任者按吊索具損壞價值10%-30%予以賠償;

  8.2對私自改造吊索具的,對責任者考核500元/項;

  8.3吊索具達到報廢標準,班組仍然在現場使用或擺放在現場的對責任班組考核300-500元/項;

  8.4各班組使用完吊具、鋼絲繩后,隨地亂丟未上架存放的考核責任班組50元/項;

  8.5超出吊索具額載范圍起吊物品的,對責任人考核300-500元/次;

  8.6拖拽吊帶、承載時吊帶打結、打擰,對責任人考核50-200元/次;

  8.7吊索具承載有尖角,棱邊的貨物時,未帶護套或護角而未造成安全事故和物品損失的考核責任人100元/次。

  8.8吊帶從承載物體下抽出的考核責任人50元/次;

  8.9因吊索具使用不當,造成了安全事故和物品損失的,按公司相關管理制度進行考核。

  9.附加說明

  9.1本細則由變壓器分廠技術室提出并負責解釋。

篇2:井下皮帶機保護試驗辦法實施細則

  井下皮帶機各保護試驗辦法實施細則

  為規范井下皮帶機各類保護試驗方法和操作順序,特制訂實施細則如下。

  一、井下各部皮帶機保護設置情況及試驗要求:

  1、主井裝載皮帶機(平巷、傾角3‰、帶寬1000mm、全長90米)

  序號  保護名稱  類型  安裝位置  型號  試驗周期  試驗形式  參加人員

  1  煙霧保護  有源式  卸載滾筒下風側  5米處頂板上  GQQ0.1  每天  按鈕試驗  司機  每月  模擬試驗  維修工

  2  溫度保護  有源式  驅動滾筒  非皮帶圍包側  GW100(A)/  DFB4/7.5  每天  按鈕試驗  司機  每旬  模擬試驗  維修工

  3  超(欠)速保護  電磁/有源式  機尾滾筒端面處  KGS-12  每天  失速試驗  司機

  4  堆煤保護  煤電極式/有源  卸載滾筒上前方  容煤極限位置  GUJ50  每天  導通試驗  司機

  5  跑偏保護  無源式  卸載滾筒后2#架處  GEJ(A)  每天  導通試驗  司機

  6  沿線急停保護  無源式  機頭、機尾、15架處  各1個  KHJ0.5/12  每天  導通試驗  司機

  7  撕帶保護  無源式  2#給煤機前方  21架處  GVY-2K  每天  導通試驗撒煤試驗  司機

  2、東翼第二部皮帶機(上運、傾角0―16°、帶寬1000mm、全長510米)

  序號  保護名稱  類型  安裝位置  型號  試驗周期  試驗形式  參加人員

  1  煙霧保護  有源式  卸載滾筒及驅動滾筒下風側5米處頂板上  GQQ0.1  每天  按鈕試驗  司機  每月  模擬試驗  維修工

  2  溫度保護  有源式  1#、2#驅動滾筒  非皮帶圍包側  GW100(A)/  DFB4/7.5  每天  按鈕試驗  司機  每旬  模擬試驗  維修工

  3  超(欠)速保護  電磁/有源式  改向滾筒端面處  KGS-12  每天  失速試驗  司機

  4  堆煤保護  開關式/無源  卸載滾筒上前方  容煤極限位置  GUJ50  每天  導通試驗  司機

  5  跑偏保護  無源式  2#驅動滾筒后10米處  GEJ(A)  每天  導通試驗  司機

  6  沿線急停保護  無源式  機頭、機尾及沿線(間隔100米)  KHJ0.5/12  每天  導通試驗  司機

  7  撕帶保護  無源式  給煤機前方10米處  GVY-2K  每天  導通試驗撒煤試驗  司機

  8  制動裝置  電力液壓推動式  安裝在減速機輸入軸上  BYWZ5―400/121  每班  開車檢查  司機

  9  防逆轉  裝置  滾柱型  安裝在減速機二軸上  B3SH-11  /  /  /

  10  軟啟動  裝置  液體粘性  軟啟動裝置  電機與減速機之間  YNROD―250  /  /  /

  11  瓦斯電  閉鎖  斷電儀  檢修斜巷二部絞車硐室

  由監控中心根據規定試驗,我工區做好試驗記錄

  3、東翼第三部皮帶機(上運、傾角0―16°、帶寬1000mm、全長700米)

  序號  保護名稱  類型  安裝位置  型號  試驗周期  試驗形式  參加人員

  1  煙霧保護  有源式  卸載滾筒及驅動滾筒下風側5米處頂板上  GQQ0.1  每天  按鈕試驗  司機  每月  模擬試驗  維修工

  2  溫度保護  有源式  1#、2#驅動滾筒  非皮帶圍包側  GW100(A)/  DFB4/7.5  每天  按鈕試驗  司機  每旬  模擬試驗  維修工

  3  超(欠)速保護  速度車/有源式  改向滾筒非皮帶圍包處  KG5007A  每天  失速試驗  司機

  4  堆煤保護  開關式/無源  卸載滾筒上前方  容煤極限位置  GUJ50  每天  導通試驗  司機

  5  跑偏保護  無源式  驅動滾筒后10米處  機尾前10米處  GEJ(A)  每天  導通試驗  司機

  6  沿線急停保護  有源式  機頭、機尾及沿線(間隔100米)  KG9001A  每天  導通試驗  司機

  7  撕帶保護  無源式  給煤機前方10米處  GVY-2K  每天  導通試驗撒煤試驗  司機

  8  制動裝置  電力液壓推動式  安裝在減速機輸入軸上  BYWZ5--  500/201  每班  開車檢查  司機

  9  防逆轉  裝置  接觸式  安裝在1#驅動滾筒  非人行道側軸上  NJ270  /  /  /

  10  軟啟動  裝置  調速型液力耦合器  電機與減速機之間  YOTCS560B  /  /  /

  11  瓦斯電  閉鎖  斷電儀  東翼采區變電所

  由監控中心根據規定試驗,我工區做好試驗記錄

  4、西翼第一部皮帶機(上運、傾角0―15.5°、帶寬1000mm、全長1949米)

  序號  保護名稱  類型  安裝位置  型號  試驗周期  試驗形式  參加人員

  1  煙霧保護  有源式  卸載滾筒及驅動滾筒下風側5米處頂板上  GQQ0.1  每天  按鈕試驗  司機  每月  模擬試驗  維修工

  2  溫度保護  有源式  1#、2#驅動滾筒  非皮帶圍包側  GW100(A)/  DFB4/7.5  每天  按鈕試驗  司機  每旬  模擬試驗  維修工

  3  超(欠)速保護  速度車/有源式  操作臺處回程帶上  GSC5000  每天  失速試驗  司機

  4  堆煤保護  開關式/無源  卸載滾筒上前方  容煤極限位置  GUJ50  每天  導通試驗  司機

  5  跑偏保護  無源式  1#驅動滾筒前10米處  給煤機前10米處  GEJ(A)  每天  導通試驗  司機

  6  沿線急停保護  無源式  機頭、機尾及沿線(間隔100米)  KHJ0.5/12  每天  導通試驗  司機

  7  撕帶保護  無源式  給煤機前方10米處  GVY-2K  每天  導通試驗撒煤試驗  司機

  8  制動裝置  盤閘制動式  安裝在1#驅動滾筒軸上  KPZ1600/4*100  每班  開車檢查  司機

  9  防逆轉  裝置  接觸式  1#、2#驅動滾筒上各1個  NJ320  /  /  /

  10  軟啟動  裝置  液體粘性軟啟動裝置  電機與減速機之間  YNROD―450  /  /  /

  11  張緊力下降保護  壓力型  張緊液壓站的壓力傳感器配套數碼顯示儀  SDD601  每天一次  泄壓試驗  司機

  12  瓦斯電  閉鎖  斷電儀  檢修斜巷二部絞車硐室

  由監控中心根據規定試驗,我工區做好試驗記錄

  5、西翼第二部皮帶機(上運、傾角0―12°、帶寬1000mm、全長850米)

  序號  保護名稱  類型  安裝位置  型號  試驗周期  試驗形式  參加人員

  1  煙霧保護  有源式  卸載滾筒及驅動滾筒下風側5米處頂板上  GQQ0.1  每天  按鈕試驗  司機  每月  模擬試驗  維修工

  2  溫度保護  有源式  1#、2#驅動滾筒  非皮帶圍包側  GW100(A)/  DFB4/7.5  每天  按鈕試驗  司機  每旬  模擬試驗  維修工

  3  超(欠)速保護  速度車/有源式  2#驅動滾筒后  回程帶上  GSC5000  每天  失速試驗  司機

  4  堆煤保護  開關式/無源  卸載滾筒上前方  容煤極限位置  GUJ50  每天  導通試驗  司機

  5  跑偏保護  無源式  驅動滾筒后10米處機尾前10米處  GEJ(A)  每天  導通試驗  司機

  6  沿線急停保護  無源式  機頭、機尾及沿線(間隔100米)  KHJ0.5/12  每天  導通試驗  司機

  7  撕帶保護  無源式  給煤機前方10米處  GVY-2K  每天  導通試驗撒煤試驗  司機

  8  制動裝置  電力液壓推動式  安裝在減速機輸入軸上  BYWZ5―400/80  每班  開車檢查  司機

  9  防逆轉  裝置  接觸式  安裝在1#驅動部改向滾筒軸上  NJ50  /  /  /

  10  軟啟動  裝置  電氣開關  /  QBR-400  /  /  /

  11  瓦斯電  閉鎖  斷電儀  西翼-1196變電所

  由監控中心根據規定試驗,我工區做好試驗記錄

  6、西翼第三部皮帶機(下運+上運、傾角-10―0―12°、帶寬1000mm、全長850米)

  序號  保護名稱  類型  安裝位置  型號  試驗周期  試驗形式  參加人員

  1  煙霧保護  有源式  卸載滾筒及驅動滾筒下風側5米處頂板上  GQQ0.1  每天  按鈕試驗  司機  每月  模擬試驗  維修工

  2  溫度保護  有源式  1#、2#驅動滾筒  非皮帶圍包側  GW100(A)/  DFB4/7.5  每天  按鈕試驗  司機  每旬  模擬試驗  維修工

  3  超(欠)速保護  速度車/有源式  1#驅動滾筒前1米處回程帶上  GSC5000  每天  失速試驗  司機

  4  堆煤保護  開關式/無源  卸載滾筒上前方  容煤極限位置  GUJ50  每天  導通試驗  司機

  5  跑偏保護  無源式  2#驅動滾筒后1米處機尾前10米處  GEJ(A)  每天  導通試驗  司機

  6  沿線急停保護  無源式  機頭、機尾及沿線(間隔100米)  KHJ0.5/12  每天  導通試驗  司機

  7  撕帶保護  無源式  3308皮帶機卸載點前方10米處  GVY-2K  每天  導通試驗撒煤試驗  司機

  8  制動裝置  盤閘制動式  安裝在張緊改向滾筒上  KPZ1400/  2*100  每班  開車檢查  司機

  9  防逆轉  裝置  滾柱型  安裝在減速機二軸上  B3SH-11  /  /  /

  10  軟啟動  裝置  液體粘性  軟啟動裝置  電機與減速機之間  YNROD―250  /  /  /

  11  瓦斯電  閉鎖  斷電儀  西翼三采區1#變電所

  由監控中心根據規定試驗,我工區做好試驗記錄

  二、皮帶機保護試驗方法:

  (一)、煙霧保護:

  1、安設要求:

  (1)、煙霧傳感器應吊掛在可能產生煙霧部位的下風處的頂板上。具體吊掛位置視巷道風速大小而定。若風速在2m/s左右,煙霧傳感器吊掛點與產生煙霧點的距離要大于5m;風速超過3m/s,吊掛距離需大于10米。我礦規定不大于5米。

  (2)、如驅動滾筒與卸載滾筒間距小于5米時,可在卸載滾筒下風側安裝1個傳感器,如大于5米時,分別裝設。

  2、試驗方法:

  (1)、按鈕試驗:有試驗按鈕的,每天早班接班時(停車狀態)進行按鈕試驗。

  (2)、模擬試驗方法一:在地面維修車間將備用煙霧傳感器接入保護箱并通電,在上風側煙霧傳感器下方點燃物品產生煙霧,飄入煙霧傳感器氣敏室。如報警則說明傳感器靈敏、完好,如不報警則說明傳感器損壞。

  (3)、模擬試驗方法二:在地面維修車間將備用煙霧傳感器按電壓等級要求接線并通電,在上風側煙霧傳感器下方點燃物品產生煙霧,飄入煙霧傳感器氣敏室。如報警則說明傳感器靈敏、完好,如不報警則說明傳感器損壞。

  (4)、利用檢修時間,將試驗完好的傳感器更換井下在用傳感器。

  (二)溫度保護和超溫自動灑水裝置:

  1、安設要求:

  (1)、溫度傳感器安裝前必須檢查檔位開關選擇2檔,出廠時動作溫度設置4個檔,依次為:40℃±2℃,65℃±3℃,78℃±3℃,25℃±2℃(僅供驗收試驗用),四檔可由選擇開關XK的1~4檔對應任設一檔(出廠時設定為1檔即40±2℃檔,如需設定為其它檔位請將選擇開關XK對應檔位打在ON位置處,其余檔位須斷開),我礦井下一般選擇2檔即65℃±3℃。如無檔位選擇開關,則動作溫度為65℃±3℃。

  (2)、溫度傳感器安裝在被測環境中或被測物體附近(驅動滾筒非皮帶圍包側,距膠面5―10mm為宜)或發熱源上方,以不直接接觸為宜。

  2、試驗方法:

  (1)、有試驗按鈕的,每天早班接班時(停車狀態)進行按鈕試驗。

  (2)、模擬試驗:使用大于65℃―70℃的溫水(配備溫度計測量)澆燙感溫探頭。如報警并驅動電磁閥動作噴水則說明傳感器靈敏、完好,如不報警則說明傳感器損壞,如報警但不噴水則說明電磁閥損壞。

  (三)超(或欠)速保護(小車式)

  1、安設要求:

  (1)、小車式超(或欠)速保護一般與PLC程序配套使用,其接線需在相關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2)、速度小車放置在回程帶上,并固定在上托輥支架上,固定點要選擇回程帶運行方向的后方支架,采用細鋼絲繩(或雙股8#鐵絲)將其栓掛牢固,并避免檢測線纜受力(或被皮帶摩擦)。

  2、試驗方法:

  (1)、欠速試驗方法一:在皮帶機運行前,將速度小車拉起并捆綁好(以輪子不接觸皮帶為準),如啟車后報警停機則完好,否則不完好。

  (2)、欠速試驗方法二:開啟皮帶后,使用釬子將速度小車撬起(或用細鋼絲繩拉起),如報警停機則完好,否則不完好。

  (3)、下運皮帶機超速試驗:將小車挪移至人員安全操作位置,開車后采用人為轉動速度檢測輪保持設定轉速的15%以上時,如報警停機則完好,否則不完好。

  (四)速度保護(電磁式)

  1、安裝要求:速度傳感器由磁鐵和磁控傳感器兩部分組成,磁鐵需固定在改向滾筒端面的螺釘上(無固定點時需使用AB膠粘結牢固),磁控傳感器用防護罩罩上后再固定在改向滾筒的軸承座上,磁鐵與磁控傳感器之間的間距不大于20mm(一般為5―10mm為宜),且磁鐵要正對傳感器(以滾筒軸間串動時不互相碰撞為宜)。

  2、試驗方法:

  (1)、欠速試驗方法:提前閉鎖主電機控制開關,啟動保護箱,如報警說明完好,反之故障。

  (2)、下運皮帶機超速試驗:在滾筒端面上增加1塊磁鐵,開車后如報警停機則完好,否則不完好。

  (五)堆煤保護

  1、安設要求:

  (1)煤位開關需制做支架固定在機頭架上,或使用剛性連接件固定在頂板上。不論是吊裝,還是利用皮帶機機頭架前立柱卡裝,都必須與煤位開關形成鋼性聯接,保證煤位開關主體不致于擺動。

  (2)、煤位開關需安裝在轉載(或卸載)點的前側上方的容煤極限位置為宜,即開關動作時的堆煤高度,不得造成堆煤磨皮帶(或超過清掃器)。

  2、試驗方法:

  (1)、開關式:利用長把工具扳動擺桿,如報警說明完好,反之故障。

  (2)、煤電極式:利用金屬長把工具將導線與金屬機架搭接,如報警說明完好,反之故障。

  (六)跑偏保護

  1、安設要求:

  (1)、跑偏傳感器一般建議機頭機尾各配一對,安裝時建議安裝在機頭機尾的機架兩側。

  (2)、固定傳感器時,需保證可靠的動作角度,以擺桿垂直于帶邊,且距膠帶邊沿50-100毫米為宜。膠帶邊沿應位于立輥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處為宜。

  2、試驗方法:

  向皮帶外側扳動擺桿約30°(延時5~10s動作),如報警說明完好,反之故障。

  (七)沿線急停保護

  1、安設要求:

  (1)、沿線急停保護開關一般需固定在巷道幫部,但不得影響電纜、管線的安裝。

  (2)、皮帶機巷道沿線敷設急停拉線(將各急停開關連接在一起)時,急停開關間距不得超過100米,無急停拉線時,間距不得超過50米。

  (3)、皮帶機的機頭、機尾、中間轉載(或卸載)點也須安裝急停開關。

  2、試驗方法:

  拉動急停拉線(或扳動閉鎖機構),如報警說明完好,反之故障。

  (八)撕帶保護

  1、安設要求:

  縱撕傳感器需安裝在轉載(或裝載)點前方約10米位置處的承載帶下方。使用細鋼絲繩(或專用支架)固定在皮帶機縱梁上。

  2、試驗方法;

  方法一:人為按壓撕帶保護器的檢測膠塊,如報警說明完好,反之故障。

  方法二:使用重約500g的物體壓在檢測膠塊上,如報警說明完好,反之故障。

  (九):張緊力下降保護:

  1、安設要求:

  本保護一般與PLC程序配套使用,其接線需在相關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2、試驗方法:

  在停車且張緊力正常狀態下,人為調整溢流閥(或啟動張緊絞車松弛張緊鋼絲繩),使液壓站壓力下降至下限時,PLC控制箱故障燈亮,且液壓站能自動工作則說明正常,反之故障。

  三、保護試驗注意事項:

  1、所有保護試驗完畢后,必須對恢復情況進行檢查確認(由試驗人負責)。只有確認所有保護復位正常后,方可聯絡信號開車。

  2、每班由司機進行各保護項目試驗時,必須在停車時進行,并做好記錄。

  3、維修或更換故障保護時,必須執行好停送電制度。

  4、損壞的保護傳感器要做好標記,避免用錯。

  5、需要皮帶機運行期間對各保護進行試驗時,必須確保在空載時進行,區長或技術員在現場指導,并征得礦相關管理人員同意后進行。

  6、皮帶機各保護項目由區長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一次月度鑒定。

篇3:吊索具使用管理規定

公司吊索具使用管理規定

  1.目的

  為確保公司各種吊索具安全、合理、有序的使用,通過規范員工操作起重設備吊索具、工裝的正確使用,強化員工的日常的檢查、維護和管理,確保公司起重設備、吊索具的日常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使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所有起重設備、吊索具。

  3.職責

  3.1設備科是設備管理的歸口單位,負責設備的巡檢、維護及維修;

  3.2車間是設備的使用單位,負責設備的正確使用及日常檢查和保養;

  3.3安技科負責起重設備、吊索具正確使用、安全狀態的安全檢查;

  3.4物料科負責二次工裝的申報和使用,負責對工裝的檢查、維護及維修;

  3.5技術辦負責一次工裝的設計及工藝作業指導書的編寫。

  4.內容

  4.1吊索具的管理和維護

  4.1.1各車間必須按工藝要求領取相應載荷并經檢驗合格的吊索具。

  4.1.2吊索具管理為一般危險源管理,安技科負責日常巡檢。若存在險兆,要求車間及時更換。

  4.1.3吊索具集中存放于工具室,由工具室管理員負責日常管理。

  4.1.4物料科將報廢或不合格的吊索具及時回收,統一處理。

  4.2吊索具的使用

  4.2.1使用吊索具人員必須按工藝作業指導書正確使用吊索具,上下班時對吊索具進行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

  4.2.2吊索具使用時,必須掛、綁牢固后再行起吊。

  4.2.3吊鏈、鋼絲繩等的使用不允許打結或者扭轉。

  4.2.4懸掛的吊鏈必須能在起重吊鉤內自由的移動,禁止用吊鉤的鉤尖部位進行起吊。

  4.2.5如被吊重物具有鋒利邊緣,吊具必須采取保護措施。(一般認為吊物邊緣半徑小于鏈節直徑d時,吊物可被視為具有鋒利邊緣)

  4.2.6吊環、鏈環間的連接不得使用鋼絲或者螺栓等進行連接。

  4.2.7吊索具不得與具有腐蝕性的化學用品一起混放。

  4.3注意事項

  4.3.1所有起重設備操作者必須持證上崗(培訓、興趣、愛好)

  4.3.2操作者必須遵循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熟悉、熟記)。

  4.3.3起吊高度不超過0.5米,嚴禁重物從頭頂經過(是一種良好的職業道德,同時亦能反映一個人的工作態度)

  4.3.4不要從重物下面拉拽吊索具(眼觀思路、耳聽八方)

  4.3.5不得用錘擊的方法糾正以變形或扭曲的吊索具(必須經專業指導人員辯證后,或報廢、或修復使用)

  4.3.6不允許將吊物長時間懸于空中(隨時存在重大危險源)

  4.3.7嚴禁超負荷使用吊索具(禁止強行吊運)

  4.3.8吊帶不準打結使用,承載時不準轉動貨物使吊帶打擰

  4.3.9更換吊具時,應按規定交舊領新,現場不允許存放廢吊具;廢舊吊具應統一回收處置。

  4.4吊索具的檢查

  4.4.1鋼絲繩的檢查

  主要對鋼絲繩的斷絲數量,表面光滑度等進行檢查,凡超過報廢標準的必須進行報廢處理。

  4.4.1.1斷絲的檢查

  疲勞是引起鋼絲繩損壞的主要原因,斷絲則是在使用一個時期以后才開始出現,但斷絲數逐漸增加,其時間間隔越來越短。在此情況下,為了判定斷絲的增加率,應仔細檢驗并記錄斷絲增加情況。判明這個“規律”可用來確定鋼絲繩未來報廢的日期。

  4.4.1.2鋼絲繩表面光滑程度的檢查

  通過觸摸的方法對表面的光滑度進行檢查,當繩股凹處出現細微的褐色粉末或者表面出現砂粒,說明鋼絲神潤滑不足。

  4.4.1.3報廢標準

  a當鋼絲繩斷絲面積超過總面積的10%時,鋼絲繩應報廢;

  b如果出現整根繩股的斷裂,則鋼絲繩應報廢;

  c潤滑不足,或不正確的潤滑以及還存在灰塵和砂粒都會加劇磨損,當外層鋼絲磨損達到其直徑的40%時,鋼絲繩應報廢。

  4.4.2吊鏈的檢查

  主要對吊鏈的磨損程度、長度、裂紋、凹痕等進行檢查,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應更換或報廢

  4.4.2.1鏈環之間以及鏈環與端部配件連接接觸部位磨損減小到原直徑的80%;其它部位磨損減少到原直徑的90%;

  4.4.2.2出現裂紋或鏈環連接處出現深凹痕;

  4.4.2.3鏈條產生嚴重的塑性變形。

  4.4.3吊帶的檢查

  主要對吊帶的表面、邊緣、整體結構進行檢查。

  4.4.3.1對吊帶進行全長表面檢查,吊帶表面不應有橫向、縱向擦破或割斷,邊緣、軟環及末端件的損壞;

  4.4.3.2吊帶不應有腐蝕,造成表面纖維脫落或擦掉等缺陷;

  4.4.3.3吊帶邊緣不應有割斷缺陷,如發現此缺陷應立即停止使用;

  4.4.3.4縫合處不允許有平整變質。

  4.4.4吊鉤、防脫卡的檢查

  主要對吊鉤及防脫卡的形變、磨損程度進行檢查。

  4.4.4.1當吊鉤或防脫卡出現裂紋應立即進行更換或報廢

  4.4.4.2吊鉤的危險斷面磨損達原尺寸的10%或開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應予以報廢

  4.4.4.3扭轉變形超過10度應報廢

  4.4.4.4危險斷面或吊鉤頸部產生塑性變形應報廢

  4.4.4.5防脫卡出現變形必須進行更換或報廢

  4.5鋼絲繩與吊鉤連接處鋼絲繩緊固卡的檢查

  主要檢查連接螺母是否松動,鋼絲繩連接是否緊固,但出現螺母滑絲或鋼絲繩連接不穩的情況,緊固卡應予以報廢。

  4.6其他工裝吊具的檢查

  各類工裝吊具應符合相應的技術標準,不符合技術標準要求或達到技術標準規定的報廢標準的,應予以報廢。

  7考核標準

  7.1車間為吊索具的直接使用單位,必須做好吊索具的日常檢查與維護,在交接班時必須對起重設備的運行狀況做好記錄。

  考核項:若出現班組記錄不完整或者未如實記錄設備運行情況的,安技科將對責任班組長考核50~200元。

  7.2各車間必須遵循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嚴格按照崗位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考核項:若出現員工違反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的情況,安技科將對責任人考核50~200元,對責任人所屬班組的班組長考核50~300元。

  7.3員工在對設備的使用和檢查過程中發現設備存在安全隱患,應及時向安技科或設備科進行反應。

  獎勵項:若員及時發現了吊索具存在的隱患且使隱患得到了排除,安技科將對發現問題的員工獎勵100~300元。

  7.4員工可針對吊索具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改進意見。

  獎勵項:若員工針對吊索具的使用提出改進意見,且意見被采納,安技科將對提出改進意見的員工獎勵100~300元。

  附: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車架上預裝線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

  總裝一線天車212-152、212-152;二線天車212-199,212-200

  車架吊具S-783-45A

  S-783-45B

  二、本崗位危險源

  天車操作,起吊時易被吊具夾手;

  天車操作,吊、索具、鋼絲繩斷裂會發生吊物墜落傷人事故(重大);

  天車操作,起重設備重復接地,反復接零或不可靠會造觸電事故(重大);

  天車操作,起吊工件時斜拉歪吊、捆綁不牢或超載運行,造成墜落事故(重大);

  天車操作,起重設備安全指示不明晰,限位失靈、滑線不暢易發生各類事故(重大);

  天車操作,吊運物件時離地過高或從人頭頂經過,易發生吊物砸傷他人事故(重大);

  車架上線要通過綠色通道,易發生事故;

  車架放置區,未按定置放置或放置過高,可造成安全隱患

  三、本崗位防護用具、防護裝置配備要求

  個人防護用品:安全帽、天車操作證

  崗位防護裝置:

  四、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者應時刻檢查、監控鋼絲繩、吊具的安全性能;

  2.車架起吊時注意觀察車架前后端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或存在潛在的危險時,應及時調整,重新尋找平衡點,重新起吊;

  3.吊裝過程操作人員應站在吊物的側面,嚴禁車架下方下站人,起吊過程中盡量保證勻速移動車架;

  4.車架落在支承小車上時要緩慢,平穩;

  5.起吊過程中,車架越過障礙物高度不大于0.5米;

  6.嚴禁斜拉歪掉,超負荷使用;

  7.嚴禁將車架長時間滯留空中;

  8.非工作人員嚴禁站在危險區域;

  9.嚴禁跨越警示線;

  10.車架碼放時最多不超過4層,擺放整齊。

  五、應急與對策

  吊索具斷裂應急預案

吊裝平衡軸總成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

  總裝一線平衡軸總成裝配工位

  天車、吊具、擰緊機

  二、本崗位危險源

  吊運及裝配平衡軸過程中,在用加力扳手緊平衡軸螺母時,扳手可能滑落打傷人;

  吊運及裝配平衡軸過程中,在用加力扳手緊平衡軸螺母時,長時間用力易引起腰肌勞損;

  裝配平衡軸過程中,用榔頭砸平衡軸銷時,軸銷飛邊易脫落傷人;

  擰緊平衡軸螺母過程中,擰緊機法蘭易落下傷人;

  擰緊平衡軸螺母過程中,擰緊機吊在空中易碰頭;

  裝配過程中板簧斷裂,造成車橋墜落砸傷人員;

  操作自行葫蘆,吊具斷裂或故障會發生吊物墜落傷人事故;

  擰緊平衡軸騎馬螺栓時,由于使用的是專用板手,長期用力擰緊,易造成人腰部損傷。

  三、本崗位防護用具、防護裝置配備要求

  個人防護用品:防砸鞋

  崗位防護裝置:

  四、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者在吊裝過程中,要時刻檢查天車鏈條及工裝吊具是否完好;

  2.在松開吊具之前必須確保被安裝物安裝到位,以防墜落傷人;

  3.吊運過程中,嚴禁吊起兩個以上平衡軸;

  4.吊裝過程中嚴禁歪拉卸吊,超負荷使用,;

  5.嚴禁將平衡軸長時間懸空;

  6.操作者在吊裝前,應檢查擰緊機設備設施是否完好;

  7.使用擰緊機時,應按照設備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8.使用完擰緊機后,應放置在安全位置。

  五、應急與對策

  螺紋鎖固膠/回天2711化學說明書

吊裝前軸分裝總成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

  總裝一線、二線A5吊裝前軸分裝總成工位

  二、本崗位危險源

  前橋擰緊時,擰緊機墜落易砸傷人;

  裝配前軸板簧,銅榔頭可能飛落砸傷裝配人員;

  操作環形葫蘆,吊具斷裂或故障會發生吊物墜落傷人事故;

  銅榔頭使用中,榔頭使用過程中脫手可能傷到自己或他人;

  前橋擰緊機,工作時起身易撞頭;

  減震器安裝,蹲下安裝減震器起身時易撞頭;

  三、本崗位防護用具、防護裝置配備要求

  個人防護用品:防砸鞋、防護眼鏡

  崗位防護裝置:銅榔頭、擰緊機、環形葫蘆、工裝吊具

  四、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者應時刻檢查吊具工裝是否完好;

  2.操作者應時刻檢查天車性能及鋼絲繩是否完好;

  3.嚴禁歪拉斜吊,超負荷運行;

  4.嚴禁將物料長時間懸空;.

  5.吊運時,員工應站在天車兩側;

  6.吊運時,應時刻觀察周邊員工是否進入危險區域;

  7.砸前軸銷子時,必須佩戴防護眼鏡;

  8.嚴禁進入危險區域作業。

  五、應急與對策

吊裝中后橋分裝總成安全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

  總裝一線、二線A5中后橋裝配工位

  二、本崗位危險源

  在裝配橋過程中,操作者配合不當,手指可能被擠傷;

  后橋安裝,環形軌道小車運行不穩定,零部件掉落傷人;

  后橋安裝,橋滑落撞人;

  吊裝中橋,吊裝中橋時容易把車架吊起,造成不安全因素;

  分裝后橋,落放板簧時注意夾手;

  轉運小車在行駛過程中站人,可能造成人員摔落;

  一線新后橋分裝區天車在吊后橋,天車鋼絲繩斷裂,造成人員傷害;

  一線A8工位新增后橋環形葫蘆,鋼絲繩斷裂,造成人員傷害;

  銅榔頭使用中,榔頭使用過程中脫手可能傷到自己或他人

  三、本崗位防護用具、防護裝置配備要求

  個人防護用品:防砸鞋、防護眼鏡

  崗位防護裝置:環形葫蘆、工裝吊具、吊帶

  四、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者應時刻檢查吊具工裝是否完好;

  2.操作者應時刻檢查天車性能及鋼絲繩是否完好;

  3.嚴禁歪拉斜吊,超負荷運行;

  4.嚴禁將物料長時間懸空;.

  5.吊運時,員工應站在天車兩側;

  6.吊運時,應時刻觀察周邊員工是否進入危險區域;

  7.砸前軸銷子時,必須佩戴防護眼鏡;

  8.嚴禁進入危險區域作業。.

  五、應急與對策

吊裝后橋分裝總成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

  總裝一線吊裝后橋分裝總成工位

  二、本崗位危險源

  在裝配橋過程中

  操作者配合不當,手指可能被擠傷;

  在裝配橋過程中

  環形軌道小車運行不穩定,零部件掉落傷人;

  在裝配橋過程中

  橋滑落撞人;

  在裝配橋過程中

  環形葫蘆鋼絲繩斷裂,造成人員傷害。

  三、本崗位防護用具、防護裝置配備要求

  個人防護用品:防砸鞋

  崗位防護裝置:環形葫蘆、工裝吊具

  四、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者必須持證上崗;

  2.操作者應時刻檢查、監控鋼絲繩、吊具的安全性能;

  3.起吊前應確認吊帶掛好;

  4.吊裝人員應站在吊物的側面;

  5.橋落在車架上時要緩慢、平穩;

  6.嚴禁歪拉斜吊;

  7.嚴禁將車橋長時間滯留空中;

  8.非工作人員嚴禁站在危險區域;

  9.裝單后橋時必須戴防護眼鏡。

  五、應急與對策

裝配傳動軸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

  總裝一線、二線傳動軸裝配工位

  二、本崗位危險源

  傳動軸長時間懸空

  吊帶易斷,易發生安全意外事故;

  裝配過程中

  易夾手

  裝配過程中

  吊運過程中,天車吊帶斷裂傷人

  裝配過程中

  在加黃油過程中,黃油槍易傷手

  裝配過程中

  前端未固定,可能造成車架被頂起,發生人員傷害

  三、本崗位防護用具、防護裝置配備要求

  個人防護用品:防砸鞋

  崗位防護裝置:手拉葫蘆、工裝吊具

  四、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者必須持證上崗;

  2.操作者應時刻檢查、監控鋼絲繩、吊具的安全性能;

  3.起吊前應確認吊帶掛好;

  4.吊物嚴禁超過頭頂;

  5.軸下落時要緩慢、平穩;

  6.嚴禁歪拉斜吊;

  7.嚴禁將傳動軸長時間滯留空中;

  8.非工作人員嚴禁站在危險區域。

  五、應急與對策

裝配蓄電池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

  總裝一線、二線蓄電池裝配工位

  二、本崗位危險源

  吊裝蓄電池時

  吊具斷裂,易砸腳操作人員

  蓄電池有缺損

  蓄電池電滴液對皮膚有傷害

  連接蓄電池線束時

  電瓶線搭接錯輕微電流傷害操作人員

  裝配蓄電池時

  蓄電池表面有酸,對裝配者手可能腐蝕

  裝配蓄電池時

  蓄電池可能爆炸,對人身造成傷害

  三、本崗位防護用具、防護裝置配備要求

  個人防護用品:防砸鞋

  手套

  崗位防護裝置:

  四、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電葫蘆操作者必須持證上崗;

  2.操作者應時刻檢查、監控鐵鏈、吊具的安全性能,在交接班時應對設備運行情況進行說明,發現異常應立即聯系設備科進行檢查維修;

  3.起吊前應該觀察電瓶表面是否有大量的酸,盡量不要讓手、衣服等接觸到酸性物質;

  4.起吊前必須確認電瓶的吊環掛在防脫卡內;

  5.吊物嚴禁超過頭頂;

  6.電瓶下落時要緩慢、平穩;

  7.嚴禁歪拉斜吊;

  8.嚴禁將電瓶長時間滯留空中;

  9.操作者兩米范圍內嚴禁非操作人員進入;

  10.必須隨時做好防護。

  五、應急與對策

裝配駕駛室后懸置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

  總裝一線、二線駕駛室后懸置裝配工位

  二、本崗位危險源

  駕駛室后懸置裝配時

  后懸置掉在空中,容易碰傷其它作業人員

  駕駛室后懸置裝配時

  作業人員長時間蹲著,對腰肌勞損

  駕駛室后懸置裝配時

  從專用工位器具拿取后懸置支架時易被砸傷

  駕駛室后懸置裝配時

  在吊運過程中可能墜落下傷人

  三、本崗位防護用具、防護裝置配備要求

  個人防護用品:防砸鞋

  崗位防護裝置:

  四、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電葫蘆操作者必須持證上崗;

  2.操作者應時刻檢查、監控鋼絲繩、吊具的安全性能,發現異常必須立即聯系設備科進行檢查維修;

  3.起吊前必須確認吊帶掛在防脫卡內;

  4.起吊時必須將后懸置扶穩;

  5.吊物嚴禁超過頭頂;

  6.后懸總成下落時要緩慢、平穩;

  7.嚴禁歪拉斜吊;

  8.嚴禁將吊物長時間滯留空中;

  9.操作者兩米范圍內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

  五、應急與對策

裝配油箱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

  總裝一線、二線油箱裝配工位

  二、本崗位危險源

  吊裝油箱時

  油箱過大,吊起裝配時易吊具斷裂砸傷操作人員

  裝配油箱時

  需粘油箱墊皮,頂棚膠對人體有害

  裝配油箱時

  在裝配過程中吊帶可能斷裂傷人(砸腳)

  裝配油箱時

  裝配人員長時間搬運易造成腰肌勞損

  三、本崗位防護用具、防護裝置配備要求

  個人防護用品:防砸鞋 手套

  崗位防護裝置:

  四、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電葫蘆操作者必須持證上崗;

  2.起吊前必須確認吊吊帶掛在防脫卡內;

  3.起吊時必須將油箱扶穩;

  4.吊物嚴禁超過頭頂;

  5.油箱下落時要緩慢、平穩;

  6.嚴禁歪拉斜吊;

  7.嚴禁將吊物長時間滯留空中;

  8.操作者兩米范圍內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

  9.固定緊固帶時必須將緊固帶握緊,防止緊固帶滑脫彈出;

  10.裝配時必須兩人協調配合。

  五、應急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