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中校園環境建設與管理實施方案
海東實中校園環境建設與管理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促進學校常規管理規范、精致、高效,帶動學校質量提升和內涵發展,使師生精神風貌、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行為規范特質得到熔煉。按照縣教育局20**年“精致管理優化年”主題活動--“學校環境建設與管理”督查評估活動的通知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實驗中學校園環境建設與管理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發展和整體規劃要求,有計劃地組織實施校園環境建設。積極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促使學生在優良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努力創設凈化、綠化、美化、亮化的校園環境。以“校園文化”為主線,營造一個“校園環境美、文化底蘊厚、藝術氛圍濃”的校園育人環境。
二、總體要求
堅持以人為本,面向未來,面向教育現代化的現代理念,在深度挖掘、提煉、整合我校的內在精神、核心理念的基礎上,將學校理念體系、制度體系、視覺識別系統、整體和局部的文化營造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確定校園環境文化體系的景觀性、標志性、人文性、特色性、和諧性,做到凈、綠、美、亮、暢,達到綠化到角落,美化到細節,使每一處角落都有管理的痕跡和育人的功能。
1.營造濃郁文化氛圍,提升校園環境文化品位。
通過校園文化建設,把學生置身于一個文化氣息濃、文明程度高的氛圍之中,使其耳濡目染地接受熏陶、受到鞭策。把辦學目標進行展示滲透,使全校師生熟知學校理念,遵循行為常規,注重養成教育,提升內在素質。
2.打造優雅校園環境,譜寫特色鮮明的“學校符號”。
以綠化美化為基礎,以建章立制為先導,以管理使用為保障,以考核評價為目的,師生互動,群策群力,把學校裝扮得布局合理、色彩和諧、窗明幾凈、四季常青,用花園式的校園環境愉悅師生的身心,陶冶師生的情操,達到處處都是教育元素,時時都是教育時空的辦學目標,努力把學校建設成規劃科學、制度健全、文化氛圍濃郁的安全文明和諧校園。
三、機構設置
(一)校園環境文化建設領導和督查小組:
組長:zz
副組長:zz
成員:中層領導、班主任
(二)職能職責
1.制定學校校園環境建設與管理方案,根據方案組織培訓、指導教師學生開展校園環境建設工作。
2.檢查班級教室、辦公室、宿舍、食堂、衛生區等文化環境、衛生情況,進行記錄評比通報。推廣好的做法和評選先進集體。
四、實施細則
(一)環境文化建設
1.綠化、美化工作
(1)校園環境美化、綠化以實用、美觀、科技為原則,以綠色植物造景、造型為主,建“組團式”園中園。使校園成為全校師生工作、學習、休憩的理想場所。
①在學校東花園東南角再栽植臘梅,建臘梅園。在西花園東側再栽植茶花,建茶花園。
②以八角亭為中心,在假山水池內種植荷花、睡蓮,投放景魚幾千尾。使之成為師生“休閑”的好去處。
③在辦公樓、教學樓、信息樓、科技樓等門口適當擺放盆栽綠色植物。普及科普知識和樹木“領養”活動。每一種花草樹木都掛上“標示”和明確班級,使學生感受自然,享受樂趣。
④在學校體育場看臺座位上分色塊油漆,提升運動場的品位。
(2)加強對綠化、美化工作的目標責任制管理。設專職花木管理人員,定期對全校花草、樹木、綠籬進行修剪、除蟲、施肥養護。
2.學習、工作、生活環境
(1)注重辦公室和教室環境布置及室內文化建設,辦公室、功能教室“四季吐綠”,物品擺放整齊,安靜舒適,教室激勵標語催人奮進,班級文化做到“一班一品”。由各處室人員規范管理,打掃保潔;學生全面做好校園衛生保潔工作。
(2)對各功能室實行管理責任包干到人,做到誰使用、誰管理、誰負責,誰保潔,為師生工作和學習提供舒適的環境。加強學校衛生保潔員管理,明確職責,包干到人。要做到保潔區內無雜草、無垃圾。垃圾箱內垃圾要及時清除,學校內無衛生死角。
(3)建立健全的衛生檢查、評比制度,設立校內文明衛生“監督崗”。由值周組每天對全校各班教室和衛生責任區進行檢查評比,檢查評比結果每周張榜公布。
(4)加強教室文化滲透,提升“品質”文化。
①布置好教室衛生角。要求:用具歸類擺放整齊。
②清理學生課桌,做到統一、整齊、整潔。
③前黑板:擺放衛生用具和消防設施。設置“公告欄”,主要用于張貼課程表、作息時間表及班內各項工作安排和學校通知等內容。設立“讀書角”,放置一些中學生讀物和報紙、雜志等。
④后黑板:左邊為習作園地,展示學生的書法和美術作品、優秀作業等,鼓勵學生,增添班級文化氣息;力求內容豐富,風格活潑,展示個性,每學期更換;上方為班級榮譽殿堂。
⑤左右墻壁:班級組織、名言警句、個性天地等。
⑥定期對教室文化評比,讓教室文化“說話”,讓學生在競爭中體驗文化樂趣,在評選中感受文化氣息。
(5)教師辦公室文化
①懸掛書畫藝術作品一幅,擺放一盆綠色植物花卉。
②張貼能代表本組教師學科特點、鼓勵性語言文字,內容自定。
③設置書報廣角,擺放報紙、雜志、資料書籍,教師裝訂好的教學案。各種制度、資料文件張貼規范美觀。
④充分突出教師的“引領”和“模范”作用,讓教師感到輕松、舒適。
(6)走廊文化
①在層樓設置安全警示語、文明禮貌語,提示學生上下樓梯輕聲緩步,注意安全。
②在過道墻面張貼名人圖片、名人語錄、裝幀書畫作品。
③課本劇劇照和明星照。
(7)廁所文化
廁所每天要打掃,定期沖刷,消毒除異味,使用廁所要講文明,講衛生,保持廁所的整潔。
3.校園亮化
校內、校園道路、公廁、教學樓、學生宿舍走道燈光設備及功能齊全,校園亮麗,窗明幾凈。
(二)宣傳文化建設
(1)制定有主題鮮明、內涵豐富、富有個性的校訓、校風、教風、學風,教育理念,中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等,在適當的位置展現。
①校訓:尚德篤學敦行
②校風:文明自強求是創新
③教風:敬業務實嚴謹高效
④學風:勤勉善思惜時進取
⑤辦學理念:用愛和智慧辦教育。
⑥辦學目標:培養學、思、做合一,德、智、體并重的合格人才。
(2)充分利用校園網站、廣播站、宣傳欄櫥窗、花道文化長廊、校刊、板報、手抄報等文化載體,體現學校育人理念、辦學特色,富有文化氣息。
(3)在各條道路、樓道出口設立標識牌、警示規范語。
(4)制作安裝激勵性、永久性標語。
(5)操場四周的墻壁上畫有運動簡筆畫,體現運動、健康的主題。
(6)引導校園環境文化氣氛健康向上,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張貼八禮四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交通安全、地震避險、火災預防等宣傳畫冊。
篇2:大學校園文化環境建設方案
大學校園文化環境建設方案
一、校園文化理念
在現有基礎上,不段提升我校校園文化品位,努力打造一個底蘊深厚、健康正統、積極向上的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體現以文化熏陶,以環境育人的基本宗旨。
二、校園文化建設范圍和內涵
1、校園環境建設
①營造幽雅、恬靜、健康、溫馨的文化氛圍。以水陽江綠園(環型綠地和竹林)、校園荷塘、綠柳、山坡綠地為依托,進一步綠化、美化。
②增添建筑標志。“科學館”、“教學大樓”、“求知苑”、“藝苑”、“餐廳”“女生公寓”、“男生公寓”、“行政樓”等,并按照功能進行合理的布局調整,各教室按自然號依次排列,使各部分規整有序。在教學區醒目位置增設校訓等宣傳標語。
③對校園路燈進行更換,特別是在主干道和荷塘邊增添景觀路燈(經濟、實惠、美觀)
④水陽江環型綠地,增添景觀石一方,上刻“江天一色”四字,待條件成熟,設立現代雕塑一尊,主題為“奮進”;竹林設立景觀石一方,上刻“文同墨香”;生活區三角綠地設立景觀石一方,書寫“丹桂流金”四字;對荷塘四面欄桿進行更換美化,并在恰當醒目位置設立一米見方的黑色大理石兩方,上書“觀荷”、“聽雨”四字;在讀書長廊入口出,設一小牌匾,本色原木,上書“柳韻”;山坡綠地自然用卵石鋪成一條小徑,兩旁設立石凳,四周一自然為本,可設立景觀石一方,上刻“幽靜”二字。沿水陽江邊種植觀賞桃花。
⑤建立孫埠中學校史陳列館,全面展示我校50多年來的辦學歷史,展示我校的辦學成果,明確未來的辦學方向。
⑥在餐廳門口設立教育警示牌,教育學生講究衛生,勤儉節約。
⑦增加校園體育文化設施。在操場四周墻壁上設置宣傳標語或壁畫;在高一教學大樓南空地增設體操場地。
⑧在校園內增設一些儒家經典語錄,向學生灌輸儒家思想。
⑨待條件成熟,拆掉現女生宿舍大院,興建校園文化廣場,中央設立廣場雕塑、噴泉,沿公路邊設立文化長廊,建綠化休閑帶。
⑩建設富有我校特色的教工小區生活文化。
2、校園活動的開展。
①開辟校園文化節。將每學年11月至12月確定為我校每年一度的校園體育藝術文化節。成立領導小組,協調各部門,集中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藝術活動。條件成熟可設立“體藝開放周”。
②由教導處或教科室牽頭,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教學活動,包括各類學習競賽,如,高一、高二年級語文知識競賽、作文競賽、英語口語競賽、數學競賽。高三年級理科綜合競賽和文科綜合競賽。
③政教處、團委和體藝組密切配合,開辟常規的“奮進杯”學生體育競技活動。如全校性的學生象棋比賽、高一年級乒乓球賽、拔河比賽,高二年級男子籃球賽、女子羽毛球賽,高三年級男子足球賽、女子排球賽排球賽。通過活動,營造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健康的環境,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陶冶學生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