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中學國家助學金實施細則
第一條資助對象及目的
國家助學金由各級財政出資設立,資助對象為在杭余高級中學正式注冊的在校生中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助學金主要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生活費用開支。
第二條申請條件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2、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學校規章制度;
3、誠實守信,道德品質優良;
4、勤奮學習,積極上進;
5、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儉樸。
①持有國家民政部門簽發的家庭經濟貧困證件的學生。如《低保證》、《困難家庭救助證》、《殘疾證》;
②特殊家庭學生。福利機構監護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五保戶供養的未成年人、少數民族學生、父母親缺失的;
③突發意外的家庭學生。因家人得重大疾病、家庭遭受各類嚴重災害的學生。
④經濟收入低的家庭學生。父母親因身體殘疾、疾病等原因無固定工作或工作收入較低的學生(家庭人均經濟收入低于最低工資水平)。
第三條資助標準與發放形式
國家助學金按學年申請和評審,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1500元,分學期按750元/學期發放,資助款由學校財務室直接打入學生資助卡(銀行卡)。各班級在具體評定過程中資助學生比例須控制在《浙江省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的受助學生比例以內。
第四條資助名額
根據區教育局確定的在校生的6%資助面,結合各年級各班學生人數進行劃分,原則上每班不超過3人,視班級具體情況由學校統籌協調。
第五條評定程序
國家助學金的評定工作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1、由符合條件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本人向所在班級提出書面申請,并遞交《杭余區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申請表》。
2、班級根據申請學生家庭經濟狀況及在校期間表現,結合家訪和班組民主評定,確定符合資助條件的初選學生名單,統一填寫《杭余區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申請表》,經初審公示無異議后,將初選學生名單及相關材料(申請表、經濟情況證明或低保證復印件、班級調查材料),報學生處審核。
3、學生處根據班級上報的初選名單統一進行匯總后在校園網進行公示,根據公示情況,經我校國家助學金領導小組集體討論,確定資助名單,上報區教育局審批。
第六條在同一學年內,申請并獲得國家助學金的學生,可同時申請杭余區幫困助學基金。
第七條應當取消受助資格的情形
1、鋪張浪費及其它把資助金用于非生活所需的不適當開支者。
2、受到學校紀律處分或有違法行為者。
3、因各種原因休學、退學者。
4、不如實反映家庭經濟狀況和個人生活狀況,弄虛作假,或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資助者。
第八條本細則由杭州市杭余高級中學國家助學金領導小組負責解釋。
第九條本細則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篇2:中學國家助學金資助工作實施方案
一、加強領導:資助中心在校資助領導組的領導下開展工作。
1、學校資助工作領導組:
組長:zz
副組長:zzzzzzzz
成員:zzzzzzzzzzzzzzzz
資助中心:zzzzzzzz
2、資助工作及主要分工:
zz負責全面工作。
zzzz負責高一年級領導與組織工作,zz負責高二年級領導與組織工作,zz負責高三年級領導與組織工作。
zz負責標語、媒體宣傳工作。
zz負責學生學籍審核工作。
zz負責電子信息。
zz負責會計賬簿。
zz負責材料發放、收集工作和歸檔工作。
二、充分利用電子游動字幕、標語、廣播、櫥窗、校園網等形式認真廣泛的做好宣傳工作。
三、依據文件精神,制定出公平,公正,公開的規范操作流程。
1、資助范圍:
我校具有正式注冊學籍且現在本校就讀的高一、高二、高三年級的家庭困難學生。
2、資助標準:
分1檔(每學期500元)、2檔(每學期1000元)、3檔(每學期1500元)進行資助。
3、申請資助的基本條件:
(1)家庭經濟困難,生活儉樸。
(2)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3)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學校規章制度。
(4)誠實守信,道德品質優良。
(5)勤奮學習,積極上進。
符合上述條件的學生可向學校提出申請,同時應提交村、居委會或鄉鎮民政部門出具的家庭經濟困難證明材料和家庭經濟困難證明材料(如低保證、殘疾證、家庭成員重大疾病病歷等)。在審核評審時,把上級文件規定的幾種情形優先確定為資助對象。
(1)烈士子女、優撫家庭子女或孤殘學生等無直接經濟來源者。
(2)單親家庭、父母年事已高或患病喪失勞動能力,家庭無固定經濟來源者。
(3)父母雙方或一方有殘疾,家庭無固定經濟來源,基本生活難以維持的。
(4)學生家庭或本人突遭不幸(如家庭遭遇自然災害,學生本人突發疾病或意外事故),超越家庭經濟承受能力的;
(5)享受農村或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
(6)響應國家計劃生育政策,農村家庭只有一個子女或兩個女孩且經濟困難的。
(7)有其他特別困難情形者。
4、資助對象評審:
(1)以班級為單位,組成由班主任、班委會、學生代表等參加的認定評議小組,受理學生申請進行評審認定,在班內公示后報學校資助中心審核。
(2)學校資助中心認真審核后,報學校國家助學金領導組認定批準備案,并同時予以全校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5個工作日。
(3)領導組認真處理公示中學生反映的問題。
(4)公示無異議后,報教育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備案。
5、資金發放:
為每位受助學生分別辦理國家助學金專項銀行卡,通過銀行卡將國家助學金發放到受助學生手中。
四、完善資助運行機制,建立專門資助檔案,加強學校財務管理,建立健全會計賬簿。
二0一四年九月十日
篇3:小學推廣普通話規范語言文字實施細則
灣紅小學推廣普通話、規范語言文字實施細則
一、建立推普工作指導小組,由一名校長分管。加強學校推普工作語言文字使用工作的監督。
二、全校教師必須認真學習和掌握語言知識,積極推廣普通話,自覺使用“四用語”(課堂用語、會議用語、宣傳廣播用語、校園交際用語)。
三、定期對全體教職工進行普通話水平等級考核,考核結果列入教師年度工作考核內容。
四、每學期定期對教師、學生普通話使用,語言文字使用情況進行抽查,對于合格的給予表揚或適當的獎勵,不合格的要加強督導,采取一定的措施,使之走上正規。
五、普通話水平測試列入學生素質考核的一項內容。每學年測試一次,普通話水平不達標的,不得參加“三好學生”評比。
六、學校每學期有計劃地安排各種形式的推普活動,在校內形成一個以講普通話為榮的良好風氣。
七、推普工作列入“先進年級組”和“文明班級”考評條件。
具體實施細則:(共計30分)
1、將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納入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有明確規定。(1分)
2、教師在課堂教學和日常教育中使用普通話,在板書、批改作業、家校聯系冊等內容中寫規范字,提出明確要求,有檢查落實措施,并作為教師獎懲的重要依據之一。(4分)
3、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中將用語言文字是否規范、作為考察指標之一,并積極落實。(2分)
4、加強對各類教材、教輔讀物、教案、試卷等用語用字以及漢語拼音使用規范的審核把關。(1分)
5、在語文教學中,必須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為提高學生普通話整體水平,語文課堅持正字訓練,1分鐘演講訓練。(4分)
6、學校教學管理中對各科教學都應注重加強對學生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提出明確要求和實施重點。(1分)
7、學生應了解國家語言文字、法律法規、方針政策、規范標準,能正確辨別、書寫規范的漢字。并能熟練使用漢語拼音(6分),學生能說比較標準的普通話。(4分)
8、各類*、大型活動的主持、發言、用語規范。(4分)
9、校風、校訓用字符合規范要求(2分),不符合規范要求扣(0.1分)
10、師生個人獲市級以上語言文字、各類評優、競賽活動獎項的有1人加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