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火害事故的處理預案
雅成小學學校辦公室、實驗室、食堂火害事故的處理預案
(一)火害事故的發生
在火害多發事故中,學校火害也不例外。實驗室、電腦房等也容易發生電器火害。食堂燃氣灶等使用不當、疏忽大意等也會造成火災事故的發生。
(二)處置措施
1、實驗室等發生電器火災,實驗員發現后,首先切斷電源。
2、看看有沒有受傷學生,并馬上組織學生疏散,遠離火災。
3、火勢沒有蔓延,馬上用滅火機滅火源。
4、用時撥打119火警電話。
5、食堂由于使用煤氣不當引起火災,首先關閉煤氣閥門。
6、切斷電源,如有人受傷馬上組織救治受傷人員。
7、火勢沒有蔓延,馬上用滅火器機滅火。
8、同時馬上撥打119火警電話。
9、如滅火機滅火已不能,可以馬上動用消防水龍頭滅火。
(三)事故的預防
1、實驗室電路要定期檢查,發現電線老化要及時更換。
2、電氣容量不能超負荷,要合理叉開電氣的使用時間。
3、對臨時接拉的線路要及時拆除。
4、食堂煤氣灶具等及時檢修,發現煤氣開關失靈等要及時更換。
5、食堂人員要嚴格按時操作規程操作。
篇2:小學交通事故的防范及處置預案
雅成小學交通事故的防范及處置預案
(一)學生交通事故的發生
學生車禍往往大多是橫穿馬路,引起傷害事故,也有的騎自行車出車禍,造成傷害事故。
(二)處置措施
1、在學生上學放學期間,學校附近發生的交通事故,值日教師或其他教師發現學生交通事故,應立即示意肇事司機停車或采取其他措施,記住該車車牌號碼。
2、馬上組織力量將受傷害學生送往醫院就診。
3、馬上將事故情況報告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讓他們來查驗事故情況。
4、及時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告知孩子情況,叫他馬上上醫院。
5、報保險公司,以便取得保險公司賠償。
6、學校組織的校外活動發生上述情況,也同樣按上述情況處置。
(三)事故的預防
1、教育學生過馬上要遵守交通規則,走路必須走在人行道上,嚴禁在路上打鬧、追逐。雨天撐傘行走別讓傘遮住視線。
2、無人行道或者人行道上有障礙物時,可以在距道路邊緣或者障礙物邊緣一米寬度內行走。
3、橫過車行道須走人行橫道。通過有交通信號控制的人行橫道,須遵守信號規定;沒有交通信號控制的人行橫道須注意來往車輛,不準追逐、猛跑。沒有人行橫道的須直行通過,不準在車輛臨近時突然橫穿。
4、不在交通擁擠的地方集隊、停留。
5、對騎自行車學生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促使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雅成小學
篇3:某小學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小學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為了預防火災事故的發生,保證師生充分了解火災發生時的安全措施,發生火災事故時能及時報警,自助自救,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安全,特制定如下應急預案。
一、校園火災事故的界定
1、由于電器使用不當或電器及線路故障引起的線路短路等造成的校園火災。
2、因設施故障引發的校園火災。
3、由于學生玩火引發的校園火災。
4、不法分子蓄意縱火造成的火災。
二、基本原則
(一)以防為主,常備不懈。
防火工作堅持“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的方針,積極制定應急預案,反對麻痹大意,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崗位管理,分工負責。
發生特大火災時,由在崗教師負責學生的撤離工作,在學校學生轉移組的統一指揮下,有序撤離危險地帶,到就近的操場、馬路等開闊、通風的地帶。各組要在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按照各自的職責開展工作。
(三)通力合作,全力搶險。
發生火災險情后,各救援組要組織力量迅速到位,采取有效措施,全力組織搶險,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及社會影響,全力保護師生生命財產安全。
三、建立組織保障系統,明確任務要求
(一)機構設置
1、在教育局火災事故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成立我校火災事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
z孫金山
副組長:z
成員:zz
2、領導小組下設聯絡協調組,學生轉移組,搶險救助組,安置防疫組,物資管理組。
聯絡協調組
組長:z
組員:z
學生轉移組
組長:z
一組組長:z
組員:z
二組組長:z
組員:zz
三組組長:z
組員:zz
四組組長:z
組員:z
五組組長:z
組員:z
搶險救助組:
組長:z
組員:zz
防疫安置組
組長:z
組員:z
物資管理組
組長:z
組員:z
(二)任務要求
1、聯絡協調組
(1)認真做好災前、災后的宣傳工作,印發各種宣傳材料,做好同教育局領導和學校領導及其他教師的通訊聯絡工作:
(2)及時將收集、匯總的學校災情信息上報縣教育局,為教育局領導提供決策依據。
(3)及時將教育局對防災救災工作的指示傳達到各年級組,各班級。
(4)制作各類宣傳品,用多種方式大力宣傳和普及防火搶險救災和自救知識,增強師生防火避險意識,提高自救、自保和逃生能力。在火災發生期間,及時收集整理上級領導及學校教師的聯絡通訊方式,以確保通訊聯絡暢通。
2、學生轉移組
(1)災前統一規劃好集散區域和師生集散路線,檢查落實各班師生轉移的準備工作,對各種不同情況下發生火災時,學生的轉移做詳細的安排部署及模擬預演。
(2)臨災預報發布后和特大火災發生時,本著就近轉移的原則,避開火源或危險地帶,組織師生迅速轉移到開闊和通風地帶,尤其是作好學前班,1-4年級學生的轉移工作,同時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組織好學生災后疏散及遣散回家工作,解決師生辦公,上課,學習,御寒,防病治病等工作。
(3)各年級組長、各班主任必須嚴格執行學校制定的《實施預案》,并組織落實到各個環節。配合學生轉移組做好師生集散的宣傳組織工作,在災前發生前,能夠快速有序地把師生集中到操場、馬路或其它安全地帶;并迅速清點人數,逐級向上匯報。
(4)火災后要做好余災及次生災害的防范工作。
3、搶險救助組:一旦發生險情,要立即組織搶險救災,并做好師生安全轉移工作,發現險情,組織人員積極排除,發現需要救助的人員,積極組織救援,盡全力避免人員傷亡,保護國家和集體財產,力爭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4、防疫安置組
火災發生后,組織設立救助所,組織醫務、后勤人員做好師生的生活服務保障工作。并對學生的健康狀況隨時監控,負責救治因災受傷的病人,同時加強食品衛生、飲用水的檢測,防止重大疫病發生、蔓延,對人員作好善后處理事宜。
5、物資管理組:
(1)火災事故后建立物資接受供應站,組織好外地支援物資的接收、登記、分配、運送、發放等工作。設立外來救災物資接收站,接收外援物資。要作到帳目清楚、分類保管、運送快速、發放及時,同時加強安全防范工作。
(2)根據救災需要,及時為各班級師生分配外援物資,檢查指導各班級救災物資接收、運送、發放工作。
四、處理原則
(1)“及時報告,統一指揮,分級負責”的原則。在發生突發性事件后,立即啟動應急救護措施,向縣消防大隊報告,并在1小時內將核實的情況通過電話向縣教育局和縣醫院報告。
(2)“系統聯動,群防群控,快速反應”原則。進一步完善突發性事件的快速反應機制,對各種影響穩定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安全隱患,要立足防范,抓小、抓早、以快制快。我校將本著誰發現誰是第一處理人的原則,確保快速反應,及時應對。一旦發生重特大事件,學校全體領導班子和教師將緊急行動,相關負責人員各司其職,做好事件、事故的處置工作。
(3)“教育疏導,化解矛盾,救人第一”的原則。學校若發生群體性事件,堅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可散不可聚,可順不可激,可分不可結”的工作方法,加強正面宣傳,積極教育引導,穩定師生情緒,及時化解矛盾,有效防止事態擴大。學校若發生火災事故,要堅持“救人為本、救人第一”的原則,在組織搶險救災時,嚴禁學生參加,采取一切得力措施,確保教師和學生人身安全。
四、火災事件處理常規程序
(1)事故報警
力爭在第一時間將師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區域,同時及時報警并傳遞事故信息,通報事故狀態,為果斷處置事故贏得最佳時機,使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程度。要求每個師生在發現事故的第一時間及時、正確地報警。在學校發生事故時,現場人員在積極做好師生自身保護和救助工作的同時,立即報警并向校領導及上級部門報告。
(2)緊急疏散和現場急救
事故發生后,總務處負責人立即切斷火區電源帶上滅火器進行滅火,(該步驟應在了解火情,確保人員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搶救財產,盡可能使財產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另外,學校及有關負責人要及時通知學生監護人或親屬,并立即根據現場事故發生情況,設立事故現場警戒區,迅速組織有關人員將學生撤離到安全區域,控制事態的發展,搶救受傷師生;現場救助人員在施救前必須做好自身的防護措施,施救時嚴格按照規定的方法、措施進行,實施救死扶傷,堅持“先救人后救物,先救重后救輕”的原則,同時要注意保護好現場。
(3)事故處理
事故發生后,學校緊急啟動處置突發事件預案,屬于重特大事故的,校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必須即刻趕到事故第一現場,指揮或指導、協助有關人員進行事故處理。
五、其他事項
(1)校長不在場,由副校長(或現場最高行政職務)任現場指揮。
(2)相關人員不在場,由現場指揮臨時指派。火災事件處理小組成員在事件處理時必須各盡其責,不得推諉、扯皮。每個教師都有被指揮、指派的責任。
(3)學校其他教職工在事故發生時,都負有緊急通知、匯報、參與搶救和做好穩定工作的職責。對于不盡責,尤其是見死不救的有關人員,必須予以嚴肅處理。
(4)凡接到火災事件緊急報告后,行動遲緩、措施不力,致使事故蔓延、擴大的要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5)接報處理。接到重特大事件報告后,接報者應詳細記錄報告者的姓名、聯系方式及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基本情況、現狀及趨勢等內容,必要時復述一遍。并迅速將事件記錄的內容向校長匯報,同時按有關規定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6)現場保護。事件發生后,全校教職工在迅速組織搶險救護工作的同時,要對事故現場實行嚴格的保護,防止與重特大事故有關的殘骸、物品、文件等被隨意挪動或丟失。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就拍照作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寫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的痕跡、物證。
(7)報告內容:在報告突發性事件時,學校由校長負責填寫“突發性事件報告單”,如遇緊急情況,可以在報告后及時補填,突發性事件處理完畢,學校由校長負責及時填寫“突發性事件處理結果報告單”,寫明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人數,事故簡要經過,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發生區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故控制情況以及報告人、報告單位。事故現場情況、傷亡人數發生變化后,學校應及時進行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