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危害預防措施防護用品使用制度
第一條為加強職業危害(塵毒)的安全管理,改善工業生產中的勞動環境和控制及清除有害因素對勞動者的危害,防止職業病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預防職業危害(塵毒)工作必須貫徹執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方針和“管生產必須管安全”、“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嚴格執行國家、部、省有關規定。
條三條防止粉塵危害必須堅持“茶、水、密、風、護、管、教、查”八字方針。
第四條本規定適用隊屬各二級單位和外企租用本隊廠房的企業。
第五條隊必須落實安全生產責任責任制。隊法人責任人對單位的職業危害(塵毒)
第五條隊必須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隊法人責任人要對本單位的職業危害(塵毒)作業安全負全面責任,分管安全工作的副職負責主管這項工作。
第六條隊的安全部門是職業危害(塵毒)安全工作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實施防塵防毒工作計劃、指導、督促、檢查生產部門,落實執行各項防塵、防毒措施。
第七條各二級單位、班組長負責現場作業的安全管理,并根據生產規模大小配備專(兼)職安全員,加強安全生產管理,落實防塵防毒措施。
第八條作業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第九條新建、改建、擴建的各二級單位必須執行“三同時”。
第十條各種職業危害作業必須建立健全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
第十一條隊必須按有關規定發給作業人員個人勞動防護用品,作業人員必須堅持穿戴好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第十二條新參加粉塵作業的人員必須先進行健康檢查,符合健康條件者方可能上崗工作。
第十三條從事塵毒作業人員應按有關規定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并建立職工健康檔案。
第十四條隊必須加強對從事塵毒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生產意識。
第十五條隊必須定期或不定期對塵毒作業場所進行安全生產檢查,并將檢查情況的塵毒測定結果告訴作業人員,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必須及時落實整改。
第二章高溫作業
第十六條生產場所的空氣濕度的影響主要來自各種敞開液面的水分蒸發或蒸汽放散,如地質行業的礦井、隧道等相對濕度大于80%的高氣濕的作業環境。
第十七條異常氣象條件作業的,冬天在寒冷地區或極地從事野外地質普查作業、高原低氣壓環境中進行勘探低氣壓作業。
第三章非電離輻射
第十八條紅外線。焊接工可受到紅外線輻射。紅外線引起的職業性白內障已列入職業病名單。
第十九條紫外線。電焊工作業場所比較多見的是紫外線對眼睛的損傷,即所引起的職業病、電光性眼炎。
第二十條激光。用于焊接、扎孔、切割、熱處理等。激光對健康的影響主要是對眼部影響和皮膚造成損傷。
第四章防護用品的管理
第二十一條防護用品的管理分工:安全部門負責制定發放范圍和發放標準,并對購置護品的性能、質量、發放和使用進行監督,以及組織研究開發和建議、推廣使用適合地勘作業特點的新型護品,勞動人事部門負責制定年度勞動計劃與核定工種;物資供應部門的安全部門共同負責護品的采購。
第二十二選用護品,應符合勞保規定的質量標準,必須按國家標準購買。沒有國家標準的經安全勞動部門同意,選擇滿足作業安全防護要求的產品。
第二十四條按規定使用護品是職工的權力。任何單位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甚至停發職工所需護品。對拖延、停發職工護品致使用生產職工無法按規定要求穿戴護品上崗的單位,本單位或上級主管單位安全部門有權決定強制配發。沒有按規定配備安全帽、安全帶、防毒面具等必需的護品時,生產職工有權拒絕從事危險作業。
篇2:D露天采石場職業危害預防制度
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以及該法所稱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結合石場在生產過程中,勞動者在粉塵環境下工作的實際情況,特制訂本制度:
一、未滿18歲人員,不得從事有粉塵工種的作業。
二、作業人員應進行就業前和入暑前體檢,凡有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潰瘍、肺氣腫、肝病、腎病等疾病人員不宜從事高溫作業。
三、新工人上崗前,必須經過安全教育與培訓,特別是加強對職業病防治的宣傳教育,和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提高勞動者的自我健康保護意識。
四、進入工作場所,作業人員必須按規定佩戴勞動防護用品,如安全帽、口罩、寬松耐熱的工作服、手套等。
五、工作場所應適時灑水,采用濕式作業,保證工作場所的溫度及粉塵濃度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同時備足排風扇、防暑降溫飲料和設置休息間,提供職業衛生工作條件。
六、接觸粉塵工作人員按規定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同時建立、健全石場的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并且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
篇3:冶金職業危害預防監控措施
冶金公司職業危害預防監控措施
為了預防和消除職業危害,保護職工的身心健康,促進安全生產,加強職業危害場所的監督檢查管理,對職業危害預防采取以下措施:
1、公司制定了《職業危害預防制度》,各單位和職工都必須嚴格執行,按制度進行安全生產管理。
2、公司成立了以經理為組長的“職業危害預防領導組”,加強職業危害預防管理工作。
3、對職業危害場所采取定取或不定期進行檢查,檢測并將檢測結果報主管部門,進行分析,研究制定相應措施。
4、每月對個別危害場所進行一次檢測,針對特殊危害場所進行監測,如發現有超標情況,進行停止作業,并加強通風效果,直到濃度稀到規定范圍,方可作業。
5、對職業危害場所從事作業的人員,加強個體防護管理,配有符合國家標準的防塵口罩、耳塞、毛巾、護鏡等防護用品。
6、對有粉塵作業的場所,采取綜合防塵措施,如:作業面撒水、按吸塵器、按局部風機加強通風等措施。
7、所有鑿巖作業都采用濕式法作業,嚴禁干式作業。
8、接觸粉塵的人員發放防塵口罩、防塵工作服,作業時必須按要求佩戴。
9、對從事粉塵作業的職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按規定每兩年要進行一次職業危害體檢,發現問題及時調離崗位,并及時給予治療。
10、加強對職工的職業危害宣傳教育和培訓,不斷提高認識增強自覺性
11、每班有專人對存在危害場所進行檢查,并對檢查的數據進行匯總、上報安全科,并歸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