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生產過程檢驗實施細則制度

生產過程檢驗實施細則制度

2024-07-23 閱讀 2082

第一條目的

為提高產品質量,保證生產處于可控狀態,杜絕不合格品的發生和轉序,消除潛在質量事故。

第二條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徽記”瓜子、花生、“好巴食”粗糧酥系列產品生產過程的檢驗規定。從投入原料到成品的過程的檢驗。

第三條職責

(一)每日生產前,生產工人應進行開工確認,車間質量負責人和現場品控負責監督檢查。

(二)生產過程中,生產工人自檢、上下工序互檢、車間質量負責人對工藝、設備參數和工藝執行情況進行巡檢、品控部現場品控對各工序半成品質量、衛生質量進行抽樣檢驗和檢查。

第四條執行規程

第一款開工確認

在每一規格產品或者每一臺機器正式生產前應檢查環境、設備衛生、生產條件,并對各類原輔材料質量及首件產品在材質、規格、色澤、結構等品質符合性上進行確認,合格后方能投入生產。

第二款過程巡檢

(一)巡檢時間及頻率:車間負責人、現場品控每日完成開工確認后,要不間斷地按生產工藝流程對各工序逐次檢查。在生產期間,按工藝規定的檢查頻率進行巡檢。

(二)巡檢項目及方法:

1、產品外觀:目視、手感及對比。

2、規格尺寸:運用量具檢測。

3、關鍵特性:用檢驗儀器進行檢測,必要時取樣送技術中心檢驗。

4、設備及運行參數:檢查運行是否正常,記錄實際運行參數并與規定參數作對比分析。

5、物料擺放:檢查原輔材料、半成品、成品;待檢品、合格品、不合格品等是否擺放在規定位置。

6、衛生:檢查是否按規定清洗消毒,消毒液濃度是否符合規定,作業環境人員是否清潔和符合衛生規定,是否有產品、物料散落在地面。

7、工藝執行情況:檢查員工是否按規定操作機器設備,是否有不安全作業行為,是否有以次充好的行為,更換規格品項生產時是否通知現場品控到場驗證(包括修機、換料、清場)。

8、標識:檢查物料、產品、機器標識狀態是否正確。

(三)跟蹤控制:如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下列不穩定因素,現場品控應該跟蹤檢驗,跟蹤結果應形成記錄并作符合性分析。

1、產品以前生產有異常,有較高不良記錄。

2、用的生產設備性能不穩定。

3、器具有不良情況。

4、到有不良物料的信息。

173

5、員工操作。

6、產品、新原料、新工藝、新設備的初期運行。

(四)現場巡檢記錄:現場品控每次巡檢后,要將檢驗結果記錄在“現場質量巡檢表”上,并于當班下班后交品控部。車間巡檢記錄在“生產過程巡檢記錄表”上。

(五)發生不合格時按《糾正措施控制程序》實施,產生不合格品時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進行處理。

第五條附則

(一)所有違反本制度規定的按照《員工獎懲制度》相關處罰規定執行。

(二)本制度由公司規章制度編審委員會起草并修訂,自2010年1月1日總經理簽發公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三)本制度最終解釋權歸屬公司生產中心、產品技術研發中心品控部、動力技術中心。

篇2:生產過程的質量檢驗制度

1、各生產環節的檢驗人員,應按產品圖紙,技術標準和工藝規程的要求進行檢驗,合格產品,由檢驗人員簽章后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產品不得流轉。

2、各生產環節的檢驗,均須強調“首檢”,加強“巡檢”,嚴格“完工檢”。

(1)、首檢:凡加工改變后的首件,均須進行檢查,首件檢查應由操作者自檢合格后交首檢,首檢合格,方準成批加工生產,檢驗員應對首檢后的零件負責。

(2)、巡檢:在生產過程中反復進行、檢驗員每班至少巡檢兩次,做好巡檢記錄,并對巡檢結果的零件負責。

(3)、完工檢:工序終結,零件去盡毛刺。檢驗時應作好檢驗記錄。

3、凡跨部門加工的工序(零件)須憑加工部門檢驗人員在工藝單上簽字,否則,不得流轉到下道。

4、發現生產過程違反工藝規程,檢驗員應及時勸阻,若該行為為嚴重影響產品質量且勸阻無效,發現人有權予以制止并立即報告領導。

5、在生產過程中,對按規定應做而沒有做好“自檢”的產品(零件),班組長要負全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