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氣站操作安全要點
第一節?子站拖車對位一、CNG子站拖車對位1、主要風險導靜電接地線未接或未有效接觸,裝卸車時容易積聚靜電。2、操作要點根據拖車進站登記,檢查拖車導電拖地帶確認完好,引導車輛對位。二、準備1、主要風險(1)車輛未熄火進行加氣作業,有引發火災的隱患;(2)沒有手剎和掩木制動,車輛移動造成設備損壞或人身傷害;(3)沒有放置擋車牌,司機誤啟動車輛,拉斷軟管造成設備損壞;(4)導靜電夾沒有可靠連接,導致靜電積聚,引發火災;(5)安全附件損壞,引發事故;(6)加氣軟管連接不緊固,造成泄漏,存在安全隱患。2、操作要點確認車輛熄火,拔下啟動鑰匙,制動手剎,放置掩木、當車牌,連接導靜電線,釋放靜電,打開操作箱檢查各安全附件和壓力表、溫度表,連接加氣軟管應完好。三、加氣作業1、主要風險觀察壓力,避免造成超壓;觀察有無泄漏,避免火災隱患。2、操作要點加氣工應對拖車壓力做好監控,當壓力達到規定壓力時,及時切斷氣源、停止加氣。四、加氣結束1、主要風險(1)未及時放空軟管內剩余天然氣,拔管時造成人員傷害。(2)未拆卸連接部件啟動車輛,造成設備損壞或人身傷害。2、操作要點及時放空軟管內剩余天然氣;確認軟管和防靜電線脫離子站拖車,辦理相關手續,離開車位。第二節?壓縮機運行一、準備1、主要風險(1)潤滑油冷卻水不足,導致壓縮機干磨、超溫運轉,易損壞設備;(2)機組各系統(工藝系統、潤滑油系統、冷卻系統等)管線連接不牢,發生泄漏。(3)外漏旋轉部件無防護,易造成人身傷害。2、操作要點檢查油位、冷卻水位,不足時予以補充;檢查各連接處緊固、密封可靠。二、啟動1、主要風險(1)壓縮機曲軸箱油位過低,造成機械事故;(2)連接螺栓、地腳螺栓松動,使壓縮機震動過大造成機械事故;(3)各系統溫度超高,未能及時停車,造成設備損壞;(4)違反操作規程操作,造成設備損壞、人身傷亡事故發生。2、操作要點將電動機控制模式選擇開關置于自動位置,壓縮機組無任何報警;旋轉控制盤上“啟動”鑰匙,機組進入啟動程序:預潤滑油泵、冷卻水泵開始啟動、機組氣冷卻風扇運轉;在壓縮機惰(空)轉達到規定時間后,壓縮機進入加載運行;檢查機組運行參數。三、停機1、主要風險未排空氣液分離器的液體,造成設備憋壓。2、操作要點作業完成后,關閉進口閥門,按下停機按鈕,停穩后,關閉出口閥門,打開氣液分離器排污閥,排空。四、壓縮機進氣方式的對比加氣站的主要理念是1、加氣速度適中;2、加氣量充足;3、充裝壓力符合國標;4、安全系數高;5、加氣方式安全可靠;6、IC卡聯網加氣壓縮機加氣方式與液壓加氣方式對比壓縮機的特點液壓加氣方式的特點1、壓縮機的排量大,壓縮速度快。1、液壓加氣為單線充氣方式,排量小,加氣速度慢。2、三線加氣,氣量足、溫升慢、溫度低。2、單線加氣溫升快、溫度高,加不滿(尤其在換撬時)。3、控制自動化,安全系數高。瓶中氣壓穩定、適中。3、液壓加氣的安全系數較低,瓶內氣壓不夠穩定。4、壓縮機為無油潤滑,加氣過程中無油進入車輛鋼瓶,不會占用鋼瓶內部空間,進一步提升了安全系數。4、液壓油非常容易產生“乳化”現象,油料將隨著加氣的過程進入車輛鋼瓶,造成鋼瓶容積減少。用戶必須對鋼瓶進行清空處理,給使用帶來安全隱患,等同于鋼瓶安裝要重新鑒定。第三節?壓縮機維修作業一、作業準備1、主要風險(1)停車后未經冷卻進行維修,造成灼傷;(2)壓力容器未經放空泄壓,造成人員傷害;2、操作要點停車經冷卻,確認壓力容器泄壓,再進行維修。二、維修作業1、主要風險(1)吊架未支牢固,發生掉物砸傷人員,損壞設備;(2)閥門關閉不嚴,造成泄漏,引發事故;(3)未檢測氣體濃度,造成中毒和火災等事故;(4)未使用防爆工具,產生火花,有泄漏時導致火災。2、操作要點吊裝重物支架應牢固可靠;檢測工作場地可燃氣體濃度小于1%后,方可進行維修作業。三、作業結束1、主要風險(1)檢查不到位,工具、散件等遺留在壓縮機中,造成機械事故;(2)維修時設備參數調整未按要求操作,造成設備二次損壞。2、操作要點維修結束后,認真檢查各參數設置,應符合要求;仔細檢查壓縮機內無遺留物;進行壓縮機氣體置換;啟動試車時注意監護。第四節?深度脫水裝置(干燥塔)運行一、吸附作業1、主要風險(1)羅茨風機的油位過低,造成機械事故;(2)閥門編號及流程掌握不熟練,導致操作步驟錯誤,造成設備或人員傷害。2、操作要點檢查工藝流程、管路閥狀態正確;監護正常運行。二、再生作業1、主要風險放空未按規定要求,造成再生塔壓力超高,引發事故。2、操作要點再生塔作業應按規程放空至規定壓力,工藝流程、管路閥門正確;監視儀表數值正常,定期排污,監護再生作業正常。第五節?對儲氣井補氣作業一、作業準備1、主要風險(1)閥位狀態不正確,造成進氣管憋壓,引發事故;(2)壓力表不準確,造成管路超壓,引發事故。2、操作要點進氣前應認真檢查,確保工藝流程、閥門狀態正確,壓力表、安全閥經校驗在有效期內,確保準確、可靠。二、補氣作業1、主要風險監護不到位,造成管路憋壓,導致壓縮機停機。2、操作要點在補氣時注重監護壓力表,不得超壓。三、高壓氣地下儲氣井使用須知1、儲氣井在投入使用前、使用一年,用戶應向建造單位提交書面通知,對儲氣井裝置進行復檢;2、加氣站操作人員必修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3、儲氣井四周應有護欄,標明“高壓地帶非工作人員未經許可不準入內”等標識;4、儲氣井范圍內嚴禁煙火,嚴禁使用手機;5、操作人員不得跨越儲氣井間的高壓管道;6、嚴禁操作人員酒后上班和上班時打瞌睡;7、嚴禁操作人員違章操作;8、操作人員應穿防靜電工作服,防止產生火花引起火災;9、工器具不得亂扔亂甩,以防碰壞高壓零部件,造成高壓氣泄漏而引發火災事故;10、井內有壓力時嚴禁進行任何檢測及維修;11、儲氣井間的高壓管道及排液管均應進行固定;12、儲氣井使用期間,應按相關規程進行檢修排液,每口井要有記錄并建檔;13、儲氣井各閥門開關時切勿猛開猛關,如為雙閥時先開關內閥再開關外閥;14、一人開關閥門,需另一人觀察壓力表壓力變化,按壓力上升快慢決定閥門開大或關小;15、雷擊區應架設避雷針,禁用裸線照明,照明要用防爆燈或探照燈。四、高壓氣地下儲氣井井筒排液由于天然氣是一種混合物,其中含水量大大超過車用燃氣規范和儲氣標準,雖然在儲氣前工藝已經進行脫水處理,但天然氣中始終含有一定的水份,這些水份隨著溫度、壓力的變化匯聚在儲氣井中,故需要不定期的將井筒內的水和凝析液排出以后達到清潔天然氣的目的,其具體方法是:1、儲氣井在使用期間,通常應在3個月至6個月排放井內積液一次;2、將儲氣井壓力卸壓降至2MPa左右,緩慢開啟排液閥進行排液。開啟排液閥時,應注意安全,操作人員所站位置不得正對排液管口;3、當排液壓力降低至0.5MPa時,可關閉排液閥,補氣到井中,使壓力達到2MPa,重復2步驟,直到將井內液體全部排盡為止。排液管出現氣體,關閉排液閥,然后緩慢充氣升壓至工作壓力。表一:各類儲氣井井筒內容積參考表井深(m)井筒直徑(mm)井筒內容積(L)表二:排水壓力參考表井深(m)參考排水最大壓力(MPa)備注750.8壓力增加到額定排水壓力時,先將閥門手柄開啟1/3,排液暢通后開啟1/2,正常后全打開。排液時不得離人。發現斷流應分析原因后在做處理1001.11501.62002.12502.630°開始閥門手柄按圖示角運行10分鐘90°按上圖閥門手柄角度直到排完液體為止45°運行10分鐘閥門角度開啟到上圖所示角度五、高壓氣地下儲氣井的安全維護和保養六、高壓氣地下儲氣井排液壓力操作須知卸壓后再重復。七、高壓氣地下儲氣井發生以外事故的應急措施第六節?槽車卸車作業一、槽車對位1、主要風險(1)導靜電拖地帶斷裂或沒有觸地,卸車時容易積聚靜電。(2)汽車排氣管阻火裝置失效,裝車時容易引發火災。2、操作要點檢查卸車單確認品名和數量,檢查汽車導靜電拖地帶和排氣管阻火裝置確認完好,引導車輛對位。二、準備1、主要風險(1)車輛未熄火進行裝卸作業,引發火災;(2)沒有手剎制動,車輛移動造成設備損壞或人身傷害。(3)沒有放置檔車牌,司機誤啟動車輛,拉斷軟管造成設備損壞。(4)導靜電夾沒有可靠連接,導靜電積聚,引發火災。(5)安全附件損壞,引發事故。(6)緊急切斷閥沒有打開,造成泄漏,導致人員凍傷或發生火災。2、操作要點確認車輛熄火手剎已制動,放置擋車牌,連接導靜電線。釋放人體靜電,打開操作箱檢查各安全附件和壓力溫度,連接氣液相軟管,打開槽車和軟管連接閥門。三、卸車作業1、主要風險(1)軟管閥門未開啟,裝卸車時造成管線憋壓。(2)未檢查管線法蘭連接、閥門、設備泄漏或損壞不能及時發現。2、操作要點卸車時:卸車工藝管線包括液相連接管線、氣相連接管線、槽車增壓管線。低溫槽車中的LNG利用站區專用卸車增壓器增壓至0.68Mpa,利用壓差將LNG送入LNG儲罐。卸液速度≤3h/車。四、卸車結束1、主要風險(1)拆卸軟管時受到機械傷害,軟管余壓未排凈造成凍傷。(2)軟管未復位,槽車開動時拉斷軟管。2、操作要點關閉軟管和槽車閥門,對軟管排空,拆卸軟管,加裝軟管堵頭,檢查安全附件,關閉操作箱,待槽車啟動后,收起靜電接地線盒警示樁,指揮司機緩速駛出卸車區。第七節?工藝流程一、加氣站工藝二、貯存增壓工藝1、操作流程貯罐增壓設備包括空溫式儲罐增壓器、氣動薄膜調節閥及若干低溫閥和儀表。LNG儲罐儲存參數為0.3~0.6Mpa,運行時隨著儲罐內LNG不斷排出,壓力不斷降低。因此需要對LNG儲罐進行增壓,以維持其0.4~0.6Mpa的壓力,保證后續工藝的順利進行。當LNG儲罐壓力低于設定壓力0.4Mpa時,調節閥關閉,儲罐增壓器停止工作,隨著罐內LNG的排出,儲罐壓力下降。通過調節閥的開啟和關閉,從而將LNG儲罐壓力維持在0.4~0.6Mpa。2、主要風險(1)儲罐增壓過程中超壓(2)增壓過程中閥門管件出現泄漏(3)液位超出80%時,增壓閥門開度要小,不可全開,液體空間小會造成壓力迅速上升。三、汽化加熱工藝1、氣化站氣化加熱工藝有夏季和冬季之分。夏季氣溫高,汽化加熱工藝主要通過空溫式汽化器完成。冬季氣溫低,空溫式汽化器氣體出口溫度達不到要求,汽化加熱工藝采用水浴式加熱汽化器,通過熱交換,以滿足工藝的要求。2、危險因素預冷不充分或流速過快,氣化器管件會突然因溫度迅速下降可能開裂,管托可能移位。四、BOG工藝BOG即蒸發氣體的簡稱。蒸發氣體的產生主要是由于外界能量輸入儲罐造成的,如外界熱量的導入,大氣壓的變化、環境的影響及LNG注入儲罐時因壓力降低罐內LNG體積的變化及流動液體沖擊摩擦等。為了防止卸車過程和日常運行中產生的BOG使貯罐超壓,系統設置BOG系統,同時考慮到冬季BOG工藝的正常運行,將BOG氣體引入汽化加熱器,確保BOG工藝的安全運行。第八節?倒罐作業一、準備1、主要風險不及時倒灌,會發生分層現象,最終形成“翻滾”,造成儲罐壓力急劇上升,破壞LNG儲罐,釀成事故發生,發現儲罐的壓力和液位波動不正常時,要仔細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倒罐。2、操作要點對于長期儲存的LNG要定期檢查儲罐的真空度,檢查不同部位LNG的密度,防止分層現象發生,發現儲罐的壓力和液壓波動不正常時,要仔細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倒管。進行倒罐的兩個罐都應處于非生產狀態。要認真檢查兩個罐的閥位狀態,檢查工藝中非生產罐、生產罐閥門開閉狀態。二、倒罐作業1、主要風險(1)改錯流程,造成竄液、管線憋壓等事故。(2)進行倒罐的兩個罐必須是同樣氣質、密度液體,否則會發生翻滾。?(3)未及時檢查進液罐的液位和壓力會造成超裝、超壓。2、操作要點確認倒罐作業票,導通倒罐流程,檢查確認流程正確無誤。倒罐必須要保持最少0.2Mpa壓力。如果壓差不夠,及時給儲罐增壓。同時將接受罐減壓至盡量最低。三、倒罐結束1、主要風險未恢復流程、關閉相應閥門或關閉不嚴,造成竄液發生質量事故。2、操作要點恢復流程關閉各閥門,檢查設備及附件完好,清潔設備,填寫設備運行記錄。第九節?電氣維修作業1、主要風險(1)未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和使用專用工具進行作業,導致觸電。(2)沒有懸掛警示牌和進行信息溝通,導致他人誤操作造成事故。(3)未對設備進行驗電和斷電確認,造成觸電等事故。(4)作業完畢后沒有拆接地線,造成短路,燒毀電器設備。(5)作業完畢后沒有與其它崗位進行溝通,突然送電,造成他人傷害或設備損壞等事故。2、操作要點向相關崗位明確維修作業和注意事項告知,作業人員要穿絕緣靴,戴絕緣手套,拉閘停電,掛警示牌,連接臨時接地線,攜帶好專用安全工具,對設備進行驗電,與中控室、各崗位人員進行溝通,確認臨時接地線,斷電情況完好;按作業計劃實施作業;作業完畢后,拆卸接地線,與相關崗位溝通告知,合閘送電,檢查設備各運行參數正常后摘除警示牌。?第十節?消防泵運行一、檢查1、主要風險(1)未檢查電壓表的讀數,電壓過高或過低,造成啟泵時過載溫度升高燒毀電機。(2)系統未處于正常供電狀態,開關打不開,貽誤時間。(3)泵、電動機接地線松動、斷裂造成觸電事故。(4)連軸器錯位,泵缺少潤滑油、地腳螺栓松動、長期運行溫度高于70℃,造成設備損壞。(5)消防管線、閥門泄漏,壓力達不到射程要求,不能滿足需要。(6)消防水池閥門常關,在危險來臨時打不開閥門,貽誤時間。(7)內燃機油料、冷卻液、電瓶電量不足,在停電時無法啟動柴油泵,貽誤時間。(8)未檢查消防補水泵,消防補水泵無法啟動,消防水池水量不能及時補給。2、操作要點檢查配電柜上的電壓是否正常,系統處于正常狀態,泵、電動機保護接地線良好、無松動、無斷裂,連軸器靈活無異常,潤滑良好,消防管線無泄漏,閥門密封良好,消防水池水位符合要求,出口閥門、泵出口閥門處于常開狀態,備用內燃機油、冷卻液、電瓶電量充足,消防補水泵完好。二、出水作業1、主要風險(1)啟動泵機組后未打開回流閥門,在消防泵未打開的情況下,造成管線憋壓。(2)與現場指揮人員聯系不暢,操作壓力不穩影響滅火。2、操作要求啟動消防泵機組,打開內循環閥門,開啟泵出口閥門,關閉回流閥門,調整壓力達到0.8MPa,與現場指揮人員保持通訊暢通,隨時調整壓力。三、出水結束1、主要風險作業結束后,沒有恢復流程,影響下次操作。2、操作要點
出水結束,停泵關閉出口閥門。
篇2:加氣站壓縮機安全操作技術規程(CNG)
一、壓縮機操作人員必須對生產系統的所有設備、工藝管線(儀表、控制閥、操作柜、配電屏)做到“四懂”、“三會”即懂技能、懂結構、懂用途、懂原理、會使用、會保養、會排除故障,決不允許盲目操作。
二、認真做好啟機前的各項檢查,準備工作,確認無誤后方可啟機。
三、待機運轉正常后,檢查各應開閥門,各應開閥門是否開關,儀表控制原件是否靈活,準確無誤。
四、按規定進行巡回檢查,按要求倒換再生干燥器,按規定時間排污。
五、發現異常應及時處理、報告、做好記錄。
篇3:加氣站操作工安全操作規定
1)必須經過安全培訓,并取得LNG充裝資格證后方可上崗。
2)按照規定正確穿戴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3)熟練掌握操作加氣規程及事故(事件)應急處理程序。
4)當發現生產作業現場出現不安全因素時,有責任義務停止作業并上報。
5)遵守其他相關安全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