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液態物料靜電防護措施

液態物料靜電防護措施

2024-07-23 閱讀 7069

控制烴類液體灌裝時的流速

灌裝鐵路罐車時,液體在鶴管內的容許流速按式(1)計算

VD≤0.8(1)

式中V-烴類液體流速的數值,m/s;D-鶴管內徑的數值,m。

大鶴管裝車出口流速可以超過按式(1)所得計算值,但不得大于5m/s。

灌裝汽車罐車時,液體在鶴管內的容許流速按式(2)計算

VD≤0.5(2)

式中V——烴類液體流速的數值,m/s;D——鶴管內徑的數值,m。

在輸送和灌裝過程中,應防止液體的飛散噴濺,從底部或上部人罐的注油管末端應設計成不易使液體飛散的倒T形等形狀或另加導流板;或在上部灌裝時,使液體沿側壁緩慢下流。

對罐車等大型容器灌裝烴類液體時,宜從底部進油。

若不得已采用頂部進油時,則其注油管宜伸入罐內離罐底不大于200mm。在注油管未浸入液面前,其流速應限制在lm/s以內。

烴類液體中應避免混入其他不相容的第二物相雜質如水等。并應盡量減少和排除槽底和管道中的積水。當管道內明顯存在不相容的第二物相時,其流速應限制在lm/s以內。

在貯存罐、罐車等大型容器內,可燃性液體的表面,不允許存在不接地的導電性漂浮物。

當液體帶電很高時,例如在精細過濾器的出口,可先通過緩和器后再輸出進行灌裝。帶電液體在緩和器內停留時間,一般可按緩和時間的3倍來設計。

烴類液體的檢尺、測溫和采樣

當設備在灌裝、循環或攪拌等工作過程中,禁止進行取樣、檢尺或測溫等現場操作。在設備停止工作后,需靜置一段時間才允許進行上述操作。所需靜置時間見表2。

液體電導率

/(S/m)液體容積/ms

5000

>10-81112

10-12~10-8232030

10-14~10-

<10-

注若容器內設有專用量槽時,則按液體容積<1×10m3取值。

對油槽車的靜置時間為2min以上。

對金屬材質制作的取樣器,測溫器及檢尺等在操作中應接地。有條件時應采用具有防靜電功能的工具。

取樣器、測溫器及檢尺等裝備上所用合成材料的繩索及油尺等,其單位長度電阻值應為1×105Ω/m1×107Ω/m或表面電阻和體電阻率分別低于1×1010及1×108Ω·m的靜電亞導體材料。

在設計和制作取樣器、測溫器及檢尺裝備時,應優先采用紅外、超聲等原理的裝備,以減少靜電危害產生的可能。

在可燃的環境條件下灌裝、檢尺、測溫、清洗等操作時,應避開可能發生雷暴等危害安全的惡劣天氣,同樣強烈的陽光照射可使低能量的靜電放電造成引燃或引爆。

在烴類液體中加入防靜電添加劑,使電導率提高至250pS/m以上。

當在烴類液體中加人防靜電添加劑來消除靜電時,其容器應是靜電導體并可靠接地,且需定期檢測其電導率,以便使其數值保持在規定要求以上。

當不能以控制流速等方法來減少靜電積聚時,可以在管道的末端裝設液體靜電消除器。

當用軟管輸送易燃液體時,應使用導電軟管或內附金屬絲、網的橡膠管,且在相接時注意靜電的導通性。

在使用小型便攜式容器灌裝易燃絕緣性液體時,宜用金屬或導靜電容器,避免采用靜電非導體容器。對金屬容器及金屬漏斗應跨接并接地。

容器的清洗過程應該避免可燃的環境條件,并且在清洗后靜置一定時間才可使用。

篇2:液態物料靜電防護措施

控制烴類液體灌裝時的流速

灌裝鐵路罐車時,液體在鶴管內的容許流速按式(1)計算

VD≤0.8(1)

式中V-烴類液體流速的數值,m/s;D-鶴管內徑的數值,m。

大鶴管裝車出口流速可以超過按式(1)所得計算值,但不得大于5m/s。

灌裝汽車罐車時,液體在鶴管內的容許流速按式(2)計算

VD≤0.5(2)

式中V——烴類液體流速的數值,m/s;D——鶴管內徑的數值,m。

在輸送和灌裝過程中,應防止液體的飛散噴濺,從底部或上部人罐的注油管末端應設計成不易使液體飛散的倒T形等形狀或另加導流板;或在上部灌裝時,使液體沿側壁緩慢下流。

對罐車等大型容器灌裝烴類液體時,宜從底部進油。

若不得已采用頂部進油時,則其注油管宜伸入罐內離罐底不大于200mm。在注油管未浸入液面前,其流速應限制在lm/s以內。

烴類液體中應避免混入其他不相容的第二物相雜質如水等。并應盡量減少和排除槽底和管道中的積水。當管道內明顯存在不相容的第二物相時,其流速應限制在lm/s以內。

在貯存罐、罐車等大型容器內,可燃性液體的表面,不允許存在不接地的導電性漂浮物。

當液體帶電很高時,例如在精細過濾器的出口,可先通過緩和器后再輸出進行灌裝。帶電液體在緩和器內停留時間,一般可按緩和時間的3倍來設計。

烴類液體的檢尺、測溫和采樣

當設備在灌裝、循環或攪拌等工作過程中,禁止進行取樣、檢尺或測溫等現場操作。在設備停止工作后,需靜置一段時間才允許進行上述操作。所需靜置時間見表2。

液體電導率

/(S/m)液體容積/ms

5000

>10-81112

10-12~10-8232030

10-14~10-

<10-

注若容器內設有專用量槽時,則按液體容積<1×10m3取值。

對油槽車的靜置時間為2min以上。

對金屬材質制作的取樣器,測溫器及檢尺等在操作中應接地。有條件時應采用具有防靜電功能的工具。

取樣器、測溫器及檢尺等裝備上所用合成材料的繩索及油尺等,其單位長度電阻值應為1×105Ω/m1×107Ω/m或表面電阻和體電阻率分別低于1×1010及1×108Ω·m的靜電亞導體材料。

在設計和制作取樣器、測溫器及檢尺裝備時,應優先采用紅外、超聲等原理的裝備,以減少靜電危害產生的可能。

在可燃的環境條件下灌裝、檢尺、測溫、清洗等操作時,應避開可能發生雷暴等危害安全的惡劣天氣,同樣強烈的陽光照射可使低能量的靜電放電造成引燃或引爆。

在烴類液體中加入防靜電添加劑,使電導率提高至250pS/m以上。

當在烴類液體中加人防靜電添加劑來消除靜電時,其容器應是靜電導體并可靠接地,且需定期檢測其電導率,以便使其數值保持在規定要求以上。

當不能以控制流速等方法來減少靜電積聚時,可以在管道的末端裝設液體靜電消除器。

當用軟管輸送易燃液體時,應使用導電軟管或內附金屬絲、網的橡膠管,且在相接時注意靜電的導通性。

在使用小型便攜式容器灌裝易燃絕緣性液體時,宜用金屬或導靜電容器,避免采用靜電非導體容器。對金屬容器及金屬漏斗應跨接并接地。

容器的清洗過程應該避免可燃的環境條件,并且在清洗后靜置一定時間才可使用。

篇3:防雷防靜電安全制度

防雷防靜電安全管理制度

  為了貫徹落實安全部門的重要指導精神,加強雷電災害防御工作,防止或減少因雷擊和靜電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制定防雷防靜電管理制度如下:

一、防雷電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1、每年以創辦防雷電知識宣傳欄、開展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

  2、定期組織員工學習有關防雷防靜電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

  3、各二級單位應針對分管工作特點進行防雷防靜電安全教育培訓。

  4、對防雷防靜電裝置保養和使用人員應進行實地演示和培訓。

  5、對分管企業新員工進行崗前安全知識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6、因工作需要員工換崗前必須進行再教育培訓。

  7、明火、特種作業的項目等特殊崗位要進行專業培訓,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二、防雷防靜電巡查、檢查制度

  1、落實逐級防雷電安全責任制和崗位安全責任制,落實巡查檢查制度。

  2、檢查中發現火災隱患,檢查人員應填寫防火檢查記錄,并按照規定,要求有關人員在記錄上簽名。

  3、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未按規定時間及時整改的,根據獎懲制度給予處罰。

三、安全疏散設施管理制度

  1、各單位各部門應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嚴禁占用疏散通道,嚴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裝柵欄等影響疏散的障礙物。

  2、應按規范設置符合國家規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設施。

  3、應保持防火門、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機械排煙送風、火災事故廣播等設施處于正常狀態,并定期組織檢查、測試、維護和保養。

  4、嚴禁在工作期間將安全出口上鎖。

  5、嚴禁在工作期間將安全疏散指示標志關閉、遮擋或覆蓋。

四、針對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制度

  1、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應有專用的庫房,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設施,倉管人員必須由消防安全培訓合格的人員擔任。

  2、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應分類、分項儲存。化學性質相抵觸或滅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應分庫存放。

  3、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入庫前應經檢驗部門檢驗,出入庫應進行登記。

  4、庫存物品應當分類、分垛儲存,每垛占地面積不宜大于一百平方米,垛與垛之間不小于一米,垛與墻間距不小于零點五米,垛與梁、柱的間距不小于零點五米,主要通道的寬度不小于二米。

  5、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存取應按安全操作規程執行,倉庫工作人員應堅守崗位,非工作人員不得隨意入內。

  6、易燃易爆場所應根據消防規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并做好防火防爆設施的維護保養工作。

五、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演練制度

  1、各企業應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2、組織全體職工學習和熟悉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3、每次組織預案演練前應精心開會部署,明確分工。

  4、應按制定的預案,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練。

  5、演練結束后應召開講評會,認真總結預案演練的情況,發現不足之處應及時修改和完善預案。

六、燃氣和電氣設備安全隱患的防靜電檢查和管理制度

  1、公司應按規定正確安裝、使用電器設備,相關人員必須經必要的培訓,獲得相關部門核發的有效證書方可操作。各類設備均需具備法律、法規規定的有效合格證明并經維修部確認后方可投入使用。電氣設備應由持證人員定期進行檢查(至少每月一次)。

  2、防雷、防靜電設施定期檢查、檢測,每季度至少檢查一次、每年至少檢測一次并記錄。

  3、電器設備負荷應嚴格按照標準執行,接頭牢固,絕緣良好,保險裝置合格、正常并具備良好的接地,接地電阻應嚴格按照電氣施工要求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