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切削液的使用管理機床腐蝕防護在《起重指揮信號》中對指揮人員和司機的職責及其要求做了哪些規定?

切削液的使用管理機床腐蝕防護在《起重指揮信號》中對指揮人員和司機的職責及其要求做了哪些規定?

2024-07-18 閱讀 1313

金屬切削液—乳化液以其價廉而得到廣泛的應用。但在其使用過程中,因使用者沒有按規范化的要求使用,以致在使用過程中達不到應有的效果。例如,有操作者在乳化液失效發臭的情況下仍在使用,結果是使工件生銹,腐蝕機床,污染環境等等。因此,合理有效地使用乳化液是本文論述的重點。

1乳化液的配制

1)水質:配制乳化液所用的水十分重要,水的適宜硬度應為50~200。

用硬水配制的乳化液常會迅速分層,析出大量的油和不溶于水的皂,影響使用效果。

另一方面,如水質太軟,泡沫就有可能增多。所以配制乳化液時要預先了解水質的情況,如水質太硬必須經過預處理,可在水中加人0.1%~0.3%的三聚磷酸鈉或二乙胺四醋酸鈉,便可起到降低水質硬度的作用,最好使用去離子水。

2)稀釋:切削液的稀釋關系到乳化液的穩定。切削液在使用前,要先確定稀釋的比例和所需乳化液的體積。然后算出所用乳化液(原液)量和水量。

操作方法是:選取潔凈的容器,將所需的全部水倒人容器內,然后在低速攪拌下加人乳化液原液。配制乳化液時,原液的加人速度以不出現未乳化原液為準。

特別注意:乳化液原液和水的加人程序不能顛倒,不要在機床的油池(槽)內直接調配乳液。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經常看到工人在配制乳化液時隨意性很大,操作者看到水箱內切削液少了就加水,加濃縮液,攪拌后覺得切削液不夠白,再加濃縮液;看上去太濃了又再加水,一切以感覺為主。認為什么比例不比例的,差不多就行,它造成的結果是今天的配制比例是1:20,明天也許是1:30,這必定會對切削液產生嚴重影響。

水溶性切削液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不同的加工形式對澗滑和冷卻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一般規律是切削負荷越大,潤滑要求越高,則切削液配制濃度相對越大;加工速度越高則對冷卻的要求偏重一些,切削液配制濃度則相對低一些。

一般情況下切削負荷的變化規律是:磨削<車削<銑削<拉削。而加工速度則正好相反。

2連續使用

由于切削液使用環境是開放式的,以及一般的切削液組成成分抗菌性能有限,所以就給外界細菌和微生物的侵人和繁殖創造了條件。由于切削液中生長的細菌多數為厭氧菌,所以切削液長時間停機不用就會形成有利于細菌生長的缺氧環境,而連續使用則使空氣中的氧氣能充分與切削液接觸,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細菌的生長。故切削液使用“不怕動就怕靜”,所以停機時間不要超過三天。

3乳化液的清潔

乳化液的維護管理有兩個方面,一是防止外界污染物的混人和及時清除,另一個是保持水溶性工作液的性能穩定:如濃度、防銹性、pH值、抗菌能力等。

雖然一般切削液產品都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但某些成分由于就是細菌和微生物的養分,所以在抗菌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切削液的使用壽命是有限的。各種雜物往往是切削液腐敗的根源。例如:煙頭,茶水,棉紗等雜物隨意丟棄于水盆內,污染了切削液,成為了細菌和微生物生長和繁殖的載體和養分,所以必須嚴格控制不讓外界異物混人,一旦混人須立即清理。

在基本無外界異物混人的情況下,污染切削液的物質主要是金屬粉末和砂礫細粉、飄浮油和游離水、微生物和繁殖物等等。

飄浮油是指機床傳動和液壓系統用油因機床密封不嚴漏人切削液系統的油。飄浮油的危害是使切削液系統的某些材料膨脹變形,干擾了乳化液的乳化平衡,使乳化液失去穩定性。而且飄浮油常浮于乳液油表層,阻擋了乳化液和空氣的接觸,導致乳化液缺氧,使厭氧菌快速繁殖,加速乳化液的腐敗變質。

4切剖液使用中的問腸及對策

當乳化液由乳白色變成灰褐色,有腐敗臭氣發生時,應立即添加殺菌劑將菌殺滅,或重新更換乳化液。目前較常用的低毒殺菌劑為三丹油,添加量約0.1%~0.2%(對稀釋后的乳化液),對延長乳化液的使用周期有明顯效果。一般酚類的殺菌劑毒性較大,對廢液的排放造成污染,已較少使用。

pH值(范圍1~14廣譜試紙):一般情況下pH值應在8.3~9.2之間為正常(具體范圍以廠家技術指標為準)。不同品種乳化液的PH值是不同的。當發現pH值有降低的傾向時,乳化液防銹性能會急劇下降。所以應及時加人新的切削液或添加pH值增高劑(如碳酸鈉),提高pH值,使pH值保持在8.3~9.2左右。當乳化液的pH值過9時,微生物便難于繁殖。

節假日等長期停機時,應向液箱內定期鼓入空氣,以防止厭氧菌的繁殖,同時也可除去臭氣。

注人新液時,要把機床周圍及供液系統內的切屑和油污等物全清除,并用殺菌劑消毒后才加人新液,不清洗干凈就等于向新液中投放腐敗的菌種。

5機床腐蝕

水溶性切削液有良好的冷卻性能,但對機床的危害也不可忽視。水溶性切削液中的水對機床的腐蝕是點點滴滴作用的,其危害程度是逐漸加大的,歷時較長,很難引起使用者的注意。即使危害到產生故障的程度,用戶一般也不會考慮到是切削液的問題而給予足夠的重視。這樣日積月累的腐蝕將會導致機床加工精度的降低,從而大大地縮短了機床的使用壽命,直至報廢。危害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水的潤滑性能不好,而且能沖走洗去機床上的潤滑油及密封軸承的油脂。

2)腐蝕金屬表面,水溶性切削液雖然添加了防腐蝕成分,但僅對被加工的工件有用,對機床作用不大。防腐蝕劑的功能是使工件表面產生最大程度地化學鈍化作用。當機床工作時,由于切削液中水的蒸發,在機床工作區產生的空氣相對濕度高達100%,當機床停止工作后,空氣中的潮氣在機床的金屬表面凝聚成水,機床的腐蝕難以避免。

3)水溶性切削液中的水是一種電解液,內部材料不同的機床就可能成為潛在的“蓄電池”。當水溶性切削液滲人時,切削液中的水就可能使相互接觸的不同金屬產生電蝕,電蝕可能引起生銹,輕者影響機床的精度,操作困難;重者機床不能用。

4)水溶性切削液中的細菌是產生腐蝕的另一原因,同時又可加速腐蝕的進行。切削液中細菌含量高,就可能改變切削液中防腐蝕劑的化學性能,使之無效,更甚的是,細菌的繁殖可導致腐蝕的發生,使機床部件間的腐蝕速度顯著地增大。如果用來稀釋切削濃縮液的水質地很差,含有較多的礦物質,那么發生腐蝕的可能性也會大大增加。

5)切削液對彈性體如。形圈,墊圈,密封圈等也發生作用。

6腐蝕的控制與消除

顯然,使用水溶性切削液,用戶必順在機床維護與管理方面多下功夫,以控制腐蝕的產生,甚至基本上消除腐蝕。

為防止水對金屬表面腐蝕,應該經常對機床進行充分的油潤滑,對機床的重要部位涂抹油脂。

準確地控制切削液的濃度,當機床停工時,用切削液沖洗干凈機床表面,而且要打開機床護罩,以驅散機床工作區的潮濕空氣。

為防止電蝕的發生,應在金屬表面涂抹上一層防水的潤滑油脂。而且應使機床嚴格地接地,僅使電器柜接地是不夠的,

為避免細菌的滋生和繁殖,應定期清潔或更換切削液,及時地清除切屑,而且要用軟水(礦物質含量低的純凈水)稀釋切削濃縮液。

在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在進行水溶性金屬切削液的選取時,在滿足切削加工工藝要求的同時,更注重其對人身健康的危害、廢液處理和綜合成本等方面的選取;這一觀點逐漸被國內金屬切削加工行業所接受。

水溶性切削液在使用過程中維護管理得當,不僅可獲得最佳切削加工效果,而且可以大大延長水溶性切削液的使用壽命,減少廢液排放量,從而獲得最大經濟收益。

篇2:金屬切削機床使用:安全技術交底

1.一般安全要求

(1)操作人員必須經過技術學習,熟識機械構造性能、操作和保養方法,方準參加工作,新學徒應在技工指導下操作。

(2)操作人員應對所使用機械的安全操作規程認真遵守。

(3)操作人員上班前不準飲酒,在精神不正常時嚴禁開動機械。

(4)操作人員工作時必須配戴規定的防護用品,開動機械時嚴禁戴手套和圍巾女工要戴帽子,辮子、長發盤放在帽內。

(5)機械在運行中操作人員必須精神集中,禁止玩笑、嬉戲、閑談、瞳睡、看畫報、看小說之類和離開工作崗位。

(6)機械的各種輪、帶轉動部分必須裝設防護罩,已裝好的不得隨便拆除。

(7)機床必須按其性能合理使用,嚴禁超負荷或代替其他機械使用,也不得帶病運轉。使用中發生故障時必須立即停止使用進行修理。電器部分由電工方面負責。工作照明燈要用36V低壓電源。

(8)非操作人員不得開動機床,亦不許可一個人單獨在車間開動機器。

(9)機床的電動機、電器、線路及液壓、液力裝置、氣動裝置應按照相應的安全交底進行操作。

(10)機床必須安裝牢固平穩,布置和排列應確保安全,機床周圍不得堆放與生產無關的物

(11)啟動前應檢查以下各項,確認可靠后,方可啟動。

1)各部螺栓緊固,配合適當;

2)行程限位、信號等安全裝置完整、靈敏、可靠;

3)潤滑系統保持清潔,油量充足;

4)電氣開關,接地或接零均良好;

5)傳動及電氣部分的安全防護裝置完好牢固;

6)各操縱手柄的位置正常,動作可靠;

7)工件、夾具、刀具無裂紋、破損、缺邊、斷角并夾牢固

(12)啟動后,應低速運轉,正常后方可作業。

(13)床面上不得放置工具、材料及其他物件。

(14)裝卸較重大的工件時,床面上應墊放木板,使用起重設備時,應由起重工配合進行。

(15)機床在切削過程中,操作人員的面部不得正對刀口,并不得在切削行程內檢查切削面。

(16)高速切削鑄鐵件時,必須戴防護眼鏡。

(17)在機床運轉中嚴禁:

1)用手摸身觸或用棉紗擦拭工件和機床聯動部分;

2)用手直接清除切屑;

3)測量或找正工件;

4)換裝工件,裝卸刀具、齒輪和皮帶等;

5)用人力或工具強制機床制動。

(18)當更換工件、裝卸工具、修理機床或應事必須離開時,應關車拉閘。

(19)發現運轉不正常或有異響時,應立即停車,進行檢修。

(20)作業后,切斷電源,退出刀具,將各部手柄放在空檔位置,并擦拭機床進行保養,然后鎖好電閘箱。

2.車床使用安全要求

(1)車床的相互位置,應使卡盤的旋轉平面錯開一定距離,以防發生物件.飛落時傷害相鄰機床的操作人員。

(2)加工較長物件時,卡盤前面伸出部分不得超過工件直徑的25倍,并應有頂尖支托,床頭箱后面伸出部分,超過300mm時,必須加裝托架,必要時裝設防護欄桿。

(3)自動、半自動車床氣動卡盤使用壓縮空氣的壓力不應低于規定值。

(4)裝卸卡盤時床面應墊木板或采取其他保護措施。不得用啟動運轉的方法來裝卸。滑絲的卡盤不得使用。

(5)工件安裝應牢固,增加夾固力可用接長套管進行,不得敲打扳手,裝卸工件后,應立即取下扳手。

(6)立式車床在加工外圓超過卡盤的工件時,必須有防止立柱、橫梁碰撞傷人的安全措施。

(7)切削韌性金屬時應事先采取斷屑措施。

(8)用銼刀光磨工件時,應右手在前,左手在后,身體離開卡盤,并將刀架放在安全位置。不得用砂布裹在工件上磨光,但可比照用銼刀的方法成直條狀壓在工件上砂磨。

(9)車內孔時,不得用銼刀倒角,用砂布光磨內角時,不得用手指伸進孔內打磨。

(10)加工佩心工件時,必須用專用工具。

(11)攻絲或套絲時,必須用專用工具。不得一手扶攻絲架(或扳牙架),一手開車。

(12)切斷大料時,應留有足夠余量,卸下后砸斷;切斷小料時,不得用手接料。

(13)高速切削重大工件時,不得緊急制動,或突然旋轉方向。

(14)加工較重的工件停歇時,工件下必須用托木支撐。

(15)自動、半自動車床作業前應將防護擋板安裝好。嚴禁用銼刀、刮刀、砂布等光磨工件。

(16)車床運轉中如遇停電時,應及時退出刀具,并切斷電源。

3.銑床使用安全要求

(1)安裝夾具和工件,必須牢固可靠,不得松動。

(2)拆裝立銑刀時,臺面應墊木塊,不得用手托刀盤。

(3)銑削中,頭和手不得靠近銑削面,高速切削時應設防護擋板。

(4)清除切屑應在停車后用毛刷進行,不得用手抹、嘴吹。

(5)對刀時,必須慢速進刀,當刀接近工件時,應換用手動搖進。

(6)進刀不宜過猛,自動走刀時必須脫開手輪,不得突然改變進刀速度。

(7)銑削進給應在刀具與工件接觸前進行,并應預先調整好限位撞塊。

(8)快速行程,要在各有關手柄脫開后方可進行。

(9)正在走刀時,不得停車,銑深槽時應先停車退刀。

篇3:木工機床作業: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1.工作場所應備有齊全可靠的消防器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和明火,并不得存放油、棉紗等易燃品。

2.工作場所的待加工和已加工木料應堆放整齊,保證道路暢通。

3.機械應保持清潔,安全防護裝置齊全可靠各部連接緊固,工作臺上不得放置雜物。

4.檢查車床各部裝置及工、卡具,靈活可靠,工件應卡緊并用頂旬頂緊,用手轉動試運轉,確認情況良好后,方或開車,并根據工件木質的軟硬,選擇適當的時刀量和調整轉速。

5.車削過程中,不得用手摸檢查工作的光滑程序。用砂紙打磨時,應先將刀架移開后進行。車床轉動時,無論停電與否,均不得用手制動。

6.方形木料,必須先加工成圓柱體后再上車床加工。有節疤或裂縫的木料,均不得上車床切削。

7.作業后,切斷電源,鎖好閘箱,進行擦拭、潤滑,清除木屑、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