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機房貫通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900制冷機房設計長度42m,由掘進一工區四隊自四號聯絡巷開門施工。截止2012年3月18日早班,已掘進13m,與二采-900水倉片盤貫通剩余長度29m。為保證安全貫通,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二、貫通段巷道支護情況-900制冷機房采用雙層錨網噴支護,一次掛網支護噴漿后,然后再進行二次掛網支護噴漿。斷面形狀為直墻半圓拱形,S掘=18.9m2,S凈=16.2m2,巖性硬度系數f=4~6。巷道凈寬4800mm,墻高1500mm,拱高2400mm。巷道頂、幫均采用Ф20×2500mm等強樹脂錨桿,一次掛網支護及二次掛網支護的錨桿間排距均為800×800mm,每根錨桿配1卷K2370樹脂錨固劑;金屬網采用Ф6mm鋼筋編織的網孔150×100mm的經緯網,金屬網搭接量為100mm,采用16#鍍鋅鐵絲雙股雙排扣菱形綁扎,聯網扣間距不大于200mm。在巷道兩肩及正頂對稱布置3根錨索,錨索間距1.5m,排距3m/組。噴射混凝土標號C20,噴厚150mm。巷道鋪底100mm,鋪底混凝土標號C20。三、預計貫通時間預計貫通時間為2012年3月30日。四、貫通時現場通風負責人貫通時,通防工區必須安排管理人員現場跟班。五、貫通前風流路線、貫通后的風流路線和風量以及瓦斯變化情況1、貫通前風流路線新鮮風流:地面→副井→北翼軌道大巷→二采軌道下山→-900軌道車場→四號聯絡巷→迎頭。乏風:迎頭→四號聯絡巷→二采膠帶下山→北翼膠帶大巷→主井→地面。2、貫通后風流路線:新鮮風流由地面→副井→北翼軌道大巷→二采軌道下山→-900軌道車場→-900制冷機房→四號聯絡巷→二采膠帶下山→北翼膠帶大巷→主井→地面。3、貫通后預計風量貫通后預計進風量為280m3/min。4、瓦斯變化情況瓦斯不會有太大變化。六、貫通后調整風流設施的位置和要求貫通后,在四號聯絡巷里風門處及時調整風窗,調節風流。七、附圖圖1:貫通前的通風系統示意圖圖2:貫通后的通風系統示意圖圖3:貫通期間爆破警戒示意圖八、安全技術措施1、本措施審批后連同審批意見一并傳達到每一位施工人員,學習并簽字后方可參與施工作業。2、必須嚴格按地測科標定的中線、坡度施工,確保貫通位置準確無誤。3、貫通前,必須對預透處支護情況進行檢查。頂板破碎時,及時補打錨索加強支護。4、放炮員必須持證上崗并嚴格執行各項放炮制度。5、每次放炮前,班組長必須親自派專人到所有能進入爆破地點和預透地點的通道站崗警戒,站崗位置到放炮位置和貫通位置的距離直線段不少于100米,拐彎距離不少于75米,嚴禁任何人進入警戒區。班長在確認各個警戒點已經站好崗后,方可下達裝藥爆破命令。6、爆破作業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7、貫通期間,每次爆破前班組長必須親自安排專人到指定地點進行站崗警戒;待爆破結束后,班組長親自進行撤崗,嚴禁隨意或約定時間撤崗。8、貫通期間,工區必須準確掌握巷道施工進度,及時標定貫通距離。9、必須保持預透處正常通風,每次裝藥爆破前必須檢查預透點附近20米范圍內的瓦斯情況,只有在瓦斯濃度低于1%時,方可爆破,爆破前后必須對預透地點20米范圍內進行灑水降塵。10、每次放炮后必須及時使用初噴漿進行臨時支護,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永久支護。11、距預透點5米時,必須打超前探眼,每次打2個探眼,探眼深度不小于3米,每掘進2米打超前探眼,始終保持3米超前探測距離。打探眼打透后,打小硐施工,最后刷大至設計斷面。附:探眼布置示意圖(單位:mm)。12、必須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用長把工具及時摘掉活矸危巖。13、貫通前,通防部門要準備好調整風流用的工具和材料。具備提前構筑通風構筑物條件時,要提前構筑,貫通后,及時調整風流。14、貫通后必須停止采區內受到影響工作地點的一切工作,立即調整通風系統,風流穩定后,方可恢復工作。15、二采-900水倉風水管、電纜、設備等保護措施:首先將巷道預透點位置安放的設備挪至距預透點距離不小于10m且頂板完好的地點;然后在預透點位置δ50mm木板及廢舊皮帶等將風水管、電纜、設備等覆蓋起來,防止崩落的巖石砸傷或砸壞風水管、電纜、設備等。16、本措施未盡事宜嚴格執行《-900制冷機房作業規程》及《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
篇2:制冷機房冷凍系統沖洗試壓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我單位現施工潘一礦東區熱電冷聯供一、二期工程已接近尾聲,為保證本工程的安全投運,現需要進行對已安裝好的制冷管路進行沖洗、壓力試驗。本次沖洗試壓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一、地面冷媒管至主井下口的管路。二、降溫硐室內一次冷凍水管路及換熱器的沖洗。三、降溫硐室二次冷凍水管路。為了保證沖洗、壓力試驗的安全進行,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組織:
項目負責人:徐長建施工負責人:來京付
安全負責人:張永海技術負責人:楊小樂
機電負責人:于任和
?安裝工:42人?電焊工:9人?電?工:6人
三、施工時間
2012年?5月日--2012年?5月?日(具體時間由甲方安排)
四、施工地點:潘一礦東區地面制冷機房及-848米水平井底降溫硐室。
五、施工準備及具備條件
1、試驗系統內管道已經依據圖紙(包含設計變更)施工完成,焊接工作、管道支架安裝、儀表一次部件等依據圖紙安裝完成,符合設計要求。
2、無損檢測工作已經完成。
3、不同壓力等級的系統已經用閘閥或閥門切斷,管道系統中的調節、控制閥已經按照要求打開或者關閉。
4、待檢查部位的焊縫、部件尚未防腐或者保溫。
5、試驗用壓力表已經校驗合格并在檢驗周期內,并且已經報審通過,其精度等級不低于1.5級,表的量程為最大壓力1.5~2倍,系統中壓力表數量不低于2塊。
6、試驗用水源已經確定,并經建設單位、監理等相關部門核查、確認。
7、打壓泵已經通過監理、建設單位等相關部門審查通過。
8、施工進行前所準備的工具壓力表等要落實到位。
六、管路沖洗、試壓步驟及要求:
本次制冷管路的沖洗和試壓采取先沖洗后密閉試壓的方式,逐段沖洗管路,沖洗過程中嚴禁沖洗水進入設備,待各段管路沖洗合格后,再進行全系統的密閉打壓試驗。
一)、地面冷媒管及主井段的冷媒管的沖洗、試壓:
1、首先從冷卻水的上水管向樓頂的膨脹水箱加水,打開膨脹水箱的出水管閘閥使水順利加入到一樓三臺冷凍水泵的進口總管,同時沖洗兩套機組的冷媒水出口管路,注滿水后將水排掉,反復數次,直至管道內流出的是清水為止。其次打開各臺機組的冷媒水進、出口旁通閥,沖洗各臺機組的冷媒水進口管及冷凍泵出口總管。直至將機房內的所有冷媒管沖洗合格。
2、機房內的冷媒管沖洗合格后,繼續注水,打開機房內冷媒水的進出口旁通管的閥門沖洗制冷機房到主井下口的進、回水冷媒管。因在主井上口進、回水冷媒管均安裝了閘閥,所以待水灌滿后迅速打開向井下供水的管路上的閘閥,在沖洗干凈機房到主井上口的這段供水管路的同時,排出的水也能沖洗一年多前由安裝處施工安裝的主井筒段的冷媒管。由于井筒段的管線較長,因此沖洗時水要不間斷。直至主井下口流出清水為止。制冷機房及井筒段的回水管路采取同樣的方式沖洗。沖洗這段管路時要提前安排人員清理主井下口的雜物,理通排水溝。使沖洗水能順利的排掉,沖洗施工時主井下口派6人。2人在主井東西兩側的巷道口把警戒,1人負責和地面加水的沖洗人員溝通,及時匯報沖洗的情況,3人負責清理、收集沖洗出來的雜物,用蛇皮袋裝好后放入礦車內升井。
3、管路沖洗合格后即可進行打壓試驗:
關閉主井上口的進、回水閘閥,將制冷機房以及到主井上口的進回水管道內注滿水,用加壓泵向管道內泵水加壓,因地面的冷凍水泵的揚程為77米,故地面的這些管路的試驗壓力為1.2Mpa即可。保壓時間不低于20分鐘,檢查無泄漏、無壓降即為合格。井筒段的管路待安裝一隊將主井下口的冷媒水進、出口管路上的兩個閘閥安裝完成后方可進行試壓。同樣采用地面注水的方式,管道充滿水后關閉主井上口的閘閥,利用閘閥附近安裝的排氣閥的管口(或在閘閥后開孔)用打壓泵給系統加壓。地面觀察壓升至1.6Mpa(因地面主井口使用的閘閥壓力等級為1.6Mpa)井底閘閥處最大壓力可以達到10.5Mpa,保壓時間不低于20分鐘,檢查無泄漏、無壓降即為合格。壓力表下井口的安裝位置:供水管在閘閥前,回水管在閘閥后,試壓時由專人負責看壓力表并隨時報告壓升情況及數據。
二)降溫硐室一次冷媒管及換熱器的沖洗、試壓:
1、先將1#換熱器(西邊的那臺)一次側的出水管路上的三通拆下,兩側的管口管用鋼板焊接盲死,并且在盲板靠下的地方各安裝一只閘閥(DN100),用于加水或排出污水及雜質,焊制DN100的悶盤(上部焊制加水用的快速接頭,安裝DN51的高壓球閥)向管內注水,由兩臺換熱器的一次側的DN200的旁通管繞過換熱器本體注入一次側冷媒水管,注滿水后打開另外一個盲板上的DN100的排污閥排出沖洗水,反復沖洗,直至合格。然后關閉高壓旁通管上的閥門,打開進入換熱器的閥門,沖洗兩臺換熱器,直至合格。沖洗完成后割除盲板。在沖洗過程中各個旁通管路上的閥門要全部開啟,管道為沖洗合格時,換熱器內嚴禁進沖洗水。
2、硐室內的一次冷媒管的試壓必須等到安裝一隊完成主井下口到降溫硐室這段管路的安裝且沖洗合格后方可進行,從地面注水、排氣直到一次冷媒水充滿整個系統,關閉主井下口的進、回水閘閥,利用排氣閥的管口用加壓泵加壓,試驗壓力達到12Mpa。檢查各道焊縫和法蘭的連接處有無泄漏。保壓20分鐘無壓降即為合格,壓力表的安裝位置在一次側冷媒管的進、出口上,即在進入降溫硐室的入口處,試壓時由專人負責看壓力表并隨時報告壓升情況及數據。
三)二次冷媒水管道的沖洗、試壓:
1、制作兩個DN400的悶盤將降溫硐室出口的二次冷媒水管進、出口封閉并且在悶盤上焊制安裝DN100閘閥,用于加水或排除雜質及污水。利用井下的供水系統,向管內注水,待管內水滿后依次打開水泵、換熱器等設備的旁通管閥門,最后打開反沖洗過濾器處的排污閥排出雜物,反復數次,直至合格,最后拆除過濾器進行清理。
2、硐室內的二次冷媒管路試壓需要分段進行,即二次回水管(進降溫硐室)至水泵處的這段管路,試驗壓力為3.75Mpa。這段管路在過濾器及各臺水泵的進出口各安裝一塊。水泵出口至采區(出降溫硐室)的這段管路,試驗壓力為7.0Mpa。壓力表安裝在兩臺換熱器的二次側出水口管路上。試壓時由專人負責看壓力表并隨時報告壓升情況及數據。
七、管路試壓技術措施
1、管路壓力必須進行分段試壓。保壓時間不低于20分鐘。
2、水壓試驗試驗壓力以高點壓力表讀數為準,并做好詳細記錄。
3、對位差較大的管道,水壓試驗應將試驗介質的靜壓計入管道的試驗壓力內,以最高點的壓力為準,但最低點的壓力不得超過管道組成件的承受力。
4、管道系統水壓試驗合格后,必須及時泄壓排水。避免因環境溫度過高導致管道系統超壓。
5、壓力表安裝就位,臨時打壓裝置就位,跨接管線安裝完成。
6、遵守安全規定,試驗區域設置警戒區,無關人員不得入內,并有專人監護。
7、系統連接完成后,先打開高點排氣閥,然后打開上水閥向系統內緩慢注水,直至高點排氣點有水溢出為止,靜止一段時間,再次往系統內注水,如此循環直至系統內空氣排盡后,關閉高點排氣閥及上水閥。
8、向系統內注水后,首先關閉主井口上部的閘閥,緩慢升壓,升壓到1.2Mpa后保壓20分鐘,檢查無泄漏,地面的冷媒管路試壓合格。打開主井口上方的閘閥注水,使用主井下口安裝的高壓閘閥控制井下的一次冷媒水管路的壓力,地面注水時緩慢進行,利用位差使水的靜壓力緩慢升壓到4.0Mpa,停止注水,關閉主井下口的閘閥,保壓20分鐘,檢查無泄漏,繼續注水緩慢升壓到6.0Mpa,停止注水,關閉主井下口的閘閥,保壓20分鐘,檢查無泄漏,繼續注水緩慢升壓到最大靜壓力約8.7Mpa。檢查無泄漏后方可使用加壓泵對系統進行緩慢加壓至12.0Mpa,達到實驗壓力后穩壓20分鐘,進行檢查,以壓力不下降,管路無變形為合格,方可轉入下一步嚴密性試驗。如發現系統壓力明顯下降、管道變形、滲水等現象,應停止試驗,泄壓進行處理,嚴禁帶壓處理。處理完成后,重新進行試驗。
9、系統不是液態介質管線時在進行水壓試驗,在試驗前所有管線支吊架應進行相應加固。
10、水壓強度試驗合格后,將系統壓力緩慢降至設計壓力,穩壓進行檢查,穩壓時間以現場檢查情況而定。以壓力不下降、無滲漏為合格。如發現系統壓力明顯下降、滲水等現象,應停止試驗,泄壓進行處理,嚴禁帶壓處理。處理完成后,重新進行試驗。
11、壓力試驗完成后,及時排盡系統內積水,拆除打壓泵,管道系統復位。
12、排水時,應打開高點排氣閥,防止管道系統內形成負壓。試驗用水應排至指定位置,禁止隨意排放。
13、排氣時應依據試驗流程及方案排至安全場所,禁止隨意排放
八、管路沖洗、試壓安全技術措施
1、進入現場的工作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按規定穿戴個人防護用品;
2、試壓前施工方案已經批準,并向施工人員進行了全面的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并簽名確認;施工人員必須熟悉現場環境;
3、施工人員嚴禁酒后上崗;嚴禁在施工現場打鬧;
4、特殊工種作業必須持證上崗;
5、管道試壓時,必須拉設警戒線,無關人員不得入內,并設專人監護。并懸掛醒目標識;
6、管道試壓期間,攀登腳手架前必須確認此腳手架經檢查合格后方可施工;
7、在試壓前及試壓過程中,應詳細檢查被試管道的閘閥、壓力表的加設情況,以及相關設備的完好情況!一切正常方可進行試壓實驗。
8、帶壓管道嚴禁強烈敲擊,升壓和降壓應緩慢進行;
9、管路水壓試驗時法蘭盤口處嚴禁站人;
10、在試驗過程中,如發現有泄漏現象時,不得帶壓緊固螺栓、補焊或修理;
11、在壓力試驗過程中,受壓管道如有異常響聲,壓力下降,應立即停止試驗,查明原因;
12、試壓期間檢查時,身體不要對準焊縫和異常處;
13、高空作業時,試壓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帶。
14、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安全規程》相關規定執行。
15、本措施必須經礦領導組織有關部門審批后貫徹到每位參與施工的人員并簽名。
?
?
篇3:制冷機房貫通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900制冷機房設計長度42m,由掘進一工區四隊自四號聯絡巷開門施工。截止2012年3月18日早班,已掘進13m,與二采-900水倉片盤貫通剩余長度29m。為保證安全貫通,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二、貫通段巷道支護情況-900制冷機房采用雙層錨網噴支護,一次掛網支護噴漿后,然后再進行二次掛網支護噴漿。斷面形狀為直墻半圓拱形,S掘=18.9m2,S凈=16.2m2,巖性硬度系數f=4~6。巷道凈寬4800mm,墻高1500mm,拱高2400mm。巷道頂、幫均采用Ф20×2500mm等強樹脂錨桿,一次掛網支護及二次掛網支護的錨桿間排距均為800×800mm,每根錨桿配1卷K2370樹脂錨固劑;金屬網采用Ф6mm鋼筋編織的網孔150×100mm的經緯網,金屬網搭接量為100mm,采用16#鍍鋅鐵絲雙股雙排扣菱形綁扎,聯網扣間距不大于200mm。在巷道兩肩及正頂對稱布置3根錨索,錨索間距1.5m,排距3m/組。噴射混凝土標號C20,噴厚150mm。巷道鋪底100mm,鋪底混凝土標號C20。三、預計貫通時間預計貫通時間為2012年3月30日。四、貫通時現場通風負責人貫通時,通防工區必須安排管理人員現場跟班。五、貫通前風流路線、貫通后的風流路線和風量以及瓦斯變化情況1、貫通前風流路線新鮮風流:地面→副井→北翼軌道大巷→二采軌道下山→-900軌道車場→四號聯絡巷→迎頭。乏風:迎頭→四號聯絡巷→二采膠帶下山→北翼膠帶大巷→主井→地面。2、貫通后風流路線:新鮮風流由地面→副井→北翼軌道大巷→二采軌道下山→-900軌道車場→-900制冷機房→四號聯絡巷→二采膠帶下山→北翼膠帶大巷→主井→地面。3、貫通后預計風量貫通后預計進風量為280m3/min。4、瓦斯變化情況瓦斯不會有太大變化。六、貫通后調整風流設施的位置和要求貫通后,在四號聯絡巷里風門處及時調整風窗,調節風流。七、附圖圖1:貫通前的通風系統示意圖圖2:貫通后的通風系統示意圖圖3:貫通期間爆破警戒示意圖八、安全技術措施1、本措施審批后連同審批意見一并傳達到每一位施工人員,學習并簽字后方可參與施工作業。2、必須嚴格按地測科標定的中線、坡度施工,確保貫通位置準確無誤。3、貫通前,必須對預透處支護情況進行檢查。頂板破碎時,及時補打錨索加強支護。4、放炮員必須持證上崗并嚴格執行各項放炮制度。5、每次放炮前,班組長必須親自派專人到所有能進入爆破地點和預透地點的通道站崗警戒,站崗位置到放炮位置和貫通位置的距離直線段不少于100米,拐彎距離不少于75米,嚴禁任何人進入警戒區。班長在確認各個警戒點已經站好崗后,方可下達裝藥爆破命令。6、爆破作業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7、貫通期間,每次爆破前班組長必須親自安排專人到指定地點進行站崗警戒;待爆破結束后,班組長親自進行撤崗,嚴禁隨意或約定時間撤崗。8、貫通期間,工區必須準確掌握巷道施工進度,及時標定貫通距離。9、必須保持預透處正常通風,每次裝藥爆破前必須檢查預透點附近20米范圍內的瓦斯情況,只有在瓦斯濃度低于1%時,方可爆破,爆破前后必須對預透地點20米范圍內進行灑水降塵。10、每次放炮后必須及時使用初噴漿進行臨時支護,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永久支護。11、距預透點5米時,必須打超前探眼,每次打2個探眼,探眼深度不小于3米,每掘進2米打超前探眼,始終保持3米超前探測距離。打探眼打透后,打小硐施工,最后刷大至設計斷面。附:探眼布置示意圖(單位:mm)。12、必須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用長把工具及時摘掉活矸危巖。13、貫通前,通防部門要準備好調整風流用的工具和材料。具備提前構筑通風構筑物條件時,要提前構筑,貫通后,及時調整風流。14、貫通后必須停止采區內受到影響工作地點的一切工作,立即調整通風系統,風流穩定后,方可恢復工作。15、二采-900水倉風水管、電纜、設備等保護措施:首先將巷道預透點位置安放的設備挪至距預透點距離不小于10m且頂板完好的地點;然后在預透點位置δ50mm木板及廢舊皮帶等將風水管、電纜、設備等覆蓋起來,防止崩落的巖石砸傷或砸壞風水管、電纜、設備等。16、本措施未盡事宜嚴格執行《-900制冷機房作業規程》及《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