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車使用安全規定范本
1目的
為加強船舶及海工(以下簡稱船舶)建造高架車的使用管理,防止發生事故,特制定本規定。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企業船舶建造高駕車使用安全管理。
3高架車操作人員的要求
3.1操作人員必須經國家勞動部門進行專業培訓、技術考核取得特殊工種操作證,才允許駕駛車輛。
3.2駕駛人員需體格健康。凡患有職業禁忌如心臟病、高血壓、低血壓、弱視、色盲、耳聾、精神病、殘疾人不允許從事駕駛工作。
3.3駕駛員每兩年由勞動部門進行一次技術考核與安全教育,各部門對駕駛員安全教育每周至少進行一次。
3.4從事駕駛工作的新工人,入廠時應進行安全教育,并在部門指定師傅帶領下,學習3-6個月,經考試取得特殊工種操作證后方準單獨駕駛。
3.5脫離駕駛崗位6個月以上者,當再次從事駕駛工作時,應在原操作證有效的情況下,由使用工區/車間對其進行實際及必要的培訓教育,方準駕駛車輛。
4操作安全規定
4.1駕駛車輛時,應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4.2操作平臺上不應超額坐人、超重作業;
4.3嚴禁酒后駕駛車輛,不得在行駛時吸煙、飲食、攀談或做其他有礙行車安全的活動;
4.4身體過度疲勞或患病有礙行車安全時,不應駕駛車輛;
4.5工作間隙不應在車平臺內睡覺;
4.6不允許將車輛交給沒有操作證的人駕駛;
4.7不應駕駛安全設備不全或機件失靈的車輛;
4.8應謹慎駕駛,確保安全,如發生事故,必須保護現場,搶救傷員,并迅速上報安監部。
5對車輛的檢查
5.1車輛在作業前應進行必要的檢查,檢查由駕駛員實施,檢查項目包括:有無漏油、漏水、漏氣現象;轉向裝置和制動器是否良好;發動機及各儀表工作是否正常;乘坐的人員數是否合乎要求;如發現不符合規定的情況應立即排除,否則應暫停出車。
5.2車輛在行駛中應進行例行檢查,檢查由駕駛員實施。檢查項目包括:監視發動機和底盤工作是否正常;轉向器和制動器是否正常;有無漏油、漏水、漏氣現象,各項安全裝置是否完好,腳踏開關、控制手柄的功能是否完好,如發現異常應排除后才能允許繼續行駛。
5.3車輛在作業后應進行必要的檢查,檢查由駕駛員實施。檢查項目包括:發動機運轉有無異常;察聽有無漏氣之處;檢查燃油、機油、冷卻水是否正常;檢查所有開關是否已關閉;警報裝置是否完好,腳踏開關、控制手柄的功能是否到位;車輛停放是否得當。
6現場作業安全要求
6.1不應同時進行高速行走操作和變幅操作。
6.2作業時要隨時注意車輛周圍情況,前進、倒退時要做好制動的準備,如發現危險時應立即停車。
6.3不準將作業車作為起重機使用,作業人員拖帶電纜線、風管等線狀物體時,必須有人監護,防止掛扯物件造成事故。
6.4臨時停車應選擇在不妨礙安全的地點,且駕駛員不應離車。
6.5停放車輛不允許停放在坡度大于5度的路段上。
6.6操作人員離開操作平臺必須熄火后方可離開,作業結束后車輛應停放在安全的地點,確保車輛安全。
6.7高架車和明火作業同在一個區域內施工時,應落實相關安全措施。
6.8大艙內明火作業在先,高架車后進大艙施工的,高架車施工人員應設專人監護。
6.9大艙內高架車在先作業,明火作業在后需入艙作業的,明火作業施工隊應設專人監護,確保艙內高架車安全。
6.10大艙內已在進行明火作業,此時高架車須入內作業,形成交叉作業的,原審批的明火作業申請單自動失效,明火作業人員必須重新填寫明火作業申請單交安全主管或安全監督員審批。
6.11當高架車在駁船上進行作業時,應進行有效封固,避免發生意外。
6.12當高架車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故障需維修時,應立即采取應急救援措施,先將工作斗內的作業人員和駕駛員接下來后再進行維修。
7作業注意事項
7.1明火作業前通知作業區內相關人員及高架車離開,并設專人監護。
7.2高架車在大艙內作業時要遠離明火區域,并設專人監護。
7.3按規定穿戴勞護用品。
7.4在高處作業時,要將物料等放置妥貼,并加以固定,以防掉落。
7.5高架車作業結束應停放在安全位置。
7.6嚴禁無證駕駛高架車。
8本規定由安監部負責解釋。
篇2:高架車使用安全規定范本
1目的
為加強船舶及海工(以下簡稱船舶)建造高架車的使用管理,防止發生事故,特制定本規定。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企業船舶建造高駕車使用安全管理。
3高架車操作人員的要求
3.1操作人員必須經國家勞動部門進行專業培訓、技術考核取得特殊工種操作證,才允許駕駛車輛。
3.2駕駛人員需體格健康。凡患有職業禁忌如心臟病、高血壓、低血壓、弱視、色盲、耳聾、精神病、殘疾人不允許從事駕駛工作。
3.3駕駛員每兩年由勞動部門進行一次技術考核與安全教育,各部門對駕駛員安全教育每周至少進行一次。
3.4從事駕駛工作的新工人,入廠時應進行安全教育,并在部門指定師傅帶領下,學習3-6個月,經考試取得特殊工種操作證后方準單獨駕駛。
3.5脫離駕駛崗位6個月以上者,當再次從事駕駛工作時,應在原操作證有效的情況下,由使用工區/車間對其進行實際及必要的培訓教育,方準駕駛車輛。
4操作安全規定
4.1駕駛車輛時,應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4.2操作平臺上不應超額坐人、超重作業;
4.3嚴禁酒后駕駛車輛,不得在行駛時吸煙、飲食、攀談或做其他有礙行車安全的活動;
4.4身體過度疲勞或患病有礙行車安全時,不應駕駛車輛;
4.5工作間隙不應在車平臺內睡覺;
4.6不允許將車輛交給沒有操作證的人駕駛;
4.7不應駕駛安全設備不全或機件失靈的車輛;
4.8應謹慎駕駛,確保安全,如發生事故,必須保護現場,搶救傷員,并迅速上報安監部。
5對車輛的檢查
5.1車輛在作業前應進行必要的檢查,檢查由駕駛員實施,檢查項目包括:有無漏油、漏水、漏氣現象;轉向裝置和制動器是否良好;發動機及各儀表工作是否正常;乘坐的人員數是否合乎要求;如發現不符合規定的情況應立即排除,否則應暫停出車。
5.2車輛在行駛中應進行例行檢查,檢查由駕駛員實施。檢查項目包括:監視發動機和底盤工作是否正常;轉向器和制動器是否正常;有無漏油、漏水、漏氣現象,各項安全裝置是否完好,腳踏開關、控制手柄的功能是否完好,如發現異常應排除后才能允許繼續行駛。
5.3車輛在作業后應進行必要的檢查,檢查由駕駛員實施。檢查項目包括:發動機運轉有無異常;察聽有無漏氣之處;檢查燃油、機油、冷卻水是否正常;檢查所有開關是否已關閉;警報裝置是否完好,腳踏開關、控制手柄的功能是否到位;車輛停放是否得當。
6現場作業安全要求
6.1不應同時進行高速行走操作和變幅操作。
6.2作業時要隨時注意車輛周圍情況,前進、倒退時要做好制動的準備,如發現危險時應立即停車。
6.3不準將作業車作為起重機使用,作業人員拖帶電纜線、風管等線狀物體時,必須有人監護,防止掛扯物件造成事故。
6.4臨時停車應選擇在不妨礙安全的地點,且駕駛員不應離車。
6.5停放車輛不允許停放在坡度大于5度的路段上。
6.6操作人員離開操作平臺必須熄火后方可離開,作業結束后車輛應停放在安全的地點,確保車輛安全。
6.7高架車和明火作業同在一個區域內施工時,應落實相關安全措施。
6.8大艙內明火作業在先,高架車后進大艙施工的,高架車施工人員應設專人監護。
6.9大艙內高架車在先作業,明火作業在后需入艙作業的,明火作業施工隊應設專人監護,確保艙內高架車安全。
6.10大艙內已在進行明火作業,此時高架車須入內作業,形成交叉作業的,原審批的明火作業申請單自動失效,明火作業人員必須重新填寫明火作業申請單交安全主管或安全監督員審批。
6.11當高架車在駁船上進行作業時,應進行有效封固,避免發生意外。
6.12當高架車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故障需維修時,應立即采取應急救援措施,先將工作斗內的作業人員和駕駛員接下來后再進行維修。
7作業注意事項
7.1明火作業前通知作業區內相關人員及高架車離開,并設專人監護。
7.2高架車在大艙內作業時要遠離明火區域,并設專人監護。
7.3按規定穿戴勞護用品。
7.4在高處作業時,要將物料等放置妥貼,并加以固定,以防掉落。
7.5高架車作業結束應停放在安全位置。
7.6嚴禁無證駕駛高架車。
8本規定由安監部負責解釋。
篇3:電子政務網絡安全管理辦法
電子政務網絡安全管理辦法
為加強我縣電子政務網絡安全管理工作,確保網絡安全運行,結合我縣的實際情況特制定電子政務網絡安全管理辦法。
1、各單位網絡管理人員必須精心維護好單位的網絡設備,做到防塵、防熱、防潮、防水、防磁、防靜電等,以增加設備使用年限。縣政府辦將定期對各單位的網絡管理情況進行檢查,發現不能達到以上要求的單位,將對其進行通報批評,對由于管理人員疏忽造成網絡安全事故的,將追究相關管理員及單位領導責任。
2、各聯網單位不得隨意更改政務網絡接入設備配置,不得擅自切斷電子政務網絡設備電源,不得擅自挪動相關設備和切斷、移動相關傳輸線路,不得擅自與其他網絡對接,不得隨意增加交換機、集線器以及接入信息點數量,如需進行以上變動,應向縣政府辦信息科提出申請,經批準后方可實施。
3、各聯網單位要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嚴禁登陸瀏覽黃色網站(網頁),禁止下載、使用存在安全隱患的軟件,不得打開來歷不明的電子郵件附件,不得隨意使用計算機文件共享功能,防止計算機受到病毒的侵入。
4、工作時間禁止玩網游、下載電影及大型軟件,以保證本單位網絡速度。縣政府辦信息科將采取技術措施對互聯網出入口的數據進行監控,對發現的問題將在全縣范圍內進行通報,并按照相關規定嚴肅處理。
5、政務網計算機使用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政務網信息與網絡安全的責任和義務,所有關于本單位網站、論壇、信息錄入等密碼要嚴格保密不得泄露,一旦泄露立即報政府辦信息科進行密碼修改。
6、各接入單位應當定期制作計算機信息系統備份,備份介質實行異地存放。對可能遭受的侵害和破壞,應當制定災難防治預案。
7、要配備計算機系統補丁升級和病毒防治工具,定期進行系統補丁升級和病毒檢查。使用新機、新盤及拷貝的軟件、數據,上機前應進行系統補丁升級和病毒檢查。
8、辦工人員嚴禁下列操作行為:
(1)非法侵入他人計算機信息系統和聯網設備操作系統;
(2)未經授權對他人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和干擾,影響計算機信息系統正常運行;
(3)故意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程序;
(4)將非業務用計算機或網絡擅自接入政務內網,將業務用計算機或網絡接入互聯網或其他非政府機關的網絡;
(5)在政務網使用的計算機及網絡設備在未采取安全隔離措施的情況下同時連接政務網和其它網絡;
(6)將存有涉密信息的計算機擅自連接國際互聯網或其他公共網絡;
(7)擅自在政務網上開設與工作無關的網絡服務;
(8)發布*、淫穢色情等有害信息;
(9)擅自對政務網計算機信息系統和網絡進行掃描;
(10)對信息安全事(案)件或重大安全隱患隱瞞不報;
(11)擅自修改計算機ip或mac地址。
9、在發生緊急事件時,為避免造成更大損失和影響,信息科有權或者要求有關部門采取以下措施:
(1)拆除可能影響安全或有安全隱患的設備或部件;
(2)隔離相關的終端、服務器或網絡;
(3)關閉相關的終端、服務器或網絡;
10、各節點單位要加強計算機病毒的防治工作,切實履行下列職責:
(1)建立本單位的計算機病毒防治管理制度;
(2)采取計算機病毒安全技術防治措施;
(3)對本單位節點微機使用人員進行計算機病毒防治教育和培訓;
(4)使用具有計算機信息與系統安全專用產品銷售許可證的網絡安全產品,定期檢測,做好殺毒軟件的升級,清除計算機信息系統中的計算機病毒,并備有檢測清除記錄;
(5)禁止在政務網上使用來歷不明、可能引發病毒傳染的軟件;對于來歷不明的可能帶有計算機病毒的軟件應使用正版殺毒軟件檢查、殺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