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運行中安全責任事故防范措施
摘要:電力企業實現安全生產的關鍵,是搞好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在明確安全責任的同時,確保責任的到位則是抓好安全生產的重點。一個單位、一個車間或一個班組的安全工作好不好,關鍵在于安全責任是否到位,每個人是否嚴格履行了職責。
關鍵詞:變電運行安全責任事故分析防范措施
一、變電運行的特點
變電運行的主要任務是電力設備的運行操作和維護管理工作。其特點是維護的設備多,出現異常和障礙的機率大;工作繁瑣乏味,容易造成人員思想上的松懈;人員較為分散,難于集中管理。一旦發生變電事故,輕者造成經濟上的損失,重者危及電網、設備和人身的安全,甚至會給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影響社會的穩定。
二、變電運行中的安全責任事故分析
綜觀變電站歷年事故情況,事故發生除少數是由一些不可抗拒的客觀因素所造成外,大多數與人為因素有關,與責任制是否落實密切相關。由于工作中責任未落實,措施未到位,從而引發誤操作事故的事情時有發生。其中存在幾個突出的主要問題。
1、變電站安全管理混亂
管理中對有些重要工作未引起高度重視,并層層弱化管理要求。未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工作許可制度、工作監護制度和工作間斷制度,現場安全措施未得到落實,在工作中未進行認真有效的過程監督。
2、職工安全教育不到位
職工培訓中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職工安全素質及專業技能難以滿足工作要求,沒有真正使安全制度、要求和措施深入職工日常工作。工作人員安全意識淡薄,過去長期養成的習慣性違章行為未得到根本性的糾正。
3、防范措施未到位
企業管理者貫徹落實防止誤操作事故的措施未到位,如值班員可以不經車間管理人員許可就使用接地刀閘機構箱的機械掛鎖的鑰匙。在執行危險點分析與控制措施工作方面存在流于形式、應付檢查的現象,并沒有真正落在實處。
4、規章制度執行力不夠
我們不缺乏完善的規章制度,而是安全生產技術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日常的貫徹執行力不夠。關鍵在于職能管理不到位,日常說得多、講得多、傳達多,但是檢查少、整改少、考核少。
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就能夠給予充分說明。[1]2005年,某市供電公司500kV某變電站在完成分相拉開接地刀閘的操作中,對工作票中所列安全措施未引起高度重視,輕率認為是簡單操作,僅僅派出一名副班和一名實習人員去現場操作,監護制度形同虛設。值班人員來到現場后又走錯位置,在未認真核對設備編號的情況下,錯誤打開另一刀閘的機構箱,為試驗人員誤操作留下了隱患。試驗人員同樣在未認真核對設備編號的情況下,走錯間隔,盲目操作運行設備,造成了500kV變電站中一段母線停電的重大事故。[2]2007年,在某市供電公司220kV某變電站,工作人員在施放電焊機電源線時,未采取正確施放方法,且監護人對工作班成員監護不到位,未嚴格履行監護職責,導致拖動中的電焊機電源線與運行的201開關和2011刀閘之間的A相引流線安全距離不夠放電。造成220kV母差保護動作,跳開站內220kV所有運行開關,致使全站失壓。本次事故造成四個110kV變電站失電,其所帶負荷通過備自投轉移30MW,損失負荷65MW,電量約1×104kW?h。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上至專責,下至值班員安全意識淡薄,責任心不強、責任不落實、違章指揮、作業、驗收,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變電運行工作的責任到位對保證變電安全運行至關重要。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安全運行就無從談及。
三、變電運行中防止安全責任事故的措施
防止人為責任事故,一要靠組織制度;二要靠技術措施;三要靠安全規程制度;四要靠責任制的落實。多年來,對于變電事故的防范,我們的規程制度是健全的,措施也是得力的。出現事故與否,關鍵是落實人的責任。
1、大力提高人的安全素質
做好變電運行的安全生產,說到底就是人的問題。人員素質的高低將會對安全生產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必須以提高運行人員的安全技術素質為核心,建立一個經常性、規范化的培訓制度,做到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職工的專業安全技能培訓和考核,不斷提高運行人員的安全技術素質、自我保護能力和處理突發性事故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員工遵章守紀的自覺性,提高員工風險分析和風險辨識能力。首先是對運行人員進行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安全責任意識。沒有安全意識,安全生產就無從談起。要把對職工的安全思想教育作為日常工作內容之一,使他們懂得本崗位的職責是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應該注意什么,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全所安全警鐘長鳴,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嚴格遵章守紀,杜絕違章作業,切實做到“三不傷害”。
其次是第一責任人必須對本所(站)的安全生產負直接領導責任,對安全生產有高度的認識,做到領導到位、思想到位、工作到位;全面貫徹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定期對全所(站)的安全進行分析,經常深入現場檢查、指導安全生產工作;監督和執行相關的規程制度,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分析異常和事故,協調所屬各班組、各專業之間的安全協作關系。同時,全面考慮和正常處理安全與效益的關系,確保安全生產所需人員、措施、時間和費用的落實,保證安全生產。
2、嚴格執行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一系列完善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必須依靠人去實施,人沒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就不能有效地執行安全管理制度。因此要完成變電安全運行的任務,首先要強化班組安全管理,要將安全生產責任制定到位。建立一整套安全生產責任制是確保生產安全高效的重要措施。根據企業安全生產的目標和任務,各崗位的職能分工,層層細化分解責任,將責任具體化、條理化、規范化。使誰主管的事,誰負責管好;使每個崗位都有一套完備的責任制和獎罰細則,事事有章可循,違章必究;使運行人員既有壓力,又有動力,以激發運行人員的安全生產積極性、主動性和工作責任心。其次要嚴格執行“兩票三制”,確保操作票的執行、監護、檢查到位,工作票的簽發、許可、交底到位,安全措施的布置、現場檢查到位,設備的巡視檢查到位,危險點的預控分析到位等。要嚴格把好操作的“六關”:操作前做好充分準備,認真核對圖板;操作時嚴格履行監護、復誦制;杜絕無票、無調度命令進行操作;在許可工作時,嚴格履行工作票的“四不許可”制度;終結時履行“四不終結”制度;在布置安全措施時嚴格按照工作票的要求,認真落實安全遮欄設置的范圍,地線的裝設地點及有關標示牌的標示等,切不可馬虎大意,草草了事。要認真開展標準化作業,規范作業流程和作業行為。對可能存在的高風險作業,要認真做好現場勘察,制定針對性的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和安全措施,并做好施工技術交底和現場安全監護。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預防電網事故、設備事故和人身傷亡事故。
3、建立健全監督考核機制
為了要確保變電運行工作的安全責任到位,還必須有一個健全的監督機制。安全生產責任制雖然建立了,但如果流于形式,講得多,做得少,安全生產責任制就成了一個空殼,變得毫無用處。因此,在進行每項工作時都要保證做到計劃準備到位、檢查督促到位、驗收考核到位,才能使每項工作得以安全順利地進行。對變電各級人員責任制的完成情況實行動態考核與指標考核相結合的方法進行,以嚴、細、實的要求推動各級人員的全面到位,并且將安全生產的實績作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據,與干部的任用和獎勵掛鉤,重獎重罰,形成機制,才能維護安全生產責任的嚴肅性。?
結束語:變電運行安全生產要突出“保護人的生命、杜絕責任事故”的主題,把工作的重心放到人員素質、制度執行和機制建立上,著眼于基層、車間、班組和現場,營造和諧的安全氛圍,培育“平安文化”,才能使安全責任落到實處,真正促進安全生產。
參考文獻:
[1]國家電力公司發輸電運營部.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
[2]張全元.變電運行現場技術問答[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3.
篇2:冶金安全責任事故追究問責制度
冶金公司安全責任事故追究問責制度
隨著國家對安全生產工作的要求越來越嚴,我公司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弊病逐步體現出來,主要表現在有規程、有制度、有措施,不落實。其中最集中、突出的問題是安全管理“嚴不起來,落實不下去”。由于“嚴不起來”,安全生產工作各項部署、目標、任務、措施、責任,常常懸空、放空,甚至落空;由于“嚴不起來”,安全生產工作存在不落實、難落實、假落實等情況。分公司各級領導還是重生產、輕安全,在思想上沒有真正引起高度重視。為了抓好今后的安全生產工作,總公司董事會、經理辦要求制定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為加強我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遏制傷亡事故的發生,特制定如下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問責制:
一、分公司所轄生產范圍內發生事故造成一人以上死亡的,分公司經理引咎辭職,兩年內不得擔任公司內同級別以上職務。
二、分公司發生事故造成重傷以上的,分公司車間主任(隊長)撤免職,兩年內不得擔任公司內同級別以上職務。
三、分公司發生事故造成重傷以上的,對工作失職的安全員、施工員、洞長、班組長等責任人予以開除。
四、分公司發生事故造成重傷以上的,對發生事故單位及有關事故責任人員進行經濟處罰。
五、發生一起重傷事故,除對相關責任人處罰外,罰事故分公司5000元,扣除當月全部安全津貼。
六、發生一起一人死亡以上事故的分公司,除全部扣除安全風險抵押金和事故當月安全津貼外,不得參與年終模范評比。
七、分公司發生兩起重傷事故的,除罰款外,并對以上責任人留職察看,發生三起重傷事故的,視同死亡事故處理。
以上撤免人員若觸犯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相關責任人(包括分公司經理、分管安全生產副經理、安全科長、車間主任或隊長)承擔全部法律責任;總公司、分公司對撤免人員兩年內不予重新任用或在本公司內另調任同職。事故處理決定要在全公司范圍內進行通報,并報上級有關部門。
篇3:陽新小學校園安全責任事故處理辦法
新陽小學校園安全責任事故處理辦法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增強全體教職工對安全事故的預防意識和責任意識,明確責任,防范于未然,做到責任事故處理有制可循,有章可依,根據有關制度和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本辦法。
一、事故責任人的確定
依據“誰主管,誰負責;誰當班,誰負責”的原則,事故責任人的對象為:
1、課堂:科任老師第一責任人,班主任第二責任人。
2、課間:值日老師、班主任同為第一責任人。
3、宿舍:生活老師第一責任人,班主任第二責任人。
4、鄉鎮接送:車長為第一責任人;城區接送,班主任為第一責任人。
5、飲食安全:食堂相關人員為第一責任人。
6、進出校園:保衛科為第一責任人。
二、責任事故的防范和處理方法
1、學校各班級、各任課教師,要針對學生年齡特點,認識能力及實際情況,利用教育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自護自救教育。班主任為各班安全教育主要負責人,要將安全教育經常深入地開展。
2、每位教師有權利和義務對學校安全教育工作提出建議和意見。發現安全隱患,能處理的要立即排除,不能處理的要及時上報。學校應經常性地開展安全工作檢查,消除安全隱患。
3、校園內外,教師發現學生有危險行為,都應及時制止、教育,并反映給學生的班主任、輔導員,繼續加強教育。
4、課內發生學生傷害事故,現場任課教師應及時果斷采取措施,先救助受傷害學生,同時,聯系班主任。班主任接到通知后積極參與救治,并及時同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同時與分管領導聯系。情況嚴重的,要迅速上報校長。
5、值日教師要切實加強課間巡視,排查一切不安全因素,如發生學生傷害事故,應積極救治并與班主任聯系,情況嚴重的,迅速上報分管校長。
6、晚寢時,如遇學生生病,生活老師應及時與值夜班老師聯系,并作出相應處理。
三、責任事故的追究制度
學生傷害事故的責任,根據相關當事人的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確定,追究相應責任人和相關負責人的責任。
(一)教師并無不當行為或無過錯造成事故的:
1、因學生自身行為造成傷害事故,學校及教師原則上不承擔任何責任。但現場教師有義務當即采取措施救助受傷學生。如因學生相互行為造成的,班主任、輔導員有義務協調雙方家長解決問題。如不能解決,學校協助處理。
2、因其他因素,確需學校承擔有關責任的,由學校解決。
(二)因教師不當行為或過錯造成事故的
1、因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以及其他故意行為直接造成學生傷害且需要經濟賠償的,由當事教師完全負責,學校對此通報批評,并給予經濟處罰。
2、因教師履行職責過程中違反工作要求、職業道德或其他有關規定造成學生傷害的,根據事故的性質、輕重,劃分相關人員責任,并給予責任人相應的經濟處罰。
四、本辦法自2014年2月實施。
ZZ市**小學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