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鐵路工務段秋季安全大檢查大整修活動措施
一、組織領導
段成立秋季安全設備大檢查、大整修活動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安調科,負責段“秋檢”日常工作,主任由安調科科長兼任。
二、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9月24日至9月28日):為安排部署、調查摸底階段。各科室、各車間要結合當前安全重點工作,突出重點,明確目標,全面調查分析行車設備安全現狀,特別是要認真分析暑運以來行車設備安全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找出安全關鍵和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安排整修工作,確保行車設備的安全。
各車間在這一階段要召開“秋季”工作安排會議,布置“秋檢”工作,并組織對相關安全設備進行檢查。
第二階段(9月28日至10月15日):為全面檢查整修階段。各科室、各車間要依據設備技術標準、安全管理標準,對行車設備和安全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和整修,建立設備安全和安全設備的問題庫,按照輕重緩急安排好有計劃的整修工作。
各車間在這一階段要展開對所有的機車、車輛、線路、安全設備等主要行車設備一米不漏、一臺不漏、一處不漏地全面檢查登記。對發現的問題和隱患,建立“秋季安全設備大檢查大整修問題庫”,研究制定和落實整改措施,開展設備大整修活動。并于10月14日前按時上報《武漢橋工段秋季安全設備大檢查、大整修情況匯總表》(附件1)和《武漢橋工段秋季安全設備大檢查大整問題庫》(附件2)。
“秋季安全設備大檢查大整修問題庫”分類為“線橋設備、自輪運轉設備、安全設備、保安設備、其它設備”等。
線橋設備:主要是指正線和站專線的線路、道岔和橋涵設備,納入和上報的問題庫的線橋設備問題和病害,應是超臨修的病害和危及人身行車安全的隱患。
自輪運轉設備:主要是指軌道車、中機等上線車輛。
安全設備:主要是指行車監控裝置(三項設備)、監視器、報警設備、道口欄桿等保安設備。
保安設備:主要是指對講機、電話、信號和防護用品等施工作業防護設備,安全帶、安全帽、防滑鞋等人身安全防護設備。
其它設備:主要是指鍋爐及壓力容器,與行車有關的房屋、天橋、地道、站臺、雨棚等設施。
第三階段(10月16日至10月20日):為總結階段。各車間對“秋檢”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并繼續開展設備大整修活動。
各車間于10月17日前將“秋檢”工作總結報安調科。安調科于10月18日前將全段工作總結報局工務處。
三、有關要求
1.各車間主任對“秋檢”工作要親自掛帥和組織,安全副主任具體負責,要全面分析排查本車間安全設備運用狀況和管理情況,扎實開展“秋檢”工作,整體強化設備安全基礎,為運輸安全打下堅實基礎,為安全過冬做好充足儲備。
2.“秋檢”工作要與安全大反思大檢查遺留問題整改及問題庫銷號相結合,嚴格按照“檢查、立項、整治、銷號”的程序,定人、定時、定責,逐一整修到位。對確需段協調解決的問題,要及時上報安調科。對危及行車和人身安全的隱患要采取超常力度進行整治,限期解決,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要采取過渡性保安措施,確保絕對安全。
3.各科室及包保干部要加強檢查和督導,深入現場,對車間和包保班組開展“秋檢”的情況進行檢查指導,對車間、班組上報段解決的問題,按照“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重點整修,確保逐個銷號。安調科及各專業部門要加強檢查督導,加大對設備隱患整改情況的追蹤力度,確保隱患整改到位。
4.各車間及班組要要按照《技規》和《武漢鐵路局站區安全結合部管理辦法》(武鐵勞[2007]250號)的規定,認真配合好對站場行車設備進行聯合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修,消除隱患。
5.相關車間及班組要加強對行車有關的房屋、天橋、地道、站臺、雨棚等設施的檢查整修,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設施狀態良好。同時,要高度重視鍋爐及壓力容器的檢驗整修,軌道車和監控車間要嚴格落實車輛看守制度,及時消除隱患,保證運用絕對安全。
6.各科室、各車間要將“秋檢”活動與提速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安全基礎建設、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統籌兼顧,相互促進,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7.各車間及班組要認真執行“天窗”修管理制度,要根據設備實際情況及時提報“天窗”修計劃,加強組織,用好“天窗”點,充分利用“天窗”檢查整修設備,提高行車設備質量。要加強施工現場監控,確保行車安全和人身安全。
8.安調科要加強“秋季”工作的檢查,對活動開展不力、流于形式、效果不明顯的車間,要加大幫促力度。對責任不落實導致后果的,要嚴肅追究責任。10月份,將把各車間“秋檢”活動開展情況作為安全質量專項獎勵考核的重要內容,確保取得預期成效。
篇2:主水倉頂板整修安全技術措施
主水倉為我礦重要而又特殊的場所,現需要對其頂板進行維修支護,具體安全技術措施如下:
1、維持原有石碹狀態,預防阻止其頂拱下落;(見碹體斷面支護示意圖);開始施工前,提前把水倉的水排完;
2、每班開工前把施工地點附近的電纜、電氣設備掩護好,防止落下的石塊損壞設備。班組長要由外向里對整個作業點安全情況進行詳細全面檢查,發現不安全隱患要及時處理,做到“不安全不生產”。在作業過程中,要隨時隨地觀察作業地點的條件變化情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嚴禁任何人進入碹體裂縫段巷道內。
4、維修支架前,應先加固工作地點的支架。架設支架時,在一架未完工之前,不得中止工作。每次工作結束前,必須接頂封幫,確保工作地點的安全。
5、巷道維修期間發生片幫和冒頂時,巷道上部冒頂較高,頂板巖石有浮矸,應首先用長柄工具把浮矸撬下來,必要時架設臨時支護控制拱頂,確認不在冒落時,及時架設支架。冒落的石塊和煤塊必須及時清理干凈,保證通風、運輸暢通。
6、棚梁與碹體之間必須打木垛接頂。木垛必須用方木打成“井”字形。在木垛靠頂板的二或三層間各角打好加緊楔子;
7、棚梁須水平架設,棚梁與頂板接實或用木料接實背緊,“井”字形方木也要與碹體接觸緊密,接觸有力,在施工過程中不得出現倒棚現象。
8、臨時支護采用二至三根單體柱加帽支設,帶帽點柱必須迎山有力,底軟時必需穿靴,嚴禁支在浮煤和矸石上。做到先安全后作業。安全員和班組長隨身攜帶排險工具,隨時處理頂幫隱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9、碹體維修期間,必須至少有一名有經驗的工人觀察頂、幫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所有人員不得從事與維護巷道頂幫無關的工作。架棚、上梁時,必須有班組長在現場統一指揮,分工明確,責任到人,設專人觀察頂板和支護情況。安全科必須選派安全員在現場進行自始至終的檢查與監督,保證安全作業。
10、整修巷道時,必須首先檢查瓦斯,作業地點瓦斯濃度不超過1.0%、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空氣成分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條的要求時,才能作業。瓦斯濃度大于1.0%,二氧化碳大于1.5%時,必須停止作業、撤離人員、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篇3:泵房整修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述:
我公司在萬年礦±0泵房進行裝修,需要使用電錘、電加熱器等非防爆設備,為保證施工安全,特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如下
二、風險辨識:
1、登高人員墜落受到傷害。
2、施工過程中電氣設備、電纜、電線漏電造成人員觸電。
3、電錘、電加熱器為非防爆設備,使用過程中泵房瓦斯超限,發生瓦斯爆炸。
三、安全技術措施:
1、所有參加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按規定佩戴勞保用品,嚴禁酒后上崗。
2、各種工具、用具必須指定專人檢查,符合完好標準才可以使用,各種工具用具嚴禁超負荷使用。
3、施工前要組織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調查,發現影響安全施工的情況要及時處理。
4、施工前要開好班前會,指定施工負責人和安全負責人。
5、每班開工前要進行安全確認,工作完畢要驗收。
6、施工前應將猴車道人員全部撤離,猴車停電閉鎖。猴車機頭、機尾放專人看守,嚴禁無關人員進入猴車道
7、施工前,對施工地點前后各20m范圍內進行清理,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施工地點要至少備有兩個滅火器和兩個裝滿水的大于十升的水桶。
8、非防爆設備及其供電線路送電前,必須由通風區瓦斯員檢查瓦斯濃度,只有檢查證明施工地點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0.5%,作業地點前后各20m范圍巷道頂部和支護背板無瓦斯積存時,方可進行作業。非防爆設備及供電線路送電后,我公司安排專人攜帶便攜式瓦斯監測報警儀隨時檢查瓦斯濃度,一旦瓦斯超過上述規定,要立即切斷電源,并為一切熱物體灑水降溫。
9、為非防爆設備供電的導線必須吊掛,工作中要防止非防爆設備和其供電導線受潮。
10、登高作業要注意以下事項
(1)、參加作業人員必須保證休息好、精力充沛,有恐高癥的人員不得從事登高作業工作。
(2)、登高作業人員人員必須佩戴保險帶,保險帶另一頭必須掛在牢固位置。
(3)、上梯子工作時,梯子必須支放穩固,并指定2人扶梯子。
(4)、登高人員要時刻注意扶好踏牢,嚴禁往下扔東西,并把各種東西拿好或掛好,防止掉下來傷人,登高人員需要與下面人員傳遞東西時,要用繩子拴住上提或下放。
11、非防爆設備接線、拆線必須停電,停送電要遵守以下規定:
(1)、停送電要有專職電工負責,嚴禁約時停送電。
(2)、停電要執行停電、驗電、放電、封地線、掛停電牌、派人看護制度。放電、封地線要用截面積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軟銅線做導線,導線要先與地線接牢再放電。
(3)、驗電前要先檢驗驗電筆,有效方可使用。驗電必須使用與待驗電壓等級一致的驗電筆驗電。
(4)、送電前要先拆除地線,檢查無誤后才可以送電。
13、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峰峰集團有限公司工種操作規程》及其他相關規定。
14、本措施有效期至2011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