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木材加工廠火災危險性預防措施

木材加工廠火災危險性預防措施

2024-07-17 閱讀 8846

木材加工在滿足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木材加工業的發展,木材的綜合利用率不斷提高,加工廠點也不斷增多。由于一般木材加工廠的廠房耐火性能較低;加工的原料都是可燃物質(燃點一般在250—300℃,自燃點一般在350℃左右);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鋸未、刨花、木屑等比木材更易燃燒,其中,如木屑等遇火后,陰燃時間較長,不易及時發現;為了縮短生產周期,常采用人工干燥法(烤房)進行干燥,使用明火多,用電量大;有的工序還需使用易燃易爆液體做膠料,相應地增加了火災危險性。木材加工企業一旦發生火災,燃燒猛烈、蔓延發展快,易造成“火燒連營”。但是由于一些木材加工業主對防火工作認識不足,且大多存在僥幸心理,造成許多火災隱患。筆者通過近年來對木材加工行業的防火監督檢查,將木材加工企業消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及預防措施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木材加工行業消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是主管審批的各職能部門缺乏相互制約機制。長期以來,在木材加工企業審批過程中,各主管部門之間沒有完全建立起相互制約的機制。造成許多分布在鄉村的木材企業在建廠之期漏審,未經消防部門審核驗收就投入生產,造成先天性隱患突出。

二是木材加工企業多是簡易建筑,耐火等極低。從事木材加工廠的生產車間和庫房有的是租用居民住宅,有的則是用木板石棉瓦(油毛氈)搭建,形成絕大多數木材加工企業都是耐火等級低的簡易建筑。一旦發生火災,必將助長火勢的迅速蔓延擴大,給防火、滅火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三是規劃不合理,違章用電、用火現象普遍存在。由于受到土地的限制,大部份木材加工廠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布局隨意性較大,廠內的生產區、木材堆場、庫房、生活區等混為一體。電氣設備的安裝不符合安全操作規程,廠內私拉亂接電線、電線老化、穿越可燃物的線路不穿管保護,用銅絲、鐵絲代替保險絲,自備發電機、柴油機加工,在通道、門口、機器設備和電氣設備周圍堆放原料和成品等現象普遍存在。

四是消防基礎設施和滅火器材匱乏。木材加工企業大多數設在郊區和離市區、縣城較遠的地段,在那些地段沒有公共消防給水管網。而多數加工廠房消防滅火器材配備不足,有的缺乏保養失效。

五是制度不健全、不落實。大部分木材加工廠無防火安全管理制度,無安全操作規程,一些企業雖有一些簡單的防火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但只能做到制度上墻,口頭落實。對存在的隱患和問題不能及時改正,只做表面文章。

六是自防自救能力及消防安全常識教育有待提高。小型木材加工企業只注重生產經營,忽視消防安全工作。大部分企業主及員工沒有經過消防安全培訓,消防安全知識匱乏,自防自救能力差。對木屑廢料不及時清掃,對機械設備和消防器材不及時保養檢查等現象突出,不能正確使用現有的消防設施和器材,一旦發生火災,不知道該怎樣進行火災的撲救、人員和物資的疏散。

二、做好當前木材加工行業消防安全工作的對策

一是建立各相關部門的聯動管理機制,加強對木材加工企業的各項審核工作,從源頭上堵住火災隱患。在木材加工廠建廠之初嚴格各項審核制度,特別是建筑防火審核和驗收,是避免火災隱患的重要手段。當地的工商、林業、消防等各相關部門應相互聯系、聯動管理、嚴把建審關。企業主應將建筑施工圖和廠區的規劃圖送消防部門審核后方可施工,對沒有消防部門審核意見書的單位,建設部門不發給施工許可證;對消防驗收不合格和未經消防審核的加工企業,林業、工商等不給辦理登記、注冊、營業執照等相關手續。

二是加強消防組織建設,保證消防設施完整好用。大多數木材加工廠遠離消防隊,許多地方交通、通訊不便,因此必須著力提高自防自救能力。首先建立防火安全組織,配備專職或兼職防火員,做到有專門組織、專人抓企業防火工作。對企業的消防設施器材專人管理、維修,對消防安全作到有計劃、有安排、有檢查,對安全隱患能及時整改;其次要建立規章制度,層層制定責任制。責任到位、齊抓共管、把消防安全工作融入到企業管理當中去。

三是加大消防的執法監督力度,適時開展治理,規范木材行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消防執法監督是發現和消除火災隱患,糾正違法違章行為,預防和減少火災的基本手段。對檢查中發現的火災隱患,能當場改正的要督促其當場改正,對一時不能整改的,必須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邊生產邊改正,對一些重大火災隱患要采取停業整改,對拒不改正和無法整改的單位,要采取調銷營業執照、相關許可證或搬遷改變用途等強制措施解決。公安消防機構在對木材加工行業的消防安全檢查中應注重督促落實解決以下問題:

1、督促企業進行定期不定期的自檢自查,落實各項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斷加強消防工作。

2、對本地木材加工企業的消防安全狀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3、木材加工廠房的耐火等級,占地面積和防火間距均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要求,對目前仍在使用的易燃建筑應要求逐步加以改造。

4、木材加工廠內的廠房、庫房、烤房、料廠、生活區要分開設置,并留有一定的防火間距,對無法留足防火間距的采用防火墻進行分隔。

5、要求木材加工廠露天堆放的原木應堆放整齊,不得占據通道,堆放地點應在遠離鍋爐及其他明火作業地點,不得靠近危險物品倉庫及成品倉庫。

6、木材加工廠車間內堆放的木材量要嚴格控制,不得存放過多。加工的成品要及時運走。通道、門口、機器設備和電氣設備周圍不得堆放原料和成品。

7、木材加工生產中產生的鋸末、木屑,不得堆放在車間內。刨花和廢料應每天清除。

8、電氣設備的安裝使用和線路的敷設應符合《電氣設備安裝規程》的要求,對不符合要求的,要督促更換、檢修、保證用電安全。

9、督促木材企業落實基本的消防滅火設施和器材、修建消防水池并保證消防水源充足。

10、不得在木材加工車間內使用電焊、氣焊、氣割或其他明火,必須使用時,應辦理審批手續,采取防火措施,將動火部位及周圍的可燃物徹底清除,并準備好滅火器材,動火后應有專人檢查,防止留下余火。

11、加強干燥工序的防火措施,改進和淘汰一些落后的、火災危險性大的生產工藝。

總之,木材加工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要靠政府和各職能部門的高度的重視,公安消防部門和公安派出所應進一步樹立服務意識,督促企業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做到重點人員培訓到位,消防設施、器材配置到位,重點部位防范措施到位,日常巡查、定期檢查到位,火災隱患整改到位,確保安全管理不留漏洞、不留死角,從而使企業的消防安全行為走上規范化的道路。為木材加工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篇2:低壓配電系統火災危險性技術防范措施

引發電氣火災的原因主要有:短路、過負荷、接觸不良、漏電、燈具和電熱器具引燃可燃物等。近年來,由漏電引起的火災不斷發生,而且這種火災比起短路等引起的火災更具隱蔽性,通常是悄悄地發生,失火后也難以找出真正的原因(被短路等假象所掩蓋)來加以防范,因此,危害性也就更大。充分了解漏電的火災危險性,加強對漏電的技術防范措施應是當前電氣防火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漏電的火災危險性

電氣線路或設備絕緣損傷后,在一定的環境下,對靠近物質(穿線金屬管、電氣裝置金屬外殼、潮濕木材等)會發生漏電,就象水管漏水使局部物質受潮或水漬一樣,漏電可使局部物質帶電,會給人們造成嚴重的或致命的觸電或產生火花、電弧、過熱高溫等而造成火災。目前,在低壓配電系統中多采用接零保護(接地保護)及過流保護裝置(熔斷器等)來防止嚴重的漏電短路的情況發生。

1、問題的提出

當電氣設備發生漏電即碰殼短路時,電流將設備外殼、保護接零線(保護接地線)零線(大地)形成閉合回路,通常漏電電流將很大,會使熔斷器動作而切斷電源,似乎這種漏電的危險性是可以避免的。但是由于下述原因的存在,使過流保護裝置并不絕對可靠。

(1)熔斷器規格可能人為加大數倍或被銅絲代替,起不到過流保護作用;

(2)電故障點可能發生在系統的足夠遠的末端,故障回路阻抗較大,漏電短路電流不足以令熔斷器動作;

(3)如果電氣設備容量較大,熔體額定電流超過漏電電流時,熔斷器也不會動作;

(4)接地裝置不符合要求,造成接地電阻較大,導致漏電短路電流較小也不會令熔斷器動作;

(5)當采用過電流自動保護開關時,開關失靈,或脫扣電流設置過大,自動保護開關不動作;

(6)保護接零(接地)線的接線端子連接不實,造成接觸電阻過大,限制了故障電流,致熔斷器不動作。

上述現象在實際中并不少見,或存在一種或同時存在幾種且不被人重視,因此漏電一旦發生,將持續存在,導致觸電或電氣火災事故,許多漏電火災案例也證明了這一點。本文將著重介紹這種漏電的火災危險性及預防措施。

2、漏電引起火災的原因

(1)漏電電流引起火災漏電故障點通常情況下接觸會不實,似接非接,導致接觸電阻較大,使過流保護裝置難以動作,同時會在故障點處產生電弧,據測,僅0.5A的電流的電弧溫度可達2000℃以上,足以引燃所有可燃物。

保護零線或保護地線的線徑大小容易被忽視,如果選擇過小,當通過較大的漏電電流時,線路溫升較快,同樣也能引起火災。

還有一種情況,日本秋田大學電氣工程系的教授曾做過實驗,在潮濕環境下,當帶電裸導線接觸木材,泄漏電流流經它的表面纖維素時,會使木材炭化發展成火災事故。這個實驗提醒人們,電氣線路未經穿管保護而通過可燃物時,是十分危險的,這種漏電的危險性存在于所有的配電系統中。

(2)保護零線或保護地線的接線端子處連接不實,引起火災。

相線與零線接線端子連接不實,設備工作不正常,可以及時發現處理,而保護零線或地線的接線端子連接不實,電阻過大,設備照常工作,但故障點不易發現。一旦發生漏電,由于故障點接頭太松或腐蝕等,出現高阻,造成局部過熱,連接端子處產生高溫或電弧,能夠引燃周圍可燃物質,或者燒壞電器插座、開關等,引燃木質底座,這是較為常見的漏電起火形式。1997年7月,淮北市某飯店配電盤火災即是一例,失火前,飯店已打烊,負荷處于低谷,火災發生時,照明用電仍然正常。經查,配電箱內總空氣開關嚴重炭化,保護零線接線柱有金屬凹形熔痕,與漏電情況相符。

(3)漏電電壓引起火災漏電持續發生后,由于電流不能流散,而尋找阻抗小的另一回路通地,會沿保護接零線(接地線)傳導使所有與之相連的電氣裝置的金屬外殼帶有對地電壓,這時就可能向鄰近低電位的水暖管、煤氣管等金屬構件飛弧成為起火源,僅20V的維持電壓就可使電弧連續發生,同樣能引燃周圍可燃物。如果是向煤氣管飛弧,就可能擊穿管壁,造成煤氣泄漏引起火災。需要說明的是,由于電壓的傳導,漏電點與起火點不一定一致。

3、造成漏電的因素

造成漏電的因素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低壓配電系統的安裝多是非電氣專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質量難以保證,表現在:潮濕或有酸堿腐蝕性的環境中,電線明敷,設備未做保護直接安裝;布線時,刀、鉗、錘等損傷絕緣層;導線接頭連接質量和絕緣包扎質量不符合要求等等不規范現象。

(2)電氣線路或設備疏于檢查,因過負荷或使用年限較長等原因絕緣劣化;

(3)選用假冒、偽劣的電氣產品;

(4)外界因素:水份浸入、擠壓、鼠咬等。

二、漏電火災的防范措施

1、漏電火災

嚴格按照低壓電氣裝置操作規程辦事,非電氣專業人員一律不準上崗,杜絕能造成漏電的各類人為因素,這里不再贅述。

2、裝飾裝修工程

應嚴格執行《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不用或盡量少用易燃可燃材料,特別是在有電氣線路通過可燃物時,應穿金屬管或難燃硬塑料管保護,由于塑料絕緣性能好,故能較好地防止漏電,采用金屬管布線時,一定要防止絕緣層被損傷。配電裝置(開關、插座、配電箱等)和用電設備與可燃物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確實分不開的,應做好隔熱保護措施。

3、裝設漏電保護器

現行的低壓配電系統中設置的保護接零和過流保護裝置等措施不能完全有效地防止漏電火災的發生,因此,在建筑物電源總進線處應設置專用于防火的漏電保護器。96年施行的國際《低壓配電設計規范》對此也作了較明確的要求。為防止大面積停電,在電源總配電箱和用戶開關箱中應分別設置漏電保護器,其額定動作電流和額定動作時間應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級保護的功能。

4、保護措施

保護接零及保護接地線的截面積選擇必須經過計算確定,并用碰殼短路電流校核。其接線端子必須可靠連接,不允許有松動,并經常檢查其連接質量。

5、接地電阻值應符合設計要求

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電阻值不應超過4Ω,如用電設備的容量較大,熔體熔斷電流也較大時,應增加接地線截面或并聯接地體以充分減小接地電阻值,增大漏電短路電流,有利于保護裝置動作。

6、實施等電位聯結

漏電保護器對于單相220V線路只提供間接接觸保護,同時還存在因機件磨損、接觸不良,質量不穩定壽命較短等因素而導致動作失靈的種種隱患,不能單獨成為一種可靠的保護措施,因此尚應實施等電位聯結,才能有效地消除漏電的電氣線路或設備與低電位的金屬構件之間電弧、電火花的產生,即消除漏電電壓引起火災的可能。等電位聯結是指將保護接零總線與建筑物的總水管、總煤氣管、暖通管等金屬管道或裝置用導線聯結的措施,以達到均衡建筑物內電位的目的,尤其是對于易燃易爆場所更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3:電氣設備火災危險性預防措施

1.氫冷發電機和氫系統火災氫氣是一種易燃易爆氣體,它的爆炸極限值在空氣中為4.0--75%,爆炸范圍極廣,點火能量又小,僅有0.019毫焦耳,而人體靜電可達98毫焦耳,加上氫氣五色、無味,它的存在不易被人感覺發現,氫氣屬于一級可燃氣體,火險類別為甲類。氫冷發電機和氫系統的火災原因分析如下:1.當氫冷發電機和氫系統漏氫、排氫或空氣進入時,一但遇點火源時,就會即刻引起爆炸燃燒。2.氫氣和空氣(或氧氣)混和,經化學變化,會化合成水,而且在化合過程中釋放大量的熱量。如果氫冷發電機殼內有混合氣體,則也會發生化合過程。并同時釋放大量的熱,于是氣體突然膨脹,就會發生發電機的爆炸并發生燃燒起火。3.發電機絕緣受潮、過負荷、落入雜物、定子端線圈接頭焊接質量不好引起絕緣擊穿,發生電弧使線圈絕緣燃燒。4.發電機定子鐵蕊的定子活性鐵的各磁鐵間絕緣(紙質或漆質)破壞或由于夾緊鐵蕊的螺栓的絕緣破壞時,就會產生循環渦流,使鐵片間發生燃燒。預防爆炸燃燒對策:1.氫冷發電機和氫系統的檢修、運行管理應嚴格按照電力行業檢修規程、運行規程執行。應加強對氫冷發電機和氫系統的檢查、檢修、檢測工作。發現漏氫、進入空氣等隱患及時消除。2.氫冷發電機應確保密封性完好,一但有外泄氫氣現象,應當降低氫壓運行,并采取措施,消除泄漏。3.在氫冷發電機和氫系統現場工作,應根據實際情況穿防靜電服、無釘鞋、使用防爆照明燈具和使用銅制工具(如必須使用鋼制工具,可在上面涂黃油)或進行現場測氫含量等安全措施。4.放空管的設置應符合安全規定要求。放空管周圍應設置遮欄及標志牌,排放時,周圍嚴禁一切明火作業。5.氫系統在排放帶壓氫氣時,應緩慢地打開閥門和節氣門,防止引起自燃。還應注意不得在室內排放氫氣。6.氫系統設備設施的布置、安裝、使用,應符合現行的GBJ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GB4962《氫氣使用安全技術規程》的規定。7.經常檢測氫冷發電機和氫系統周圍是否漏氫和空氣中的含氫量是否超標準,空氣中的含氫量不得超過1%。8.氫冷發電機和氫系統轉換介質工作應按專業轉換規程進行,應注意取樣與化驗工作的正確性,防止誤操作、誤判斷。9.應確保在運行中的氫冷系統中氫氣純度不低于96%,含氧量不應超過2%;制氫設備中氣體含氫量不應低于99.5%,含氧量不應超過0.5%。10.禁止在氫冷發電機和氫系統近旁(10米范圍內)進行明火作業,確需生產動火,應事先測氫,空氣中含氫量小于3%,并經主管生產領導審批和辦理“動火工作票”,做好安全措施后,方可動火工作。11.在氫系統檢修、試驗、動火工作中嚴格按規程操作。12.氫系統設備管道發生凍結時,應用蒸汽或熱水解凍,禁止用火烤。為了檢測漏氫點,可用儀器或肥皂水檢查,嚴禁用明火檢查。13.氫冷發電機運行時,排煙機應保持正常運行,并定期監測取樣含氫量是否超過標準,出現異常及時消缺。

2.電氣火災(一)電纜火災火力發電廠的電纜遍布全廠的地上、地下。電纜的絕緣材料多是可燃的,大多敷設在溝道、廠房內。當電纜起火時,蔓延迅速,擴大到其它場所形成新的著火危險點。并且電纜火災一但發生很難撲救,因為它燃燒產生大量有毒氣體、煙氣,不但威脅著人的生命安全,而且著火點不易判明。綜合上述情況電纜火災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分析火災原因:1.由于安裝不當所引起火災。(1)在敷設電纜時,將電纜的防護層損壞,使絕緣損傷。在運行時,可能引起絕緣擊穿,產生電弧,引起電纜的絕緣層燃燒。(2)敷設充油電纜時,位差太大,使電纜淌油,造成電纜位低的一頭油積聚,而產生很大的靜壓力,致使電纜頭漏油。而電纜位高的一頭則由于油的流失而干枯,使電纜容易吸人潮氣降低了絕緣強度。因此,電纜的兩端都增加了發生故障引起火災的機會。(3)電纜中間接頭連接不好或接頭材料選擇不當造成接頭氧化、脫焊,以至發熱起火。2.電纜長期過載所引起火災。3.外部因素所引起電纜火災。(1)人為的違章作業所造成電纜火災。(2)電纜綜合防火措施沒做好造成火災。電纜火災的預防對策:1.做好電纜綜合防火措施。如:涂刷防火涂料、設置防火門、防火墻和防火沙盤;用耐火材料封堵電纜豎井和穿墻樓板孔洞;用槽盒對電纜進行包裹等防火措施。2.配置電纜火災自動報警裝置;配置一定數量的滅火器材;配置消防隔熱戰斗服和空氣呼吸器等防火器材。3.電纜應選用阻燃型電纜或鎧甲電纜。4.電纜的敷設應符合安全規定要求。5.鍋爐煤粉制粉系統處電纜除涂刷防火涂料外,還應用薄鐵罩或用耐火隔板遮蔽。6.嚴格審批電纜溝內部動火工作,做好防火措施后,方可動用明火。7.對超溫、絕緣降低、超載、漏油、腐蝕、損壞嚴重的電纜應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8.應加強對電纜的巡回檢查、檢修、檢測等工作。及時清除電纜及周圍的積油、積粉、積水。

3.(二)變壓器火災火力發電廠油浸變壓器內裝有大量的絕緣油,多達十幾噸至幾百噸。內部還有紙板、木材、布、棉紗等絕緣材料。變壓器一但內部發生嚴重過載、短路,可燃的絕緣油和絕緣材料就會受高溫或電弧作用分解、膨脹以致氣化,使變壓器內部的壓力急驟增加,重則造成外殼爆炸,大量噴油,擴大火災。分析火災原因:1.絕緣損壞引起變壓器火災。變壓器硅鋼片之間絕緣老化或者夾緊鐵蕊的螺栓套管損壞使鐵蕊產生很大渦流,引起發熱而溫度升高,加速絕緣老化發生短路起火。2.導線接觸不良引起的變壓器火災。變壓器線圈接頭由于焊點不牢、虛焊,焊點兩端不牢引起的火災事故。3.雷擊過電壓引起變壓器火災。4.負載短路引起變壓器火災。5.接地不良引起的變壓器火災。6.動用明火檢修變壓器時,沒有做好防火措施引起變壓器火災。預防對策:1.變壓器在檢修、運行中防止水、雜質、檢修工具進入器身;防止損壞變壓器線圈、鐵蕊。2.要加強對變壓器的檢查、檢修、檢測工作,發現隱患及時消缺。3.防止變壓器運行中超溫,溫度保持在85攝氏度--90攝氏度。4.經常檢查套管、清潔套管;經常檢查分接開關是否接觸良好。5.大型變壓器要有油水分離設施,并符合安全生產規定要求。6.要確保變壓器事故放油儲油坑清潔暢通。7.變壓器短路保護要確保良好狀態。8.要有良好接地保護措施。9.應定期對運行中變壓器油進行色譜分析,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

防止電氣設備發生火災的措施:

為防止電氣設備發生火災,提高值班人員的防火意識,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特制定本措施。

1加強運行人員安全教育,提高運行人員的安全思想意識,增強預防火災時的能力。

2嚴格執行電氣設備的巡檢制度,發現火情要及時匯報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火情的發展。

3電氣設備在運行中,要嚴格按照設備的額定參數及“運規”規定的要求運行,禁止設備超參數運行。

4事故情況下,設備過負荷運行時,應及時采取措施,禁止超過“運規”規定的事故過負荷時間。

5要嚴格執行電氣設備的測絕緣規定,備用設備在投運前(備用時間高壓設備超過一周,低壓設備超過兩周),應進行絕緣測量,對絕緣不合格的設備禁止投入運行。

6發電機運行中要嚴密監視其進、出風、線圈及油系統的溫度,并按規定定時抄錄溫度值,發現溫度超過規定值時,應檢查發電機冷卻水、冷凝器是否正常并采取措施,不能恢復時,應按“運規”規定的時間,將發電機降負荷或停機。

7變壓器在運行中,其冷卻裝置必須投入運行。冷卻裝置未投入的變壓器禁止帶負荷運行,變壓器運行中其上層油溫最高不得超過95℃(強迫油循環的變壓器為85℃),超過規定值時,應降低變壓器的負荷,使溫度降至允許值,若不能恢復時,應將變壓器退出運行。

8電纜應按規定定期進行預防性試驗,加強對運行中電纜的外殼溫度的檢查,其外殼溫度不允許超過65℃(110KV的為50℃),超過規定值時,應及時調整運行方式,降低電纜的負荷。

9電氣設備的保護裝置應可靠正確,設備投運前必須投入相應的保護,每班應至少對保護裝置進行檢查一次,以保證保護的可靠投入。

10對進入控制室、開關室、電子間等處的電纜孔洞,必須用防火材料堵死。電纜溝應裝設防火墻或防火門,電纜上的積灰要及時清掃。

11靠近熱體或可能有油噴濺到電纜上的,應作防油、防熱體烤焦等隔離措施。

12開關室、電纜層等電氣間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13對火災報警裝置應按規定定期進行檢查、試驗,使其始終處于良好工作狀態。

14嚴格執行現場動火工作規定,現場動火工作必須辦理工作票,并應做好相應的防范措施。

15現場消防器材應配備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