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篇物業員工有薪年假制度
經典物業員工有薪年假制度
一、休假范圍
1.凡在本公司工作滿一年以上的可享受有薪年假五天(臨時用工、返聘人員不享受)。
2.連續工齡滿一年增給年假一天,以此類推,但增給假期最多不超過十天,主管以上人員年假天數作以下增加:
(1)主管增加二天;
(2)部門正、副經理增加三天;
(3)副總經理增加四天;
(4)總經理增加五天。
3.凡當年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享受年假:
(1)當年已享受探親假(如已休年假,則不再批探親假);
(2)病休全年累計兩個月以上,或已安排休養;
(3)受到公司紀律處分,或發生重大責任事故造成政治、經濟損失的;
(4)已提出調動或辭職申請者,不再安排年假。
4.每年10月31日后公司不安排員工休假。
二、休假有關規定
1.員工休假須填寫"請假申請表",經部門經理批準后報綜合部備案;部門主管以上管理人員休假,需報綜合部,經總經理審批后生效。
2.員工休假除填寫"請假申請表"之外,應由考勤員如實記錄在當月考勤記錄上。
3.員工連續休假中間遇有星期天應計算在休假天數內。
4.年休假一律一次提取使用,不允許零星提取。
5.各部門員工應休年假天數標準由綜合部根據具體情況嚴格掌握。
6.員工休假期滿后,須主動到本部門和綜合部銷假,否則以曠工論處。
7.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員工休假的,每年11月30日前由部門提出申請報綜合部,經總經理批準后,一次性給予經濟補償。
8.如遇到未規定的特殊情況,由綜合部匯同有關部門統一研究處理。
9.本考勤制度的解釋權屬綜合部。
篇2:經典篇物業員工有薪年假制度
經典物業員工有薪年假制度
一、休假范圍
1.凡在本公司工作滿一年以上的可享受有薪年假五天(臨時用工、返聘人員不享受)。
2.連續工齡滿一年增給年假一天,以此類推,但增給假期最多不超過十天,主管以上人員年假天數作以下增加:
(1)主管增加二天;
(2)部門正、副經理增加三天;
(3)副總經理增加四天;
(4)總經理增加五天。
3.凡當年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享受年假:
(1)當年已享受探親假(如已休年假,則不再批探親假);
(2)病休全年累計兩個月以上,或已安排休養;
(3)受到公司紀律處分,或發生重大責任事故造成政治、經濟損失的;
(4)已提出調動或辭職申請者,不再安排年假。
4.每年10月31日后公司不安排員工休假。
二、休假有關規定
1.員工休假須填寫"請假申請表",經部門經理批準后報綜合部備案;部門主管以上管理人員休假,需報綜合部,經總經理審批后生效。
2.員工休假除填寫"請假申請表"之外,應由考勤員如實記錄在當月考勤記錄上。
3.員工連續休假中間遇有星期天應計算在休假天數內。
4.年休假一律一次提取使用,不允許零星提取。
5.各部門員工應休年假天數標準由綜合部根據具體情況嚴格掌握。
6.員工休假期滿后,須主動到本部門和綜合部銷假,否則以曠工論處。
7.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員工休假的,每年11月30日前由部門提出申請報綜合部,經總經理批準后,一次性給予經濟補償。
8.如遇到未規定的特殊情況,由綜合部匯同有關部門統一研究處理。
9.本考勤制度的解釋權屬綜合部。
篇3:患者分級護理制度
分級護理制度
護理分級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間,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進行評定而確立的護理級別。是醫生以醫囑形式下達的護理要求,是護士護理患者的依據和要求之一。落實分級護理制度使護士在工作中做到重點明確、主次分明,便于合理安排、有條不紊的工作。
護士應當遵守臨床護理技術規范和疾病護理常規,并根據患者的護理級別和醫師制定的診療計劃,按照護理程序開展護理工作。
護理級別分為: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三級護理。
一、護理分級方法:
1.患者入院后應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確定病情等級。
2.采用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對日常生活活動進行評定,根據患者Barthel指數總分,將自理能力分為重度依賴(總分≤40分)、中度依賴(總分41-60分)、輕度依賴(總分61-99分)和無需依賴(總分100)四個等級。
3.依據病情等級和(或)自理能力等級,確定患者護理分級。
4.臨床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變化動態調整患者護理分級。
二、特級護理及一、二、三級護理應分別設有相應標識。特級護理為黑色、一級護理為紅色、二級護理為綠色、三級護理為黃色或不標記。
三、臨床護士應根據患者的護理分級和醫生制訂的診療計劃,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
四、應根據患者護理分級安排具備相應能力的護士。
五、各級護理服務內容參見衛生部2010年頒發的《住院患者基礎護理服務項目(試用)》執行。
(一)特級護理
1.病情依據(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特級護理)
1)病情危重,隨時可能發生病情變化需要進行搶救的患者。
2)重癥監護者。
3)各種復雜或者大手術后的患者。
4)嚴重創傷或大面積燒傷的患者。
5)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并需要嚴密監護病情的患者。
6)實施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并需要嚴密監護生命體征的患者。
7)其他有生命危險,需要嚴密監護生命體征的患者。
2.護理要求
1)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檢測生命體征。
2)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
3)根據醫囑,準確測量出入量。
4)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及管路護理等,實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適和功能體位。
6)實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級護理
1.病情依據(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一級護理)
1)病情趨向穩定的重癥患者。
2)病情不穩定或隨時可能發生變化的患者。
3)手術后或者治療期間需要嚴格臥位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賴的患者。
2.護理要求
1)每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2)根據病情,測量生命體征。
3)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
4)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及管路護理等,實施安全措施。
5)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三)二級護理
1.病情依據(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二級護理)
1)病情趨于穩定或未明確診斷前,仍需觀察,且自理能力輕度依賴的患者。
2)病情穩定,仍需臥床,且自理能力輕度依賴的患者。
3)病情穩定或處于康復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賴的患者。
2.護理要求
1)每2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2)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
3)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
4)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護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四)三級護理
1.病情依據(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三級護理)
1)病情穩定或處于康復期的患者。
2)自理能力輕度依賴或無需依賴的患者。
2.護理要求
1)每3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2)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
3)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
4)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