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業戶服務手冊:維修單處理規范

業戶服務手冊:維修單處理規范

2024-07-16 閱讀 2551

業戶服務手冊:維修單處理

一、處理標準

1.維修單由總值班員接到業戶投訴后填寫簽發,總值班員應盡快通知相關處派人取單。

2.接到總值班室通知后,有關各處應迅速到總值班室取單,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誤或拒取維修單。

3.各處接到維修單后應盡快處理并及時向總值班室報告處理結果。一般情況要求3天內回單,若因客觀條件限制無法及時解決問題,應及時告總值班室,由值班員按程序處理。

4.總值班室收到回單后用電話對業戶做回訪,了解維修情況,征詢業戶意見,在維修單上做記錄。將業戶意見及時反饋給有關部處,必要時直接報告公司領導。

5.因缺材料或備件延誤維修單的處理,各處主任要及時向總值班室反映情況(接到投訴單3天內),并及時填寫請購單向供應部門申報。采購員在接到請購單3天內,因故買不到所需材料,要向供應處主任匯報,并向相關處主任及工程部主管、大廈管理部經理講明情況。

6.每月最后1天,所有處理過的維修單,須全部送交總值班室。退單送交工程部經理或大廈管理部經理簽署意見后,返還總值班室。

7.每月末最后2天發生的維修單,屬下個月范疇。

8.下列情況屬緊急情況,要及時處理:

(1)超過一個房間范圍的關于停水、停電、停空調、停電話的投訴。

(2)電梯故障。

(3)跑水、火情、匪情。

遇緊急情況,各部處接到通知后須立即派人趕往現場處理,不必取單;處理完后補辦有關手續。

二、處理用圖表

見附

篇2:車輛維修質量責任事故處理辦法

為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提高維修質量,增強企業競爭力,真正樹立主人翁的責任感,將責、權、利有機結合,特制定本辦法。

一、質量保證條件

(1)整車大修或發動機總成大修,保修期為100天或行駛里程不超過20000公里(兩者超一不可,下列條款同等)。

(2)二級維護:保修時間為30天或行駛里程為5000公里。

(3)一級維護及重點修理保修時間為10天或行駛里程為2000公里。

(4)合同修理以簽訂合同為準,特殊事項須約定。

二、維修質量保證范圍

(1)在質量保證期內(時間和里程范圍須同時具備)可保修,否則不予保修,但可提供有償服務。

(2)只對維修項目內的質量事故進行保修。

(3)只對早期出現的維修質量進行保修,對于用戶判斷失誤等人為因素而導致損失擴大部分,不予保修。

(4)對質量事故出現后,用戶應及時與維修廠聯系,用戶不得自行處理,并保持原始現場,否則維修廠不予處理。

(5)對于總成大修,一、二級維護,涉及轉向,制動方面的重點修理,

必須檢驗而用戶未讓檢驗自行出廠的車輛,出現一切事故,責任自負。

(6)因用戶自購料修理而引發的質量問題,保修廠概不負責(須以合同約定)。

三、維修質量責任事故處理權限及要求

1.維修質量責任事故處理權限

(1)損失在500元以下,以過程檢驗鑒定為準。

(2)損失在501-1000元之內,由主管技術科長鑒定為準。

(3)損失在1000元以上,由主管廠長組織召開安全質量領導小組會議,分析鑒定及處理決定。

2.具體要求

(1)維修質量事故發生后,生產科和技術科應立即安排主修工及技術檢驗人員前往現場,主修工應積極配合,服從調動,對無故不去者,每次處罰50元,從當月工資中扣除。另外根據技術鑒定結果還應承擔相應質量事故責任。

(2)積極索取原始技術資料,保存損壞件,技術檢驗人員返回后應出出具書面技術報告,上報主管廠長,根據責任損失情況,按權限處理。

(3)技術科應定期組織召開技術檢驗人員質量會,總結前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吸取經驗教訓,從而提高維修質量。

四、維修質量責任事故的劃分及處理辦法

1.屬維修人員的責任事故處理辦法

(1)維修質量責任事故發生后,經有關技術人員或質管會鑒定屬維修人員不按技術規范要求,或漏保、漏修、作業項目不徹底而引發造成維修質量事故(或經濟損失),過程檢驗人員未履行職責的,維修人員除無條件返工外,不得二次計提工時收入,且承擔質量事故損失費用(主要為材料費)的30%-40%,檢驗人員承擔10%-20%,主管技術科長承擔10%。

(2)對于出現的車輛回修或未造成大的質量事故,對用戶不積極處理、推諉、隱瞞情況不報的,致使后期失去用戶,經用戶投訴或之后出現情況證實,由廠長辦公會議制定,每次處罰主修工50元,過程檢驗30元,技術科長(正、副)20元/人。從工資中扣除。

2.屬技術、檢驗人員的責任事故處理辦法

因技術、檢驗人員責任心不強,工作過失,指揮失誤,主修工提出疑議而不聽勸阻引發的質量事故,技術、檢驗人員承擔主要責任,按總損失費用30%-40%處罰,情節嚴重者調離工作崗位;主管技術科長承擔10%,主管廠長承擔5%。

3.因維修工失誤,檢驗人員責任心不強,漏檢而造成的安全責任事故,

除按上述責任劃分處罰外,還應承擔上級部門的處罰,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4.屬材料質量問題的處理辦法

(1)因用戶自購料修理而引發的質量問題(修理合同應約定),均由用戶承擔一切責任。

(2)若系材料采購人員不負責任,購買偽劣產品而造成質量事故,應對其處罰總損失費用的30%-40%,主管領導承擔10%。

(3)若材料系正宗廠家生產的產品所引起的質量問題,視需要技術部門協助配件供應部門出具技術鑒定(按規定由三包鑒定員鑒定),向廠家要求索賠,配件部門應墊付維修勞務費。

5.上述各責任事故的處罰均從本人工資中扣除。

篇3:水處理設備維修保養工作制度

1.水處理設備的維修保養是在不停爐的狀況下所進行的經常性維護修理。

2.結合巡回檢查發現的問題在影響正常生產能維修時進行維修。

3.維修保養得主要內容:

3.1一只液位計塑料管損壞、漏水、漏氣時,及時檢修并更換損壞的液位計。

3.2壓力表損壞或表盤不清時,應及時更換。

3.3跑、冒、滴、漏的閥門能修理的應及時檢修或更換。

3.4檢查維修給水泵、循環泵、給水管道閥門,排濃管道閥門等。

3.5檢查維修二次儀表及保護裝置。

3.6清除設備及附屬設備上的灰塵。

4.對安全附件試驗或校驗的要求:

4.1安全閥手動放氣或放水試驗每周至少一次,自動放氣或放水試驗每三個月至少一次。

4.2壓力表正常運行時每周沖洗一次,壓力表每半年至少校驗一次,并在刻度盤上劃出指示工作壓力紅線,檢驗后鉛封。

4.3高低水位報警器、低水位連鎖裝置、超壓、超溫報警器、超壓連鎖裝置,每月至少作一次報警聯鎖試驗。

5.設備維修保養和安全附件試驗及校驗情況,要詳細作好記錄,水處理管理人員應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