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物業管理小常識培訓5

物業管理小常識培訓5

2024-07-16 閱讀 9886

物業管理小常識培訓(5)

1、什么是物業管理

物業管理是指通過選聘物業管理企業,由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相關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秩序的活動。

2、什么是業主

房屋的所有權人為業主。

3、業主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一)遵守業主公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遵守物業管理區域內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的維護等方面的規章制度。

(三)執行業主大會的決定和業主大會授權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

(四)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納專項維修資金。

(五)按時交納物業服務費用。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4、什么是前期物業管理

一是在時間上界定到首次業主大會召開前。二是由開發建設單位選定物業管理企業。三是在內容上,前期物業管理要對物業提供管理服務、管理、維護好共有部位、共用設施,還可以應建設單位的邀請提供物業管理方面的技術咨詢,從完善物業的使用功能角度就物業的總體布局、道路、綠化、管線走向、配套服務、設施等問題提出意見。四是物業管理企業與業主逐一簽定前期物業管理服務協議。

5、物業服務合同包括哪些內容

(一)當事人和物業的基本情況;

(二)物業管理服務事項和服務質量要求;

(三)物業管理服務費用的標準及收取辦法;

(四)合同的期限、合同的變更和終止的約定,合同終止時物業資料的移交方式等;

(五)物業管理的責任范圍;

(六)違約責任及解決糾紛的途徑;

(七)雙方當事人約定的其它事項。

6、物業管理用房面積及所有權是如何規定的

物業開發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配套修建不低于總建筑面積千分之一至四的業主自治監督和物業管理用房,其費用列入開發建設成本,產權屬全體業主共有。

7、在什么情況下應成立業主委員會

一是已交付業主使用的房屋建筑面積達百分這五十以上;二是已交付業主使用的房屋建筑面積達到百分之三十以上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使用已超過十二個月。

8、業主委員會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權利:(1)選舉權、被選舉權、表決權和監督權;

(2)參與業主委員會有關事項的決策;

(3)參與業主委員會組織的有關活動;

(4)對業主委員會的建議和批評權。

義務:(1)遵守業主委員會章程和物業管理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

(2)執行業主委員會的決定,努力完成業主委員會布署的各項工作和任務;

(3)參加業主委員會組織的會議、活動和公益事業;

(4)向業主委員會的工作提供有關資料和建議等。

9、為什么要交納維修資金、交納比例

維修資金的使用執行《物業管理企業財務管理規定》,專項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保修期滿后的大修、更新、改造。商品住房在銷售時,購房者與售房單位應當簽訂有關維修資金繳交約定,購房者應按購房款2-3%的比例向售房單位繳交維修資金。

10、拒交物業管理費會產生哪些后果

(一)物業管理公司經營困難,導致惡性循環產生;

(二)損害交費業主合法權益。

本來就以微利為經營原則的物業公司,在嚴重拖欠物業管理費的情形下,經營壓力就顯得愈加沉重。物業管理費的拖欠,直接造成職工的工資、福利不能按時發放,收入與付出不對等,嚴重影響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致使他們責任心不強,服務質量下降,嚴重損害交費業主合法權益。

一、為什么要進行住宅區綜合整治

我市自1996年開展住宅區物業管理工作以來,行業規模迅速發展,管理覆蓋面不斷擴大,對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由于受經濟發展水平、業主思想觀念和認識程度的影響,少數住宅區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是物業管理企業違規管理,服務不到位,侵害業主合法權益。業主拖欠物業服務費,損害物業管理企業的利益。小區臟亂差、私搭亂建、侵占破壞綠地嚴重。盜竊案件多發,業主沒有安全感。公共配套設施規劃不落實,給業主入住后帶來許多不便。這些問題已成為業主投訴的熱點,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如再不整治,勢必影響廣大群眾的生活環境,影響我市的整體形象。另外,開展住宅區綜合整治也是廣大業主的呼聲。因此,市政府決定從2006年8月份開始,利用6個月時間,開展市區住宅區綜合整治活動,為居民創造更加整潔、安全、舒適、和諧的居住環境。

二、這次住宅區綜合整治的重點是什么

這次住宅區綜合整治的重點一是查處私搭亂建違規行為,拆除違章建筑和設施;二是查處侵占綠地違規行為,恢復被侵占破壞的綠地;三是補建車子棚,滿足業主存放車輛的需要;四是修復破損的道路;五是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六是查處并糾正物業企業違規行為;七是對整治后具備條件的住宅區實行專業化物業管理,對不具備條件的分散住宅樓向業主提供衛生保潔等基本服務;八是對業主拖欠物業管理費的生效判決予以強制執行。

三、住宅區為什么要實行物業管理

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管理企業,按照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相關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秩序的活動。它具有委托和有償服務兩個最基本的特征。

實行物業管理有以下幾方面的重要的作用:(一)改善人民群眾的居住條件,提高人民群眾的居住質量。(二)維護社區的安定團結。(三)有利于擴大就業和實施再就業工程。(四)推動社區精神文明建設。(五)能夠使業主所購房產保值增值。

五、業主的主要權利和義務有哪些

業主的主要權利有:(一)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接受物業管理企業提供的服務。(二)提出制定和修改業主公約,業主大會議的規則的建議。(三)參加業主大會會議選舉業主委員會委員,并享有被選舉權。(四)監督物業管理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

業主應履行的義務:(一)遵守業主公約。(二)遵守小區城內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的維護等方面的規章制度。(三)執行業主大會的決定和業主大會授權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四)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納專項維修資金。(五)按時交納物業服務費用。

六、什么是違章建筑,違章建筑建設人應負什么法律責任

在城市規劃區內,凡未取得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建設工程

規劃許可證而建造的一切建筑和設施都屬于違章建筑。河南省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的實施辦法第45條規定,在城市規劃區內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進行建設的,由縣級以上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拆除或沒收違法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它設施。《漯河市城市管理暫行辦法》第25條規定,凡不符合城市容貌標準的建筑物或設施,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逾期未拆除的,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可組織強制拆除,并處以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七、擅自占用城市綠化用地應負什么法律責任

《物業管理條例》第66條規定,擅自占用、挖掘物業管理區域內道路、場地,損害業主共同利益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對個人并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對單位并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漯河市城市管理暫行辦法》第28條第二款規定,損壞城市樹木、花草、草坪或者盜竊綠地設施的,由市林業園藝主管部門責令停止侵害,可以并處1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應當負賠償責任。

篇2:物業管理質量體系文件:培訓控制程序

物業管理公司質量體系文件:培訓控制程序

1.0目的

通過對公司所有員工實施必要的培訓,使其掌握相應崗位的操作技能和服務質量意識,確保員工素質滿足公司的要求。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所有培訓工作。

3.0職責

3.1管理者代表負責物業管理公司年度培訓計劃的制定和監督實施工作,年度培訓計劃應在年終總結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提出,并由物業管理公司經理負責審核、批準。

3.2行政部負責組織對各類員工培訓效果進行考核和鑒定;并負責保存由公司組織進行培訓的記錄。

3.3各部門主管和管理處主任配合公司年度培訓計劃的要求,制定本部門相應的培訓計劃見《員工培訓計劃表》,并負責組織實施,培訓記錄由各部門和管理處負責歸檔保管,有必要時,相關部門制訂部門培訓制度,參見《保安人員培訓制度》。

4.0工作程序

4.1入職培訓

4.1.1所有新入職本公司的員工都應接受該項培訓及考核。

4.1.2對新員工的培訓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a)公司的基本情況、組織架構,

b)公司的質量方針、目標、企業精神及物業管理工作基本知識,

c)《員工手冊》、職業道德及質量意識教育,

d)對員工的期望及要求。

4.1.3該項培訓由行政部或行政部指定人員組織實施并保存記錄。

4.2上崗培訓

4.2.1員工入職培訓合格后或轉換工種前均需經上崗培訓,培訓時間根據工作崗位的要求而定。

4.2.2上崗培訓主要內容包括

a)應知部分:如崗位的基本情況(崗位職責、人員配置及設備、設施的分布等),

b)應會部分:崗位工作操作規程,異常狀況時的特殊處理程序等。

4.2.3上崗培訓由各用人部門負責組織,并指定專人進行。《培訓記錄》由各部門保存,《員工培訓登記表》保存于員工檔案中。

4.3在職培訓

4.4員工參加外部培訓按公司有關行政制度執行。

4.5除了以質量手冊、流程文件以及作業指導書等工作文件作為員工的培訓教材外,各部門可依據本部門工作實際編制培訓教材,如編制教材應由行政部審核,并由行政部至少每半年組織一次對培訓教材的評審。

5.0相關文件

5.1《保安人員培訓制度》

5.2《保潔部員工培訓考核流程》

5.3《工程部新入職員工培訓流程》

6.0相關記錄

6.1《培訓記錄》

6.2《員工培訓登記表》

6.3《員工培訓計劃表》

篇3:某物業管理創優工作培訓

物業管理創優工作開展

物業管理的創優達標

提示:創優達標工作是指物業管理企業推選合適的管理項目,參加由政府行業主管部門組織的對管理項目整體形象、綜合管理及全面服務工作的綜合考評驗收。

理解創優達標含義的關鍵點是政府行業主管部門組織;參評項目符合條件;綜合考評驗收。

創優達標工作按組織考評的層次可分為國家級、省(直轄市、自治區)級、市/區級,即通常所說的“國優、省優、市/區優”。

第一節創優達標的標準與條件

一、標準的產生與發展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房地產業迅速崛起和發展,為物業管理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在全國范圍內催生了眾多的物業公司。為了推動建立物業管理體制,規范市場,引導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的開展,提高城市住宅小區的整體管理水平,國家建設部先后于1990年、1992年頒發了《全國城市文明住宅小區標準》和《全國城市文明住宅小區達標考評辦法(試行)》,作為各地創優達標的指導性文件和參照依據。標準的產生為創優達標工作奠定了基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