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基坑坍塌應急預案
1、目的
為及時、有效的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擴大,減少經濟損失,制定本預案。
2、組織網絡及職責
2.1由項目負責人、安全員、技術負責人、施工員等成立應急小組。項目負責人陳茂樹任應急小組組長。
組員:田硯榮、王松林、曹永宏、段海進、王海平。
具體分工如下:
2.2田硯榮負責掌握了解現場事故情況,組織人員搶救傷員。
2.3王松林負責組織人員、機械進行坍方處理。
2.4曹永宏負責同醫院、主管部門等的聯系,說明詳細事故地點、事故情況,并派人到路口接應。
2.5王海平負責現場物資、車輛的調度。
3、應急措施
3.1事故發生應立即對受傷人員進行搶救。
3.1.1挖掘被掩埋傷員,及時脫離危險區。
3.1.2清除傷員口、鼻內泥沙、凝血塊、嘔吐物等,對昏迷傷員將舌拉出以防窒息。
3.1.3進行簡易的包扎、止血或簡易固定骨折。
3.1.4有呼吸、心跳停止的傷員予以心臟復蘇。
3.1.5盡快與120中心取得聯系,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應。
3.2對基坑塌的施救。
3.2.1塌方施救。
3.2.1.1加強排水、降水措施。
3.2.1.2加強支護如支持、加樁板等,對邊坡薄弱環節進行加固處理。
3.2.13如塌方由坑(槽)邊棄土、堆料或其他機械設備作用所致,則應迅速運走棄土,材料或機械設備。
3.2.1.4減緩邊坡坡度
3.2.2滑坡施救。
3.2.2.1排水、降水,特別是要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
3.2.2.2加強支擋措施,如增加支持、打樁搶等。
3.2.2.3為滑坡體減重,如削去部分坡體,運走堆置的土方材料或設備。
3.2.2.4加強護坡措施,減緩坡度。
3.2.3流沙施救措施。
3.2.3.1拋大石塊等重物使流沙及時控制。
3.2.3.2降低地下水水位,減少動水壓力。
3.3項目負責人負責現場物資、材料的調度。
4、應急物資
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草袋、石塊等。
5、通訊聯絡
醫院救護中心:120報警:110火警:119
工地現場值班電話:
有關負責人聯系電話:
項目負責人:陳茂樹手機:
安全員:曹永宏手機:
技術負責人:王松林手機:
6、注意事項
6.1事故發生時應組織人員進行全力搶救,視情況撥打120急救電話和馬上通知有關負責人。
6.2注意保護好事故現場,便于調查分析事故原因。
篇2:基坑施工坍塌事故原因分析預防措施
一、施工安全技術問題
編制科學、嚴謹的基坑專項施工方案是基坑工程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基坑開挖過程中,違反技術規程要求也是造成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
二、施工安全管理問題
1、建設單位方面
建設單位未嚴格審查和優選勘察、設計、施工單位,任意發包建設工程。不辦理報建審批手續,不進行設計方案、施工方案、監測方案論證就開始進行設計、施工等。
2、工程勘察方面
有些工程勘察走形式,沒有為設計、施工等環節提供技術支持。勘察資料提供的土層構成、厚度以及土體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與實際情況出入較大,導致土壓力計算嚴重失真,支護結構安全度不足。
3、設計單位方面
設計單位及其相關人員存在無資質或超資質進行設計、甚至有些設計單位不遵守相關規范的規定盲目設計。
4、施工單位方面
施工現場管理混亂,部分項目安全管理人員長期缺位甚至現場安全管理人員缺乏相應資格,部分項目負責人未按規定開展對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或安全教育培訓和安全交底流于形式、沒有針對性。
5、工程監理方面
監理人員責任心不強、工作不積極主動、操作不規范。對施工單位嚴重的錯誤行為不及時制止。監理工作僅僅停留在施工階段。有時監理人員容易受建設單位的影響,不能實施有效監理,容易走形式。
三、預防措施
1、嚴格按照規定編制基坑專項施工方案和進行施工作業
2、加強工程建設各方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落實
(1)應當嚴格執行基坑工程建設程序,確保建設前期工作質量
(2)嚴格落實基坑工程勘察工作,為基坑支護設計提供依據。
(3)合理設計基坑支護方案,保障基坑支護工程施工的順利實施。
(4)加強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降低基坑事故風險率
(5)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實施安全監理,防止基坑坍塌事故的發生
(6)加大基坑工程監測力度,確保基坑施工過程安全
篇3:防基坑坍塌安全技術措施
1.為確保在塔架基坑內進行作業時,現場施工人員安全與健康和施工的順利進行,根據有關規程、規范,結合本工程情況制定本安全措施。
2.項目部技術負責人、專職安全員、技術員,以及進行本項施工作業的施工隊長、作業人員必須熟悉并嚴格遵守和執行本措施。
3.土方開挖至設計高程后應盡快進行鋼混施工,基坑土方工程驗收必須以確保鋼混施工期間安全為前提。
4.開挖基坑時,必須設有確實可行的排水措施,應四周壘填土埂,防止雨水流入,基坑積水,影響基坑土壤結構,產生滑坡或塌方,確保基坑施工期間的穩定。
5.經常檢查排水系統,進行疏浚,必要增加排水措施,保證水流暢通。
6.嚴格按照土質和深度情況進行放坡,放坡系數按施工規范執行,易坍塌處,減緩坡度,放大開口線,適量擴挖。
7.需在基坑頂邊堆放棄土時,任何情況下,棄土堆坡腳至基坑上邊緣的距離不得小于1.2m,堆土高度不得超過1.5m。基坑周邊材料、機具堆放和機械設備距基坑邊的距離應符合安全要求,嚴禁超載,以防對基坑造成過大壓力,出現意外。
8.施工以前,施工隊需對塔基施工人員做好安全教育和技術交底,施工期間應定期、定人做好對基坑及周圍環境變形的觀測及監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現場專職安全員要切實履行安全監管職責,對危險性較大工程的施工進行現場監管。
9.深基坑內作業時,要注意土壁的穩定性,及早發現坍塌、淹埋等癥兆,發現土壤有裂縫、落土、滑動、滑坡及傾坍跡象時,以人身安全為第一要務,及早撤離現場,采取加固措施或排除險情后再施工。
10.施工隊每日或雨后必須檢查土壁穩定情況,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繼續工作。
11.在基坑內進行施工作業時,應注意操作工人的勞逸結合,夜間施工的照明設備足夠,排水設備也應及時到位,同時設備接線及接電也應安全,以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12.抽水時,坑下不得留人,防止漏電和塌方。
13.大雨期間應暫停施工。
14.基坑內施工必須有專用通道(如梯子或爬梯等)供作業人員上下,設置的通道,在結構上必須牢固可靠,數量、位置滿足施工要求并符合有關安全防護規定,不得隨意拆除。
15.備足防突發事件的各種材料,如彩布條、編織袋和水泵等,以防下雨及塌方等意外事故發生,能夠及時組織搶救。
16.深基坑(超過5m深)施工必須設置1.2m高圍欄,張掛安全網做封閉式的臨邊防護,臨邊防護欄桿離基坑邊口的距離不得小于50cm,掛警告標志,夜間設紅燈示警,以防發生意外。
17.機械設備應停在堅實的地基上,不得將反鏟履帶與挖空的基坑平行2米停、駛,車輛不宜靠近基坑平行行駛,防止塌方翻車。
18.進入基坑必須戴好安全帽,深基坑內吊運物料的繩索、滑輪、鉤子等應牢固無損,吊物時垂直下方不得有人。
19.石方開挖要做好警戒,并注意爆破時間,必須有當地炮工在場。
20.未盡事宜,應符合相關安全規定。
2011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