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塵排放事故應急預案格式
1目的為明確突發粉塵事故性排放的應急處理程序,使之規范、快速、高效,盡可能減少粉塵排放事故造成的對環境的污染和公司生產的損失。2范圍本預案適用于因收塵裝置故障或生產設備事故造成的粉塵嚴重超標排放事件。3職責3.1總經理負責提供本預案所需人、財、物等各種資源;3.2生產副總負責組織收塵裝置/設備故障的搶修工作及事故原因的分析處理;負責生產的協調。3.3各部門負責人安排人力、物力及時支援和配合。4應急程序和要求4.1收塵裝置故障的預防措施4..1.1成立應急小組應急小組負責組織粉塵事故性排放事件的設備故障的搶修、事故原因分析、現場清理等。應急小組組長由公司生產副總或總經理助理擔任,組員由事故發生所在工段長、機電維修骨干、生產部有關人員、灑水車駕駛員組成。當應急小組組長出差在外時,由副組長代替行使職權。4.1.2車間安排巡檢人員檢查現場設備運行狀態,同時定期觀察收塵器排氣筒是否冒灰。4.1.3窯、磨崗位操作人員通過監視儀器隨時掌握收塵裝置運行情況,發現控制參數異常及時采取措施。4.1.4各生產工段做好對本工段除塵設施的日常維護管理,確保除塵設施的運行效率符合設計要求,滿足粉(煙)塵排放控制指標。除塵設施日常維護管理的主要內容有:a)定期檢查除塵設施的內部裝置是否完好,如有缺損應及時更換或修理。b)定期檢查除塵設施的振打裝置、鎖風裝置是否完好,運轉是否靈活可靠,風管灰斗是否破損堵塞,如有故障缺陷、發生堵塞等應及時排除。c)定期檢查除塵設施的電氣設備是否運行良好,如有故障缺陷應及時整改處理。d)定期檢查除塵設施的風機等運轉設備是否運行平穩,潤滑是否良好,必要時應檢查處理、清洗換油。4.1.5生產部指導車間操作人員正確使用和維修收塵設備,建立收塵設備備品配件清單,及時有效地組織提供收塵系統設備維修所需的備品件。4.3粉塵事故性排放的應急處理4.3.1當巡檢人員發現收塵器排氣筒/煙囪有明顯粉塵排放或窯尾密封圈嚴重冒灰現象,應立即通知操作員,操作員及時分析確定原因并作操作調整。如在10分鐘內收塵器未能恢復正常運行,則應報值班調度長和生產部長。如車間在10分鐘內未能處理解決設備故障,使收塵設備正常工作,值班調度室則下達停窯(磨)搶修指令,同時立即將情況報應急小組組長和副組長。當因收塵回灰輸送系統嚴重故障,需要停收塵裝置來檢修時,則應同時停生產主機。4.3.2應急小組組長接到報告后及時聯絡通知應急小組有關成員趕赴現場,組織事故的分析處理、設備的搶修、現場的清理,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秩序。生產部及時調整生產計劃,協調產、供、銷平衡。4.3.3如事故性排放出現在晚間,而值班操作人員未能及時發現,已造成廠區及周邊社區粉塵污染,應急小組組長應及時組織灑水車清洗被污染的地面和樹木埴物,同時報告總經理及當地環保主管部門。安保部負責就發生的情況與周邊居民代表進行溝通,協商處理居民投訴。4.5重大環境事故搶修清理結束后,公司副總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事故原因分析,制定糾正預防措施,并就事故原因、造成的損失、糾正預防措施要求在專題會議上進行溝通,形成會議紀要。4.6事后生產部對本預案進行評估,如有不適宜則按照《文件控制程序》進行修改。5應急小組成員及通訊錄
篇2:工業企業鋁粉塵爆炸事故應急預案
工業公司鋁粉塵爆炸事故應急預案
1.作業場地
生產車間;組批車間
2.適用崗位與作業性質
金屬制粉工、霧化制粉與篩組批的運行及操作。
3.危險源辨別與分析
粉塵爆炸是有4個爆炸點構成,在一定的空間里達到一定的濃度35-301克/cm3,一定的溫度,氧氣含量高于8%,火源能量和起火溫度(最小能量20千焦;起火溫度645℃),而形成的爆炸。
4.事故模式和后果
粉塵在爆炸后,形成強大的氣體沖擊力,使設備廠房全部摧毀,造成人員重大傷亡。
5.現場應急措施
保護好現場,人員緊急撤離,救助傷亡人員。
6.報警與通訊
立即報告項目部負責人和特材公司及工業公司主管領導,打5119火警電話報案,立即撥打醫院值班電話5214,請求搶救。
7.應急處理救援措施
組織臨時搶救小組,搶救傷員,盡力使損失降到最小。
8.防護救援裝備
應急燈兩套,挖掘工具及救護工具。
9.應急預案的實施職責
項目部負責人及特材公司領導組織臨時搶救小組,負責制定落實現場應急、應急處理救援措施,由特材公司領導或主管工業公司領導現場指揮搶險急救,由消防部門控制爆炸現場的爆炸火災情況。
篇3:施工防粉塵應急預案
建筑施工防粉塵應急預案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生產性粉塵會不斷地產生和形成,并能夠長時間浮游在空氣中的固體微粒。它是污染作業環境和周圍的職業性有害因素之一。塵肺是在生產過程中長期吸入粉塵而發生的以肺組織纖維為主的疾病。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的化學成分和濃度是直接決定其對人體危害性質和嚴重程度的重要因素。根據化學成分不同,粉塵對人體可有致纖維化、刺激、中毒和致敏作用。結晶形和非結晶形、游離型和結合型二氧化硅對人體的危害作用是不同的。而作為建筑工地類似事故發生較普遍,事故一但發生,會影響到人身健康。故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必須加強監控管理,在技術上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1、防止粉塵的基本要求:
1)防止粉塵危害仍是當前勞動衛生工作的重要任務,結合項目的具體施工情況做好防塵工作,要做到革:即施工工藝改革和技術革新。制定有效的防塵措施及施工方案。
2)要做到水:盡量進行濕式作業,是一種既經濟又簡便實用的防塵措施,基本上可以防止粉塵飛揚,降低項目周圍環境粉塵濃度。
3)要做到密:即密閉塵源,尤其是建筑垃圾的垂直運輸必須要密閉管道或袋裝密閉。
4)要做到風:即通風除塵、在部分不能濕作業的場所實行局部抽風相結合,防止粉塵外逸。抽出的含塵空氣再經除塵裝置處理后排入大海。
5)要做到護:即個人防護工作,凡是接近粉塵作業的工作人員必須做好個人的防護工作,穿戴好防塵口罩。
6)要做到管:項目建立良好完善的防塵管理規章制度,實行維護管理。
7)要做到教: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利用黑板報大字報等宣傳欄大量宣傳預防粉塵工作,使每一個民工有自我保護防止影響他人的意識。
8)要做到查:要制定定期檢查、評比、總結工作制度,定期對職工進行身體的檢查,凡是新進場的工人必須進行一次身體檢查方能進入現場施工。除此,還制訂、修訂、乃至增訂了粉塵衛生標準,為衛生監督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
2、預防發生粉塵的應急預案
1)組織措施:項目部要設立防粉塵工作專門機構、項目經理對本項目防粉塵工作負有直接責任,應采取措施,不僅使本項目作業場所粉塵濃度達到國家衛生標準,而且要建立健全粉塵監測、安全檢查、定期健康監護制度,加強塵肺患者處置、療養管理和宣傳教育工作。
2)技術措施:采用革、水密、風、護、管、教查八字經驗等綜合措施,做好防塵、降塵工作,是防治粉塵的最根本的預防措施。
3)衛生保健措施:
(1)從事粉塵作業工人必須進行就業和定期健康檢查,有的還應脫塵作業檢查。
(2)個人防護和個人衛生,在生產條件限制,粉塵濃度暫不能達到衛生標準時,可佩戴防塵口罩(湘勞-1型、武安303、包鋼I型以及其他簡易型等),作輔助措施,有時還可佩用送風式防塵頭盔等密閉式個人防護用具,項目部應注意加強對接近粉塵工作的飲食預防飲料供應(如清涼湯水、豬血湯等)。經常進行體育鍛煉,注意營養,對增強個人體質,提高防病能力十分有意義。另外還應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衣服,保持皮膚清潔,養成良好習慣。
4)土方開挖防粉塵措施:保持項目基坑內車輛路線清潔,道路面無粉塵積聚,實行場地硬地化,在土方開挖前先做如車輛線路規劃,排水系統必須按規定完善,并且在出入口處按文明施工規定設置洗車系統,設立污水處理池。運輸期間指派專人沖洗路面;離開項目車輛必須在洗車槽內用高壓水槍將車輪、車身沖洗干凈并經檢查符合要求方可上路。運輸車輛一律雇請有資質運輸公司并有準用證的車輛,絕不雇請野雞車輛,車輛裝土不得超載,并按規定要求做好圍蔽防止在運輸中掉污染路面。
5)施工現場防塵措施:工地主要出入口材料堆放,加工場所必須要按文明施工要求硬地化;排水系統合理并每天派人清掃沖洗,清掃地面時先將地面灑水降低粉塵方能清掃。車輛必須在洗車槽內用高壓水槍將車輪、車身沖洗干凈并經檢查符合要求方可上路。避免污染路面制造粉塵。現場沙漿攪拌下水泥時操作工人必須要戴口罩,下料時盡量將水泥袋壓低經免粉塵飛揚造成污染。木工鋸木時要盡量進行噴水作業以免木屑粉塵揚超造成污染。
6)樓地面清潔防塵措施:建筑物樓層配備噴淋設施,在清掃樓層面時必須要灑水潤濕、并將歸堆后統一用編織袋裝好,再用上籠人貨垂直運輸至地面裝車外運。如若利用管井、電梯井、預留孔作運輸通道必須要做密封槽底下處要灑水潤濕以免粉塵場超造成污染。
7)臨時設施防塵措施:臨時設施、圍墻拆除時,采用彩條編織進行圍蔽、遮擋并實行邊施工邊專人噴淋方法。操作工人必須要戴口罩,余活垃圾清運裝車時亦實行邊施工邊專人噴淋方法。控制粉塵降低最低限度。
8)外排棚拆卸防塵措施:外排柵既起安全圍護作用,在施工過程中又起到了一定的遮擋粉塵作用。安全網采用每平方2000目密式:排柵安全網是粉塵積聚較多的地方,在排柵拆卸之前專人噴淋方法,先將各層排棚上雜物清理干凈,然后自上而下逐層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