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上講臺培訓到現場工作制度
為了進一步強化廣大職工的職業技能,增強領導干部帶頭講安全、促培訓的自覺性,營造我公司安全生產的良好氛圍。根據長治公司的要求,我公司將在全礦范圍內持續開展“干部上講臺,培訓到現場”活動,為保證培訓的持續有效,特制定本制度,各科隊認真遵照執行。
(一)指導思想
牢固樹立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適應變化、與時俱進、現場第一、注重結果”的指導思想,堅持“誰包保、誰管理、誰培訓、誰評價、誰負責”的原則,以安全培訓為重點,以技術人員培訓為主體,強力推進干部上講臺,培訓到現場活動,強化職工安全意識,促進職工安全行為養成,提升職工隊伍素質,強化崗位技能培訓,推動企業安全有序發展。
(二)工作目標
1.開展全方位的職工培訓,做到兩個100%,沒有一個不上講臺的干部,沒有一個不被培訓的職工。
2.增強干部履職盡責的能動性,提升員工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識,提高職工隊伍的綜合素質。
3.使職工掌握本崗位和相鄰崗位5-8個典型事故案例,清楚事故原因、經過和防范措施,掌握本崗位操作要點和手指口述標準。
(三)組織機構
為對本項工作統一領導、高度重視、認真組織,確保“干部上講臺、培訓到現場”工作落到實處,現成立領導組。
組?長:李澤龍
副組長:張繼兵趙小東馮金龍劉水秀郭忠平溫和軍
成?員:常建彪張紅光馮紅云及各科室負責人
領導組辦公室設在安全科,科長孫少華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工作的具體策劃、實施。
(四)管理制度
1.副總及以上領導人員每月開展一次“干部上講臺”活動,原則上定在每月安全辦公會議后進行。
2.各科隊負責人負責本科隊所有崗位和職工的安全教育管理和業務培訓,做到職工安全培訓達標率100%,每月培訓次數不少于1次。技術員負責培訓方案的具體落實和組織。
3.各科隊每月至少開展一次現場培訓,針對各科隊關鍵崗位,進行業務技能培訓。
4.要求培訓干部熟悉本崗位的業務,加強本崗位所轄區域內的隱患排查、危險源的控制,并制定整改措施和復查。
5.要求培訓干部針對培訓內容,每月組織一次操作崗位安全專項檢查,將不能及時解決的問題及時上報。
6.堅持每季度一次總結會,對干部上講臺活動進行總結和分析,提出整改方案。并對下季度活動提出計劃。
7.要科學組織培訓,明確培訓對象,明確具體要求,建立健全培訓資料和培訓檔案;
8.各培訓領導要及時按照規定時間上報培訓計劃及書寫培訓教案,并認真總結分析培訓過程中的不足和漏洞。
篇2:(學校)中學團員干部培訓制度
中學(學校)團員干部培訓制度
做好團員干部培訓是強化團員干部自身價值,提高團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培訓方式為:
1、崗位培訓。是指根據團的工作性質、任務和崗位職責,有針對性的對團員干部進行崗位必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使團員干部在職務崗位上掌握相應的基礎理論和業務知識,提高工作能力和組織能力。
2、專題培訓。針對不同時期工作任務(活動項目)進行的專題訓練,側重于某一方面存在的問題。具有針對性、靈活性、具體性和速效性。
3、現場培訓。訓練團員干部的一種特殊方式,重在解剖典型、肯定成績、傳授經驗,提高團員干部的組織能力和工作能力。具有直觀性、導向性、表彰性等多層意思。
4、會中培訓。以會議方式或利用會議機會,進行專題性的學習、教育、討論的一種訓練方式。
5、咨詢培訓。以提出問題、解答問題的方式進行,屬雙向性教育的一種特殊培訓方式。具有針對性、直接性、靈活性、實效性的特點。能夠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篇3:學院校后勤干部職工教育培訓規定
學院(校)后勤干部職工教育培訓暫行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后勤與基建處干部職工的教育培訓工作,激發廣大職工的求知欲和創造力,改善知識技能結構,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從業人員素質,樹立后勤與基建處良好的企業形象,進一步改進后勤服務工作績效,特制訂本暫行規定。
第二條后勤與基建處積極鼓勵和提倡勤奮好學、奮發向上的精神,努力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做到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按需培訓,講求實效。
第三條本規定適用于后勤與基建處在職職工。
第二章教育培訓的原則和范圍
第四條教育培訓應遵循以下原則:
1、主輔結合原則。堅持在職業余培訓學習為主,在職脫產(半脫產)或異地培訓進修為輔,抓住一切有利時機,不斷充實完善自己。
2、學以致用原則。堅持培訓內容與部門工作緊密聯系,所學專業與崗位工作對口,用培訓的業務知識指導實際工作。
3、按需必需原則。教育培訓既要立足當前,滿足部門需要;又要著眼長遠,適應發展需要。教育培訓堅持“不經培訓,不得上崗”制度,把培訓和使用結合起來。
4、講求實效原則。要從單位實際出發制定科學可行的教育培訓計劃,分類分層次地進行培訓,確保培訓的質量和效益。
第五條本規定涉及的教育培訓范圍包括:
1、學歷教育。學歷教育是指通過在職進修培訓,取得國家承認的學歷或學位證書。
2、崗位培訓。崗位培訓是指為適應工作崗位需要,提高履行崗位職責的能力而進行的非學歷教育。主要包括: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再培訓等。
第六條崗位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政治理論培訓、企業文化培訓、管理業務培訓、專業技能培訓、衛生防疫培訓、食品衛生培訓、安全生產培訓、創新知識培訓等。
第三章教育培訓的組織與調控
第七條后勤與基建處是后勤與基建處干部職工教育培訓的管理機構,負責教育培訓的規劃、指導、協調工作,監督、檢查教育培訓的執行情況。
第八條各單位要根據專業特性及工作需要,合理制定本單位職工教育培訓計劃,統籌安排好本單位職工的多種培訓。
第九條根據職工隊伍建設發展規劃與年度職工在職培訓要求,后勤與基建處對各單位的培訓計劃實行總量控制、分批安排,但不影響各單位正常的業務學習培訓。
第十條教育培訓報名程序。學歷教育必須由本人向所在單位提出書面申請,填寫學歷培訓審批表,所在單位領導簽注意見經后勤與基建處審查后,由總經理審批。崗位培訓可以由本人申請亦可由各單位提議推薦,按報批程序組織實施。
第十一條為了不影響工作,學歷教育一般應參加不脫產學習,如自修和函授學習。崗位培訓如崗位工作確實需要的,可安排脫產學習,學習期限一般不超過三個月。
第十二條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予批準培訓申請:
1、不服從工作分配或未能履行崗位職責的人員;
2、受到黨紀、校紀和后勤與基建處行政處分期間或未滿一年的人員;
3、上一年年度考核結果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等級的人員;
4、其他原因的人員。
第十三條培訓、教育結束,結業、畢業后,須將所取得的相關證明、證書的原件及復印件等交后勤與基建處后勤與基建處辦理登記手續,復印件存入個人檔案。
第四章教育培訓考核與經費處理
第十四條經確定的培訓人員,無特殊情況必須參加學習。培訓考核結果將與崗位績效獎勵工資考核掛鉤。新錄用員工應自覺接受有關部門組織的崗前培訓,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參加。培訓結果將作為今后定職定級的參考。
第十五條凡經后勤與基建處批準參加培訓的人員,學習期間的工資、福利待遇按后勤與基建處或各單位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六條職工的學歷教育、崗位培訓費用由后勤與基建處統一管理。學歷教育費用一般根據有關規定采用畢業后一次性獎勵的辦法,對成績優秀者,可予以額外獎勵。非學歷教育的費用則采用酌情報銷的辦法。如學習費用較大,個人難以承受,經總經理批準后可預支使用。
第十七條為了有計劃地進行職工隊伍建設,所有培訓均應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凡未按規定程序審批而自行參加培訓的費用,后勤與基建處均不承擔。
第十八條因工作需要職工進行非學歷教育的業務進修及崗位培訓費用,后勤與基建處可酌情報銷。培訓成績不合格者,費用由個人承擔。
第十九條為真正落實培養學習型員工,后勤與基建處注重培養企業的中堅力量(含管理骨干、技術骨干、業務骨干),創造良好的競爭發展機制。對所有經批準參加培訓的職工,除按規定予以報銷培訓費用外,后勤與基建處還將視培訓情況酌情進行獎勵。
第二十條職工在約定服務期限內辭職,解除勞動合同或未經后勤與基建處或本單位同意而調離工作崗位的,均應退還一定比例的培訓費用。(不包括轉崗再就業、領導決定調職、未被聘用落選后調離的情況)。
第二十一條退還費用額計算公式:
退還額=后勤與基建處支付的培訓費用×(1-)
第二十二條如后勤與基建處與職工未約定服務期限的,則按每年20%的比例遞減退還培訓費用。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三條本規定由后勤與基建處后勤與基建處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本規定自后勤與基建處黨政聯席會議通過后施行。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