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X灣VI視覺形象識別系統

X灣VI視覺形象識別系統

2024-07-16 閱讀 3856

御景灣VI視覺形象識別系統

管理特色之四:VI視覺形象識別系統的導入

"珠江御景灣"全體業主和物業公司擁用一個共同、統一、美好的品牌形象,配合**集團設計的"珠江御景灣"VI視覺形象識別系統,使小區內導向、環境和標識系統形成一體化,為"珠江御景灣"塑造一流的住宅區優美形象。其中包括:

1、門衛室:今日保安值班(插牌)/天氣預報(插牌)/本小區物業管理人:廣州**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行人請走安全通道標牌/管理公司提示:進入小區請主動出示有效證件/緊急求助電話

2、大門口:小區平面圖/限速行駛(15KM)/禁止鳴笛/小區告示欄/業主留言欄/業主意見(建議)箱

3、圍墻外:本小區為私家住宅,周邊已安裝紅外線監控系統,請勿翻越。

4、在河道、水池周圍:水中有電,請勿戲水/請勿向水中扔雜物/水深**米

5、在易滑道路處(有磁磚的地方):小心地滑

6、在兒童游樂園:兒童游樂設施,僅限十三歲以下兒童玩耍/兒童玩耍,需成人監護

7、在名貴樹木掛設:介紹樹木情況的標識牌

8、在配電箱處設置:有電危險

9、在涼亭處設置:請勿刻劃/請勿躺臥

10、在煤氣調壓站設置:小心煙火

11、在環衛現場設置:正在打掃,請稍候/正在清潔,請繞行

12、在綠化帶設置:請勿亂扔果皮紙屑/愛護樹木,請勿掛衣物/愛護綠化,請勿跨越/青青綠草,請勿踐踏/春意在腳下,草地無踐踏/創溫馨環境,樹美好心靈/植物茂,家園美/美化家園,從我做起/足下留情,家園常春/生命常綠,需要用愛灌溉/樹環保意識,愛護小區環境/花木共賞,人人呵護/親情家園,送您一片清新/在小草的耳邊,領略一份平和的溫柔/生命常綠,需要用愛灌溉/心手相連,共建芙蓉家園/溫馨家園,情系你我/創溫馨環境,樹美好心靈/足下留情,家園常春/給予我一片情,還您一片綠/請勿將寵物帶入公共綠化帶/請勿將寵物帶進會所/我奉獻給了您綠色的情懷,您能只用眼睛去欣賞嗎/清新潔靜的,須要您我呵護,更須要(它)的愛護/我的形象是您心靈的反映/您給我愛心,我給您溫馨/您的心靈,我的翠綠/尊重勞動,保護環境,熱愛生命/珍惜草木,保護我們的生存空間

13、消防用語:請愛護消防設施/嚴禁占用消防通道/消防通道,嚴禁停車/嚴禁煙火/禁止吸煙/消防用水,嚴禁他用/消防器材,嚴禁挪用/嚴禁使用瓶裝煤氣/噴淋接合器/消防栓接合器/溫馨家庭,只需熱情,不需火情

14、設施設備的警告用語:機房重地,非請莫入/高壓危險,請勿靠近/小心觸電/小心滑倒/高空作業,請您繞行/設備檢修,暫停使用/小心墜物/有人作業,嚴禁合閘

15、車輛管理方面:專用車位標識/收費一覽表/請出示證件/注意安全,小心駕駛/小心車輛/禁止停車/禁止鳴笛/單行道/限速**公里/限高**米/停車場進口/停車場出口/禁止駛入/寧靜致遠,一鳴驚人

16、游泳池方面:售票處/小賣部/入場須知/男更衣室/女更衣室/男士請進/女士請進/體檢室/衛生間/倉庫/衣物保管處/開放時間表/水深**米/先淋浴后下池/小心滑倒/請您出示票證/請勿跳水、打鬧/深不可測,請勿冒險

注:以上所有公共信息圖形符號標志標牌均須符合下列標準的規定:GB2894-1996安全標示,GB13495-1992消防安全標示,GB/T10001-2000標志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下方均需冠注"**物業"。

篇2:建筑公司環境因素識別評價程序

建筑集團公司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程序

程序文件名稱: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程序

1.目的

識別、評價集團公司能夠控制的、以及可以期望對其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并確定、更新重要環境因素,以對其進行管理。

2.適用范圍

適用于集團公司的活動、施工過程和服務中,能夠控制和可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的識別與評價。

3.職責

3.1管理者代表負責批準重要環境因素。

3.2企管部負責制定并監督實施本程序。

3.3各單位負責對本單位的環境因素進行識別,由專人負責填寫《環境因素識別調查表》(EMS/01-1)、《資源、能源消耗識別統計表》(EMS/01-2),并將結果報送企管部。

3.4企管部負責對各單位識別出來的環境因素進行確認、匯總、登記,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評價,確定重要環境因素,建立《環境因素臺帳》(EMS/01-3)和《重要環境因素臺帳》(EMS/01-4)。

4.控制程序

4.1環境因素識別的要求與方法

4.1.1在分析和選擇活動、過程或服務時應考慮:

a.活動或過程:原材料、半成品的采購施工生產過程(包括建臨設、基礎、結構、裝修全過程)建筑材料的包裝設備維護保養和更新檢驗分析及檢測設施等對環境已經造成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

b.服務中:辦公區域(包括施工現場的生活區)的活動從能源和資源的消耗入手。

4.1.2在識別環境因素時應考慮覆蓋三種時態、三種狀態和六個方面:

a.三種時態是:

過去、現在和將來:以往遺留的、現有的污染以及活動或服務中可能產生的環境問題。

b.三種狀態是:正常、異常和緊急狀態:正常活動以及可合理預見的情況和緊急狀態(如火災、爆炸等事故)所伴隨的潛在重大環境影響。

c.六個方面是:向大氣的排放、向水體的排放、廢棄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和自然資源的使用、當地其他環境問題和社區問題。

4.1.3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主要有: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聲、振動、固體廢物、能源和資源的消耗、有毒有害化學品使用、臭氧層的破壞、電磁輻射、光熱輻射、惡臭及其他因子。

4.1.4環境因素的描述:污染物+狀態,如汽車尾氣的排放、噪聲的排放、油的泄露、有毒有害氣體的揮發等。

4.1.5環境因素的識別方法

a.調查問卷法:由各單位填寫《環境因素識別調查表》(EMS/01-1)、《資源、能源消耗識別統計表》(EMS/01-2)統一報企管部。

b.現場觀察法:由安全員(環保員)會同其他相關人員在活動和服務現場進行識別觀察,為問卷調查提供依據。

4.1.6在識別環境因素時,要將本單位的活動、施工過程和服務進行認真的分析,盡量把方方面面的環境因素識別出來。

4.1.7調查表報送企管部后,由企管部設專人對各單位識別出來的環境因素進行分類、登記、核定,形成集團公司的環境因素臺帳,作為環境因素評價的依據。

4.2重要環境因素的評價

4.2.1評價流程

調查分析環境因素的影響--評價環境因素的影響程度--確定重要環境因素。

4.2.2評價方法:采用定性判斷和定量打分相結合的方法。

4.2.2.1定性判斷的方法

當遇以下情況時,可直接判定為重要環境因素:

a.已違法或接近違反法律及強制監測的環境因素;

b.并不違法但當地政府高度關注或強制監測的環境因素:噪聲、揚塵和污水的排放;

c.政府或法律明令禁止使用、限制使用的或限期替代使用的物資:如哈龍物質的使用、石棉瓦的使用;

d.政府或法律有明文規定但無定量指標的環境因素:廢棄物的管理(建筑施工廢棄物、生活廢棄物、危險廢棄物),能源和資源消耗、危險化學品管理等;

e.異常或緊急狀態下預計產生嚴重環境影響的環境因素:如火災、爆炸、危險品泄漏事故(包括天然氣煤氣的泄漏)、突然斷水斷電、暴雨等。

4.2.2.2定量打分法

用直接判斷法不能確定的重要環境因素,采用定量打分法。此類方法基本過程是:將每一評價因子設定等級區間和分值,進行打分評定重要環境因素。

a.影響范圍(環境影響的規模和范圍,以a表示):超出社區、周圍社區、

場界內、員工10人以下、操作者本人。

b.影響程度(從其恢復程度考慮,以b表示):分嚴重(不可恢復)、一般(一年之內可恢復)、輕微(一天至一周之內可恢復)。

c.發生頻次(環境影響發生的頻率,以c表示):分持續發生、間歇發生、夜間發生、白天發生、偶然發生。

d.排放符合性(法律法規的遵循情況,以d表示):分接近標準的95%和達標。

e.相關方關注度(從對相關方的影響、抱怨程度和合理性考慮,以e表示):分嚴重(極度關注)、中等(一般關注)、輕微(不甚關注)。

f.資源、能源的消耗(以f表示):以目標成本降低率的好(低于目標成本降低率)、中(達到目標成本降低率)、差(超過目標成本降低率)劃分。

g.可節約程度(從能否節約入手分析,以g表示):分加強管理可明顯見效、改造工藝可明顯見效、較難節約。

4.2.3重要環境因素評價基準

執行本程序重要環境因素評分基準的規定(詳見本程序W*/EMS/C*/A/01-20**附表1)。

4.2.4重要環境因素的確認

a.企管部根據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和各單位報送的調查表,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重要環境因素的評價。

b.單項因子等于5以及a至e項之和≥15分的環境因素為重要環境因素;單項因子等于5以及f.g兩項之和≥7分的環境因素為重要環境因素。

c.在a.b兩項完成后,再到現場核實確定。

d.重要環境因素評價結果要報送管理者代表批準。

4.3環境因素的更新

4.3.1當辦公條件、施工階段發生變化或承接新工程時,由有關單位在兩周內,對發生變化的環境因素進行補充識別,填寫相應的調查表報送企管部。企管部按照本程序的4.2.5要求組織確定重要環境因素。

4.3.2為保持信

息的有效性,由企管部每年組織有關人員對環境因素重新識別、評價,如有變化要予以更新。

4.3.3當發生以下情況時,企管部要組織有關人員對環境因素進行識別、評價和更新:

a.環境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發生較大變化時;

b.本單位施工項目和各項活動發生較大變化時;

c.相關方有合理抱怨時;

d.環境方針有變化時。

4.4重要環境因素的更新

平時如有環境因素的更新要于30天內,按照本程序4.2要求,確定該要素是否為重要環境因素。

4.5重要環境因素的管理

4.5.1對普遍存在的重要環境因素的管理,要在環境目標和指標以及環境管理方案或運行控制中體現,對經濟狀況、技術條件等原因暫時無法實施的,要制定具體的實施計劃。

4.5.2對個別單位存在的重要環境因素,要自行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或管理辦法,并報企管部備案。

5.相關文件

W*/EMSC/A-20**《環境管理手冊》

W*/EMS/C*/A/12-20**《記錄控制程序》

6.標準表格

EMS/01-1《環境因素識別調查表》

EMS/01-2《資源、能源消耗識別統計表》

EMS/01-3《環境因素臺帳》

EMS/01-4《重要環境因素臺帳》

EMS/01-5《環境因素評價表(一)》

EMS/01-6《環境因素評價表(二)》

篇3:110kv輸變電工程安全風險識別措施

序號工序作業內容可產生的危險固有風險評定D1固有風險級別預控措施四、輸電線路工程部分3.土石方工程3.4特殊基坑開挖作業3.4.1泥沙流沙坑開挖坍塌823泥沙坑、流沙坑施工中容易塌方。嚴格按照方案采取檔泥沙板措施,以上這兩種情況施工時,應派專人安全監護,隨時檢查坑邊是否有裂紋出現,做好安全監護。5.桿塔施工5.2懸浮抱桿分解組立5.2.3抱桿系統布置起重傷害903(1)組塔前,應根據作業指導書的要求分拉線坑,各拉線間以拉線及對地角度要符合措施要求,技術員或安全員負責檢查。(2)抱桿直接支在松軟土質時,根部采取防沉措施;支在堅硬或凍結地面時,根部采取防滑措施。(3)鋼絲繩端部用繩卡固定連接時,繩卡壓板應在鋼絲繩主要受力的一邊,且繩卡不得正反交叉設置;繩卡間距不應小于鋼絲繩直徑的6倍;繩卡數量應符合規定。5.2.4地錨坑選擇及設置物體打擊、起重傷害1203工作票上應注明坑深尺寸,地錨埋設前,派專人測尺檢查,深度足夠,挖好馬道,回填夯實后,負責人檢查后在工作票上簽字確認。5.2.9吊裝塔頭物體打擊、機具傷害1423嚴格按作業指導書安全技術要求,按抱桿的吊載計算,仔細核對圖紙手冊的吊段重量參數,嚴禁超重吊裝。5.35.4落地通天抱桿分解吊裝組立(帶搖臂)5.3.2臨時地錨布置物體打擊1253總牽引地錨、制動系統中心、抱桿頂點及桿塔中心四點必須在同一垂直面上,不得偏移。5.3.6慢速起立起重傷害1353啟動絞磨,慢速牽引,使牽引滑輪組各繩受力均勻。5.4.2臨時地錨布置機具傷害1203(1)地錨埋設前,應派專人檢查深度,馬槽的開挖情況,受力方向。

(2)回填土應夯實。5.4.4組立塔腿機械傷害1353絞磨應設置在塔高的1.2倍安全距離外,排設位置應平整,絞磨應放置平穩。5.4.5起立抱桿機械傷害起重傷害1353按土質情況,絞磨的錨樁應設置牢固,鐵樁打入地下長度應大于三分之二樁長或打連樁、梅花樁。5.4.7吊裝塔段機具傷害1353(1)吊件在起吊時,應檢查綁扎點位置及綁扎點應用麻袋或軟物襯墊。

(2)吊點在重心上。5.4.8倒裝抱桿起重傷害1353要加裝腰環,并收緊固定。5.4.9酒杯塔上、下曲臂吊裝物體打擊1353起吊前,將所有可能影響就位安裝的活鐵固定好,綁扎牢固。5.4.10吊裝頂架、橫擔物體打擊、機具傷害1353(1)嚴格落實作業指導書安全技術要求。

(2)按抱桿的吊載計算書要求,仔細核對圖紙手冊的吊段重量參數,嚴禁超重吊裝。5.4.11抱桿拆除物體打擊1263(1)拆除過程中要隨時拆除腰環,避免卡住抱桿。

(2)當抱桿剩下一道腰環時,為防止抱桿傾斜,應將吊點移至抱桿上部,循環往復,將抱桿拆除。5.6全倒裝分解組立5.6.1設置倒裝架基礎物體打擊1353要按照方案要求設置倒裝架基礎。四個倒裝架基礎應位于鐵塔對角線延長線上,且對稱布置。5.6.2臨時地錨布置機具傷害1203(1)地錨埋設前,應派專人檢查深度,馬槽的開挖情況,受力方向。

(2)回填土應夯實。5.6.3安裝倒裝架機具傷害2704(1)安裝倒裝架四根立柱,分別打拉線固定。(2)立柱之間用拉線或連梁連接成整體(在塔頭整立側留一面暫不封口)。5.6.4組立塔頭物體打擊1263(1)塔頭的地面組裝方向應與倒裝架的開口方向一致,順線路中心線方向布置,并應確保整立后位于鐵塔中心位置。

(2)塔頭整立部分至少有一段塔身,高度必須保證橫擔下平面高于倒裝架,最下段宜選擇有內水平十字鐵的塔段,否則應采取補強措施。

(3)主材下節點處安裝提升板。5.6.5倒裝架封口物體打擊1263用拉線或連梁封固倒裝架開口一面。5.6.7塔段安裝物體打擊1353(1)塔段提升至合適高度,絞磨停止牽引,補齊主材接頭螺栓。

(2)進行接裝段組裝,接裝段全部完畢緊固螺栓滿足規范要求。5.7.1起重機械設備及工器具的選擇起重傷害、物體打擊、高處墜落1353(1)施工前根據桿塔高度及分片、段重量合理選擇配備起重設備及工器具。

(2)必須檢驗合格,方可投入使用。5.7起重機吊裝立塔5.7.2桿塔吊裝起重傷害、物體打擊、高處墜落1353(1)吊裝前選擇確定合適的場地進行平整,襯墊支腿枕木不得少于兩根且長度不得小于1.2米,認真檢查各起吊系統,具備條件后方可起吊。(2)起重機吊裝桿塔必須制定專人指揮。(3)施工前仔細核對施工圖紙的吊段參數(桿塔型、段別組合、段重),嚴格施工方案控制單吊重量。(4)加強現場監督,起吊物垂直下方嚴禁逗留和通行。5.7.2桿塔吊裝起重傷害、物體打擊、高處墜落1353(1)吊裝前選擇確定合適的場地進行平整,襯墊支腿枕木不得少于兩根且長度不得小于1.2米,認真檢查各起吊系統,具備條件后方可起吊。(2)起重機吊裝桿塔必須制定專人指揮。(3)施工前仔細核對施工圖紙的吊段參數(桿塔型、段別組合、段重),嚴格施工方案控制單吊重量。(4)加強現場監督,起吊物垂直下方嚴禁逗留和通行。6.架線施工6.1跨越作業6.1.2跨越10千伏及以上帶電運行電力線路、鐵路、二級及以上公路等特殊跨越架搭設和拆除倒塌、物體打擊1353(1)編制專項施工方案。

(2)嚴格按批準的施工方案執行。

(3)跨越架的施工搭設和拆除由有資質的專業隊伍施工。

(4)安裝完畢后經檢查驗收合格后方準使用。6.2跨越電力線施工6.2.2不停電跨越作業觸電、電網事故2404(1)重要和特殊跨越架的搭拆應由施工技術部門提出搭拆方案,經審批后實施。(2)跨越架同排立桿每6~7根應設剪刀撐,每隔2根立桿應設一支桿,跨越架兩端及中間應裝設可靠的拉線。(3)組立鋼格構式帶電跨越架后,應及時做好接地措施。(4)必須指定專職監護人,明確工作負責人。(5)拆除跨越架應自上而下逐根進行,架材應有人傳遞,不得拋扔;嚴禁上下同時拆架或將架體整體推倒。(6)嚴格按照規程要求的安全距離搭設,監護人必須隨時檢查搭設情況,發現不符合規定要求必須立即整改。(7)所有跨越架均應設拉線,拉線設置必須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拉線的綁扎工作必須由有經驗的技工擔任。(8)跨越架、操作人員、工器具與帶電體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必須符合DL5009.2-2004《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第二部分:架空電力線路中表8.0.1(1)表13.2.2的規定。(9)跨越不停電線路時,施工人員嚴禁在跨越架內側攀登或作業,并嚴禁從封頂架上通過。(10)跨越不停電線路時,新建線路的導引繩通過跨越架時,應用絕緣繩作引繩。(11)跨越不停電線路時,新建線路的導引繩通過跨越架時,應用絕緣繩作引繩。(12)按規定辦理退重合閘等手續,并征得運行單位同意,施工期間應請運行單位派人現場監督。(13)在帶電線路附近施工或不停電跨越施工時,要設定警戒區,設立警示牌,并制定安全補充措施,按程序審批后執行。6.4導引繩展放6.4.2導引繩連接物體打擊1353(1)導、牽引繩的抗彎連接器、旋轉連接器的規格要符合技術要求。(2)使用前進行檢查、試驗。

(3)在應該使用旋轉連接器的地方一定要按規定使用旋轉連接器。6.6張力放線6.6.11通訊聯絡起重傷害、其他傷害1353(1)放線前的通信工具認真檢查,保證電池充足電,并配備必要的備用電源。

(2)施工中要保持通訊暢通,如有一處不通,指揮員應立即下令停止牽引并查明原因,在全線路通信暢通后方可繼續施工。6.6.12前、后過輪臨錨布置坍塌、起重傷害1353(1)導線必須從懸垂線夾中脫出翻入放線滑車中,并不得以線夾頭代替滑車。

(2)錨線卡線器安裝位置距放線滑車中心不小于3~5m,通過橫擔下方懸掛的鋼絲繩滑車在地面上用鋼絲繩卡線器進行錨線,其受力以過輪臨錨前一基直線塔絕緣子垂直或使錨線張力稍微放松使絕緣子朝前偏移不大于15㎝為宜。6.6.13壓接機械傷害1353(1)壓接機應有固定設施,操作時放置平穩,兩側扶線人員應對準位置,手指不得伸入壓模內。

(2)切割導線時線頭應扎牢,并防止線頭回彈傷人。(3)液壓泵操作人員與壓鉗操作人員密切配合,并注意壓力指示,不得過載。(4)壓力表應按期校驗。6.8.7拆除多輪高處墜落903收緊導鏈使導線離開滑輪適當位置,拆除、松下多輪滑車時,不得用人力直接松放。6.10.1專用工具和安全用具進場機具傷害、高處墜落1353作業人員必須對專用工具和安全用具進行外觀檢查,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6.10跳線安裝6.10.2掛設保安接地線電擊1353跳線安裝時,必須掛設保安接地線將絕緣子串短接,防止感應電傷害,掛設保安接地線時,先掛接地端后掛導線端。6.10.3安裝跳線懸垂串高處墜落1353上下瓷瓶串,必須使用下線爬梯和速差自控器。6.10.4跳線壓接機械傷害1353(1)液壓泵操作人員與壓鉗操作人員密切配合,并注意壓力指示,不得過載。

(2)壓力表應按期校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