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煤礦束管監測系統管路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為加強******煤礦束管監測系統的管理,確保發揮系統監測預防功能,保障煤礦安全生產,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等行業標準及地區煤炭管理部門有關文件要求,安通科計劃在2011年7月21日停產檢修時在我礦安裝束管監測系統,經礦領導研究決定:自2011年7月21日早班10:00起主皮帶停機,直至束管安裝完畢,為保障安裝人員的人生安全,特制訂以下束管監測系統管路安裝的安全技術措施:
一、安裝時注意事項
1、在每班工作之前,必須先跟主皮帶司機協調好,確保主皮帶停機并閉鎖后,并匯報調度室,方可進行束管安裝工作。
2、在主皮帶停機后,為避免皮帶開啟傷人,防塵班人員必須將主皮帶的延停開關開啟,當班工作結束后及時向調度室匯報并將主皮帶的急停裝置恢復,確保主皮帶能夠正常運行。
3、束管監控管路由人工搬運至安裝地點,防止搬運過程中將管路表皮碰破、磨損;
4、主管路從監控室后墻底角打洞穿出經主斜井管路進口進入主斜井,沿著動力電纜線的掛鉤上方加掛掛鉤,與動力電纜線并排敷設至+******水平水泵房,在水泵房安裝分路箱,支管路經水泵房門上部打洞穿出,從+******水平車場至+******水平西翼綜采工作面監控電纜掛鉤的膨脹螺絲上加裝鐵絲掛鉤敷設束管;
5、管路敷設過程中,不能將管路打彎、反折,防止管路破損;
6、在束管經過風門墻體時,必須在墻體上打洞穿過,束管穿過時必須用膠帶或其他東西將管頭纏住,避免雜物進入束管內將管子堵塞,影響正常監控;
7、管路必須敷設平直,且要符合質量標準化相關要求;
8、對接管路時,必須正確使用接管頭,且保證接頭嚴密不漏氣,要正確與分路箱對接,分路箱必須要固定牢靠;
9、采樣器的安裝位置要合理,應安裝在便于檢查、維護的地方;
10、在+******水平西翼安裝管路時,必須注意電瓶車的運行,下井后要先跟電瓶車司機說明,在電瓶車運行時,要注意人員的人身安全,必須提前做好躲避工作,避免電瓶車傷人。
二、束管監測系統的安裝必須達到以下基本要求:
1、管路敷設時應盡量使路徑短、拐彎少,以減少阻力,防止曲折破壞。
2、所選路徑應在行人少,支護完好的巷道內,防止管路被破壞。管路穿過風門墻體時必須打孔穿管。
3、所選路徑溫差變化幅度要小,在溫度急劇變化的地點要在溫度低的一側設置濾水器或其他設施,標高差較大的斜巷,應在底部設置濾水器。
4、分路箱、濾水器、采樣器的接頭要嚴密不漏氣,且安設位置方便維護,高度適宜。
5、管路敷設時,要吊掛整齊有序,2條以上的分散管路應設置標記或設置管路夾板,以便于檢查維護。
6、束管的敷設標準:高度應不低于1.8m,且必須保持一致,每3m吊掛一個掛鉤。
7、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和有自燃發火征兆的采空區或其它有可能發生自燃發火地點應設置監測點。
8、束管監測探頭應水平懸掛在頂板完好、無滴水、便于保護的監測地回風流中,且應靠近巷道頂部,吸氣口應正對風流方向,能正確反映該點測值的地點。采煤工作面監測探頭布置在距采面上隅角6m處,距離底板1.5米。
9、管路敷設完畢后,從地面監控室到井下各測點,要對整個系統管路進行統一編號,每一條管路必須在測點釋放標準氣體,詳細記錄管路的氣壓值,氣體傳輸時間,并和地面分析的數值進行比較,管路的傳輸損失應在允許的范圍內,否則應進一步檢查管路的氣密性。
10、監測密閉內氣體變化時,應預留監測管,束管監測探頭應埋設在監測管內,且用木塞封孔,黃泥封口,保證不漏氣。
11、地面監控室必須配備滅火器具,室內禁止明火。
12、編制采區設計、采掘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時,必須對束管的走向,監測地點等做出明確規定,并附詳細布置圖。
******煤礦安通科
2011年7月9日
篇2:束管監測工安全操作規程
一、主要危險源
1.不按規定埋設束管或束管不完好。
2.沒有及時對束管監控設備故障進行排除。
3.作業地點氣體超限。
4.頂板支護不完好。
二、適用范圍
第1條本操作規程適用于礦井束管監測操作。
第2條束管監測工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負責束管監測管路及設施的安裝、維護、回收。
2.負責自然發火觀測點埋管。
三、上崗條件
第3條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第4條束管監測工需要掌握以下知識:
1.掌握《煤礦安全規程》對預防自然發火的有關規定。
2.熟悉掌握束管監測儀器設備的性能、參數、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掌握自然發火的發火機理、預防措施等知識,了解井下各種氣體超限的危害及預防知識。
4.掌握《煤礦安全規程》對有害氣體濃度的規定。
四、安全規定
第5條在作業前必須進行危險源辨識,作業過程中必須執行“手指口述”。
第6條束管監測地點應選擇在:
1.采煤工作面的工作面、回風隅角、回風流、支架間、采空區、終采線;
2、煤巷的高冒區;
3.有遺煤的密閉;
4.其它自然發火觀測點。
第7條測點應盡量布置在巷道標高較高處,主要漏風通道中壓差最大處。
第8條在運輸大巷中工作時,應時刻注意來往車輛。
第9條進入工作地點首先檢查頂板、兩幫支護的安全情況,有隱患先排除后工作。
第10條禁止進入未通風的盲巷工作。在密閉前工作時,攜帶的儀器可以參照火區檢查工的規定,必須先檢查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氣濃度,在濃度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后,方可進行工作。
五、操作準備
第11條備齊工具、材料,檢查設備、儀器工作狀況。
六、正常操作
第12條敷設束管時應盡量選擇路徑短、少拐彎的路線進行敷設,以便減少阻力,防止曲折破壞。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所選路徑應在行人少、支護完好的巷道內,防止管路被破壞,管路穿過風門墻體時必須打孔。
2.所選路徑溫差變化幅度要小,在溫度急劇變化地點要在溫度低的一側設置除水器或其它設施,標高差較大的斜巷,應在底部設置除水器。
3.管接頭、除水器的接頭要嚴密不漏氣,且安設高度距巷道底板不小于1.5m。
4.地面管路要采取防凍措施,防止凍裂管路。
5.管路敷設按照管路和電纜敷設的有關標準執行。
6.束管監測采樣器應懸掛在監測地點回風流中,且應靠近巷道頂部,吸氣口應正對風流方向。采樣器應設在頂板完好、無淋水、便于維護的地點。
7.管路鋪設完畢后,從地面監測室到井下各測點,整個系統要進行統一編號,檢查管路順序是否混亂,亂的要及時調整。每一條管路安裝完畢后,必須在測點釋放標準氣體,詳細的記錄管路氣壓值、氣體傳輸時間,并和地面分析的數值進行比較,管路的傳輸損失應在允許的范圍內,否則應進一步檢查管路的氣密性。
8.監測密閉內和煤體內氣體變化時,應預留監測管路或布置監測眼,束管監測采樣器應埋設在監測管內,且用黃泥封口。
第13條束管管路的維護應遵循以下幾點:
1.應檢查管路的漏氣、堵塞、破壞情況。檢查管路的漏氣和堵塞有以下步驟。
(1)當地面壓力表突然降低時,說明管路出現了斷路漏氣現象;壓力表負壓值增高時,說明管路發生了堵塞。
(2)通過地面壓力表變化找出故障管路后,應攜帶負壓表對井下管路逐段檢查,查出故障的具體區段和地點。
2.管路發生故障后,要及時進行處理。管路斷開或接頭漏氣時,要接好或密封;發生水堵時要用空氣壓縮機加壓空氣吹有故障的管路(先用低壓吹3~5min,后用0.3~0.5mpa的壓風吹20min),除水后要復查管路的氣密性。
3.應經常檢查管路系統,定期打開分路箱內的除水器,排出積水。
4.應經常檢查采樣器的完好情況,并根據現場情況及時調整采樣器位置,及時更換不合格采樣器。
5.監測上隅角內氣體時,采樣器應設鋼管保護,并留設通氣孔,上方用木垛保護,防止砸壞束管。
七、收尾工作
第14條工作結束后做好記錄,將各種器具歸類齊全,清理現場文明生產。
篇3:束管監測系統作業規程
一、束管監測工作業的安全規定:
1、束管監測工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2、束管監測地點應選擇在有浮煤被壓酥的煤柱等可能的地點(如采煤的工作面的回風巷、回風隅角和停采線),的回風側;采掘過程中有漏風和可能積熱的地點,
3、測點應根據通風隊的要求盡量布置在標高較高處,主要漏風通道中壓差最大處。
4、敷設束管需要橫過架完線時,必須先停電,后工作。
5、進入工作地點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有隱患應先排除后工作。
6、禁止進入盲巷工作。
7、在密閉前工作時,必須先檢查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氣的濃度,在濃度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后,方可進行作業。
8、地面化驗室,必須配備滅火器具,室內禁止明火。
二、管路敷設:
1、敷設管路時應盡量使路徑短,少拐彎,以便減少阻力,防止曲折破壞,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路徑應在,支護完好的巷道內,防止管路破壞。管路穿過風門墻體時必須打孔。
(2)選路徑溫差變化要小,在溫度急劇變化的地點要在溫度低的一側設置除水器或其它設施,標高較大的斜巷,應在底部設置除水器。
(3)接管箱、除水器、采樣器的接頭要嚴密不漏氣,且安設位置與人體高度相適應。
2、管路的敷設,吊掛要整齊有序,2條以上的分散管路應設置管路夾板,以便檢查和維修。
3、束管監測探頭應懸掛在監測地點回風流中,且應靠近巷道頂部,吸氣口正對風流方向,探頭應設在頂板完好,無淋水。
4、管路敷設完畢后,從地面化驗室到井下各測點,整個系統要進行統一編號,并用壓氣檢查管路順序是否混亂,亂的要及時調整。每一條管路安裝完畢后,必須在測點釋放標準氣體,詳細記錄管路的氣壓值,氣體傳輸時間,并和地面分析的數值進行比較,管路的傳輸損失應在允許的范圍內,否則應進一步檢查管路的氣密性。
5、監測密閉內和煤體內氣體變化時,應預留監測管,束管監測探頭應埋設在監測管內,且用黃泥封口。
三、管路的維護
1、檢查管路的漏氣、堵塞、破壞情況。
2、管路發生故障后,要及時進行處理。管路斷開或接頭漏氣時,要接好或密封,發生水堵時要用空氣壓縮機加壓空氣吹有故障的管路,除水后要復查管路的氣密性。
3、經常檢查管路系統,定期打開接管箱,除水器、排出積水。
4、經常檢查探頭的完好情況,并根據現場情況及時調整探頭位置,及時更換不合格探頭。
四、數據測定與分析
1、數據測定前個設備完好,崗位人員到齊上崗。
2、開啟紅外線分析儀前應做好以下檢查
(1)檢查硅膠及燒堿石棉是否符合規定。
(2)逐一檢查各氣路的氣密情況
3、監測的操作程序:
開機監測:開啟循環水泵1開啟抽氣泵1分析儀電源1放大器電源1儀器調零1啟動微機進入監測程序1打開測量按鈕1報表打印
4、監測過程中應密切觀察分析儀及抽氣泵運行情況,發現問題立即按操作規程停機處理。
5、根據記錄表內的數據,每天在坐標紙上描出各指標氣體濃度的變化曲線。
6、定期對分析儀用標準氣樣進行標校,誤差必須在允許的范圍內。
五、其它
1、放炮地點的濃度二氧化碳對一氧化碳的干擾,要根據該處一氧化碳有無上升趨勢進行正確判斷,防止誤報。
2、定期對井下各測點的氣體變化情況進行分析,每月至少要總結一次,發現問題及時向通風隊長、總工程師匯報,確定有發火征兆時,必須立即向礦領導灰白,以便采取措施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