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啟封方案安全技術措施
一、基本情況
因春節放假,為了便于工作面的管理,預防工作面發火,4051采煤工作面于2012年1月?日封閉。封閉長達?天。假期內在4051頂板順槽密閉內進行了注氮工作,預防工作面發火,根據監測監控系統對密閉區外有害氣體濃度、空氣溫度、氧含量的監測數據和救護隊每天下井巡檢檢測結果,進行綜合分析,4051采煤工作面密閉區內末有發火征兆,一切正常,但由于注氮切封閉時間長,密閉區內存有大量的有害氣體,受礦壓影響,工作面支護有可能受損,尤其是頂板順槽和工作面靠頂板側支護,為了確保安全啟封,及時恢復生產,特編制此啟封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
二、啟封時間:2012年2月日早時。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成立啟封指揮部,指揮部設在調度室,指揮部下設現場指揮組、啟封組、安全檢查組、瓦檢組、供電組、警戒組。
指揮部:
總指揮:溫東明
副總指揮:高有貴、拜小兵、趙社銀、呂治邦、張懷明
成?員:王小明、任繼軍、張建勛、何根合、趙貴平、
李新生、劉寬樂、雷金來、景懷元、趙玉賢、
何建軍、雷勤昌、秦徐來、樊彥林、趙庭功、
王?濤、王?睿、張海海、張萍蘭、值班調度員、值班安檢員、救護隊全體隊員
職?責:負責統一指揮、協調啟封時的應急工作
現場指揮組
?組?長:高有貴、趙社銀
成?員:張建勛、李新生、王小明、任繼軍
?3、啟封組:
組?長:王小明、任繼軍
成?員:全體救護隊隊員
職?責:負責啟封任務,及時處理突發災變
安全檢查組
組?長:高有貴、趙社銀
成?員:張建勛、李新生、王小明、任繼軍
電工、安檢員、瓦檢員、全體救護隊隊員
職?責:(1)負責監督檢查對啟封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工作,杜絕啟封過程中出現“三違”而導致發生事故。(2)負責對礦井安全狀況進行安全檢查,并及時向指揮部提供現場資料。
瓦檢組:
組?長:王小明、趙玉賢
成?員:救護隊隊員、瓦檢員
職?責:(1)負責礦進各巷道中有害氣體濃度的檢測及啟封過程中回風流與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斯濃度檢測。(2)負責局部通風機的管理。
6、供電組:
組?長:何建軍、雷勤昌
成?員:電工、瓦檢員、安檢員變電所值班員
職?責:負責啟封前后回風系統內電氣設備的檢查和停送電工作及通訊系統的安裝、檢查工作。
警戒組:
組?長:張建勛、李新生
成?員:瓦檢員、救護隊員、安檢員
職?責:負責啟封過程中在可能進入的回風系統安全地點警戒,禁止一切人員通行。
三、?啟封方案
1、采用限制送入巷道中的風量來控制排放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先排放4051頂板順槽內有害氣體后,再排放4051底板順槽內有害氣體,然后關閉局部通風機,并切斷電源。
經救護隊檢查密閉區內外符合啟封條件時,先打開底板順槽密閉墻,過一定時間再打開頂板順槽密閉墻,待有害氣體排放一段時間再打開頂板順槽密閉墻,待有害氣體排放一段時間,無異常現象時,擴大孔口。
待4051采區有害氣體全部排除后,再排放礦井其它巷道內有害氣體。
密閉墻的拆除和排放有害氣體工作由救護隊負責,安檢科負責監督檢查啟封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工作,瓦檢員負責有關區域內的有害氣體檢查和警戒工作,電工負責回風系統內電氣設備的檢查、停送電局部通風機的停送電工作。
四、啟封前的準備工作
啟封前組織好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根據《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和應急救援預案中的規定,各部門負責人到調度室集合,根據自身的業務特點及職責,積極開展工作。
救護隊員入井前先進行自檢和互檢,確保個人裝備完好,裝有配件的備件袋齊全,瓦檢器和一氧化碳檢定器完好且配齊備用件。
瓦檢員入井前,全面檢查瓦檢器,一氧化碳檢定器、風表、秒表,確保檢測工具完好。
所有入井人員必須攜帶自救器,非救護隊隊員必須攜帶便攜式瓦斯報警儀。
停止向密閉區內注氮。
由現場指揮部負責,入井后對全礦井有關區段內的電氣設備、通風設備和設施、巷道支護通訊系統全面檢查,確保巷道支護完好,主要通風風路申通,通風設備和設施完好有效,電氣設備防爆完好,通訊系統暢通。
由供電組負責切斷回風系統內所有電源,將人員全部撤到進風巷中,并負責通訊系統的安裝和檢查。
由警戒組負責在可能進入回風系統的安全地點布設警戒。
由專職瓦檢員檢查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地點附近1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其濃度都不超過0.5%時,方可由指定人員開啟局部通風機向獨頭巷道送入有限的風量,逐步排放,當有害氣體排除后,停止底板順槽局部通風機運轉,并切斷電源。因密閉區內外空氣壓差大,為了防止打開頂板順槽密閉墻時風流發生逆轉,應保持頂板順槽局部通風機正常通風,再根據瓦斯排放情況,現場確定是否停止局部通風機運轉。排放瓦斯時,先排放頂板順槽內有害氣體,再排放底板順槽內有害氣體。
頂、底板順槽排放瓦斯結束后,由救護隊負責檢查密閉墻內外有無發火征兆,若無異常,匯報現場指揮組,并向指揮部匯報,征的指揮部同意后,方可啟封。
五、?啟封
由救護員佩戴氧氣呼吸器在底板順槽密閉墻上先打開一個小孔,檢查密閉墻內各種有害氣體濃度、溫度,觀察是否有異常現象。
經檢查無異常現象,具備啟封條件時,向現場指揮組匯報,征得指揮組同意后,方可逐漸擴大孔口。
過一定時間,再打開頂板順槽密閉墻,開啟時,先開啟一小孔,逐漸由頂板順槽向采區供風。
由瓦檢組在回風流與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經常檢查瓦斯濃度,根據瓦斯濃度變化情況,逐漸擴大頂板順槽密閉墻啟封口,靈活掌握供風量。
頂、底板順槽密閉墻全部打開,采區內瓦斯排放完畢后,由檢查組全面檢查工作面內支護情況和工作面內瓦斯情況,尤其是老塘側及底板上隅角,若有局部積聚,可采用等風簾進行局部排放,直至全面排放瓦斯結束,符合《規程》規定。
檢查井下各巷道及回風路中的死角,若發現有害氣體積聚,應由下向上,由外向里逐步排放。
各地點有害氣體排放正常后,由瓦檢組負責各地點的風量測配,調整至正常值。
六、安全技術措施:
1、凡參加啟封人員由調度室統一調配,并組織學習本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做到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進行。
2、啟封開始前,在主、副、風井口設警戒,嚴禁非啟封人員入井。
3、礦井主扇必須保證正常運轉。
4、入井后,由現場指揮組統一指揮行動,啟封過程中,調度室值班人員保持與井下隨時聯系。
5、現場指揮必須設在通風良好的安全地點,并用災區電話與啟封小隊保持不斷聯系,若有異常,必須采取措施,立即進入救援。
6、啟封人員啟封前,經全面檢查,符合《規程》要求后向指揮中心匯報,征得同意后,方可開始啟封。
7、啟封前,必須把回風側的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切斷回風流中的電源,并在通往回風道交叉口處設置警戒。
8、啟封開始前,救護隊隊長必須檢查每個隊員的個人裝備是否完好,每個隊員必須按規定正確佩戴和使用,且備齊氧氣呼吸器工具和裝有配件的備件袋。
9、在啟封過程中,各啟封人員必須提高警惕,嚴格按章指揮,按章作業。
10、在啟封過程中,任何情況下都嚴禁任何人單獨行動,嚴禁面罩漏氣,隊員應保持在彼此能看到或聽到音響信號的范圍以內,若有危險情況時,利用音響信號聯系。
11、氣體排放應按次序、分階段、逐步排放,不得一次性排放,嚴禁一風吹。
12、采區啟封正常后,及時測定工作面供給風量,在保證供風安全的情況下,將采區供風控制在最小范圍內,以防大量供風而發火。
13、啟封結束后,組織有關人員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尤其對采區工作面來壓情況,支架穩定情況做全面檢查,并按“五定”原則立即整改,通過驗收合格后,方可恢復各有關工作。
14、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工種操作規程》及相關規章制度、措施要求進行。
篇2:運輸巷啟封密閉排放瓦斯技術安全措施
根據采掘部署,我礦需啟封原3328風巷密閉排放瓦斯,以保證4332機巷的安全施工。為保證啟封密閉排放瓦斯安全,特制定啟封密閉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
1.啟封3328風巷密閉密閉排放瓦斯時間為2014年9月21日。
2.啟封3328風巷密閉排放瓦斯由通風科負責,代樹云現場負責。
3.所有參加啟封密閉人員入井前認真檢查安全儀器、儀表、礦燈、工具,杜絕失爆。
4.啟封3328風巷密閉排放瓦斯采用全負壓排放。
5.啟封3328風巷密閉時必須先檢查密閉處瓦斯濃度,密閉處不超過1%,頂、幫無危巖,確保無安全威脅后方可使用防爆銅釬、銅錘敲擊密閉。
6.啟封3328風巷密閉前通風科協助救護隊在332運輸巷開口處、三中巷水泵以上+42m墩尖兒以下、+120m西翼回風連接巷、+120m西翼電所風門處、263西翼回風連接巷風門處安設警戒,檢查瓦斯。
7.切斷排放瓦斯風流經過所有地點電源(排放瓦斯風流經過所有地點均無電源)。
8.當密閉中心打開一個孔后,必須停止敲擊,由救護隊檢查全風壓第一匯合處風流瓦斯濃度,當第一匯合處風流瓦斯濃度超過1.5%時,必須在密閉孔上控制風量,保證第一匯合處風流瓦斯濃度不超過1.5%,待第一匯合處風流瓦斯濃度低于1.5%,方可將密閉口擴大,循序漸進,始終保證第一匯合處風流瓦斯濃度不超過1.5%。
9.當全風壓第一匯合處瓦斯濃度低于1.5%,檢查332回風巷瓦斯濃度低于1%,方可由救護隊員進入332運輸巷、回風巷進行瓦斯檢查。
10.進入332運輸巷、回風巷必須加強對頂、幫危巖檢查,當出現有垮塌,威脅人身安全時,必須立即停止前進,待作好支護,確保無安全威脅時,方可繼續前行,否則嚴禁前行。
11.排放瓦斯時必須嚴格執行“八不準”原則,出現其他異常情況時由礦總工負責現場決定處理。
12.檢查332運輸巷、回風巷內各點瓦斯濃度低于1%,方可由陳建勇宣布瓦斯排放結束。
13.參加啟封密閉排放瓦斯所有人員必須學習本措施簽字。
14.未盡事宜,遵照《煤礦安全規程》執行。
?
?紅源井煤礦
?2014年1月24日
篇3:啟封密閉排放瓦斯技術措施
啟封密閉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
說明:啟封密閉必須由救護隊負責實施,巷道瓦斯排放全過程必須由救護隊負責。排放巷道附近有瓦斯抽采系統的應做到先抽后排(施工密閉墻時預留措施孔的孔徑不小于4吋;盲巷封閉前,預置瓦斯抽放管路至迎頭,以便后期啟封可先抽后排)。
(一)概況
1.啟封密閉排放瓦斯原因
2.排放巷道基本情況
啟封密閉排放巷道名稱、封閉日期、封閉材質、巷道性質、支護形式、長度、坡度、巷道墻內瓦斯、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濃度、溫度、預計墻內瓦斯積聚總量、積水及片冒等情況。
(二)組織措施
1.啟封排放瓦斯指揮部成員組成
2.指揮部成員職責與分工
3.時間安排
啟封密閉排放瓦斯日期、班次、時間,預計排放需要的時間。
4.井下指揮地點及通訊要求
(三)瓦斯排放準備工作
1.通風系統的調整
(1)說明排放瓦斯是否需要對通風系統進行調整,需調整的要說明調整的技術方案。
(2)說明瓦斯排放路線。
2.局部通風機安設
3.啟封密閉與瓦斯排放的工具、材料
風鎬、釬子、風水軟管、風筒等規格、數量。
4.瓦斯監測傳感器的設置
(四)停電、撤人、警戒要求
1.停電、撤人區域
2.警戒位置及負責人
明確警戒到位的聯系方式等。
(五)啟封安全技術措施
1.啟封程序要求
說明啟封程序、工具要求等。
2.人員分工要求
3.控風方法
(六)瓦斯排放安全技術措施
1.排放瓦斯方法
排放瓦斯采用逐節、限流排放,明確回風流瓦斯濃度控制要求及操作方法,嚴禁“一風吹”。
2.保障人員安全措施
3.排放巷道內積水、冒頂等異常情況處理
排放過程中遇巷道積水、片冒等異常情況處理預案(排水、修復巷道施工期間救護隊必須全程監護),以及需要說明的其他安全注意事項。
4.排放結束
排放結束的技術指標,及恢復正常通風前驗證檢查要求。宣布排放結束的程序要求。
(七)附圖
啟封密閉排放瓦斯通風系統平面示意圖
要求在圖上標注出密閉墻位置、局部通風機安設位置、瓦斯排放回風流路線、各警戒點位置、瓦斯傳感器安設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