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初采安全技術補充措施
一、說明
12406工作面即將開始回采,本工作面前期為單面生產(走向長度為202m),采用炮采機裝工藝,爆破落煤,鏟煤板自動裝煤,循環進尺為1.2m;后期為對拉工作面(走向長度為518m),采用爆破落煤,人工裝煤,循環進尺為1.0m,采取條帶式開采方案(采20m留20m);為保證本工作面初采時的安全生產,特編制以下安全技術補充措施。
二、初采安全技術補充措施
(1)12406工作面切眼在掘進施工時,切眼凈高1.8m、凈寬2.0m,采用錨網(鋼筋網)支護;工作面初采前,把溜子推到煤壁,在切眼內重新生根一排;前期采用2.2m或2.5m單體支柱配合1.2m鉸接頂梁鉸接使用(一梁一柱),柱距0.6m;后期采用2.2m或2.5m單體支柱配合1.0m鉸接頂梁鉸接使用(一梁一柱),柱距0.7m;生根時木枇接頂,支柱必須穿鞋,但確保初撐力達到6.37MPa,必要時用方木把頂接實,并栓好防倒繩;重新生根后,兩幫錨桿背板可回撤,頂板錨桿可回撤背板(鐵背板和木背板),鋼網不能回撤,鋼網與生根支柱一并回撤。
(2)回采第一硐時,根據逮頂情況,煤壁用1.2~1.6m單體支柱配合1.2(1.0)m鉸接頂梁支護,并與生根頂梁鉸接,不能鉸接的必須保持一梁兩柱。
(3)隨著回采進度,工作面煤壁進入實幫,并且頂板已逮住,工作面按照“見四回一”的原則,逐步用1.2~1.6m支柱把2.2m或2.5m的支柱替換。
(4)工作面推進三硐后,工作面戧柱、正規支柱及密集支柱按規程規定支設齊全,并進齊擋煤皮子,采用炮采機裝工藝正常生產(回撤前期,三硐之前人工攉煤)。
(5)放炮前,漏液、卸液的支柱要及時更換,防止放炮倒棚;放炮時班長以上的管理干部及時跟炮,放炮崩倒的支柱要及時維護。
(6)在工作面推進過程中,如回柱后3~5個循環,采空區頂板有局部不落時,
該地段所有支柱,特別是沿切頂線密集柱和戧柱,必須全部進行二次注液,三班設專人觀察頂板,發現危險立即示警,將人員撤至安全地點。
三、初次放頂安全技術補充措施
由于本礦12下煤初次來壓步距約為18m~22m,頂板進入初次來壓前,要加強對頂板的管理。
(1)三班設專人觀察頂板,發現危險立即示警,將人員撤至安全地點,頂板觀察員現場交接班,不得擅自離開,發現來壓預兆,立即向調度室匯報并采取措施。
(2)工作面有初次來壓征兆時,每班(生產班)可多留一排支柱,第一次回柱放頂以回兩排柱為宜,分段回柱放頂間距不小于15m;第一次回柱放頂結束后,工作面按照3~4峒頂板管理方式進行回柱放頂。
(3)在工作面推進過程中,如回柱后3~5個循環,采空區頂板有局部不落時,該地段支柱必須全部進行2次注液,沿切頂線密集柱要棵棵支設齊,并補齊戧柱。
(4)當后部懸頂(懸頂面積不大于10m2)超過5m不落時,打好戧柱。
(5)當后部懸頂(懸頂面積不大于15m2)超過10m不落時,還要在壓力集中區間隔5m支設一組木垛或“叢柱”。
(6)當后部懸頂(懸頂面積大于15m2)超過15m不落時,要另行編制強制放頂或強化措施報礦審批。
(7)初次放頂前,必須全面檢查工作面支柱的實際支護狀況,對歪斜的支柱特別是向煤壁歪斜的支柱、鉆底支柱、漏液支柱、頂梁架設不合格的支柱,必須重新打好。
(8)初次放頂前,成立初次放頂領導小組。
組長:李強副組長:張榮秋、跟班副區長
成員:當班主管班長、放炮組長
工區干部跟班指揮,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四、密切加強頂板來壓觀測
當工作面出現老頂初次來壓和周期來壓預兆,如煤壁片幫嚴重、頂板產生裂縫或掉渣、頂板下沉量和下沉速度明顯增加,支柱載荷迅速增加、大量支柱卸載、采空區響聲增大等現象時,必須立即停止工作面的一切工作,所有人員撤離至安全的地點,待工作面壓力穩定后,經管理人員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由工作面的兩端開始進行維護,維護結束后才能恢復工作。
本措施中未提到的安全措施,嚴格按照《12406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執行。
篇2:回采工作面初采安全技術措施
現某回采工作面進入投產階段,為保證工作面初采過程中的安全,特編制如下安全技術措施,請相關單位遵照執行。
一、一般要求:
1、現場必須準備足量的外注式單體液壓支柱、挑板、草鞋板、等基本支護材料。設備設施在開采前安裝準備好。
2、進入工作面作業前,由值班隊干、安全瓦斯檢查員和班長對工作面和上下兩巷的支護情況進行詳細的檢查,及時清除危矸活巖,確認無安全危險后,才準職工進入采煤工作面作業。
3、作業人員必須做好自主保安和互助保安。作業前,必須先檢查作業范圍內的頂板和支護情況,對浮巖先刁放再支護,支護未搞好,不準作業。在作業過程中,作業人員必須集中精力,隨時做到敲幫問頂,相互提醒安全,堅持經常性的安全喊話。
4、采煤工作面初采時,開切眼內基本支護材料必須齊全,頂板破碎處必須加金屬網支護,有危及安全的隱患必須及時處理,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才準投產。
5、強化支護質量,值班人員和安瓦員嚴格督促檢查,防止出現頂板臺階下沉和緩慢下沉。
6、在初采的過程中,必須保證風量;值班隊干和安瓦員在現場負責安全。
7、初采期間,每班必須有安全科、生產技術科等相關人員輪流跟班作業,跟班至采空區初次來壓,跟班時必須向礦調度室進行三匯報。
二、組織措施
1、成立初采領導小組:
組長:譚千貴
副組長:張宜林、彭偉宏、李方偉
成員:王建明、黃毅、李元金、冉光君、李方書、李佳俊、秦須林、陳濤、李順華、馬小波、蔣李及采煤隊全體隊干。
2、小組職責:
1、領導、組織、協調某回采工作面初采工作。
2、研究處理工作面初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監督檢查措施貫徹落實情況。
三、采面初采的安全技術措施:
1、工作面木支柱必須全部換成單體支柱才可開始排臺階,排臺階時必須邊采邊支。
2、所有支柱必須見頂見底,嚴禁摻打在浮煤、浮矸上。
3、初采時,首先要做到煤壁直、支柱直,溜槽直。
4、初次放頂期間,采面可執行“見五回一”,即4~5排控頂,以保證放頂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5、當頂板活動劇烈時,采面所有人員必須停止作業,同時撤出采面至安全地點,待頂板穩定后,必須先由值班隊干和安瓦員共同進入采面觀察頂板和支護情況,確認無安全危險后,才準職工再進入采面恢復作業。
6、必須隨時觀察作業區域的環境,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
7、本措施與《某回采工作面作業規程》一并貫徹執行。
8、領導小組成員在某回采工作面初采期間,必須根據初采跟班安排表到現場跟班,掌握初采工作進展情況和現場頂底板、支護安全狀況,督促本措施的貫徹落實,并及時解決初采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具體問題,遇重大問題及時報告,由組長及時召集專門會議研究解決,以保證初采工作安全、順利。
篇3:初采安全技術措施
⑴工作面初采前必須對全面支架及運輸設備狀況進行系統檢查,確認完好方可做撕幫前的準備。
⑵準備好拆除工具,兩人一組進行施工,拉茬距離不小于15m。
⑶先拆除煤壁木錨桿尾楔及木托板,再進行剪網,人工將錨桿木托板回收至材料道料場待回,嚴禁拆除后的部件進入運煤系統。
⑷采煤機沿工作面單向割煤,前滾筒割采高范圍內的頂煤,后滾筒割底煤。調整上下滾筒的相對位置,采煤機進行返刀。
⑸由于工作面安裝期間,運輸機鋪設與支架之間高度局部未達到規定要求,故煤機割第一刀煤時,局部需臥溜、調整支架狀況后,方可割煤,防止煤機滾筒割壞支架護幫板千斤頂。
⑹推移輸送機彎曲段和機頭、尾將輸送機推直,及時調整輸送機及支架大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