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段掘進補充安全技術措施
一、技術規格及工程量
1﹑該巷道在十臺刮板道開門掘進,與22602下刮板道貫通,總工程量為60余米。
2、巷道斷面:
①凈斷面:上寬1.7m±50㎜下寬2.4m±50㎜高1.7m±50㎜
②毛斷面:上寬2.1m下寬2.7m高1.9m
③棚距:0.6m±50㎜
3、支護方法:梁子用長2m、直徑不少于18㎝的圓木,腿子用長2m、直徑不少于16㎝的圓木,用梁子與腿子配合成梯形支護,支架扎腳78?,梁腿間采用親口銜接,用邊塊三角點抬雙邊櫨,五貫齊全,用茅柴雜柴關好頂板和胸子。
二、頂板管理措施
1、開門前必須抬好開門櫨,加固開門處附近支護。
2、堅持敲邦問頂制度,每次開工前必須清除頂邦松矸。
3、及時支護、支架緊跟工作面,及時抬好邊櫨,嚴禁空頂作業。
4、支架必須架正、架牢,迎山有力,空頂處用老木子接頂。
5、頂板破碎時,適當加密棚子,棚距在0.5m左右。
6、工作面往前掘進時,要經常檢查后面的頂板情況,及時更換斷梁折腿,維修時遵守“先補后拆、由外向里、逐架進行”的原則。
三、通風瓦斯管理
1、堅持“三不作業”制度,即無風微風不作業、不檢查瓦斯不作業、瓦斯超限不作業。
2、嚴禁破壞通風設施,瓦檢員要對所轄范圍內的通風設施和牌板加強檢查和維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風筒吊掛做到“兩靠一直、轉變平滑”及時修補風筒破口,風筒出口距工作面不得大于5m,確保工作面有足夠的新鮮風量。
4、風機啟動前必須檢查局扇附近10m內瓦斯濃度,只有在瓦斯濃度低于0.5%時方可啟動,嚴禁打循環風,工作面風流瓦斯濃度達1%時,必須停止作業;達到1.5%時,必須停工、斷電、撤人并進行處理;電動機及其附近20m內瓦斯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運轉,切斷電源撤出人員進行處理,并向調度室和工區領導匯報。
5、當作業人員不在工作面時,嚴禁將風筒拆脫,只對作業點吹風。
6、堅持使用風電、瓦斯電閉鎖裝置。
7、臨時停工的地點,不得停風,否則必須切斷電源、設置柵欄、掛好“禁止入內”的警示牌,禁止人員入內,并向工區匯報,如果恢復施工,必須事先按措施排放瓦斯。
篇2:掘進工區技術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在總工程師、礦技術部門和區長的領導下進行工作,對本區的安全生產負技術責任。
二、貫徹執行黨和國家安全生產技術方針、政策、法規,負責編制施工工程的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對本區的“一通三防”及頂板管理負技術管理責任。
三、配合有關科室搞好本區職工的安全、技術培訓工作,組織全員學習先進生產技術,積極開展技術革新,推廣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提高全員技術素質。
四、每天分析一次迎頭地質變化情況,并向上級技術部門匯報,負責本區質量標準化內業資料的整理工作。
五、及時參加技術例會,學習兄弟單位的先進經驗,匯報本區施工工程迎頭地質變化情況。
六、必須堅持“一工程一措施”,工程施工前要及時、準確地把作業規程或技術措施貫徹傳達到每位職工,并進行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試卷在施工期間保留備查。
七、堅持深入井下現場,作好迎頭技術指導,保證施工巷道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及時延長巷道中線、腰線,確保貫通巷道準確安全透窩。
八、協助區長抓好現場安全質量管理,發生事故時及時提供技術資料,協助制定救災措施。事故后參與事故的調查與分析,總結經驗,補充制定安全技術措施,防止事故重復發生。
篇3:掘進支護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在班組長的領導下,負責掘進迎頭的扶棚工作。
二、按《作業規程》規定的要求進行扶棚、腰幫、背頂,保證工程質量符合標準,做到巷道斷面、支護、中腰線均符合設計要求。
三、施工中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和撅頂道制度,出煤(矸)扶棚前,認真檢查巷道支護及幫頂情況,加固迎頭支護,扶好棚后,安全設施上齊。
四、根據現場煤巖層變化情況,改變支護間距,改進支護工藝,提高工效,降低消耗,保證循環,加快進度,確保安全生產。
五、認真學習規程,鉆研技術業務,不斷提高施工質量,嚴格執行煤礦三大規程,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決杜絕“三違”現象。
六、服從帶班區長、班長的分配,協同其它工種共同完成當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