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錨桿錨固力錨索預緊力檢測安全措施
根據錨桿、錨索施工技術規范規定,需對井下錨桿進行錨固力、錨索預緊力檢測。為確保檢測期間的安全,特制定本技術安全措施。
一、技術措施
1、檢測儀器:YML-II型煤礦用錨桿拉力計;使用2號錠子油或20號機械油。
2、檢測方法:
(1)接通液壓源;用快速接頭及膠管將進出油口與油泵連接好。
(2)用絲桿、支撐筒、油缸與要檢測的錨桿螺紋接頭連接好。
(3)啟動油泵,操作換向閥(加壓),開始檢測。
(4)讀數:壓力表讀數(MPa)乘以0.4,即為檢測拉力值,單位t。
(5)檢測完畢后,操作換向閥卸壓,使壓力表歸零,油泵活塞全部縮回。
3、檢測時間及數量規定;不定期檢測。每施工60m抽樣檢查一組,每組隨機抽樣4根進行檢查。設計變更或材料變更時,應做相應錨桿錨固力檢測,數量不變。
4、檢測點設置要求:
(1)梯形斷面:同一斷面頂板抽試2根、兩幫各一根為一組,幫部無錨桿,在頂板上檢測4棵。
(2)拱形斷面對錨桿隨機抽樣做錨固力檢測。
(3)檢測順序;頂板錨桿檢測順序由靠幫錨桿向巷道中部錨桿順序依次檢測,幫部錨桿則由下至上的順序檢測。
5、設計錨桿錨固力標準;為64KN,設計壓力表讀數≥16Mpa,錨桿拉拔加壓應緩慢均勻,直至錨桿松動或壓力表讀數(數顯值)達到錨桿設計錨固力64KN(壓力表值為16Mpa,轉為拉力值6.4t)。
6、錨索預緊力標準;直徑22mm的強力錨索預應力應控制在250-300KN,直徑17.8-20mm的錨索預應力應控制在150-250KN。
7、被抽查的錨桿、錨索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只要其中1根錨桿不合格,必須進行第二組抽查,如仍不合格,有關人員要及時分析原因,并采取補救措施。
8、在每組檢測中都要做好原始記錄,并建檔管理,填寫報告單,報交相關領導及工區。
9、用油漆做好標記,為下次檢測作參照。
二、安全措施
1、每次正常錨桿錨固力檢測前,錨桿拉力檢測工必須仔細檢查油量、油管、壓力表、卸壓閥、密封圈、各連接件的連接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設備性能良好。必須對拉力計進行空載加壓卸壓、出缸收缸試驗,確保檢測期間設備工作正常。
2、選定檢測點后,先找頂找幫確定安全可靠才開始安拉拔裝置,安裝拉力計時,其作用線應于錨桿同心,必須牢固可靠,防止拉拔裝置脫落傷人。
3、檢測完畢后,先找頂找幫確定安全后,再拆除拉拔裝置,進行新的檢測;或拆除各連接部件,將拉力計放回工具箱。工具箱加鎖并放于各個掘進工作面安全保管。
4、檢測完成后必須將拉力計卸壓,方可取下拉拔裝置。
5、高壓油管應定期進行打壓試驗,嚴禁使用不合格的軟管。
6、安裝錨桿拉力計前必須檢查周圍支護、設備情況。只有在支護完好、避讓開其他設備運轉的情況下方可進行錨固力檢測。凡在檢測中錨桿錨固力不達標的,必須補打。
7、檢測錨桿錨固力時,必須停止所有影響此項工作的其他工作。
8、檢測頂部錨桿時要架好牢固的人字梯。并且有1至2名人員在人字梯旁進行保護,做好自保和互保的安全。
9、在檢測錨桿錨固力時,錨桿兩側3米范圍內及正前(下)方不準有人及其他設備,所有人員必須躲至安全地點,以防傷人。
10、發現錨桿縮進拉桿座內時,必須及時卸載。
11、若巷道遇頂板破碎需要錨網噴時,必須先對此處錨桿進行錨固力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噴漿,否則不能對此巷道進行噴漿。
12、在測試錨桿錨固力期間,實行兩端站崗,10m范圍內嚴禁通行。
13、無特殊要求,不得對錨桿進行破壞性試驗。
14、巷道交岔點不得進行錨桿拉力試驗。
三、組織措施
1、凡參加此項工作人員,必須對本措施進行學習,否則不能參加本項工作。
2、錨桿拉力計使用20號機械油,由技術科提計劃,供銷科采購。
3、錨桿錨固力必須由技術科安排專人(即錨桿拉力檢測工)檢測。
4、錨桿拉力檢測工必須熟悉所用設備的性能,能正確操作及處理一般故障。
5、檢測時做好檢測記錄,檢測完成后,及時上報公司相關部門。
6、在檢測錨桿錨固力時,兩人一組,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否則不準進行錨桿錨固力檢測。
本措施未盡事宜,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及《掘進作業規程》等相關規定、條文執行。
昌都生產技術部
2015年4月14日
篇2:錨桿錨索支護工崗位責任制
第一條在班組長的領導下,負責指定地點的錨桿、錨索支護的施工作業。
第二條認真執行“三大規程”,掌握《作業規程》主要內容,熟知錨桿眼的布置參數,及有關技術質量要求,并認真貫徹執行。
第三條熟練掌握錨桿(錨索)機的操作要領,了解錨桿(錨索)機的工作原理。
第四條工作中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做好臨時支護。
第五條做好防塵工作,嚴禁干打眼。
第六條根據現場煤巖層變化情況,改變支護間距,改進支護工藝,提高工效,降低消耗,保證循環,加快進度,確保安全生產。
第七條搞好區域文明衛生,做到文明生產。
第八條認真學習規程,鉆研技術業務,不斷提高施工質量,嚴格執行煤礦三大規程,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決杜絕“三違”現象。服從帶班區長、班長的分配,搞好工種協調,共同完成當班任務。
篇3:錨桿錨索安全技術交底
一、職業健康安全目標:
無死亡事故、無重大重傷事故、無重大交通事故、無重大中毒事故、無重大火災事故。
二、安全注意事項及預防措施
1、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應嚴格執行現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夜間施工時,現場應設有保證施工安全要求的照明設施。
2、施工作業人員,必須遵守本工種的各項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作業人員、進入現場人員必須按規定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嚴禁違章赤腳或穿拖鞋作業。
3、作業人員必須定期進行身體檢查,診斷患有心臟病、貧血、高(低)血壓、癲癇、恐高癥等其他不適宜從事高處作業的疾病,不得從事高處作業。在工作前和工作中均不得食用酒精類飲料,不應在禁止煙火的場所吸煙。
4、如出現危及或可能傷及人員的危險時,所有相關的工作應停止直至危險狀態得到消除。
5、任何表現出不安全因素的設備和工具必須立即停止使用,直至處于安全狀態或從施工區域移出或更換。
6、遇雨天應作好防雨準備,設置安全警示標志,防止坍塌事故發生。
7、控制箱電氣開關、閘刀等須設置防雨棚或防雨罩,設漏電保護器以防漏電。
8、施工前,應認真進行技術交底,應認真檢查支護作業區及周邊邊坡的穩定情況,排除危石及障礙物,確保在安全的狀態下進行邊坡支護施工。施工中應分工明確、統一指揮。
9、施工機具應設置在安全地帶,各種設備應處于完好狀態。張拉設備應可靠,張拉時應采取防護措施,防止夾具飛出傷人,機械設備的運轉部位應用安全防護裝置。操作人員必須戴防護眼鏡,防止漿液射入眼鏡內。如有漿液射入眼鏡內,必須進行充分沖洗,并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
11、高壓液體和壓縮機管道的耐久性應符合要求,管道連接應牢固可靠,防止軟管破裂、接頭斷開,導致漿液飛濺和軟管甩出的傷人事故。
12、錨桿鉆機應設安全可靠的反力裝置。在有地下承壓水地層中鉆進,孔口必須安設可靠的防噴裝置,一旦發生漏水、漏沙時能及時堵住孔口。
13、電動機運轉正常后,方可開動鉆機,鉆機操作必須專人負責。處理機械故障時,必須使設備斷電、停風,向施工設備送電、送風前,應通知有關人員。
14、向錨桿孔注漿時,注漿罐內應保持一定數量的砂漿,以防罐體放空,砂漿噴出傷人。
15、發生事故應及時搶救人員、財產,保護現場并向有關人員報告。現場執行交接班制度。
16、檢驗錨桿錨固力應遵守下列要求:
(1)拉力計必須固定可靠。
(2)拉拔錨桿時,拉力計前方和下方嚴禁站人。
(3)錨桿桿端一旦出現縮頸時,應及時卸荷。
17、錨索施工應遵守下列要求:
(1)張拉錨索時,孔口前方嚴禁站人。
(2)進行預應力錨索施工時,其下方嚴禁進行其他操作。
(3)封孔砂漿未達到設計強度的70%,不得在錨索端部懸掛重物或碰撞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