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回風上山探巷密閉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

回風上山探巷密閉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5951

因生產需要,需啟封編號04號密閉,即11回風上山探巷密閉,形成通風系統。密閉厚度均為500mm,閉內長度104米,密閉內CH4濃度0.2%,CO2濃度0%,CO濃度0%,溫度12℃。為確保安全啟封和排放瓦斯工作,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確定啟封密閉時間:2013年3月22日9:00-11:00;

啟封密閉地點:11回風上山探巷密閉。

二、成立啟封密閉及排放瓦斯領導小組:地點設在調度室

領導小組設總指揮:楊保森

副總指揮:張國慶

成員:楊振興姚國銀邢俊峰高喜明

劉峰趙東升于千里楊少軍崔少輝

趙鵬程周慧遠韓少輝陳慧東邢樹亮

等新密市礦山救護大隊成員

三、入井前必須檢查好所攜帶的礦燈、自救器是否完好,設備是否齊全,否則不準入井。

四、排放瓦斯前各警戒點安排專人設好警戒,并派電工和瓦斯檢查員檢查回風路線區域內無人員作業,并停掉經過回風路線中的所有設備電源,確保安全后,方可通知井下啟封密閉及礦山救護大隊現場人員,進行啟封密閉、排放瓦斯工作。警戒點位置:①運輸聯行;②主副井聯巷;③11012一聯巷。

五、各警戒點設好警戒后開始啟封密閉排放瓦斯,首先礦山救護大隊人員在11回風上山探巷密閉上方,開啟0.5㎡的口子,開口完成后,等待礦調度室命令,并隨時檢查密閉外瓦斯濃度情況。在其濃度安全的情況下,命令工作人員接通探巷內的一節風筒,隨后利用局扇通風,再檢查瓦斯濃度,等其濃度降到安全濃度以下,再接第二節,以此類推,直至排到11回風上山探巷掘進工作面。排放瓦斯過程中,控制送風量,使排放瓦斯濃度在1.5%以下,嚴禁“一風吹”。

六、瓦斯檢查員隨時檢查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等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在1%以下、二氧化碳濃度在1.5%以下,局扇連續通風時間超過一小時后,密閉全部開啟,由礦山救護大隊人員佩戴好自救器一前一后,相距5米進入檢查,檢查排放巷道內二氧化碳和瓦斯濃度,確認瓦斯等有害氣體濃度均在安全范圍內,瓦斯排放結束。

七、排放結束后,向總指揮匯報該地點啟封密閉工作結束,通風正常。通風隊做好排放瓦斯后的后續工作。

八、附排放瓦斯人員警戒位置示意圖:

篇2:運輸巷啟封密閉排放瓦斯技術安全措施

根據采掘部署,我礦需啟封原3328風巷密閉排放瓦斯,以保證4332機巷的安全施工。為保證啟封密閉排放瓦斯安全,特制定啟封密閉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

1.啟封3328風巷密閉密閉排放瓦斯時間為2014年9月21日。

2.啟封3328風巷密閉排放瓦斯由通風科負責,代樹云現場負責。

3.所有參加啟封密閉人員入井前認真檢查安全儀器、儀表、礦燈、工具,杜絕失爆。

4.啟封3328風巷密閉排放瓦斯采用全負壓排放。

5.啟封3328風巷密閉時必須先檢查密閉處瓦斯濃度,密閉處不超過1%,頂、幫無危巖,確保無安全威脅后方可使用防爆銅釬、銅錘敲擊密閉。

6.啟封3328風巷密閉前通風科協助救護隊在332運輸巷開口處、三中巷水泵以上+42m墩尖兒以下、+120m西翼回風連接巷、+120m西翼電所風門處、263西翼回風連接巷風門處安設警戒,檢查瓦斯。

7.切斷排放瓦斯風流經過所有地點電源(排放瓦斯風流經過所有地點均無電源)。

8.當密閉中心打開一個孔后,必須停止敲擊,由救護隊檢查全風壓第一匯合處風流瓦斯濃度,當第一匯合處風流瓦斯濃度超過1.5%時,必須在密閉孔上控制風量,保證第一匯合處風流瓦斯濃度不超過1.5%,待第一匯合處風流瓦斯濃度低于1.5%,方可將密閉口擴大,循序漸進,始終保證第一匯合處風流瓦斯濃度不超過1.5%。

9.當全風壓第一匯合處瓦斯濃度低于1.5%,檢查332回風巷瓦斯濃度低于1%,方可由救護隊員進入332運輸巷、回風巷進行瓦斯檢查。

10.進入332運輸巷、回風巷必須加強對頂、幫危巖檢查,當出現有垮塌,威脅人身安全時,必須立即停止前進,待作好支護,確保無安全威脅時,方可繼續前行,否則嚴禁前行。

11.排放瓦斯時必須嚴格執行“八不準”原則,出現其他異常情況時由礦總工負責現場決定處理。

12.檢查332運輸巷、回風巷內各點瓦斯濃度低于1%,方可由陳建勇宣布瓦斯排放結束。

13.參加啟封密閉排放瓦斯所有人員必須學習本措施簽字。

14.未盡事宜,遵照《煤礦安全規程》執行。

?

?紅源井煤礦

?2014年1月24日

篇3:啟封密閉排放瓦斯技術措施

啟封密閉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

說明:啟封密閉必須由救護隊負責實施,巷道瓦斯排放全過程必須由救護隊負責。排放巷道附近有瓦斯抽采系統的應做到先抽后排(施工密閉墻時預留措施孔的孔徑不小于4吋;盲巷封閉前,預置瓦斯抽放管路至迎頭,以便后期啟封可先抽后排)。

(一)概況

1.啟封密閉排放瓦斯原因

2.排放巷道基本情況

啟封密閉排放巷道名稱、封閉日期、封閉材質、巷道性質、支護形式、長度、坡度、巷道墻內瓦斯、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濃度、溫度、預計墻內瓦斯積聚總量、積水及片冒等情況。

(二)組織措施

1.啟封排放瓦斯指揮部成員組成

2.指揮部成員職責與分工

3.時間安排

啟封密閉排放瓦斯日期、班次、時間,預計排放需要的時間。

4.井下指揮地點及通訊要求

(三)瓦斯排放準備工作

1.通風系統的調整

(1)說明排放瓦斯是否需要對通風系統進行調整,需調整的要說明調整的技術方案。

(2)說明瓦斯排放路線。

2.局部通風機安設

3.啟封密閉與瓦斯排放的工具、材料

風鎬、釬子、風水軟管、風筒等規格、數量。

4.瓦斯監測傳感器的設置

(四)停電、撤人、警戒要求

1.停電、撤人區域

2.警戒位置及負責人

明確警戒到位的聯系方式等。

(五)啟封安全技術措施

1.啟封程序要求

說明啟封程序、工具要求等。

2.人員分工要求

3.控風方法

(六)瓦斯排放安全技術措施

1.排放瓦斯方法

排放瓦斯采用逐節、限流排放,明確回風流瓦斯濃度控制要求及操作方法,嚴禁“一風吹”。

2.保障人員安全措施

3.排放巷道內積水、冒頂等異常情況處理

排放過程中遇巷道積水、片冒等異常情況處理預案(排水、修復巷道施工期間救護隊必須全程監護),以及需要說明的其他安全注意事項。

4.排放結束

排放結束的技術指標,及恢復正常通風前驗證檢查要求。宣布排放結束的程序要求。

(七)附圖

啟封密閉排放瓦斯通風系統平面示意圖

要求在圖上標注出密閉墻位置、局部通風機安設位置、瓦斯排放回風流路線、各警戒點位置、瓦斯傳感器安設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