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物業管理服務糾正預防措施實施程序

某物業管理服務糾正預防措施實施程序

2024-07-15 閱讀 7743

物業管理服務糾正和預防措施實施程序

為了及時糾正在物業管理服務過程中產生的不合格,并對不合格服務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采取有效的糾正與預防措施,消除潛在原因,防止不合格服務的再發生,保證公司服務品質的不斷提高,特制定此工作程序。

一、管理職責

1、由產生不合格服務的部門主管級以上人員負責組織調查產生不合格的原因,制定有效的糾正措施,相關職能部門制定預防措施,并分析該預防措施的科學合理程度,管理處品質負責人負責監督糾正和預防措施實施,并驗證其效果。

2、品質負責人或相關主管負責落實責任人,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

3、管理處經理對部門實施糾正預防措施的過程進行監督,對總經理負責。

二、管理過程

1、如果是由質量文件或服務規范引起的不合格,由品質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論證,提出修改意見,呈交經理審核及總經理審批后修改、下發,保存與此有關的文件和記錄,由管理處經理負責監督.

2、如果是由員工自身素質引起的不合格,由人事或培訓負責人會同發生不合格服務的部門負責人進行人事調整、處罰或加強員工的培訓等,由管理處經理負責監督.

3、如果是由服務設備或設施引起的不合格,采取的糾正措施包括增加或更換設備設施,重新選擇分承包方或內部調配及進行合理技術改造等,由管理處經理負責監督。

4、對出現嚴重的或具有代表性的不合格,由管理處經理按總經理的意見,組織有關部門開展專題討論,對質量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制定措施并組織實施,由管理處部經理負責監督。

5、品質負責人把各部門所采取的預防措施、實施過程和結果記錄,進行整理、收集、并提交給公司組織的管理評審。

6、對于管理評審中確定的糾正預防措施,由品質負責人負責監督執行.

三、相關工作記錄表格

《不合格報告》

篇2:某工程項目安全事故預防措施

工程項目安全事故預防措施

1開展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規章制度教育。

2進行安全知識崗位培訓,提高職工的安全技術素質。

3推廣安全標準化管理操作和安全確認制度活動,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和程序進行各項作業。

4加強重點要害設備、人員作業的安全管理和監控,搞好均衡生產。

5注意勞逸結合,使作業人員保持充沛的精力,從而避免產生不安全行為。

6采取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改善勞動條件。

7加強安全技術的研究,采用安全防護裝置,隔離危險部位。

8采用安全適用的個人防護用具。

9開展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和整改不安全隱患。

10定期對作業條件(環境)進行安全評價,以便采取安全措施,保證符合作業的安全要求。

篇3:工程項目安全設施設備投入對安全隱患預防措施

工程項目安全設施、設備投入及對安全隱患的預防措施

1安全設施、設備的投入

1.1施工現場對施工全過程實行實施監控。

1.2現場所有管理人員人手一部低頻便攜式通訊設備,縱向從項目經理到各專業工程師進行工程指揮,橫向各部門、各分區負責人、各專業工程師進行聯系、協調。

1.3施工現場所有臨邊均采用統一定制的安全防護欄。

2安全隱患的預防措施

2.1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保證體系。

2.2建立安全管理小組,對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進行綜合分析,制定事故預案應急措施。

2.3逐月組織安全管理及其相關人員進行安全檢查,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

2.4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培訓。

2.5定期召開安全工作會議,總結安全生產情況,布置安全生產工作。

2.6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技術交底制度。

2.7編制安全生產專項方案,并嚴格按照方案實施。

2.8現場設立配電室,配電室使用非易燃材料搭設,配電室出線全部采用三相五線制。

2.9編制臨時用電施工專項方案,建立內業檔案資料,對現場線路、各級配電箱定期檢查。

2.10各級配電箱均安裝漏電保護裝置,定期采用漏電測試儀對每個漏電開關進行測試。

2.11施工用其中設備的安裝、使用、保養、拆除均由專業隊伍進行。

2.12施工用鋼絲繩根據用途保證足夠的安全系數,表面磨損、斷絲超標的不使用。

2.13施工車輛交通運行有專人指揮。

2.14中小型施工機械在進場前進行維修保養,安全裝置齊全有效。

2.15施工現場設專職機械管理人員,機械設備操作保證專機專人,持證上崗,嚴格落實崗位責任制。

2.16各種機械設備要有安裝驗收手續,嚴禁超載和帶病運行。

2.17各類施工機械的電氣裝置應實行專人負責制,定期檢查,并設有防雨設施。

2.18現場易燃油料儲存使用符合安全防火管理規定。

2.19現場消防設施任何人不得移作他用或損壞。

2.20明火作業必須執行兩級審批,作業點配備滅火器材。

2.21加強重點要害設備、人員作業的安全管理和監控,搞好均衡生產。

2.22注意勞逸結合,使作業人員保持充沛的精力,從而避免產生不安全行為。

2.23采取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改善勞動條件。

2.24定期對作業條件(環境)進行安全評價,以便采取安全措施,保證符合作業的安全要求。

2.25加強安全技術措施實施情況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