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學校校外集體事故應急預案
學校校外集體事故應急預案
為了保障師生校外集體活動的安全,防止由于學生不遵守紀律、教師管理上的疏忽而導致校外集體事故的發生,或遇不可抗拒的偶發事件。根據《**區教育系統校外事故應急處置辦法》特制訂本預案。
一、引發校外集體活動事故的原因
可能引發校外集體活動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校方未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帶隊教師疏于管理、學生不遵守活動紀律擅自自行活動或離隊;租用的車輛安全性能差、駕駛員疲勞駕車、超載、超速、隨意變道、闖禁令標志、駕駛技術不熟練、應變能力差;活動場所的設施、設備、器械(具)等存在隱患,不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等。
二、預防措施:
1、學校在每次出游活動時都要做好安全宣傳工作,教導處負責在廣播里對全校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班主任在班級中對學生進行重點教育,講清楚安全要求。
2、要求學生記住家里電話和父母手機號碼,一旦迷路可以設法通過電話聯系。教育學生迷路后要沉著冷靜,不要瞎闖亂跑,可向民警求助。
3、教育學生不要任意采食不知名的蘑菇,也不要飲用河流里的水。發現毒蛇、蜂窩或其他危險動物時,要想辦法安靜離開,不能用石頭亂扔或以棍棒撥弄,以免遭到攻擊。
4、加強對教師進行責任意識的教育,要求教師把嚴格管理貫穿于本次校外集體活動的全過程。
5、要求車輛單位選派能自覺遵守交通法規、駕駛經驗豐富、技術熟練的駕駛員和車容、車況、安全性能好的車輛為在校學生校外集體活動服務。
6、把校外集體活動委托給有資質的旅行社操辦,并要求旅行社為參加此次活動的全體師生購買保險。
7、活動前,校方或旅行社要派專人到活動場所,實地察看活動器械(具)、設備、設施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如發現問題要求對方馬上整改。
三、應急處置程序:
在校外集體活動中一旦發生事故,學校立即啟動本應急預案,一般應按下列程序處理。
1、報告和報警:
校外集體活動中的交通事故應當首先報警,然后報教育局突發事件處理小組辦公室。
屬于重大事故(死人,群傷且傷情嚴重)應當即報區教育局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小組及相應科室,先口頭后書面。發生較大事故(傷情嚴重)學校應24小時內向區教育局、未保辦報告;一般事故3天內報未保辦備案。
2、學校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要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靠前指揮、組織疏導、搶救傷員。
3、發生事故后,班主任必須在第一時間向學校領導報告,并與學校領導一起處理事故,副班主任負責照看其他學生安全。
4、發生傷害事故,學生要立即向老師報告,班主任與衛生教師必須立即帶學生去醫院治療。如發生師生傷亡情況,立即向"120"急救中心求助,以最快的速度把受傷學生送往就近專科醫院或大醫院救治,并通知家長。
5、事故發生后,如果事故是由校方管理或學生自身原因引起的,可參照校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的處理程序開展工作;如果事故發生是因交通事故或活動場所的設施、設備引起的,學校要與旅行社或活動場所交涉,并配合進行善后處理工作。
6、學校要穩定師生情緒,維護現場秩序,根據室內、室外的不同情況及時組織師生有序疏散,確保人員安全,盡力避免繼發性事故的發生。
附件:
校外集體事故應急工作組名單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相關的年級組長及班主任
責任人:學校領導教導處班主任
篇2:校外輔導員工作職責范本
篇一:校外輔導員工作職責
1、直接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對學校教育的接受程度,了解學生學習、思想及家庭的變化,并據此對教學和學生活動提出建議和意見;
2、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幫助學生解決各種思想難題,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情趣、品格,適應未來的職業需求;
3、積極支持和配合校團委開展各項活動,搞好學校和部隊共建文明工作。
篇二:校外輔導員工作職責
1、主動關心、指導小組工作,每周了解一次小組情況;
2、協助策劃小組活動,每學期至少開展兩次校外有意義的活動,積極整合各種教育資源,協助學校擴大與社會各方面的聯系;
3、幫助小組成員制定、調整階段目標,檢查、分析階段目標的達成情況;
4、主動與小組指導老師和教育小組組長聯系,加強溝通和交流;
5、配合班級教育小組做好學生的思想道德,革命傳統、愛國主義,遵紀守法等教育。
6、關注孩子的的心靈成長,收集和反饋學生的心理活動,開展生命、吃苦、節儉、親情、感恩、公德、耐挫等方面主題教育,促使學生品學兼優和全面發展。
篇三:校外輔導員工作職責
1、帶領隊員接觸社會、接觸生產、接觸英雄、模范和先進人物;
2、參與大隊部的工作,帶領隊員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外出春游、辦夏令營等,擔任文體、科技等興趣小組指導員,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訓練隊員的技能,并能及時指導,提出指導意見;
3、為活躍少先隊生活創造條件,如提供活動場所、交通工具,添置活動器材等;
4、對少先隊員進行個別教育、幫助。
5、定期參加校外輔導員的研討活動,交流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篇四:校外輔導員工作職責
一、經常與學校保持溝通與聯系,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幫助學校開展對雙差生的教育和轉化工作,并對學生進行法制宣傳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剖析典型案例,提出防范建議,指導學校落實預防措施。
二、經常性的對學校周邊進行安全檢查,走訪學校、家長,了解學校周邊的治安現狀,及時收集、掌握各類治安動態信息,發現存在安全問題或隱患的能及時與學校和有關部門聯系,并督促采取相應的對
策,落實整改措施。
三、校外輔導員若發現學生有抽煙、上網、帶手機、騎電動車和摩托車上學、闖紅燈、在街道上相
互追逐打鬧等不良行為,望能予以制止教育,并將情況及時反饋給學校或家長。
四、對學校及周邊有同學相互打架、或有社會上不良青少年騷擾滋事,欺負同學,敲詐同學財物等,
望能第一時間與學校或公安機關聯系,以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五、望能在雙休日、節假日以及上學、放學等高峰期進行巡視,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六、能幫助學校協調公安、工商、文化、衛生、城建等有關部門,依法管理和整治校園周邊的網吧、游戲廳、歌舞廳、酒吧等娛樂場所和小商販、小攤點等經營場所,維護校園治安,綜合整治校園周邊環境,
及時解決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問題。
七、協助學校與社區、家庭及社會各方面的聯系,促進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法制教育體系的完善。
八、能協調政法部門嚴肅查處侵害師生安全,滋擾學校的案件,維護師生的合法權益和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
九、協調處理校內、外發生的學生傷害事件,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
十、校外輔導員一般在學校和公共場所與學生見面,未經學校同意,不得帶學生回家,不得安排學生在外留宿,不得在餐廳就餐等,每次對學生的教育與交流,要及時通報學校。
篇五:校外輔導員工作職責
1.配合學校德育處、少先隊大隊部向少先隊員進行思想道德、革命傳統、愛國主義、遵紀守法、關愛生命、健康成長等方面的教育。
2.配合學校大、中隊輔導員組織少先隊員開展隊的活動,搞好少年兒童的校外教育。
3.輔導學生開展各類活動,加強對他們正面的思想引導,幫助他們逐步建立正確的三觀,樹立遠大的理想,激發他們奮發學習、立志成才的決心。
4.當好學校的參謀,為學校制訂教育計劃提供建設性、參考性意見。
5.校外輔導員工作時間:原則上每學期一至兩次。
篇3:校外集體活動事故應急處理預案范本
為預防學生校外集體活動事故的發生,及時處理集體活動事故,防止事態擴大,有效地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以及市政府、教育局等有關文件精神,制定本預案。
一、可能引發校外集體活動事故的原因:
學校未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帶隊教師疏于管理、學生不遵守活動紀律擅自離隊;活動場所的設施、設備存在安全隱患;租用的車輛安全性能差;駕駛員疲勞駕車、違章駕車;駕駛員駕駛技術、應變能力、意想不到的突發自然災害等。
二、事故的預防:
1、活動前由學校通過廣播、班會、黑板報等形式向學校進行安全方面的教育,特別是對于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因素,重點反復向學生進行講解、分析,增強學生自我保護能力和意識。
2、加強對帶隊教師的責任意識教育,要求教師加強管理。
3、活動過程中要求教師始終跟隨學生,不得放任學生自由活動,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制止并加以教育。
4、活動過程中要時時刻刻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學生集隊行進、右側通行、聽從指揮。
5、活動前,學校(班主任)應到活動場所進行實地察看,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對問題設施和危險地區要有專人管理,禁止學生入內游玩。
6、如果遠途旅行則委托有資質認定的活動承辦機構組織校外集體活動,并要求活動承辦機構為參加活動學生購買保險。
三、事故的處理:
一旦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出現傷害事故,一般按以下程序處理:
1、以最快的速度將受傷學生送就近的醫院進行救治,并通知家長。
2、一般事故三天內學校及活動承辦機構書面報告市教育局;重大事故及時將情況報告市教育局。
3、一旦在車輛行駛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應立即報警,并配合導游人員、本校教師,根據師生生命安全第一的原則,進行搶救及處理,同時報有關領導。
4、因駕駛員交通違章造成學生傷害,會同車隊進行處理。
5、重大事故立即成立事故處理小組。
6、事故責任認定和善后處理。如果事故是由學校管理不當或學生自身原因造成的,則參照《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進行處理,若因學校管理不當造成傷害的,則在第一時間通知保險公司校方責任險理賠服務部;如果事故發生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則按交通事故的處理程序進行處理;如果事故是由活動場所的設施所造成的,要與活動承辦機構、活動場所進行交涉,達成合理的處理意見。
四、組織機制:
1、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2、人員分工:
教育:****、各班班主任。管理:*************
各班班主任。報警:*****。事故調查:************報告:*****。護送傷者;*************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