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學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中學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為了鞏固我校的教育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加強教學過程化管理,結合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及我校教學實際,參照《銅仁地區中小學教學常規暫行規定》、《銅仁地區中小學視導方案》,作出下列規定:
一、教研組在教研組長的組織下,按照規定時間進行政治業務學習。有活動記錄,考勤有記載。教研組長負責本組的建設管理與計劃,組織和檢查本組的教學工作及相關學科的協調工作。各教研組教研活動時間安排:星期一上午:政史地組藝體組電教組,下午:數學組;星期二下午:語文組;星期三上午:物理組;星期四上午:生化組;星期五下午:外語組。
二、學校領導深入課堂進行聽課,了解教學第一線的教學情況。每學期聽課:分管教學的副校長不得少于13節,教務處主任不得少于11節,副主任不得少于10節,教研組長不得少于8節,任課教師不得少于6節,要求有聽課記錄。若出現教師無教案上課或發生其它異常情況一次,進行個別談話;若兩次或兩次以上,該教師年度綜合考核為不合格。教研組長負責安排組內公開課不得少于4節。教務處組織校內公開課每學期兩次(上半期和下半期分文理科各一次),要求相關科目的老師參加,并考勤)。
三、各年級各學科必須統一教學進度。每周在教研活動或其它時間應保證一節以上時間進行集體備課,共同研究計劃、總結教學情況。
四、每學期召開兩次(上半期一次,下半期一次)的教研組長、年級組長會議,學習有關教育教學理論及安排總結相關工作。
五、教師應按課表上課,不得私自調課或擅自讓學生上自習課,因公、因假需提前向教務處告知,由教務處做好調課安排,教師應服從調課、代課安排。
六、各位教師必須以教學為主,搞好教學工作,按時送交教學計劃,并根據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要求,認真備課,寫出教案,做到先寫教案后上課,杜絕無教案上課或上課后再補教案的現象。認真鞏固復習,布置一定的課內外作業,認真檢查、批改作業,做好階段性章節檢測。
根據各學科的具體情況,每學期高一、二年級的作業量批改次數,檢測次數如下表:
科目作業批改次數檢測次數(改卷)作文(批改)語文102大作文6(寫作單元5課)數學303外語2535物理/化學各203生物163政史地各102一學期每位教師至少命一套測試試題。
音樂、體育、美術、信息技術等科目的教師要認真組織課堂教學,多開展一些文體和課件制作等活動,多渠道培養人才。每年不少于5個學生考取到相關方面的本科院校。
七、高三年級老師要按照復習計劃,認真備好課、上好課。除學校組織的統考外,每位老師必須自己命題或用其它試題進行測驗,及時評卷,認真講評和小結。
八、實驗教師要認真上好實驗課,上實驗課時,科任教師必須到實驗室協助實驗教師上課。九、教務處每月對教師的作業批改情況,章節測驗情況進行檢查。每學期對教師的教案、記分冊(含每次測驗的學生試卷5份)不定期的檢查兩次,并將情況記入教師業務檔案進行考核。
篇2:職培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職業培訓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教學常規包括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課外輔導、考試測評、試卷分析等幾個方面,是學校管理的重要內容,特作如下規定,希遵照執行。
一、備課基本要求
1、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每個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備好課的重要性,認真鉆研教材,認真、深入、充分地備好每一堂課。
2、備課必須以教學大綱為依據,以教材為本,從宏觀上明確本科的性質、目的和任務,教學內容的編排體系,知識結構,基本技能訓練的要求;微觀上必須明確每一課時的目的要求、任務和具體內容。
3、備課要深入鉆研教材,正確地掌握和處理好教材的重點、難點,明確每一課時應傳授的知識和應掌握的技能。
4、備課既要備教材,更要備教法和學法。要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科學地安排教學步驟,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發展為主旨”的教學原則,激勵學生當好學習的主人。
5、認真寫好教案。教案要整潔,條理清楚,能指導上課,不搞形式主義。教案以課時為單位編寫。教案的內容包括教學目的要求、重點、難點、課時安排,有教學過程(包括設計的問題),有板書設計,有練習設計。教學目的,要包括“思想教育”、“雙基要求”、“能力培養”三部分。無教案不得上課。
6、提倡寫教學后記,不斷總結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
二、上課基本要求
1、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主形式,每個教師必須認真上好每一堂課。
2、教師上課必須準備充分,情緒穩定,精神飽滿,教態親切自然,儀表端莊得體。
3、上課前應指導學員進行必要的預習,培養學員的自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4、教學目的要明確,講課時要圍繞中心內容,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層次分明,協調緊湊。教學時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各類學生都學有所得,特別要照顧后進生,力求使他們能掌握本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5、要積極改革課堂教學方法,貫徹啟發性原則,盡量采用電化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勤動腦,勤動口,勤動手,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員學得生動活潑,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6、堅持用普通話教學。講課聲音清晰,響亮,表達意思明白,語言生動有趣,板書講究藝術,要求正確,清楚、端正,富于啟發性。
7、嚴格上課紀律,做到上課時不遲到,不會客,不接電話(特殊情況例外),不抽煙,不坐教,不拖堂。
8、結合本校課程實際,靈活調整短期插班學生課程,合理安排上課時間。
三、作業布置與批改要求
1、課內外作業的設計要遵循“精、活”的原則,既加強“雙基”的訓練,又要注重能力的培養。要注意作業的層次性與發展性,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實效。
2、作業要求嚴格,對作業要統一規范。要求學生做到按質按量按時完成作業。注意培養和訓練學員養成細心審題,書寫工整,格式規范的良好習慣,要注明作業時間。還要培養學生改錯訂正作業的好習慣。
3、作業批改要認真、及時,要注明批閱日期。字體端正明了,作業錯誤要更正,批語要多鼓勵學生,指導學生自行改正。在電腦上批改的,可在作業后面寫上批改結果。
4、要做好批改記錄,要重視作業的及時講評,要對學生的作業了解全面,掌握典型,分析綜合。
5、建立優秀學員表揚獎勵制度,培訓結束,要對表現較好的同學給予表揚獎勵,以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
篇3:教學常規管理制度范本
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為了進一步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根據五教發(2005)7號文件《五通橋區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常規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意見》的精神,結合我校教學實際情況,特制訂二碼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一、認真備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教師要重視備課工作,認真鉆研大綱(課程標準)、教材,結合學生實際,編制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確定教學方法,選擇教學輔助手段,做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教材處理恰當,教案設計層次清楚,重視學法,教師做到超周備課,各學科備課組堅持每兩周一次的集體備課制度,講究備課實效。
備課的基本要求:
1、認真鉆研大綱(課程標準)和教材。大綱(課程標準)是教學的基本依據,教師應認真學習領會大綱(課程標準),深入鉆研教材,把握教材重、難點,明確教學目的、教學原則以及各年級各學科的教學要求和任務,整體把握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和銜接。
2、深入了解學生。了解所教學生的“雙基”掌握情況、缺漏所在、心理特點,以便因材施教,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3、認真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師統籌規劃教學活動的設計方案,其內容應包教學內容(或課題)、教學目的要求、教學重難點、教具學具準備、課時分配、授課時間、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作業設計、教學后記等。
4、認真寫好教學后記。教學后記重點寫教學過程的得與失,教后的體會與認識,以及對教學效果的自我評價和原因分析,把改進措施以及對某些問題的看法與體會寫于教案后,以積累經驗、提高教學水平。35歲以下的教師每周不少于1篇教學后記。
5、堅持每兩周一次的集體備課。做到“三定”:定時間,定內容,定主講人;“五備”:備大綱(課程標準)、備教材、備教法、備學法、備訓練,重點研究本學科教與學的改革與創新。
二、認真上課
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中心環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教師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積極實行啟發式、討論式教學,開展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努力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上課的基本要求:
1、上課有教案,認真作好課前準備,遵守學校教學常規,準時進入課堂。
2、衣著整潔大方、教態親切,不穿背心、拖鞋,不坐著上課。
3、語言文明、規范、使用普通話教學。
4、不得提前下課,不準拖堂。
5、關心愛護學生,不諷刺、挖苦、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不剝奪學生的上課時間,依法保障學生受教育的權利。
6、體育活動、實驗、綜合實踐等課,要嚴密組織、加強指導、保障學生安全。
7、不帶移動通信工具進課堂,上課時不使用移動通信工具。
8、上課時間,不會客,不擅自離開課堂,不做與本節課無關的事。
9、嚴格按課表上課,不私自調課、占課,因病因事調課需經教導主任同意并做好登記。
10、認真組織學生做好眼保健操,不得擠占該時間。
11、科學(自然)教師做好演示和分組實驗。
三、認真輔導
輔導是教學的補充和重要環節,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之一,教師要重視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的輔導工作。
要求做到:
1、認真擬定優生、后進生輔導計劃,并做好輔導記載和成績跟蹤。
2、平時對學生提出的疑問要及時耐心地給予指導和幫助。
3、根據不同對象確定不同輔導內容,采取不同的輔導措施,對后進生要熱情關懷、重點輔導,對優等生要加強培養,發展其特長。
4、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實施分類輔導,使后進生的成績有明顯進步,使優等生的愛好特長得到發展。
四、精心布置和認真批改作業
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精心設計課堂和課外作業,既有統一要求,又能體現因材施教,既不加重學生負擔,又能保證練習質量。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重視作業的講評,切實為改進教學和提高質量服務。
布置和批改作業的基本要求:
1、作業的形式要多樣,可分口頭、書面、思考、實驗、操作、制作、測量、觀察、調查等,中高年級學生適當布置一些課外閱讀作業,力求能開拓學生知識面,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
2、作業的內容要精選,份量適當,難易適度,并具有層次性、思考性、應用性、開放性。嚴格按照上級規定,控制作業總量,既不加重學生負擔,又能保證練習質量。課堂作業必須當堂完成。
3、作業的規格要統一,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按時、獨立完成作業,做到書寫工整、格式規范、步驟清楚、書面整潔。
4、批改作業要及時、認真、細致、不漏批錯批。當天的作業當天批改,作文必須在下次習作前批改結束,作文批改要有總批和眉批,批語要有針對性、指導性,字跡要工整。
5、重視作業的講評,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主要問題,要及時講評和糾正。對好的作業要予以表揚,同時督促學生訂正錯誤,對無力訂正的學生應進行面批。
五、認真進行考核
1、全期只進行一次期終檢測,時間不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
2、單元測試隨堂進行,綜合性檢查每次不超過90分鐘。
3、嚴肅考試紀律,學生誠信考試,杜絕作弊現象。
4、評分標準客觀、統一,閱卷做到公正、公平、合理,及時做好成績統計,成績評定繼續實行等級制。
5、鼓勵和引導學生自我評價,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對學生學習和發展過程的評價,各班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
6、做好學生綜合性評價工作,以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方面的基礎發展目標為依據,全面反應學生的發展狀況。
7、學期檢測結束后,教師及時填寫試卷分析,學校定期進行教學質量分析。
六、認真組織開展課外活動
1、開展課外活動要做到四落實:計劃落實、人員落實、內容落實、時間落實。
2、成立形式多樣的課外興趣小組,開設作文、奧數、音樂、體育、美術、科技創新六個以上項目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各興趣小組要結合學科特點,制訂計劃,明確目標,落實措施,使全體學生的興趣、愛好得到發展。
3、課外活動要按計劃認真組織。保證活動時間,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形式活潑多樣,富有吸引力,確?;顒淤|量,力爭出成果。
4、每次活動要作好記錄,包括輔導內容、方法、效果等,注意積累資料,期末認真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