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鎮學前教育三年規劃

鎮學前教育三年規劃

2024-07-15 閱讀 1880

某某鎮學前教育三年規劃

一、指導思想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和全國學前教育電視電話會議上劉延東國務委員的講話精神,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提倡個體辦、村辦、企業辦幼兒園并舉的格局,提供“廣覆蓋,保基本”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

二、基本現狀

近年來,我鎮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學前教育工作本著“兩條腿走路”的原則,堅持發展、規范、提高并重的指導方針,一方面積極發展教育辦幼兒園,一方面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發展村辦、個體辦幼兒園,使我鎮學前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到目前為止,已有10所幼兒園辦理了登記證。這10所幼兒園有53個班,容納1590個幼兒,其它幼兒分散在各個幼兒點。現在,我鎮有3-6歲幼兒3255名,在園2767名,入園率85%,教師200名.我鎮沒有鎮中心幼兒園,穆家小學、劉家小學、民族小學、東泉瀘小學、二仙小學、朱家小學還沒有合格的幼兒園。我鎮0-3歲幼兒2745名,按照每班30人的班額計算,需要92個班,276名教師.二年內,我鎮尚有39個合格班、76名幼兒教師的空缺。

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缺乏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二是教師隊伍數量不足,整體素質偏低;三是教育辦(校內園)幼兒園設施不完善,條件十分簡陋;四是保教質量不高,存在“保姆式”和小學化傾向;五是辦園行為不規范,無證幼兒園情況嚴重等。

二、總體目標

努力實現鎮政府為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形成以鎮中心幼兒園為骨干、村(居)集體辦園為主體、民辦園為補充的學前教育發展格局。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建立完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基本形成辦園模式多樣、結構布局合理、管理體制完善、保教質量優良的學前教育體系。創建一批優質園所,提高幼教師資水平及待遇。

1、具體任務

(1)重視0-3周歲嬰幼兒早期教育,提高學前3年幼兒入園率。2012年,鎮中心幼兒園要設立嬰幼兒早期教育中心,0-3周歲嬰幼兒家長(看護人員)普遍接受每年2次以上有質量的活動輔導與科學育兒指導。全鎮學前3年幼兒入園率達到90%以上。

(2)園所建設和質量:加快zz鎮公辦中心幼兒園的建設,進一步提高公益性辦園覆蓋面。至2011年,建1所公辦中心幼兒園,設公辦園長,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有一定數量的公辦教師并逐年增加。鎮中心幼兒園達到省級示范園標準,80%的村(居)集體辦園達到市二類以上標準。穆家小學、劉家小學、民族小學、東泉路小學、二仙小學、朱家小學各建設一所市一類標準的幼兒園。

(3)積極提倡企業、事業單位辦園,鼓勵社會力量采取多種形式舉辦幼兒園。社會力量舉辦的幼兒園,在審批注冊、分類定級、教師培訓、表彰獎勵等方面與公辦幼兒園享受同等待遇。

(4)提高整體辦園水平。到2012年,一類園和二類園比例分別達到總數的20%和30%以上。對園舍條件差、規模不足2個班的幼兒園,有計劃、有步驟地予以撤并。

(5)加強幼師隊伍建設。各類幼兒園園長和教師達到國家規定的學歷水平,專任教師專業合格率達到80%以上。園長須持有《園長證》,教師采用準入制,必須持有《學前教育任職資格證》。

(6)提高鎮、村等集體辦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按照法律法規簽訂勞動合同,確保聘任制非公辦幼兒教師工資不低于城鎮職工最低工資標準(月工資920元),按照要求辦理社會保險。

2、具體措施

(1)科學規劃,建設標準化幼兒園。幼兒園布局調整按照“就近入園、方便接送、適度規模”的原則,堅持布局調整與鎮村規劃建設相結合,與新建、擴建園所相結合。

2011年,建設一座省級示范公辦中心幼兒園。按照省級示范幼兒園的標準,建設規模在12個班。選址,應在金宮山莊附近(邱家辦事處一部分、張家辦事處一部分、穆家辦事處一部分、zz鎮東西大街以南,歷城一中等,據zz鎮區1.5公里),這個范圍中約有0-3周歲300人,加上其它自愿者,總數不少于360人。幼兒園占地7-8畝(活動場地1440平方米,綠化面積720平方米),建筑面積2343平方米(活動室780平方米,寢室780平方米,盥洗室180平方米,多功能室120平方米,衛生保健室30平方米,教具資料室65平方米,科學發現室65平方米,圖書閱覽室65平方米,廚房65平方米,園長辦公室(含接待室)65平方米,教職工辦公室260平方米)。征地、建設共約需資金300萬元(裝修、玩具、活動用具、辦公用具、食堂用具不在其列)。以上所需征用地基、資金籌措、基礎建設全部由zz鎮政府負責。2011年9月前必須投入使用。

(2)鼓勵社會力量和個人投資辦園,引導民辦園所走規范發展之路。按照“保大放小、保好放差、分層管理”的原則,加強疏通引導,促使未注冊的個體辦幼兒園積極申報,依法登記注冊,取得合法辦園資質。對于達不到辦園條件,無法注冊的個體辦幼兒園,依法予以取締。

積極引進優質教育資源,通過聯辦、承辦、加盟、托管等形式,提高辦園效益和活力。對于2個班以下的村辦、學校辦幼兒園、幼兒點采取合并的形式,進行歸并、提高。全鎮共需新建、改建、擴建9處幼兒園。

2011年,泉瀘辦事處,建設2處幼兒園。

泉瀘小學1處,179人(東全路村100人,河圈村18人,西全路村29人,北井村32人,共179人)6個班的規模。

上坡村(或黃路線小學:黃路線58人,付上村24人,付下村17人,上坡村16人)附近1處,105人,3個班的規模。

2011年,二仙小學1處,185人(土屋、27人,二仙128人,小南莊30人,共185人)6個班的規模;

北侯村1處,164人(北侯村49人,南侯村64人,支家嶺28人,店子村23人,共164人)6個班的規模。

2011年,朱家小學1處,148人,5個班的規模。

2011年,張家辦事處的南片1處,165人(尹家店村21人,西羅園31人東羅園27人,張家村37人,南道溝11人,賈家村7人,馬家村10人,北道溝21人,共165人)5個班的規模。

2011年,劉家小學1處,93人(總數173人,未來之星已容納80人)3個班的規模。

2011年,鄭家村附近(或原西許小學內)1處,133人(西許村59人,東許村50人,鄭家24人)4個班的規模。

2011年,北楊家辦事處1處,共124人,4個班的規模。

(3)注重幼兒園內涵建設,加快素質教育實施進程。鎮中心幼兒園要為全鎮幼兒園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建成全鎮學前教育活動中心,開展師資培訓、教學研究、科學育兒指導等活動。按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建立以幼兒發展為本的幼兒教育課程體系和評價制度,

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結合、寓教于樂,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著力推進學前教育均衡發展、內涵發展、特色發展。

(4)實施年度檢驗制度和動態管理。加強幼兒園年檢工作,對于已登記注冊的10處幼兒園,要嚴格按照《山東省學前教育機構審批注冊管理辦法》要求,實行年檢制度。對于園所簡陋、辦園條件降低、管理水平不高、年檢不合格幼兒園,取消辦園資格,并向社會公示。

(5)加強安全、衛生教育。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和安全責任制度,做到安全防護體系全覆蓋。各幼兒園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實際接受能力,通過游戲、演練等活動形式,讓幼兒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安全和衛生等知識,培養自我防范意識和能力。

(6)鎮建立幼兒教師準入制度、培訓制度、考核制度和退出制度。制定幼兒教師資格準入標準和招聘方案,嚴格標準,嚴格程序,對新進幼兒教師實行公開招聘,優先聘用年齡25歲以下、基本功扎實、綜合素質高的幼教專業的優秀畢業生。鎮教育辦每年組織一輪全員性培訓,三年內全員參加一次區級培訓,園長及骨干教師參加一次省市級培訓。建立幼兒教師專業考核和綜合考評制度,制定具體考核方案和考評辦法。對考核優秀、合格的幼兒教師按等次進行績效獎勵,并作為工資增長的依據;對于考核不合格、素質較低的幼兒教師予以待崗學習或辭退。

(7)幼兒園舉辦者要與幼兒教師簽訂勞動合同,辦理社會保險。保證在職期間的工資待遇和退休后的社會保障。鎮要對中心園、村(居)園聘任教師的工資、保險等進行財政補貼,使幼兒教師工資在2011年底前達到濟南市城鎮職工最低工資標準(920元),并做到逐年增加補貼,使幼兒教師工資逐步達到不低于當地農民上年人均純收入1.8倍的標準,并隨工資增長逐步提高繳納社會保險的比例和數額。2011年6月以前,舉辦者與教師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和辦理社會保險的要及時補簽補辦。對無法辦理社會保險的幼兒教師商定妥善的退養辦法,以解其后顧之憂。對于不簽合同、不辦理保險、工資低(或拖欠)、不對55周歲以上幼兒教師妥善退養的辦園單位法人,依法追究責任。

(8)人事部門要解決中心幼兒園人事編制及事業單位獨立法人等問題。逐步增加中心幼兒園公辦教師比例,使園長的管理按照中心小學校長的管理辦法執行。公辦幼兒教師與本鎮小學教師在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等各個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三、組織保障

zz鎮采取鎮長負責制的原則。zz鎮中心幼兒園(公辦),由鎮政府負責土地劃撥、選址、基建、籌資等工作,教育辦做好業務管理工作。各小學的幼兒園有各個辦事處或轄區負責籌集資金,或者聯合、鼓勵社會團體、企業,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改建或新建。努力完成0-3歲幼兒90%的入園率任務,讓zz鎮的學前教育得到空前的長足發展。

zz鎮黨委

zz鎮人民政府

20**.12.6

篇2:教師崗位職責范本(學前教育)

1.觀察了解幼兒,依據國家規定的對幼兒園管理的具體要求,結合本班幼兒的具體情況,制訂和執行教育工作計劃,完成教育任務。

2.嚴格執行幼兒安全、衛生、保健制度。指導并配合保育員管理本班幼兒的生活,做好衛生保健工作。

3.與家長保持經常聯系,了解幼兒家庭的教育環境,商討符合幼兒特點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好教育任務。

4.參加業務學習和幼兒教育研究活動。

5.主動與搭班教師和其他保教人員團結協作,共同搞好班級的教養工作。觀察、記錄、分析幼兒發展情況。

6.根據教養工作需要,定期布置好教室,并管理好班內的教玩具、圖書、自然角等物品。

7.定期向園長匯報,接受其檢

篇3:鎮學前教育三年規劃

某某鎮學前教育三年規劃

一、指導思想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和全國學前教育電視電話會議上劉延東國務委員的講話精神,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提倡個體辦、村辦、企業辦幼兒園并舉的格局,提供“廣覆蓋,保基本”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

二、基本現狀

近年來,我鎮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學前教育工作本著“兩條腿走路”的原則,堅持發展、規范、提高并重的指導方針,一方面積極發展教育辦幼兒園,一方面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發展村辦、個體辦幼兒園,使我鎮學前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到目前為止,已有10所幼兒園辦理了登記證。這10所幼兒園有53個班,容納1590個幼兒,其它幼兒分散在各個幼兒點。現在,我鎮有3-6歲幼兒3255名,在園2767名,入園率85%,教師200名.我鎮沒有鎮中心幼兒園,穆家小學、劉家小學、民族小學、東泉瀘小學、二仙小學、朱家小學還沒有合格的幼兒園。我鎮0-3歲幼兒2745名,按照每班30人的班額計算,需要92個班,276名教師.二年內,我鎮尚有39個合格班、76名幼兒教師的空缺。

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缺乏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二是教師隊伍數量不足,整體素質偏低;三是教育辦(校內園)幼兒園設施不完善,條件十分簡陋;四是保教質量不高,存在“保姆式”和小學化傾向;五是辦園行為不規范,無證幼兒園情況嚴重等。

二、總體目標

努力實現鎮政府為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形成以鎮中心幼兒園為骨干、村(居)集體辦園為主體、民辦園為補充的學前教育發展格局。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建立完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基本形成辦園模式多樣、結構布局合理、管理體制完善、保教質量優良的學前教育體系。創建一批優質園所,提高幼教師資水平及待遇。

1、具體任務

(1)重視0-3周歲嬰幼兒早期教育,提高學前3年幼兒入園率。2012年,鎮中心幼兒園要設立嬰幼兒早期教育中心,0-3周歲嬰幼兒家長(看護人員)普遍接受每年2次以上有質量的活動輔導與科學育兒指導。全鎮學前3年幼兒入園率達到90%以上。

(2)園所建設和質量:加快zz鎮公辦中心幼兒園的建設,進一步提高公益性辦園覆蓋面。至2011年,建1所公辦中心幼兒園,設公辦園長,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有一定數量的公辦教師并逐年增加。鎮中心幼兒園達到省級示范園標準,80%的村(居)集體辦園達到市二類以上標準。穆家小學、劉家小學、民族小學、東泉路小學、二仙小學、朱家小學各建設一所市一類標準的幼兒園。

(3)積極提倡企業、事業單位辦園,鼓勵社會力量采取多種形式舉辦幼兒園。社會力量舉辦的幼兒園,在審批注冊、分類定級、教師培訓、表彰獎勵等方面與公辦幼兒園享受同等待遇。

(4)提高整體辦園水平。到2012年,一類園和二類園比例分別達到總數的20%和30%以上。對園舍條件差、規模不足2個班的幼兒園,有計劃、有步驟地予以撤并。

(5)加強幼師隊伍建設。各類幼兒園園長和教師達到國家規定的學歷水平,專任教師專業合格率達到80%以上。園長須持有《園長證》,教師采用準入制,必須持有《學前教育任職資格證》。

(6)提高鎮、村等集體辦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按照法律法規簽訂勞動合同,確保聘任制非公辦幼兒教師工資不低于城鎮職工最低工資標準(月工資920元),按照要求辦理社會保險。

2、具體措施

(1)科學規劃,建設標準化幼兒園。幼兒園布局調整按照“就近入園、方便接送、適度規模”的原則,堅持布局調整與鎮村規劃建設相結合,與新建、擴建園所相結合。

2011年,建設一座省級示范公辦中心幼兒園。按照省級示范幼兒園的標準,建設規模在12個班。選址,應在金宮山莊附近(邱家辦事處一部分、張家辦事處一部分、穆家辦事處一部分、zz鎮東西大街以南,歷城一中等,據zz鎮區1.5公里),這個范圍中約有0-3周歲300人,加上其它自愿者,總數不少于360人。幼兒園占地7-8畝(活動場地1440平方米,綠化面積720平方米),建筑面積2343平方米(活動室780平方米,寢室780平方米,盥洗室180平方米,多功能室120平方米,衛生保健室30平方米,教具資料室65平方米,科學發現室65平方米,圖書閱覽室65平方米,廚房65平方米,園長辦公室(含接待室)65平方米,教職工辦公室260平方米)。征地、建設共約需資金300萬元(裝修、玩具、活動用具、辦公用具、食堂用具不在其列)。以上所需征用地基、資金籌措、基礎建設全部由zz鎮政府負責。2011年9月前必須投入使用。

(2)鼓勵社會力量和個人投資辦園,引導民辦園所走規范發展之路。按照“保大放小、保好放差、分層管理”的原則,加強疏通引導,促使未注冊的個體辦幼兒園積極申報,依法登記注冊,取得合法辦園資質。對于達不到辦園條件,無法注冊的個體辦幼兒園,依法予以取締。

積極引進優質教育資源,通過聯辦、承辦、加盟、托管等形式,提高辦園效益和活力。對于2個班以下的村辦、學校辦幼兒園、幼兒點采取合并的形式,進行歸并、提高。全鎮共需新建、改建、擴建9處幼兒園。

2011年,泉瀘辦事處,建設2處幼兒園。

泉瀘小學1處,179人(東全路村100人,河圈村18人,西全路村29人,北井村32人,共179人)6個班的規模。

上坡村(或黃路線小學:黃路線58人,付上村24人,付下村17人,上坡村16人)附近1處,105人,3個班的規模。

2011年,二仙小學1處,185人(土屋、27人,二仙128人,小南莊30人,共185人)6個班的規模;

北侯村1處,164人(北侯村49人,南侯村64人,支家嶺28人,店子村23人,共164人)6個班的規模。

2011年,朱家小學1處,148人,5個班的規模。

2011年,張家辦事處的南片1處,165人(尹家店村21人,西羅園31人東羅園27人,張家村37人,南道溝11人,賈家村7人,馬家村10人,北道溝21人,共165人)5個班的規模。

2011年,劉家小學1處,93人(總數173人,未來之星已容納80人)3個班的規模。

2011年,鄭家村附近(或原西許小學內)1處,133人(西許村59人,東許村50人,鄭家24人)4個班的規模。

2011年,北楊家辦事處1處,共124人,4個班的規模。

(3)注重幼兒園內涵建設,加快素質教育實施進程。鎮中心幼兒園要為全鎮幼兒園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建成全鎮學前教育活動中心,開展師資培訓、教學研究、科學育兒指導等活動。按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建立以幼兒發展為本的幼兒教育課程體系和評價制度,

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結合、寓教于樂,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著力推進學前教育均衡發展、內涵發展、特色發展。

(4)實施年度檢驗制度和動態管理。加強幼兒園年檢工作,對于已登記注冊的10處幼兒園,要嚴格按照《山東省學前教育機構審批注冊管理辦法》要求,實行年檢制度。對于園所簡陋、辦園條件降低、管理水平不高、年檢不合格幼兒園,取消辦園資格,并向社會公示。

(5)加強安全、衛生教育。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和安全責任制度,做到安全防護體系全覆蓋。各幼兒園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實際接受能力,通過游戲、演練等活動形式,讓幼兒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安全和衛生等知識,培養自我防范意識和能力。

(6)鎮建立幼兒教師準入制度、培訓制度、考核制度和退出制度。制定幼兒教師資格準入標準和招聘方案,嚴格標準,嚴格程序,對新進幼兒教師實行公開招聘,優先聘用年齡25歲以下、基本功扎實、綜合素質高的幼教專業的優秀畢業生。鎮教育辦每年組織一輪全員性培訓,三年內全員參加一次區級培訓,園長及骨干教師參加一次省市級培訓。建立幼兒教師專業考核和綜合考評制度,制定具體考核方案和考評辦法。對考核優秀、合格的幼兒教師按等次進行績效獎勵,并作為工資增長的依據;對于考核不合格、素質較低的幼兒教師予以待崗學習或辭退。

(7)幼兒園舉辦者要與幼兒教師簽訂勞動合同,辦理社會保險。保證在職期間的工資待遇和退休后的社會保障。鎮要對中心園、村(居)園聘任教師的工資、保險等進行財政補貼,使幼兒教師工資在2011年底前達到濟南市城鎮職工最低工資標準(920元),并做到逐年增加補貼,使幼兒教師工資逐步達到不低于當地農民上年人均純收入1.8倍的標準,并隨工資增長逐步提高繳納社會保險的比例和數額。2011年6月以前,舉辦者與教師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和辦理社會保險的要及時補簽補辦。對無法辦理社會保險的幼兒教師商定妥善的退養辦法,以解其后顧之憂。對于不簽合同、不辦理保險、工資低(或拖欠)、不對55周歲以上幼兒教師妥善退養的辦園單位法人,依法追究責任。

(8)人事部門要解決中心幼兒園人事編制及事業單位獨立法人等問題。逐步增加中心幼兒園公辦教師比例,使園長的管理按照中心小學校長的管理辦法執行。公辦幼兒教師與本鎮小學教師在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等各個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三、組織保障

zz鎮采取鎮長負責制的原則。zz鎮中心幼兒園(公辦),由鎮政府負責土地劃撥、選址、基建、籌資等工作,教育辦做好業務管理工作。各小學的幼兒園有各個辦事處或轄區負責籌集資金,或者聯合、鼓勵社會團體、企業,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改建或新建。努力完成0-3歲幼兒90%的入園率任務,讓zz鎮的學前教育得到空前的長足發展。

zz鎮黨委

zz鎮人民政府

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