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醫院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制度(1)

醫院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制度(1)

2024-07-15 閱讀 8117

醫院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制度(一)

一、通過醫院網站、宣傳欄、院報開展環保知識宣傳,提高廣大職工的環境保護意識。

二、邀請專家定期開展環保講座,給全院職工滲透環保理念。

三、利用節日慶典和各類活動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綠色創建活動。

四、在醫院張貼愛護花草樹木、保護環境的標識,號召職工和群眾不破壞城市綠化,并且積極參加綠化植樹活動。

五、盡可能用節能燈代替普通燈泡,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資源浪費。

六、號召病員自帶環保袋購買藥品,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

七、注意水的循環使用,遵循節約原則調低衛生間水箱水位,堅決杜絕跑冒漏滴,嚴禁長流水。

篇2: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管理制度

1、目的和范圍

為加強和提高從業員工對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的防范意識和防范技能,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保護勞動者的健康,根據《職業病防治法》、《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內各部門管理和操作人員。

2、職責和權限

2.1公司主管領導負責審批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計劃和監督實施;

2.2班組負責入崗職業健康危害和崗位安全教育

3、工作內容

3.1培訓計劃:班組根據崗位特點每年1月份負責向主管領導申報培訓需求。主管領導根據申報的培訓需求和內外部變化的情況制定年度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計劃;

3.2培訓時間:對作業人員進行上崗前和在崗期間的職業衛生培訓每年累計培訓時間不得少于8小時;

3.3培訓內容:公司內各崗位相關職業健康知識、崗位危害特點、職業危害防護措施、職業健康安全崗位操作規程、防護措施的保養及維護注意事項、防護用品使用要求、職業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規、規章、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

3.4培訓形式:(1)內部培訓;(2)外部委托培訓

3.4.1內部宣傳教育培訓:

a)新員工進廠-結合安全“三級教育”,介紹公司作業現場、崗位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及安全隱患,可能造成的危害;

b)員工在崗期間-通過定期培訓或公告欄宣傳,學習職業健康崗位操作規程、相關制度、法律法規及公司新設備、新工藝的有關性能、可能產生的危害及防范措施,了解工作環境檢測結果及個人身體檢查結果;

c)轉換崗位-由崗位部門負責人講解新崗位可能產生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d)公司按培訓計劃組織的職業健康知識及法律法規、標準等知識;

3.4.2外部委托培訓

為提高職業健康知識和管理能力,外部培訓一般情況是參加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組織的職業健康培訓,參加人員一般是公司主要負責人和職業健康管理人員;

4.培訓效果評定

4.1新入廠或轉崗人員經考核、評定具備與本崗位相適應的職業衛生安全知識和能力方可上崗。未經培訓或者培訓不合格的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4.2在崗期間參加公司組織的培訓經考核、評定不合格時,下崗學習,下崗學習期間工資減半、再次考核、評定不合格時公司有權解除勞動合同。

4.3無正當理由未按要求參加職業健康安全培訓的人員按4.2條款實施。

5.記錄

綜合辦公室應建立個人培訓檔案并保留相關的培訓記錄。

篇3:職業危害防治宣傳教育培訓管理制度

為提高職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結合高莊煤礦實際情況,組織對職工進行職業將康法規、職業健康知識、操作規程、職業健康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維護的培訓,特制定本制度。

(一)、宣傳內容

充分利用宣傳欄、黑板報、廣播、電視等宣傳手段,大力宣傳《職業病防治法》、《職業衛生危害因素防治》等知識,增強職工防范職業危害的能力。

(二)、培訓內容

1、職業衛生法律、法規與標準;

2、職業衛生基本知識;

3、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4、正確使用、維護職業安全健康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健康防護用品。

5.發生事故時的應急救援措施。

(三)、培訓的對象與方式

1、培訓:新職工在上崗前進行不少于4學時的職業危害防治知識培訓,培訓后應進行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

2、職工在調動崗位時,也應進行針對性的職業健康培訓,培訓后進行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崗。

3、外來的臨時工人,也要進行針對性的職業健康培訓,確保其從事勞動時不受到危害。

4、本礦的在職職工也應進行定期的職業健康培訓,在每年的8、9月份進行,每年不少于2學時。

5、所有的職業衛生培訓應有記錄,記錄內容包括時間、日期、培訓內容、培訓老師、培訓地點,受培訓人簽名等。

(四)、培訓應有計劃

培訓時必須制定詳實的培訓計劃,并得到礦領導批準后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