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保密宣傳教育制度范本

保密宣傳教育制度范本

2024-07-15 閱讀 8494

保密宣傳教育制度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保密資格認證標準》和上級有關保密宣傳教育規定,為切實做好保密法規、保密知識等宣傳教育工作,增強保密意識,結合昆明貴金屬研究所、z鉑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所和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保密宣傳教育,目的是使每個員工尤其是涉密人員自覺履行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和意識,牢固樹立紀律觀念、法制觀念,提高防范能力,保守國家秘密。

第三條保密宣傳教育分為日常宣傳教育和專項宣傳教育,宣傳教育的內容為:宣傳學習宏觀政策、保密知識、法律法規、保密制度、泄密案例等。

第四條保密日常宣傳教育方式為:

一、由各單位、各部門第一責任人分別主持實施,將保密工作要求貫穿于生產、研發、營銷及日常經營管理等日常業務活動中;

二、由保密辦主辦、人事、科技、生產、宣傳等相關職能部門協辦,利用宣傳欄、知識競賽、期刊等形式,每年不少于1次對所和公司員工進行普遍教育。

第五條保密專項宣傳教育包括:涉密人員培訓教育、中層以上管理人員保密教育、新進人員保密培訓教育、涉外及出境涉密人員和重大涉密活動前教育等。專項宣傳教育由所和公司保密委員會統一部署,由保密辦及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完成。

一、涉密人員上崗保密教育培訓由保密辦主辦、人事部門協辦進行。

二、新聘任干部和新進員工的保密教育由人事部門主辦、保密辦協辦進行。

三、涉外及出境涉密人員的保密宣傳教育,由保密辦主辦、外事部門協辦進行。

四、重大涉密活動前的教育,由主持活動的業務主管領導在保密辦的協助下進行保密宣傳教育。

第六條保密辦可根據有關保密要求,及時提出有針對性的保密培訓教育,報所和公司保密委員會批準,由保密辦主辦、人事部門及相關職能部門協辦完成。

第七條所和公司保密辦對每次宣傳教育活動須留有記錄。保密專項宣傳教育培訓由人事部門記入員工培訓檔案。

第八條所和公司保密辦每年在保密工作總結中向所和公司保密委員會進行保密宣傳教育工作匯報。

第九條本制度由所和公司保密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十一條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篇2: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管理制度

1、目的和范圍

為加強和提高從業員工對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的防范意識和防范技能,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保護勞動者的健康,根據《職業病防治法》、《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內各部門管理和操作人員。

2、職責和權限

2.1公司主管領導負責審批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計劃和監督實施;

2.2班組負責入崗職業健康危害和崗位安全教育

3、工作內容

3.1培訓計劃:班組根據崗位特點每年1月份負責向主管領導申報培訓需求。主管領導根據申報的培訓需求和內外部變化的情況制定年度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計劃;

3.2培訓時間:對作業人員進行上崗前和在崗期間的職業衛生培訓每年累計培訓時間不得少于8小時;

3.3培訓內容:公司內各崗位相關職業健康知識、崗位危害特點、職業危害防護措施、職業健康安全崗位操作規程、防護措施的保養及維護注意事項、防護用品使用要求、職業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規、規章、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

3.4培訓形式:(1)內部培訓;(2)外部委托培訓

3.4.1內部宣傳教育培訓:

a)新員工進廠-結合安全“三級教育”,介紹公司作業現場、崗位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及安全隱患,可能造成的危害;

b)員工在崗期間-通過定期培訓或公告欄宣傳,學習職業健康崗位操作規程、相關制度、法律法規及公司新設備、新工藝的有關性能、可能產生的危害及防范措施,了解工作環境檢測結果及個人身體檢查結果;

c)轉換崗位-由崗位部門負責人講解新崗位可能產生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d)公司按培訓計劃組織的職業健康知識及法律法規、標準等知識;

3.4.2外部委托培訓

為提高職業健康知識和管理能力,外部培訓一般情況是參加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組織的職業健康培訓,參加人員一般是公司主要負責人和職業健康管理人員;

4.培訓效果評定

4.1新入廠或轉崗人員經考核、評定具備與本崗位相適應的職業衛生安全知識和能力方可上崗。未經培訓或者培訓不合格的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4.2在崗期間參加公司組織的培訓經考核、評定不合格時,下崗學習,下崗學習期間工資減半、再次考核、評定不合格時公司有權解除勞動合同。

4.3無正當理由未按要求參加職業健康安全培訓的人員按4.2條款實施。

5.記錄

綜合辦公室應建立個人培訓檔案并保留相關的培訓記錄。

篇3:職業危害防治宣傳教育培訓管理制度

為提高職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結合高莊煤礦實際情況,組織對職工進行職業將康法規、職業健康知識、操作規程、職業健康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維護的培訓,特制定本制度。

(一)、宣傳內容

充分利用宣傳欄、黑板報、廣播、電視等宣傳手段,大力宣傳《職業病防治法》、《職業衛生危害因素防治》等知識,增強職工防范職業危害的能力。

(二)、培訓內容

1、職業衛生法律、法規與標準;

2、職業衛生基本知識;

3、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4、正確使用、維護職業安全健康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健康防護用品。

5.發生事故時的應急救援措施。

(三)、培訓的對象與方式

1、培訓:新職工在上崗前進行不少于4學時的職業危害防治知識培訓,培訓后應進行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

2、職工在調動崗位時,也應進行針對性的職業健康培訓,培訓后進行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崗。

3、外來的臨時工人,也要進行針對性的職業健康培訓,確保其從事勞動時不受到危害。

4、本礦的在職職工也應進行定期的職業健康培訓,在每年的8、9月份進行,每年不少于2學時。

5、所有的職業衛生培訓應有記錄,記錄內容包括時間、日期、培訓內容、培訓老師、培訓地點,受培訓人簽名等。

(四)、培訓應有計劃

培訓時必須制定詳實的培訓計劃,并得到礦領導批準后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