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合成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合成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4 閱讀 4022

一、崗位任務

1、在高溫、高壓和有觸媒的條件下,將合格的H2、N2混合氣合成氨。

2、合成氨經分離、冷凝得液氨,貯存于氨罐。

3、液氨在氨冷器中氣化送往吸收,制取NH4HCO3。

3H2+N22NH3+Q

二、工藝流程圖(另附)

三、崗位工藝指標

1、壓力:

合成塔進口:≤31.4MPa

合成塔進出口壓差:≤0.8MPa

液氨貯罐:≤1.6MPa

循環機壓差:≤2。8MPa?

循環機油壓:≥0。15~0.25MPa

氣氨總管壓力:≤0.2MPa

系統升降壓速率:每分鐘0.4-0.6MPa

2、溫度:

合成塔出口溫度<300℃

觸媒層溫度波動:≤±5℃

熱點溫度:一二段:480±5℃:三段:480±5℃:四段:460±5℃

水冷器出口:<35℃

氨冷出口一5℃~一20℃

合成塔熱點升降溫速率:每小時45℃

氣體成份

微量CO+CO2≤25PPM,正常生產:30-50PPM,半量生產:﹥50PPM,停止送氣。

氫氮比2.0~2.8,合成塔進口氨含量<3.0%。

冰機:

(1)壓力:進口氣氨壓力:0.18~0.3MPa

出口氣氨壓力:≤1.6MPa

油泵油壓≥0.15~0.25MPa

(2)溫度:冰機出口溫度<150℃

循環油位:1/2~2/3

四、崗位開停車步驟:

l、正常開車:

(1)接通知后,檢查閥門(補充氣、塔進出口、付線、循環機及各段冷、熱激各閥門開關位置是否正確及排放閥位置)。

(2)微量合格后通知壓縮送氣。

(3)置換系統,O2≤0.2%,聯系電工:檢查電加熱器。

(4)系統充壓至60—70MPa,按規程開循環機。

(5)在電工在崗情況下,按規程開啟電爐,進行升溫,每小時不超過50℃。

(6)150℃時開水冷,250℃時開氨冷。

(7)溫度350℃時,逐步提壓至120—140MPa。

(8)待溫度升至指標時,可緩慢加大負荷,同時降低電爐使溫度不至超標,直至正常生產。

2、正常停車:

(1)接通知后,如帶電,先停電爐。

(2)停止向氨冷加氨。

(3)待壓縮停完機后,關補充氣。

(4)按規程停循環機,關閉放氨閥。

(5)根據本崗位需要或保壓或放空卸壓以備檢修。

冰機:

開車:

檢查油位及電器設備、管道閥門位置。

(2)開冷卻水,全開管道上的氣氨進出口閥,打開氣缸進口閥、副閥,關閉氣缸出口閥。

(3)按運轉方向盤車,聯系合成啟動馬達維持空轉,檢查油及轉動部分的響聲情況。

(4)待冰機運轉正常,逐漸關小副閥,當關至一定程度時,立即開出口閥,全關副線。

停車:

(1)聯系合成,注意總管壓力和氨冷操作。

(2)關小氣缸進口閥,停主機運行。

(3)關閉出口閥,打開副線。關閉冷凝水。

五、正常操作冰機:

(1)注意電流、溫升,勿使超過規定指標。

(2)油壓處于正常狀態,保持良好的潤滑,油位在規定范圍,以免抽空,造成斷油現象。

(3)用看、聽、摸的操作方法,檢查判斷冰機運轉情況

(4)嚴防帶液,產生液擊,損壞冰機。

(5)嚴防超壓,引發事故,注意冷凝塔液位,不至過高或過低。

氨合成操作要點:

(1)嚴格合理地控制觸媒層溫度①在最大空速下,溫度波動不大,副閥和各段冷熱激調節。②如溫度波動大,以循環量為主,以各段熱、冷激為輔助調節。⑧如觸媒活性好,以上調節仍不能控制,可視情況提高氨含量和惰性氣體量。

(2)壓力的調節、升降必須平穩,按指標進行。確保塔內件,各法蘭聯接及循環機填料的正常使用。

(3)在最適宜的觸媒溫度下,盡量加大循環量,以提高產量。

(4)嚴格控制氣體成份,防止有害氣體進入合成塔,造成觸媒暫時性或永久性中毒,及時調H2/N2比、惰性氣體及氨含量,確保觸媒溫度的穩定和持久。-

六、常見事故分析及處理

1、液氨帶入合成塔

現象:入口溫度降,熱點溫度急劇下降,壓力升高。

后果:塔內氨的增加,抑制合成反應,嚴重時垮溫,損壞內套造成泄漏。

處理:(1)迅速降低氨分液位。(2)減少循環量,關各段冷激以抑制觸媒溫度的繼續下降。(3)如溫度垮下,應啟電升溫。

2、微量跑高

現象:上層溫度下降,熱點略有回升后,驟降,整個熱點溫度下移,系統壓力升高。

后果:觸媒中毒,溫度難以維持,生產無法進行。

處理:(1)切氣放空。(2)如中毒輕微,待精煉合格后,開塔前放空,再補氣轉入正常生產:如中毒較為嚴重,則應卸壓重新啟電升溫。如升溫困難,應提高H2含量,加大電爐接點。觸媒層溫度適當提高,但不超10度,待活性恢復后再導入正常生產。

3、循環機跳閘

現象:主要是溫度猛升。

處理:由于空速的驟減,塔內熱量無法帶出,致使溫度升高,及時開啟備用機,調節各段冷激不使溫度過高。

篇2:合成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一、崗位任務

1、在高溫、高壓和有觸媒的條件下,將合格的H2、N2混合氣合成氨。

2、合成氨經分離、冷凝得液氨,貯存于氨罐。

3、液氨在氨冷器中氣化送往吸收,制取NH4HCO3。

3H2+N22NH3+Q

二、工藝流程圖(另附)

三、崗位工藝指標

1、壓力:

合成塔進口:≤31.4MPa

合成塔進出口壓差:≤0.8MPa

液氨貯罐:≤1.6MPa

循環機壓差:≤2。8MPa?

循環機油壓:≥0。15~0.25MPa

氣氨總管壓力:≤0.2MPa

系統升降壓速率:每分鐘0.4-0.6MPa

2、溫度:

合成塔出口溫度<300℃

觸媒層溫度波動:≤±5℃

熱點溫度:一二段:480±5℃:三段:480±5℃:四段:460±5℃

水冷器出口:<35℃

氨冷出口一5℃~一20℃

合成塔熱點升降溫速率:每小時45℃

氣體成份

微量CO+CO2≤25PPM,正常生產:30-50PPM,半量生產:﹥50PPM,停止送氣。

氫氮比2.0~2.8,合成塔進口氨含量<3.0%。

冰機:

(1)壓力:進口氣氨壓力:0.18~0.3MPa

出口氣氨壓力:≤1.6MPa

油泵油壓≥0.15~0.25MPa

(2)溫度:冰機出口溫度<150℃

循環油位:1/2~2/3

四、崗位開停車步驟:

l、正常開車:

(1)接通知后,檢查閥門(補充氣、塔進出口、付線、循環機及各段冷、熱激各閥門開關位置是否正確及排放閥位置)。

(2)微量合格后通知壓縮送氣。

(3)置換系統,O2≤0.2%,聯系電工:檢查電加熱器。

(4)系統充壓至60—70MPa,按規程開循環機。

(5)在電工在崗情況下,按規程開啟電爐,進行升溫,每小時不超過50℃。

(6)150℃時開水冷,250℃時開氨冷。

(7)溫度350℃時,逐步提壓至120—140MPa。

(8)待溫度升至指標時,可緩慢加大負荷,同時降低電爐使溫度不至超標,直至正常生產。

2、正常停車:

(1)接通知后,如帶電,先停電爐。

(2)停止向氨冷加氨。

(3)待壓縮停完機后,關補充氣。

(4)按規程停循環機,關閉放氨閥。

(5)根據本崗位需要或保壓或放空卸壓以備檢修。

冰機:

開車:

檢查油位及電器設備、管道閥門位置。

(2)開冷卻水,全開管道上的氣氨進出口閥,打開氣缸進口閥、副閥,關閉氣缸出口閥。

(3)按運轉方向盤車,聯系合成啟動馬達維持空轉,檢查油及轉動部分的響聲情況。

(4)待冰機運轉正常,逐漸關小副閥,當關至一定程度時,立即開出口閥,全關副線。

停車:

(1)聯系合成,注意總管壓力和氨冷操作。

(2)關小氣缸進口閥,停主機運行。

(3)關閉出口閥,打開副線。關閉冷凝水。

五、正常操作冰機:

(1)注意電流、溫升,勿使超過規定指標。

(2)油壓處于正常狀態,保持良好的潤滑,油位在規定范圍,以免抽空,造成斷油現象。

(3)用看、聽、摸的操作方法,檢查判斷冰機運轉情況

(4)嚴防帶液,產生液擊,損壞冰機。

(5)嚴防超壓,引發事故,注意冷凝塔液位,不至過高或過低。

氨合成操作要點:

(1)嚴格合理地控制觸媒層溫度①在最大空速下,溫度波動不大,副閥和各段冷熱激調節。②如溫度波動大,以循環量為主,以各段熱、冷激為輔助調節。⑧如觸媒活性好,以上調節仍不能控制,可視情況提高氨含量和惰性氣體量。

(2)壓力的調節、升降必須平穩,按指標進行。確保塔內件,各法蘭聯接及循環機填料的正常使用。

(3)在最適宜的觸媒溫度下,盡量加大循環量,以提高產量。

(4)嚴格控制氣體成份,防止有害氣體進入合成塔,造成觸媒暫時性或永久性中毒,及時調H2/N2比、惰性氣體及氨含量,確保觸媒溫度的穩定和持久。-

六、常見事故分析及處理

1、液氨帶入合成塔

現象:入口溫度降,熱點溫度急劇下降,壓力升高。

后果:塔內氨的增加,抑制合成反應,嚴重時垮溫,損壞內套造成泄漏。

處理:(1)迅速降低氨分液位。(2)減少循環量,關各段冷激以抑制觸媒溫度的繼續下降。(3)如溫度垮下,應啟電升溫。

2、微量跑高

現象:上層溫度下降,熱點略有回升后,驟降,整個熱點溫度下移,系統壓力升高。

后果:觸媒中毒,溫度難以維持,生產無法進行。

處理:(1)切氣放空。(2)如中毒輕微,待精煉合格后,開塔前放空,再補氣轉入正常生產:如中毒較為嚴重,則應卸壓重新啟電升溫。如升溫困難,應提高H2含量,加大電爐接點。觸媒層溫度適當提高,但不超10度,待活性恢復后再導入正常生產。

3、循環機跳閘

現象:主要是溫度猛升。

處理:由于空速的驟減,塔內熱量無法帶出,致使溫度升高,及時開啟備用機,調節各段冷激不使溫度過高。

篇3:幼兒園安全檢查工作制度

幼兒園安全檢查工作制度

  抓好幼兒園的安全工作,重在落實。為了切實落實我園的安全責任制,健全園內部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保證幼兒園安全工作的順利開展,特制定了安全檢查工作制度:

一、成立安全檢查領導小組

  我園成立了以園長為組長,以分管領導為副組長,以各教研組長、保育成員、門衛為組員的幼兒園安全檢查領導小組,負責對全園安全工作檢查,確保我園的安全工作做好。

二、職責明確,切實做好安全檢查記錄

  (一)、校園安全檢查

  1、校園安全檢查負責人為值周行政,(具體見每學期的值周行政安排表)。

  2、值周行政每天上午8時前對校園內的安全設施以及校舍進行一次檢查,把檢查情況填入值周行政安排表。

  3、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安全責任人并協助盡快解決問題。

  4、主管安全行政每周對校園安全進行一次抽查,對抽查情況作記錄。

  (二)、班級、辦公室安全檢查

  1、各班主任老師負責每天檢查班級的安全情況(電源插座;剪刀等尖、硬物體的使用情況;環境安全隱患等)。

  2、保育員負責檢查班級的衛生、午睡室的安全衛生。

  3、各辦公室負責人定期檢查辦公區域的安全情況,有問題及時上報,并做好記錄。

  (三)、門衛安全檢查

  1、幼兒園門衛松江新城社區四保公益服務社提供,安排四人24小時值班。

  2、幼兒園門衛嚴格按照要求對外來人員進行來訪登記,嚴禁外來車輛放入園內。

  3、幼兒園來園、離園時段,做好大門口幼兒家長接送車輛的引導,防止因擁擠而造成意外傷害。

  4、門衛每天對檢查的情況記入《安全檢查表》中,并簽名,幼兒園行政對檢查情況不定時的抽查。

  (四)食堂食品衛生安全檢查

  1、食堂食品衛生安全檢查由保健老師、營養員負責。

  2、保健老師每天對食堂衛生進行一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情況嚴重要及時上報園值班行政。

  3、保健老師、營養員嚴格把好食品的進貨關,每天食品要留樣,以待抽查。

  三、及時整改,確保安全安全檢查小組每月進行一次全園性的安全普查,同時有園分管領導等作不定期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立刻解決。

  四、建立定期匯報制度各負責人對自己所負責范圍的安全工作定期向園領導小組匯報,同時發動全園每位教職工的主人翁意識,關心幼兒園的安全,發現隱患及時匯報。

  五、開發家長資源,接受各方監督檢查是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各負責人不得弄虛作假,要如實匯報工作,接受領導的檢查。同時發動家長資源,關心幼兒園,監督幼兒園的衛生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