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積循環崗位設備操作維護規程

電積循環崗位設備操作維護規程

2024-07-14 閱讀 1018

電積循環崗位設備包括:陽極液泵1、陽極液泵1.1設備用途主要用于電解陽極液的循環。1.2技術性能表1電調陽極液泵技術性能設備名稱陽極液泵編號規格型號150UB-ZK220-25D數量3單臺設備主要技術參數1流量220m3/h2揚程25m3電機轉速1450m/min4電機功率37KW1.3設備構造簡介及工作原理1.3.1構造簡介:該泵是單吸單級離心泵,泵體和泵蓋采用耐腐、耐磨性優良的耐酸工程塑料制造,軸封結構采用背片減壓結合付葉輪離心式密封。1.3.2工作原理:單吸單級離心泵。1.4設備安全操作規程1.4.1許可使用條件1.4.1.1每次開泵前應用手盤動聯軸器,檢查轉動是否正常。1.4.1.2泵必須在進液管及泵內注滿引液,排盡空氣后方能正常運行。1.4.1.3泵內未灌注引液或出口無流量時,不能長時間空轉。1.4.2操作方法與步驟1.4.2.1開啟進口閥,灌注引液,排盡空氣。1.4.2.2啟動電機使泵運轉,同時開啟出口閥。1.4.3允許使用條件:1.4.3.1被輸送介質符合泵的輸送條件。1.4.3.2在每次修理后,必須將托架內加入機油。1.4.3.3本體設備附屬設備完好。1.4.4操作程序和方法:1.4.4.1進行設備運轉前檢查,詳見維護規程。1.4.4.2確認無異常后,開啟進口閥,灌注引液,排盡空氣。1.4.4.3啟動電機使泵運轉,同時開啟出口閥。1.4.4.4做設備運轉中檢查,詳見維護規程。1.4.5開、停車條件:1.4.5.1停車條件1.4.5.1.1當罐內溶液低于泵進口時必須停泵。1.4.5.1.2停泵后關閉進、出口閥門。1.4.5.2開車條件1.4.5.2.1確認泵無人檢查、檢修。1.4.5.2.2開啟進口閥,灌注引液,排盡空氣。1.4.5.2.3啟動電機使泵運轉,同時開啟出口閥。1.4.6安全注意事項:1.4.6.1泵工必須熟悉泵的構造和操作方法,掌握技術性能及保養規則,嚴格執行本規程。1.4.6.2泵工必須聽從中控室人員指揮。1.4.7常見故障和處理方法:表2常見故障和處理方法序號零部件故障情況故障原因措施1泵不出液、或流量、揚程明顯不符泵振動和噪音異常軸封處發熱、冒汽或嚴重泄漏泵內或進口管道內空氣未排盡。泵蓋或進口管道連接處漏氣。進出口管徑太小、太長、阻塞或閥門失靈。吸入或壓出高度太高。軸封處漏氣。電動機轉向、轉速不對,或介質粘度過大。基礎不平或螺栓松動。泵軸與電機不同軸。支撐管道的支架不穩固。泵有氣蝕現象。橡膠油封唇口磨損。軸封零件安裝不正確。出口壓力過大。停止使用,并匯報中控室1.5設備維護規程1.5.1設備操作前檢查1.5.1.1潤滑部分1.5.1.1.1檢查托架潤滑油是否達到油標(檢測油位用)上、下刻度之間或達到油位指示孔。1.5.1.1.2檢查放油口螺栓是否松動。1.5.1.1.3檢查潤滑部位有無漏油。1.5.1.2機體部分1.5.1.2.1檢查各部連接螺栓是否松動。1.5.1.2.2檢查泵體是否有裂縫。1.5.1.2.3檢查對輪、對輪膠墊有無嚴重磨損現象。1.5.1.3其它部分1.5.1.3.1檢查啟動電鈕能否靈敏動作。1.5.1.3.2檢查進、出口閥門是否使用可靠。1.5.2設備運轉中檢查1.5.2.1各部軸承及電機溫度不應超過60℃。1.5.2.2傳動機構電機和軸承在運轉中無強烈噪音和撞擊聲。1.5.3設備日常維護和調整1.5.3.1對輪的調整1.5.3.1.1對輪間隙不大于1mm。1.5.3.1.2電機對輪、泵對輪連接處在同一水平面。1.5.4設備潤滑序號部件名稱潤滑油型號、規格潤滑條件潤滑周期1滾動軸承150#工業齒輪油-20℃-120℃3個月換油一次。(加油量不得超過軸承箱油標的2/3)1.5.5設備點檢1.5.5.1點檢標準表3點檢標準序號名稱檢查項目檢查方法判定標準1軸承安裝狀態聲音溫度振動油量目視耳聽測溫儀手觸目視不振動無異音≤60℃無異常振動規定量(詳見潤滑標準)2聯軸器中心擺動本體安裝狀態螺栓安裝狀態本體磨損鋼板尺目視耳聽目視不明顯擺動不松動不松動無斷裂、無明顯磨損3軸封壓蓋擰緊狀況溫度漏油目視測溫儀目視不擰緊,有過盈量≤60℃無明顯泄漏1.5.5.2點檢內容表4點檢內容序號點檢項目點檢內容備注1泵各減速機地腳螺栓緊固運行聲音及潤滑設備衛生情況1次/班2電器設施外觀完整性檢查1次/班3聯軸器運行聲音及振動1次/班1.5.5.3點檢方法點檢人員通過儀器儀表、點檢工具、五感對設備進行短時間的外觀檢查:如振動、發熱、松動、異音、異味、損傷、腐蝕、泄露等。1.5.5.4點檢要求點檢人員在交接班及班中對設備進行全面點檢,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解決不了的,匯報中控室,并做好詳細記錄。

篇2:萃取電積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范圍

本規程規定了萃取、電積崗位的安全操作內容及要求。

本規程適用于濕法冶煉車間萃取、電積崗位工。

2內容

(一)開機方法

1、開機前首先檢查萃取原液池、余液池、反萃液池、電解液池等中的溶液是否正常,觀察有機循環槽中有機相是否足量,檢查整個系統閥門、管道和儀表是否正常,密封件是否

完好,各閥門開關是否處于正常位置。檢查整流器等設備,確認無誤后準備開機。

2、順序啟動反萃取、萃取攪拌機,啟動有機循環泵。

a)反萃混合室達到有機相連續后,啟動反萃供液泵、萃取原液供液泵、電解供液泵。

b)將一級萃取的攪拌機停車一分鐘后重新開啟,使混合室中達到水相連續。

3、若電解液銅濃度已達到電積要求,則開啟電積系統;通電前,調節各電解槽液位,待電解槽液位正常后,慢慢開啟硅整流器,直到電流及電壓調到規定值。

(二)停車循序

正常停機時,停車順序為:先停止硅整流器,停止原液供液泵及洗液供液泵→有機洗滌供液泵→反萃、電解供液泵→有機相供液泵→洗滌攪拌電機→反萃攪拌電機→萃取攪拌電機。

(三)運行檢查

1、檢查各泵出口回流管中有無料液回流。

2、檢查有機循環槽放液管有無水相流出,若有,必須將水相全部放出。

3、檢查一級萃取混合室是否保持水相連續,反萃混合室是否保持有機相連續。

4、檢查反萃、萃余液、電解液等出口處連續取樣是否正常,每班取樣各150ml。

5、檢查各槽有機相高度是否正常。

6、檢查萃原液流量、反萃液流量、有機相流量、電解液流量是否正常值。

7、每個班要用手觸摸檢查導電棒是否發熱,極間是否短路,發現短路應及時處理。

8、檢查冷卻水流量是否正常,硅整流運行是否穩定。

9、檢查電解液供液泵是否正常運行,電解液循環槽液位是否正常,電解液流量是否正常。

10、檢查各設備是否正常運轉,出現異常及時停機解決,并作好記錄,解決不了的問題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

(四)注意事項

1、班中接觸含酸溶液時,必須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操作完畢后用清水洗手,禁止在車間吸煙或吃食品。

2、嚴格按照冶煉車間安全管理制度添加、使用、保管硫酸、煤油、萃取劑等危險化學品。

3、停車或停電時,切記關閉各泵的出液閥門、回流閥門,避免溶液等跑、冒、滴、漏。

4、每個班須檢查2~4次減速機、渣漿泵、液下泵等設備是否有過熱等異常情況,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或通知維修人員,并做好記錄。

5、若發生著火情況,先戴好防毒口罩,用滅火器滅火,并立即拉警報通知其他人員共同滅火,根據火勢情況啟動應急預案。

篇3:電積平臺吊車崗位設備操作維護規程

電積平臺吊車崗位設備包括:(8+8)t雙梁橋式吊1、(8+8)t雙梁橋式吊1.1設備用途主要用于電解鋁的出槽、電積陽極板的更換和零星吊裝工作。1.2技術性能表1(8+8)t雙梁橋式吊技術性能設備名稱(8+8)t雙梁橋式吊編號規格型號Q=(8+8)t,L=22.5m數量3單臺設備主要技術參數1起升高度12m2跨度22.5m3大車運行速度4.71-47.1m/min4起重量(8+8)t5起升速度0.83-8.32m/min6小車運行速度0.3-3.14m/min7緩沖器行程150mm8工作制度A69鋼絲繩型號6×37-15-1851-光-右交1.3設備構造簡介及工作原理1.3.1構造簡介:雙梁、絕緣雙鉤橋式起重機,電器控制為變頻控制。1.3.2工作原理:以間歇作業方式對物料進行起升、下降和水平移動的搬運機械。1.4設備安全操作規程1.4.1許可使用條件(1)凡被吊的物體符合電動橋式起重機的工作性能及規格時方可運轉。(2)設備在新安裝和大、中修后,必須經過驗收方驗收后方可運轉。1.4.2操作方法與步驟(1)熟悉起重機的用途,裝配及操作方法,起重能力及保養的規則,嚴格遵守安全技術規程。(2)起重機開始操作前,必須在總電源切斷的情況下進行檢查和調整,在起重機上不遺留任何工具和物品,操作室通向梯臺的門,橋架上的門必須關閉。(3)在總電源關閉前,操作者必須確定所有控制器是否處在零位上,確定在起重機的線路上及起重機的橋架上沒有任何人員,只有在進行上述檢查后,方可送電。(4)起重機在每次開動以前,必須發出警告信號。如運貨道上有人不讓開,而起重機的吊貨也不能繞道通過時,必須停車。(5)起重機吊起的重物不得超過額定起重量。(6)在操作時應使運輸中的貨物很少搖擺,如貨物搖擺時,必須將起重機送往貨物搖擺的一方來穩吊。(7)吊起貨物時必須在垂直位置,不允許利用移動大車或小車來拖動貨物或歪拉斜吊。(8)起重機及小車必須以最慢的速度,在不沖擋架的條件下,逐步靠近邊緣位置。(9)起重機在正常操作時,禁止使用限位開關動作來停電。(10)起重機的控制器應逐步開動,在機械完全停止運轉前,禁止將控制器從順轉位置直接反逆轉位置來進行制動,但在用作防止事故發生的情況下可以例外。(11)防止起重機在同一跨度內與另一臺起重機相撞,僅在事故發生后允許用一臺起重機來移動另一臺起重機,但均需無負荷,并用最低速度。(12)在電壓顯著降低和電力輸送中斷的情況下,電源開關必須斷開,所有的控制器應處于零位上。(13)當起重機吊起重物或放下鉤頭時,吊車工嚴禁離開起重機。(14)吊車在操作中出現的問題吊車工在點檢記錄的點檢記事一欄中要做好詳細記錄,自己能處理的及時處理,處理不了的立即匯報中控室。(15)當起重機工作完畢后,吊車工必須將起重機停在指定位置,吊鉤升到至少離地面2m以上的位置,控制器回到零位,并斷開電源開關。(16)吊車工在離開起重機時,應使其處于制動狀態。1.4.1允許使用條件:1.4.1.1被吊物體符合橋式起重機技術性能和規程。1.4.1.2在大、中、小修后,經驗收合格。1.4.1.3本體設備附屬設備完好。1.4.2操作程序和方法:1.4.2.1進行設備運轉前檢查,詳見維護規程。1.4.2.2確認無異常后,按總電源啟動按鈕送電。1.4.2.3按主控制器臺面扳動操作手柄,控制機構的運行。1.4.2.4進行空載試車,并做設備運轉中檢查,詳見維護規程。1.4.2.5經試車檢查確認無異常后,進行負荷工作。1.4.3開、停車條件:1.4.3.1停車條件(1)起重機使用完畢后,必須將車停在指定位置。(2)將吊鉤升至距地面2m的位置。(3)吊鉤沒有掛物體。(4)所有控制手柄扳到零位。(5)按停車按鈕。1.4.3.2開車條件(1)軌道及橋架上無人檢查、檢修。(2)操作手柄均在零位。(3)按點檢表內容進行點檢,確認無問題并做好記錄。(4)關閉吊車各門。(5)發出開車信號。1.4.4安全注意事項:1.4.4.1吊車工必須熟悉起重機構造和操作方法,掌握技術性能及保養規則,嚴格執行本規程。1.4.4.2吊車工必須聽從專職人員或指吊人員指揮。1.4.4.3吊車工有權不執行錯誤及違章操作信號,但必須聽從任何人發出的“停止”信號。1.4.4.4在起升和運送物件時,必須保證吊繩的垂直狀態,嚴防物件在空中大幅度搖擺,出現搖擺時,應立即采用“穩鉤”法使物件平穩。1.4.4.5除非為了防止發生事故需緊急停車外,嚴禁“反車”制動。1.4.4.6在起升物件時,要密切注意指揮人員的信號,在繩扣繃緊前,應逐漸起鉤,待捆綁牢靠,指揮人員離開后方可起吊,當重物接近地面時,亦應慢速落鉤,以防物件傾倒。1.4.5常見故障和處理方法:表2常見故障和處理方法序號零部件故障情況故障原因措施1吊鉤尾部疲勞裂縫吊鉤表面上有裂縫和破裂鉤頭危險斷面的磨損超過其高度的10%吊鉤斷裂吊鉤損壞吊鉤損壞停止使用停止使用停止使用2滑輪滑輪槽不均勻磨損滑輪軸磨損滑輪不轉動鋼絲繩損壞得快軸損壞滑輪軸、鋼絲繩磨損在不均勻磨損超過3mm時停止使用滑輪檢查潤滑情況,有無潤滑油軸是否擦傷及軸承狀況3卷筒卷筒上有裂縫卷筒損壞更換4制動器不能制動(對運行機構來說小車或大車斷電后滑行距離較大)不能打開一般原因:A、杠桿系統中的活動關節被卡住。B、潤滑油滴在制動輪的制動面上。C、制動閘皮過度磨損。一般原因:A、制動帶粘在有污垢的制動輪上。B、活動關節卡住。C、彈簧張力過大。2、油液使用不當。3、葉輪卡住。A、用油潤滑活動關節。B、更換制動閘皮,調整鎖緊螺母。C、處理不了的匯報中控室。A、消除卡住現象。B、調整彈簧。C、處理不了的匯報中控室。3齒輪1、齒輪損壞。2、齒輪磨損。3、輪輻、輪緣和輪殼上有裂縫。4、鍵損壞和齒輪在軸上跳動。1在工作時跳動,端面機構損壞。2、在開動和制動跳動。3、齒輪損壞。4、鍵斷。匯報中控室。4聯軸器1、在半聯軸器體內有裂縫。2、連接螺栓孔磨損。3、齒型聯軸器磨損。4、鍵槽磨損。1、損壞聯軸器。2、在開動機構時跳動切斷螺栓。3、齒磨壞,重物迅速落下。4、鍵落下,重物迅速落下。匯報中控室。5軸1、裂縫。2、軸的彎曲超過0.5mm/m。1、損壞軸。2、由于疲勞而損壞軸頸。匯報中控室。6車輪運行不平穩及發生歪斜1、車輪輪緣過度磨損。2、由于不均勻的磨損,車輪的直徑具有很大差異。3、起重機鋼軌不平直。匯報中控室。7減速機1、外殼特別是在安裝軸承的地方發熱。2、潤滑油沿著封面流出。3、減速機震動。1、軸承發生故障。軸頸卡住,齒輪迅速磨損,齒輪及軸承內缺乏潤滑油。1、更換油,檢查嚙合情況和軸承情況。2、處理不了的匯報中控室。8滾動軸承軸承產生高熱。聲音大。1、缺潤滑油。2、軸承中有污垢。1、安裝不良而使軸承部件卡住。2、軸承的零件發生損壞和磨損。1、加潤滑油。2、清洗軸承,加新潤滑脂。3、匯報中控室。1.5設備維護規程1.5.1設備操作前檢查1.5.1.1潤滑部分(1)檢查大、小車和卷揚減速機潤滑油是否達到油標(檢測油位用)上、下刻度之間或達到油位指示孔。(2)檢查卷揚鋼絲繩及各部抱閘是否良好。(3)檢查各潤滑部位有無漏油。1.5.1.2機體部分(1)檢查鋼絲繩是否能繼續可靠使用。(2)檢查卷筒及滑輪溝槽表面輪緣及凸緣是否完整。(3)檢查大、小車輪有無裂縫,輪緣及車輪踏面有無嚴重磨損現象。(4)檢查橋架。(5)檢查大、小車軌道有無松動,焊縫是否完好。(6)檢查各齒輪聯軸器連接螺栓是否松動。(7)檢查各傳動機構的電動機、減速機、軸承箱、抱閘的地腳螺栓緊固情況。1.5.1.3其它部分(1)檢查制動器各傳動杠桿能否靈敏動作,各杠桿之間連接孔及軸銷是否有較大磨損,閘瓦是否很好地貼合在制動輪上,閘瓦材料(閘皮)是否磨損(襯料磨損超過40%時應更換)閘輪表面有無退火現象和劃傷。(2)檢查大、小車緩沖器是否使用可靠。(3)檢查吊車頻閃燈及照明燈的完好情況。(4)檢查吊車配電柜內空調運行情況。1.5.2設備運轉中檢查1.5.2.1各部軸承及電機溫度不應超過60℃。1.5.2.2個傳動機構電機、減速機、齒接手、制動器和軸承在運轉中無強烈噪音和撞擊聲。1.5.2.3各部限位靈敏可靠。1.5.3設備日常維護和調整1.5.3.1抱閘的調整(1)制動力矩的調整,調整固定螺桿、旋動螺母壓縮主彈簧或放長主彈簧到合適力矩。(2)兩片閘瓦間隙,調整螺桿即可達到目的,閘瓦與制動輪之間間隙應調整在0.6-1mm內。1.5.4設備潤滑序號部件名稱潤滑油型號、規格潤滑周期1滾動軸承ZL-1ZL-2鋰基脂ZL-33個月換油一次,加油量不得超過軸承體的2/32減速機150#工業齒輪油使用初期2個月換油1次,使用后每6個月換油1次3齒輪聯軸器ZL-1ZL-2鋰基脂ZL-31個月加油1次,加油時用油槍壓入到漏出為止4鋼絲繩鋼絲繩麻本心脂30天涂抹一次潤滑脂5卷筒內齡盤ZL-2鋰基脂大修時涂抹加滿。1.5.5設備點檢1.5.5.1點檢標準表3點檢標準序號名稱檢查項目檢查方法判定標準1軸承安裝狀態聲音溫度振動油量目視耳聽測溫儀手觸目視不振動無異音≤60℃無異常振動規定量(詳見潤滑標準)2減速機安裝狀態損傷聲音溫度振動油量油質密封目視目視耳聽測溫儀手觸目視目視目視不振動無裂紋及明顯損傷無異音≤60℃無明顯振動規定量(液位指示器)不乳化、不臟不漏油3聯軸器中心擺動本體安裝狀態螺栓安裝狀態本體磨損鋼板尺目視耳聽目視不明顯擺動不松動不松動無斷裂、無明顯磨損4軸封壓蓋擰緊狀況溫度漏油目視測溫儀目視不擰緊,有過盈量≤60℃無明顯泄漏5制動器拉桿聯軸銷內襯磨損推力器手動手動目視目視無松動及搖動運動靈活無明顯磨損無漏油6齒輪聯軸器保護罩聲音目視無異音不變形、破損7卷筒繩槽壓板端蓋目視手動手動無明顯磨損無松動無間隙8鋼絲繩磨損潤滑斷絲卡尺目視目視無明顯磨損參見潤滑標準6倍繩徑長斷絲20絲/股,斷絲30絲/6股9滑輪組滑輪保護罩目視目視運轉順利,無裂紋及破損間隙合適,焊縫無開裂10鋼軌接頭安全撞塊磨損掃軌器手動手動目視目視無松動及脫落無松動及脫落無明顯破損(磨損全高、原寬度的10%以下無變形、破裂1.5.5.2點檢內容表4點檢內容序號點檢項目點檢內容備注1減速機運行聲音地腳螺栓、振動及溫升1次/班2制動器制動器磨損閘皮磨損推動器工作情況1次/班3減速機各減速機地腳螺栓緊固運行聲音及潤滑設備衛生情況1次/班4電器設施外觀完整性檢查各處限位完好1次/班5鋼軌軌道接頭安全撞塊軌道磨損螺栓緊固情況掃軌器1次/周6鋼絲繩磨損情況鋼絲情況1次/班7滑輪及滑輪保護罩磨損及潤滑情況運行聲音保護罩磨損及焊縫1次/班8卷筒繩槽磨損情況鋼絲繩壓板情況1次/班9聯軸器運行聲音及振動1次/班1.5.5.3點檢方法點檢人員通過儀器儀表、點檢工具、五感對設備進行短時間的外觀檢查:如振動、發熱、松動、異音、異味、損傷、腐蝕、泄露等。1.5.5.4點檢要求點檢人員在交接班及班中對設備進行全面點檢,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解決不了的,立即匯報中控室,并做好詳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