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條:目的
為了規范公司員工的社會保險(以下簡稱社保)管理工作。
第二條:適用范圍
集團公司、子公司
第三條:社保釋義
社保是國家通過立法形式,由國家、集體和個人共同籌集資金確保公民在遇到生、老、病、死、傷、殘、失業等風險時,獲得基本生活需要和健康保障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第四條:職責
一、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是集團公司社保管理的主管部門,有以下社保管理職責:
(一)、擬訂并指導、督促、檢查子公司實施集團公司制訂的社保管理制度。
(二)、與市社保管理機構溝通,掌握社保政策,擬訂適當的參保方案,報集團公司批準。
(三)辦理集團公司、子公司員工社保關系的轉移審批事項。
(四)辦理集團公司員工社保費繳交和其他有關社保的事項。
二、子公司辦公室是子公司社保管理的主管部門,有以下社保管理職責:
(一)維護公司與當地政府社保管理機構之間的正常公共關系。
(二)按當地政府社保管理機構和集團公司有關規定辦理本公司員工社保費的繳交和其他有關社保的事項。
三、集團公司和子公司財務部是員工社保費的支付與核算部門,有以下社保管理職責:
(一)依據公司社保管理責任人填制的《用款申請單》支付新員工或異動員工需補交的社保費;
(二)依據當地政府社保機構向銀行托收的社保費憑證承付保費;
(三)依據公司社保責任人提供的《公司月員工參保情況一覽表》(略),核算保費支出和代扣代繳保費往來應收應付款;
(四)配合本公司社保主管部門做好當地社保管理機構對公司社保的年檢工作。
第五條:參保對象
凡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的,原則上都是參保對象,但因員工在其他單位或自行參保的,經本人申請說明不需為其辦理社保的可以除外。
第六條:參保或續保的起始時間
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并確定為參保對象的員工,設置了試用期的,從批準轉正的次月起為其辦理參保或續保事項,參保或續保的起始時間為簽訂勞動合同日,試用期內的社保費可以補交,因試用期間中斷社保而發生的滯納金,由公司承擔,但試用期滿未能轉正或試用期內離職的,公司不承擔期社保費,未設置試用期的,從簽訂勞動合同日起為其辦理參保或續保事項繳交保費。
第七條:停保時間
員工離職,從離職月(以離職通知單的批準時間為準)的次月一日起停止為其繳交社保費,公司社保管理責任人應及時為其辦理停保事項。因公司社保管理責任人原因未及時辦理停保事項,所造成的公司多支付的社保費,由責任人承擔。
第八條:參保項目與保費基數的確定
集團公司及其在**的子公司員工的參保項目和保費基數(即月繳費工資)由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與**市社保管理機構商議,在**以外地市子公司員工的參保項目和保費基數,由外地子公司與當地社保管理機構商議。屬強制保險項目,應及時辦理參保事項。子公司的參保項目及其保費基數、適用對象應報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審批。子公司必須按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的有關通知、規定確定參保項目、對象和保費基數。
第九條:社保費的成本對象
公司員工的社保費,包括企業承擔和個人承擔兩部份,統一由員工所在公司支付,員工個人承擔部份,由公司社保管理責任人造表從員工應發工資中扣回沖抵公司代支付部份。公司原則上只負擔本公司員工的社保費(企業承擔部份),因情況特殊,要由公司承擔非本公司員工社保費的,須報集團公司總裁批準。
第十條:員工異動社保關系的轉移與保費的繳交、核算:
一、集團公司、子公司員工發生在**市的本集團成員企業間的異動,其社保關系隨同工資關系一同轉移,保費由調入公司承擔。
二、由集團公司委派至**市以外地市的子公司工作的員工,其社保關系在**市又不便轉移至外地的,可轉至集團公司,由集團公司代辦保費繳交,由員工所在工作單位承擔成本并代扣個人應承擔的保費,由相關公司財務部門通過內部往來帳目,辦理費用結算。
三、因員工異動,發生個人社保的月繳費工資增減,公司參保員工人數增減,參保項目發生增減,有關公司社保主管部門責任人應根據社保異動內容及時準確的選擇填制當地政府社保機構規定的表單(如《職工養老保險關系增(減)花名冊(一)》和《職工養老保險關系轉移表(二)》等),報公司負責人簽字蓋公章,辦理員工社保關系轉移和社保費增減事項。
四、員工工作單位在本集團成員企業間異動,調出單位未及時辦理員工社保關系轉移的,調出單位不得為其停保,保費可以繼續由調出單位承擔。
第十一條:社保費支付審批審核流程
一、新員工(含集團公司內部異動調入員工)參保或續保保費支付,根據地方社保管理機構保費支付方式的約定,來不及并入公司月度保費托收,需單獨支付的,由公司社保管理責任人填《用款申請單》,經用款審批流程后支付。
二、公司全體參保員工月度社保費的支付采用銀行托收辦法。由公司社保管理責任人從地方社保管理機構獲取已托收月度《職工繳費工資花名冊》與銀行托收憑證核對。審核無誤后編制《公司月員工參保情況一覽表》連同《職工繳費工資花名冊》交財務部辦理成本核算和代繳代扣往來核算。
篇2:某鄉民社保管理實施辦法
一、精心組織,強化領導
鎮政府成立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鎮勞動保險服務中心,具體負責全鎮的組織協調、宣傳、培訓、業務指導等工作。
鎮政府建立領導包片、干部包村(居)制度,協助、指導、督促各村(居)開展具體工作。
各村(居)必須成立相應工作領導小組,支部書記為第一責任人,村文書為協理員,專門負責本轄區內的宣傳、協調、政策咨詢、業務操作等工作。同時,要建立起各村(居)干部包組制度。
各村(居)成立的工作領導小組和村干部包組情況于9月8日前報鎮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加強宣傳,確保家喻戶曉
各村(居)要充分利用宣傳車、村廣播、村務公開欄,墻體固定標語、橫幅標語、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宣傳《實施辦法》;要通過召開黨員干部會議、村(居)民大會或村(居)民代表會議開展宣傳;要通過專題講座、知識問答等形式宣傳,提高廣大群眾的參與度和知曉度。
各村(居)要在9月8日前召開宣傳動員大會,各村民小組也必須9月8日前召開社員大會,開會時通知駐村干部到場參加,做好考勤,參會人員報到登記,將《實施辦法》相關內容向群眾進行普遍宣傳,發放宣傳資料,動員群眾全員參保,做好會議記錄,對未到會的群眾,村、組要在村監委會、組議事代表的監督下單獨逐個聯系,將政策宣講到位,做好宣講記錄,相關人員簽字蓋章。并將動員大會召開情況(包括會議組織形式、應參會人員、實到人員、會議主要內容、未到會人員政策宣講情況等)以書面形式報鎮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明確責任,細化措施,分步實施
各村(居)要嚴格按照實施意見的安排,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落實相關工作人員職責,細化工作措施和各階段的目標任務,分步實施,積極穩妥地推進各項工作。
(一)宣傳動員階段(年9月6日至9月8日)
1.9月6日前,召開全鎮村(居)干部動員培訓會,安排各項工作。
2.9月8日前,各村(居)及村民小組召開動員大會,鎮駐村干部必須參加。
(二)信息采集階段(年9月8日至9月12日)
1.完成各村(居)內年6月30日年滿60周歲人員統計、身份證信息核實、基礎信息采集、參保資料收集等工作,完成率要達到100%。
2.完成年6月30日年滿16至59周歲參保人員的摸底統計工作,分類統計不符合參保條件的人員、符合參保條件的人員,符合參保條件的外出務工人員,
3.對年6月30日年滿16至59周歲參保人員,通過家人、親屬或其他人員,通知到符合參保條件的外出務工人員,對不能親自回家辦理保險登記、繳費手續的,要求其開具出《委托書》、《承諾書》、以及其在務工單位是否參加其他全國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證明等手續,并于10月底之前傳回戶籍所在地的村(居)。
(三)參保登記、審核、認定、信息錄入、組織繳費及待遇發放階段(年9月1日至12月15日)
1.第一階段,9月25日前,完成年6月30日年滿60周歲的參保人員登記及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養老金待遇發放。
2.第二階段,于10月8日到12月15日前,完成年6月30日年滿16至59周歲參保人員的參保登記及組織收繳當年保險費。
3.第三階段,于年12月31日前,完成年7月1日至年11月30日期間年滿60周歲的參保人員領取養老金的資格認證和養老金待遇發放。
四、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通力協作,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動態的管理工作,涉及到公安、民政、殘聯、財政、勞動保障與就業管理等部門,各有關部門務必密切配合,通力協作,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公安部門要對參保人員的戶籍信息方面存在的疑問予以澄清和確認,補辦或新辦相關證件;
民政部門要按月提供60周歲以上的死亡人員情況,以便及時更新管理系統相關信息;
殘聯部門要對殘疾人情況進行分級統計,動態掌握殘疾人情況,確保殘疾人參保的優惠政策落到實處;
勞動保障部門要及時掌握外出務工人員基本情況,協助村(居)組織動員符合參保條件的人員積極參保繳費。
財政部門要做好相關資金(基金)的監管,安排兌現財政補貼資金,合理安排預算辦公經費,保障專項業務經費,確保鎮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機構正常運轉。
五、加強工作進度,先進人物、典型經驗等信息報送工作
各村(居)要加強工作進度、信息報送工作。要及時報送各階段工作進度,總結各階段工作中的經驗教訓,以便改進工作方法、措施;要及時化解相關矛盾、糾紛,加強參保政策解釋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符合參保條件而又猶豫不決人員的疑慮,確保符合參保條件的人員應保盡保。
各村(居)要將各階段的工作情況以書面(打印)形式報送到鎮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各村(居)要加強該專項工作信息報送。及時報送工作中的典型經驗,先進個人和先進事跡等。
六、強化監督檢查、嚴格考評考核,逗硬獎懲
各村(居)要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制度相應的措施和考核機制,充分調動具體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全面協調地推進全鎮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
鎮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領導小組將加大對各村(居)工作的指導、檢查、督查力度,分階段進行評估考核,并將該項工作納入年度單項目標考核和年終綜合目標考核。
篇3:會計崗位職責(社保站)
1.依照《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和社會保險財務的會計制度辦理本單位會計事務,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
2.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財經方針、政策和財經紀律,以及上級業務主管部門有關財務管理的具體規定,搞好社會保險基金的核算與管理。
3.建立和健全內部牽制制度,會計、出納業務不得一人兼管,財務預留銀行印章由會計與出納分開保管。
4.嚴禁出租、出借銀行賬號,不準接受各種來歷不明的非本業務范圍內的款項,不得替外單位或個人轉移寄存資金。
5.財務人員移交,必須按規定辦理交接手續。
6.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基金存款和其他應保留的數據。
7.主動接受同級財政、審計部門以及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檢查和監督,及時向他們報送各種財務報表。
8.完成好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