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居民社保管理規定范例
一、參保范圍和對象
具有我縣城鎮戶籍、年滿16周歲以上(不含在校學生)不符合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鎮居民,均可自愿參保。
二、基金籌集與繳納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一)個人繳費:年滿60周歲以上的人員,不用繳費,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年滿16周歲、不滿60周歲的人員應按年繳費,繳費標準分別為100元-1000元10個繳費檔次,由參保人自愿選擇繳費,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二)集體補助:有條件的居民委員會應當對參保繳費給予補助。鼓勵其他社會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三)政府補貼:各級財政在參保人繳費的基礎上給予補貼。省財政每人每年補貼30元,縣財政按參保人繳費檔次給予補貼,選擇100-500元檔次的每人每年補貼10元,選擇600-1000元檔次的每人每年補貼15元;一、二級重度殘疾人和城鎮“三無戶”由縣財政為其代繳最低標準(100元)養老保險費。
三、個人賬戶及管理
一)縣社保局為每個參保人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全部計入個人賬戶,并按中華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利率計息。
二)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中的資金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以依法繼承。
四、養老金待遇
一)領取條件:參保人年滿60周歲、未享受其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參保繳費后,可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年滿16周歲且不滿45周歲的城鎮居民,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年限不得低于15年;年滿45周歲以上的城鎮居民,應按年繳費,至60周歲時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允許補繳至滿15年。
二)養老金標準: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
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人每月55元,由中央財政支付。
個人賬戶養老金:標準為本人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139
五、參保登記年9月10日至9月30日為我縣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登記集中受理時間,請符合參保條件的居民攜帶二寸彩色照片一張、二代身份證和戶口簿原件及3份復印件(一、二級重度殘疾人還需攜帶《殘疾人證》原件及3份復印件)戶籍所在地社區居委會提出參保申請,選擇繳費檔次,填寫《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登記表》辦理參保登記手續。
六、其他
各類參保人員的年齡界定統一為年6月30日。
篇2:人資部社保管理安全職責
1社保管理員在人資部主任的領導下,負責企業職工社會保險的管理工作,對職工社會保險工作負安全管理責任。
2學習、落實國家、行業以及集團公司、省公司和企業關于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標準、規定、制度及有關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制定和完善社保管理中保證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并監督各單位和各級人員組織落實。
3組織參加職工工傷社會保險,負責按時為全體職工交納保險費。
4認真貫徹、落實《勞動法》,及時做好傷亡及因工傷亡職工善后撫恤等勞動保險工作。
5負責有關醫療費用的報銷工作,防止報銷憑證的丟失,保證現金的安全,庫存現金不得超出規定數額。
6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保護用品,發現安全生產隱患和不安全因素及時匯報。
7簽定四級有效控制責任狀,學習、落實本崗位控制差錯的各項措施,實現工作無差錯。
8參與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樹立正確的安全生產觀,提高安全文化素質,實現行為安全,達到人、機、環的和諧發展。
9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逐步實現社保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法制化。
10接受安全生產的教育和培訓,學習掌握與電力企業社保管理工作有關的安全生產知識,努力提高社保管理工作能力。
11履行本崗位消防安全和保衛安全職責,執行本部門消防管理和保衛管理制度,定期檢查消防器材。
12及時制止任何違章違紀行為和拒絕執行上級的違章指揮,并有責任對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建議。
篇3:某鄉民社保管理實施辦法
一、精心組織,強化領導
鎮政府成立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鎮勞動保險服務中心,具體負責全鎮的組織協調、宣傳、培訓、業務指導等工作。
鎮政府建立領導包片、干部包村(居)制度,協助、指導、督促各村(居)開展具體工作。
各村(居)必須成立相應工作領導小組,支部書記為第一責任人,村文書為協理員,專門負責本轄區內的宣傳、協調、政策咨詢、業務操作等工作。同時,要建立起各村(居)干部包組制度。
各村(居)成立的工作領導小組和村干部包組情況于9月8日前報鎮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加強宣傳,確保家喻戶曉
各村(居)要充分利用宣傳車、村廣播、村務公開欄,墻體固定標語、橫幅標語、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宣傳《實施辦法》;要通過召開黨員干部會議、村(居)民大會或村(居)民代表會議開展宣傳;要通過專題講座、知識問答等形式宣傳,提高廣大群眾的參與度和知曉度。
各村(居)要在9月8日前召開宣傳動員大會,各村民小組也必須9月8日前召開社員大會,開會時通知駐村干部到場參加,做好考勤,參會人員報到登記,將《實施辦法》相關內容向群眾進行普遍宣傳,發放宣傳資料,動員群眾全員參保,做好會議記錄,對未到會的群眾,村、組要在村監委會、組議事代表的監督下單獨逐個聯系,將政策宣講到位,做好宣講記錄,相關人員簽字蓋章。并將動員大會召開情況(包括會議組織形式、應參會人員、實到人員、會議主要內容、未到會人員政策宣講情況等)以書面形式報鎮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明確責任,細化措施,分步實施
各村(居)要嚴格按照實施意見的安排,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落實相關工作人員職責,細化工作措施和各階段的目標任務,分步實施,積極穩妥地推進各項工作。
(一)宣傳動員階段(年9月6日至9月8日)
1.9月6日前,召開全鎮村(居)干部動員培訓會,安排各項工作。
2.9月8日前,各村(居)及村民小組召開動員大會,鎮駐村干部必須參加。
(二)信息采集階段(年9月8日至9月12日)
1.完成各村(居)內年6月30日年滿60周歲人員統計、身份證信息核實、基礎信息采集、參保資料收集等工作,完成率要達到100%。
2.完成年6月30日年滿16至59周歲參保人員的摸底統計工作,分類統計不符合參保條件的人員、符合參保條件的人員,符合參保條件的外出務工人員,
3.對年6月30日年滿16至59周歲參保人員,通過家人、親屬或其他人員,通知到符合參保條件的外出務工人員,對不能親自回家辦理保險登記、繳費手續的,要求其開具出《委托書》、《承諾書》、以及其在務工單位是否參加其他全國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證明等手續,并于10月底之前傳回戶籍所在地的村(居)。
(三)參保登記、審核、認定、信息錄入、組織繳費及待遇發放階段(年9月1日至12月15日)
1.第一階段,9月25日前,完成年6月30日年滿60周歲的參保人員登記及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養老金待遇發放。
2.第二階段,于10月8日到12月15日前,完成年6月30日年滿16至59周歲參保人員的參保登記及組織收繳當年保險費。
3.第三階段,于年12月31日前,完成年7月1日至年11月30日期間年滿60周歲的參保人員領取養老金的資格認證和養老金待遇發放。
四、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通力協作,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動態的管理工作,涉及到公安、民政、殘聯、財政、勞動保障與就業管理等部門,各有關部門務必密切配合,通力協作,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公安部門要對參保人員的戶籍信息方面存在的疑問予以澄清和確認,補辦或新辦相關證件;
民政部門要按月提供60周歲以上的死亡人員情況,以便及時更新管理系統相關信息;
殘聯部門要對殘疾人情況進行分級統計,動態掌握殘疾人情況,確保殘疾人參保的優惠政策落到實處;
勞動保障部門要及時掌握外出務工人員基本情況,協助村(居)組織動員符合參保條件的人員積極參保繳費。
財政部門要做好相關資金(基金)的監管,安排兌現財政補貼資金,合理安排預算辦公經費,保障專項業務經費,確保鎮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機構正常運轉。
五、加強工作進度,先進人物、典型經驗等信息報送工作
各村(居)要加強工作進度、信息報送工作。要及時報送各階段工作進度,總結各階段工作中的經驗教訓,以便改進工作方法、措施;要及時化解相關矛盾、糾紛,加強參保政策解釋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符合參保條件而又猶豫不決人員的疑慮,確保符合參保條件的人員應保盡保。
各村(居)要將各階段的工作情況以書面(打印)形式報送到鎮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各村(居)要加強該專項工作信息報送。及時報送工作中的典型經驗,先進個人和先進事跡等。
六、強化監督檢查、嚴格考評考核,逗硬獎懲
各村(居)要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制度相應的措施和考核機制,充分調動具體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全面協調地推進全鎮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
鎮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領導小組將加大對各村(居)工作的指導、檢查、督查力度,分階段進行評估考核,并將該項工作納入年度單項目標考核和年終綜合目標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