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制度(范例)
公司管理制度之考勤制度
一、為加強考勤管理,維護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二、公司員工必須自覺遵守勞動紀律,按時上下班,不遲到,不早退,工作時間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外出辦理業務前,須經本部門負責人同意。三、周一至周六為工作日,周日為休息日。公司機關周日和夜間值班由辦公室統一安排,市場營銷部、項目技術部、投資發展部、會議中心周日值班由各部門自行安排,報分管領導批準后執行。因工作需要周日或夜間加班的,由各部門負責人填寫加班審批表,報分管領導批準后執行。節日值班由公司統一安排。四、嚴格請、銷假制度。員工因私事請假1天以內的(含1天),由部門負責人批準;3天以內的(含3天),由副總經理批準;3天以上的,報總經理批準。副總經理和部門負責人請假,一律由總經理批準。請假員工事畢向批準人銷假。未經批準而擅離工作崗位的按曠工處理。五、上班時間開始后5分鐘至30分鐘內到班者,按遲到論處;超過30分鐘以上者,按曠工半天論處。提前30分鐘以內下班者,按早退論處;超過30分鐘者,按曠工半天論處。六、1個月內遲到、早退累計達3次者,扣發5天的基本工資;累計達3次以上5次以下者,扣發10天的基本工資;累計達5次以上10次以下者,扣發當月15天的基本工資;累計達10次以上者,扣發當月的基本工資。七、曠工半天者,扣發當天的基本工資、效益工資和獎金;每月累計曠工1天者,扣發5天的基本工資、效益工資和獎金,并給予一次警告處分;每月累計曠工2天者,扣發10天的基本工資、效益工資和獎金,并給予記過1次處分;每月累計曠工3天者,扣發當月基本工資、效益工資和獎金,并給予記大過1次處分;每月累計曠工3天以上,6天以下者,扣發當月基本工資、效益工資和獎金,第二個月起留用察看,發放基本工資;每月累計曠工6天以上者(含6天),予以辭退。八、工作時間禁止打牌、下棋、串崗聊天等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如有違反者當天按曠工1天處理;當月累計2次的,按曠工2天處理;當月累計3次的,按曠工3天處理。九、參加公司組織的會議、培訓、學習、考試或其他團隊活動,如有事請假的,必須提前向組織者或帶隊者請假。在規定時間內未到或早退的,按照本制度第五條、第六條、第七條規定處理;未經批準擅自不參加的,視為曠工,按照本制度第七條規定處理。十、員工按規定享受探親假、婚假、產育假、結育手術假時,必須憑有關證明資料報總經理批準;未經批準者按曠工處理。員工病假期間只發給基本工資。十一、經總經理或分管領導批準,決定假日加班工作或值班的每天補助20元;夜間加班或值班的,每個補助10元;節日值班每天補助40元。未經批準,值班人員不得空崗或遲到,如有空崗者,視為曠工,按照本制度第七條規定處理;如有遲到者,按本制度第五條、第六條規定處理。十二、員工的考勤情況,由各部門負責人進行監督、檢查,部門負責人對本部門的考勤要秉公辦事,認真負責。如有弄虛作假、包痹袒護遲到、早退、曠工員工的,一經查實,按處罰員工的雙倍予以處罰。凡是受到本制度第五條、第六條、第七條規定處理的員工,取消本年度先進個人的評比資格。其他的制度推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會計報表考核制度會計檔案管理制度
篇2:編制企業管理制度呢
如何編制企業管理制度呢
凡有企業必有管理制度,篇幅不一,多者洋洋萬言,少者僅有薄薄幾頁,但是它們都在不同程度地發揮著作用。多者的優點在于規定了所有的人做何事及所有的事如何做,可謂是面面俱到,管理有序;缺點在于增加了管理成本。少者的優點在于簡明扼要,運行成本較低;缺點在于規定的面較窄,例外情形較多,經常出現一事一議現象,不便于控制。那么企業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管理制度如何編制企業管理制度呢
一、管理制度的編制原則
服從于組織結構和規模的原則、簡明化原則、系統化原則、鎖鏈化原則、一般和特殊相結合原則。
二、管理制度的編制要點
管理制度的編制以做事為主線,以各部門、科室、班組、員工為點,以崗位責任制(包含崗位工作指引)、標準作業書、操作規程、技術標準和管理辦法等為枝干構成一個平面,結合五大部門和總則構成立體化的篇章。要站在公司和部門的角度來看問題,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表
篇3:企業在崗職工企業管理制度培訓
企業“管理制度”的真實用途及有效應用方法
――企業在崗職工培訓課程提要
第一章、企業“管理制度”的真實用途
何為企業“管理制度”
――是指企業為了實現某種愿望和目標而制定的企業“控制管理”規定。
企業“管理制度”通常是以
――“規章制度”、“執行標準”、“工作程序”、“行為管理規定”、“職工崗位職責”、“企業員工手冊”、“企業內部通知”等加以體現。
企業“管理制度”的特性
――企業“管理制度”普遍帶有“強制性”和“約束性”。
企業“管理制度”的作用
――滿足企業經營活動運行,確定產品質量標準,明確員工崗位責任,明確生產流程工藝,提高生產工作效率,規范操做工作程序、保證生產產品品質,確保品牌生存能力,杜絕生產安全事故,獲得生產經營回報,促成企業發展的作用。
第二章、企業“管理制度”的有效編制思路
有效編制思路應符合
――編制目的明確
涵蓋范圍準確
采用方法有效
相互關聯性強
約束措施得力
執行過程簡便
企業“管理制度”編制目的
希望通過企業“管理制度”“約束”職工工作行為,控制企業“生產、經營”過程,明確“產品”質量標準,確定“管理、控制”工作程序,提高“勞動工作”效率,達到“產品”標準質量,解決“管理、服務”問題,提高市場競爭能力,獲得理想“生產、經營”利潤,保證企業生存的目地。
企業“管理制度”涵蓋范圍
1、企業工作行為“約束”:
如:職工“工作”、“服務”禮儀;職工“工作考勤”等。
2、企業“崗職工作”要求:
如:職工“崗位工作職責”;職工“工作手冊”等。
3、企業“管理控制”程序:
如:“人事或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采購及物品領用管理”制度;“處罰、獎勵管理”制度;“職工績效考評管理”制度;“辦公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外包服務管理”制度:“成本控制管理”等。
4、“質量控制”管理:
如:“產品”、“服務”質量標準;“產品”、“服務”工作質量程序;“產品”、“服務”工作質量記錄;“產品”、“服務”質量檢驗標準;不合格品(項)處置方法;不合格品(項)質量整改規定(程序);不合格品(項)質量整改復檢規定(程序);“產品”、“服務”質量檔案等。
企業“管理”采用的方法
企業“管理制度”通常可以分為:以工作程序要求為主的“程序管理”方法和以工作崗位要求為主的“崗職管理”方法。在從事高危生產和服務領域的企業管理中,也有采用崗職、程序合二為一的“崗位程序”管理方法。
企業“管理制度”的相互關聯
企業在制定“管理制度”時應使“制度”產生相互關聯,并且目標、方法一致,不可自相矛盾。
企業“管理制度”的約束措施
針對企業“管理制度”所具有的“強制”及“約束”之雙重特性,“管理制度”中所采用的所有方法,應該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只有這樣,“管理制度”才能產生其所需要的“特定約束”能力。
企業“管理制度”應該執行過程簡便
企業“管理制度”在編制過程中,應該注意要使執行過程盡可能的附合“簡單”、“方便”的編制工作準則,得以實現其所希望的,“有效管理”的目地。
第三章、企業“管理制度”的有效應用方法
任何“管理制度”在其進入應用管理中,都需經過:管理制度公示?管理制度培訓?應知應會考核?執行需要檢查?處置違規及時?處置應有通告?通告應入檔案?應與工資掛鉤?作為提升評定等,才有可能真正起到使用它的有效“控制管理”作用。
管理制度“公示”
任何企業決定執行某項“管理目標”前,都應將要執行的制度盡可能的在所執行范圍之內提前進行“公示”。以使“制度”有關聯職工,知道將要執行“制度”所包涵的“目標管理”“制度”內容,用應形成“制度”執行前所應有的,感知“心理承受”準備。
管理制度“培訓”
對于任何“管理制度”而言,只有被“制度”人,對其“制度”真實管理目地,了解“制度”具體管理方法,清楚“制度”執行檢查力度,明白違規處罰輕重后,才能引起執行前思想上所應有的足夠重視態度。
在進行管理制度“培訓”時,應該根據不同“制度”管理目地,結合“制度”執行條款多少,是否具有崗位銜接上的“具體、明確”方面要求等,分別采取可對應的“制度培訓”方式。用以獲得所需要的,“培訓”目地效果。
對被“制度”涵蓋范圍廣的:“職工工作、服務禮儀”?“職工工作考勤”?“職工崗位工作職責”?“職工工作手冊”?“人事或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采購及物品領用管理制度”?“處罰、獎勵管理制度”?“職工績效考評管理制度”?“辦公管理制度”等,就較適合采取集中“培訓”方式,用以達到節約“集中培訓”時間,提高“培訓效率”的目地。
企業每位新入職的員工,都應對其進行“管理制度”的“培訓”。如新人入職人員較多,可由人事管理部門組織新人進行“集中培訓”;如果入職人員較少,可以要求其任職部門經理/主管承擔對其進行“培訓”的責任。
對被“制度”涵蓋范圍相對較窄的:“合同管理制度”?“外包服務管理制度”?“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崗位質量控制管理制度”?“產品、服務質量標準”?“產品、服務工作質量程序”?“產品、服務工作質量記錄管理”?“產品、服務質量檢驗標準”?“不合格品(項)處置方法”?“不合格品(項)質量整改規定(程序)”?“不合格品(項)質量整改復檢規定(程序)”?“產品、服務質量檔案管理”?“崗位工作安全管理制度”等,可根據被“制度”所涵蓋的各個崗位工作職責,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項“培訓”。
“管理制度”應知應會考核
只有被“制度”人牢記“管理制度”,才能滿足“制度管理”的需要。
“管理制度”需要執行檢查
對于任何“管理制度”,只有結合日常管理對其不間斷的執行情況檢查,隨時了解、掌握“制度”執行情況,定期做出執行情況講評,才能發揮“制度”所應起的“制約管理”做用。
處置違反“管理制度”要及時
只有對于任何違反“管理制度”的行為依照“企業職工處罰管理規定”做出及時相應處罰,才能有效建立、維護“管理制度”所應有的“強制、約束”做用。
違規處置應有通告
>處罰管理決定應以書面文件形式進行下達,處罰管理書面文件應送達至被處罰人。同時也可根據違規情結輕重,做出是否需要“通告”的決定。
違規處置通告應入檔案
“處罰管理決定”書面文件應存入企業人事管理檔案,檔案保存期應不少于兩年。
“執行制度”應與工資掛鉤
“執行管理制度”好/壞,應與職工(特別是管理人員)工資收入掛鉤,用以提醒職工遵守“管理制度”可以保證甚至增加自己個人收入。反之,將會減少自己個人收入。
執行管理制度“好、壞”可以作為提升評定依據
“執行管理制度”情況的好/壞,應該作為企業職工職務升遷評定的依據。試想一個不能自覺遵守企業“管理制度”,缺少自我人“約束”能力的人,又能如何指望他(她)來帶領職工執行企業規章制度,又能如何承擔保證生產產品質量的責任。
第四章、管理制度的修正與補充
“管理制度”的修正與補充
由于我們擬定管理制度時很難做到涵蓋范圍全面,所用措施準確、有效。而且,經營過程之中,也總會有新的問題需要我們不斷面對,并且加以進行解決。
在現實經營管理中,任何一種“管理制度”都不可能也根本無法永久性的滿足企業管理的需要。所以,企業管理人應該針對管理工作中所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只有及時的對“管理制度”進行有針對性的“目標內容”做出修正之后,才是保證管理可以持續、有效運行的正確工作方法。
“管理制度”應該適時的更新
任何一種“管理制度”,都不可能也根本無法永久性的適應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
在企業管理工作中,企業應該根據其管理目標的調整,對所使用的“管理制度”進行必要的更新,用以適應企業達到所擬定的經營管理預想。
在進行企業“管理制度”更新時,對以不適合企業管理目標的制度條款,應以下達更新、作廢文件方式完成所需更新過程。過期“管理制度”應做及時收回、銷毀處理。
對于剛更新的“管理制度”,在一定時期內應加大執行檢查力度。
更新后的“管理制度”應與企業管理目標相一致。
結束語
對于每位承擔企業經營、管理責任的職業經理來說,熟知任職企業各項“經營、管理制度”,具有依照“制度”約束所管范圍“經營、服務”行為,并可使其達到企業控制質量標準時,才有希望成為有其“自身價值”的職業經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