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二甲酯中毒危害及預防措施
1.概述
硫酸二甲酯為無色、略有洋蔥氣味的油狀液體。沸點188℃,溶于乙醇和乙醚,低溫時微溶于水,18℃時易溶于水。在冷水中緩慢分解,隨著溫度上升則分解加快,在50℃時可生成未分解的硫酸二甲酯霧,極易水解生成硫酸和甲醇。稀堿液可使本品迅速水解,對金屬無作用。
2.接觸機會與健康危害
硫酸二甲酯可由二氧化硫與二甲醚或硫酸與甲醇反應而成,本品為一種良好的甲基化劑,用于制藥、香料、染料、農藥等工業,又可作為芳香烴抽提用溶劑。
眼接觸本品后,輕者出現刺激癥狀,重者可引起角膜水腫、角膜上皮脫落,甚至角膜混濁。皮膚接觸本品后,可出現水皰、愈合較慢的潰瘍和深度壞死。硫酸二甲酯經破損皮膚吸收,也可出現全身中毒作用表現。
遲發性毒作用,包括眼、呼吸道的嚴重炎癥,遲發性肺水腫與光氣相似。并可出現衰竭、驚厥、昏迷,腎、肝和心肌等遲發性病變。
實驗研究已證實硫酸二甲酯有致癌作用、致突變。致癌試驗證明本品對煙草病毒及其RNA有誘變傾向,并證明可引起DNA的單鏈斷裂及染色體畸變。用本品喂飼懷孕大鼠,結果引起鼻腔鱗狀細胞癌。大鼠吸入
5.63mg/m3后在其尿中可有甲基嘌呤,還表明DNA非特異性烷化。
3.臨床表現
急性中毒潛伏期較短,接觸后可立即出現癥狀,短者1h,長者8h,一般3h左右,但也可以有6~12h的潛伏期,潛伏期越短癥狀越重。急性中毒多因吸入硫酸二甲酯蒸氣所致。硫酸二甲酯濺污眼或皮膚可引起局部刺激癥狀和全身中毒。
接觸低濃度本品,主要表現結膜炎、鼻炎、咽炎及呼吸道炎癥,恢復較慢。
接觸中等濃度以上的硫酸二甲酯,眼、上呼吸道及支氣管有明顯炎癥嗆咳,并出現聲帶炎癥、聲音嘶啞及懸雍垂水腫,支氣管肺炎。重者出現肺水腫,體溫增高,支氣管內膜可出現脫落,偶發肺泡破裂、支氣管瘺而引起皮下氣腫。個別病例伴有溶血性黃疸和肝、腎及心肌損害,休克,內臟出血,嚴重者出現痙攣、昏睡呈麻醉狀態,以致昏迷。少數患者可在5~24h內出現遲發性肺水腫。此外,吸入高濃度硫酸二甲酯也可在幾分鐘內迅速引起窒息。眼接觸本品后的特征為結膜炎,有眼瞼痙攣、水腫、視物模糊,角膜上皮有彌漫性點狀浸潤,甚至上皮脫落,造成視力減退或色覺障礙。
皮膚接觸后,呈現明顯紅斑、水腫、水皰、大皰,以致壞死,創面不易愈合。其特征是在接觸后數小時內疼痛最劇,接觸12h后水皰明顯增多。
經消化道中毒者,可立即引起咽喉部燒灼痛和胃腸道癥狀,以致出現胃穿孔,繼之逐漸出現呼吸困難、喉水腫、肺水腫和肝損害,病情發展整個呼吸道呈彌漫性壞死性炎癥和支氣管肺炎。成人口服致死量約1~5g。
4.救治原則與其他處置
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采取一般急救處理和對癥治療。使患者迅速脫離中毒現場,保持呼吸道通暢,合理吸氧,給予支氣管解痙劑、3%碳酸氫鈉溶液霧化吸入,積極防治肺水腫、喉水腫和支氣管內壞死黏膜脫落造成窒息。可早期、足量、短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時吸痰,必要時早期進行機械通氣。應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眼和皮膚或頭發有污染,應及時沖洗,并需洗凈。清洗液可用清水(溫水,忌用熱水)或3%碳酸氫鈉溶液,根據病情對癥治療。生產現場要配備好沖洗眼和皮膚的沖洗液及設備,十分重要。
經消化道中毒者采取一般急救治療措施,注意保護胃腸道黏膜。
篇2:餐飲公司食物中毒預防措施
餐飲有限公司食物中毒預防措施
為了加強我公司餐飲食品衛生管理,預防食物中毒的發生,保障學校師生、企業員工身體健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和《餐飲業食品衛生管理辦法》及《廣東省集體食堂預防食物中毒指引》,制定本措施如下:
一、加工、經營場所應當保持內外環境整潔,采取消除蒼蠅、老鼠、蟑螂和其它病媒生物及其孳生條件的措施,并防止病媒生物進入的設施。
二、食品原料及食品采購
(1)到持有衛生訴、許可證的經營單位采購食品,必須索要對方的衛生許可證復印件及產品檢驗合格證,并相對固定采購場所。
(2)采購新鮮潔凈的食品原料,不買不賣不用有
篇3:食物中毒及預防措施
一、豆漿中毒
1、中毒原因:生大豆含有一種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體內蛋白酶的正常活性,并對胃腸有刺激作用。
2、中毒表現:潛伏期數分鐘到1小時,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脹,有的腹瀉、頭痛,可很快自愈。
3、預防措施:豆漿必須煮開再喝。
二、豆角中毒
1、中毒原因:豆角品種很多,豆角引起中毒的原因一般認為是由于豆角中所含的皂素和血球凝集素引起的。
2、中毒表現:潛伏期為數十分鐘至五小時。主要為胃腸炎癥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以嘔吐為主,并伴有頭暈、頭痛、出冷汗,有的四肢麻木,胃部有燒灼感,預后良好,病程一般為數小時或1-2天。
3、預防措施:"燒熟煮透"。
三、發芽土豆中毒
1、中毒原因:土豆中含有一種生物堿,叫龍葵素。正常土豆中龍葵素的含量較少,為2-10毫克%。當土豆發芽后皮肉變綠,龍葵素含量增高。人一次食用0.2~0.4克可發生中毒。
2、中毒表現:一般在進食后十分鐘至數小時出現癥狀,胃部灼痛,舌、咽麻,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中毒者體溫升高,頭痛,昏迷,出汗,心悸。兒童常引起抽風、昏迷。
3、預防措施:⑴土豆應貯存在低溫、通風、無直射陽光的地方,防止生芽變綠。⑵生芽過多或皮肉大部分變黑、變綠時不得食用。⑶發芽很少的土豆,應徹底挖去芽和芽眼周圍的肉。因龍葵素溶于水,可侵入水中泡半小時左右。
四、亞硝酸鹽中毒
1、中毒原因:亞硝酸鹽可使正常的低鐵血紅蛋白被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失去輸送氧氣的功能。因而出現青紫和組織缺氧現象。
2、中毒表現:潛伏期30分鐘-3小時,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膚青紫,呼吸困難,并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有的昏迷,抽搐,終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3、預防措施:⑴不吃腐爛變質蔬菜。⑵加強宣傳、不要誤食亞硝酸鹽。
五、沙門氏菌屬食物中毒
1、病原菌:沙門氏菌屬是很大的一組細菌,其中最常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門氏菌有鼠傷寒,豬霍亂,腸炎沙門氏菌,付傷寒甲、乙等。這種細菌在外環境中的生活力較強。在水、牛乳及肉類食品中能生存幾個月,其繁殖的最適溫度為37℃。乳與乳制品中的沙門氏菌經巴氏消毒或煮沸后迅速死亡。
2、中毒食物和污染源:沙門氏菌食物中毒多由動物性食品,特別是肉類引起(如病死牲畜肉、熟肉制品),也可由家禽、蛋類、奶類食品引起。
3、臨床表現:以急性胃腸炎為主,潛伏期一般12-24小時,短的數小時;長則2-3天。前驅癥狀有惡心,頭痛,全身乏力和發冷等。主要癥狀有嘔吐,腹瀉,腹痛,糞便為黃綠色水樣便,有時帶膿血和粘液。一般發熱38℃-40℃。重病人出現寒戰,驚厥,抽搐和昏迷。病程為3-7天,一般預后良好。但是,老人,兒童和體弱者如不及時進行急救處理也可導致死亡。
4、預防措施:⑴防止食品被沙門氏菌污染;⑵控制食品中沙門氏菌的繁殖;⑶徹底殺死沙門氏菌。
六、魚類引起的組胺中毒
含組胺高的魚類主要是青皮紅肉的海產魚類。如鮐魚、青魚、沙丁魚、秋刀魚等。
1、中毒原因:這類魚含有較高量的組氨酸,經有些細菌作用,在適宜的條件下魚肉中的組氨酸經脫羧酶作用產生組胺和類組胺物質--秋刀魚素。
2、中毒表現:組胺中毒與人的過敏體質有關。中毒表現為局部或全身毛細血管擴張。潛伏期為數分鐘至數小時,特點是發病快,癥狀輕,恢復快,少有死亡。主要癥狀為皮膚潮紅,結膜充血,似醉酒樣,頭暈,劇烈頭痛,心悸,有時出現蕁麻疹。一般體溫不高,多于1-2日內恢復。
3、預防措施:⑴加強魚類食品衛生管理;⑵過敏體質的人不能食用;⑶對容易產生大量組胺的鮐魚去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