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工業職業危害預防
建筑材料行業種類繁多,有水泥廠、石棉廠、玻璃廠、耐火材料廠、建筑陶瓷廠、礦物纖維廠、石材廠等等。建材行業中主要的職業病危害是粉塵及不良氣象條件(高溫、輻射熱)、噪聲和振動,體力勞動強度也較大。現選擇幾個有代表性的生產過程闡述如下。
一、水泥廠的職業危害及預防
水泥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有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等,此外還有特殊用途的耐酸水泥、筑壩用水泥等等。隨品種不同,原料也有所差別,主要有石灰石、粘土、火山泥、頁巖、鐵粉、煤炭、礦渣、石膏、硅藻土等。生產方法有濕法、干法兩種。干法與濕法的區別,主要是原料的加工處理方法不同,干法是石灰石粉碎后,要同粘土、鐵粉、煤等原料經過烘干、配料后進入細磨。濕法時則不需要烘干,將原料加水磨成泥漿,泵入原料池,再送入窯中燒成。燒成設備有立窯,回轉窯之分。水泥廠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如下:
1)粉塵從原料粉碎、細磨、燒成、成品水泥細磨、水泥成品包裝、運出等所有的設備和運輸系統都產生粉塵,我國已將水泥塵肺列入職業病名單。
2)高溫和輻射熱主要存在于燒成車間。噪聲和振動則存在于整個生產過程中。
為對以上危害因素進行預防,通常如下幾個方面:
1)生產技術的革新,生產流程的合理化,生產設備的密閉化;
2)防暑降溫水泥廠的高溫作業主要在煅燒和烘干作業中,可因地制宜地采取隔熱自然通風和局部通風等措施;
3)噪聲治理主要是搞好各種產生振動、噪聲設備的防振和隔音措施。如粉碎機的防振基礎,鼓風機的防振和消音裝置等。
二、耐火材料廠的職業危害及預防
由于耐火磚種類不同,使用的原料也不同,生產過程大體是相同的。耐火材料的生產過程中工人都有接觸粉塵的機會,是塵肺危害較嚴重的企業,特別是生產硅磚時危害性更大。我國已有成功的防塵措施經驗,即在生產過程機械化、密閉化、自動化的基礎上采取密閉、通風、除塵措施。此外,還應采取防暑降溫措施及個人防護。
三、陶瓷廠的職業危害及預防
陶瓷產品可分為陶器與瓷器兩類,按用途可分為日用陶瓷(碗、碟、盤、缸、罐等)、建筑陶瓷(地磚、錦磚、陶管等)、電工陶瓷(電瓷瓶、電瓷元件等)。產品不同所用原料也有區別,無論是陶或瓷,主要的原料是各種性能有所不同的粘土,但瓷器的生產中除了可塑性原料——各種黏土之外,尚有非可塑原料——石英、長石,以及輔助性原料——石膏、滑石、白云石、石灰石等。各種陶瓷產品的生產基本上都是將粉碎的原料加水攪拌成可塑性的泥坯,成型后,燒成各種產品。各種陶瓷產品的生產過程雖然大同小異,但職業危害卻有差別。陶瓷生產中的主要職業危害因素是粉塵,其次是高溫、輻射熱。陶瓷工業中的防塵措施注意:坯料、匣料、釉料堅持濕法生產;不能濕法生產的粉碎或散發粉塵的設備采取密閉、通風、除塵措施;成型、精修等作業點采用局部通風、吸塵、除塵設備;要健全衛生清潔制度,消滅二次揚塵。
篇2:水庫工程建筑材料監理細則
水庫工程監理細則之建筑材料
一、目的
為規范本工程建筑材料的質量監理活動,依據工程施工合同以及有關規程規范和技術標準編制本細則。
二、范圍
本細則適用于本工程使用的土(砂)方填筑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石工程、箱涵工程、泵站工程、凈水廠工程、管道輸水工程、交叉建筑物工程等建筑材料質量監理。
三、監理職責
1.總監理工程師負責組織本工程建筑材料的質量監理活動。
2.監理工程師負責實施本工程建筑材料的質量監理檢驗與簽證。
3.監理員協助實施本工程建筑材料的質量監理工作,并進行預檢和預簽證。
4.檢測監理工程師負責實施對本工程建筑材料的質量監理抽檢工作。
四、施工單位的責任
1.施工單位應向監理工程師提交建筑材料的采購合同、出廠材質證明、出廠合格證書、材料樣品和出廠試驗報告等(水泥等材料的28d齡期強度必須在齡期到時后4d內補報)。
2.施工單位必須按施工合同的有關規定建立檢測試驗室或委托有資質的檢測單位,對施工過程中所采用的水泥、土工合成材料、止水材料、鋼筋、砂石骨料、石料、土料、瀝青混合料等建筑材料和用于工程施工的水泥漿、水泥砂漿、混凝土、混凝土預制件等半成品或成品材料(統稱建筑材料)進行自檢取樣試驗,并按工程施工合同的有關規定和監理文件的有關要求將試驗成果的原始報告報送項目監理部審查和核備。
3.監理工程師根據監理合同規定或項目法人要求對工程各項材料進行抽檢試驗。施工單位應按工程施工合同的有關規定提供監理抽檢試驗用的各種材料和試件,必要時將現場試驗室提供給監理工程師使用和按監理工程師指示進行各項取樣和試驗工作,并為監理工程師監督檢查取樣和試驗過程提供方便。
4.施工單位計劃使用代用材料時,應提前14d提出申請報告,報送項目監理部批準。報告須附有代用材料的供貨情況說明、出廠合格證、出廠和自檢試驗報告。項目監理部在認定其不影響工程施工質量、且與項目法人和設計單位協商并達成一致書面意見后才可批準予以采用。
5.施工單位應對提供使用的所有建筑材料負全部責任。材料設備到貨24小時前通知監理機構驗收,對于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設備,監理機構拒絕驗收簽字。施工單位必須按監理工程師的指示立即將不合格的材料、半成品或成品,予以更換和將不合格的建筑材料運離工地,并承擔由此造成的一切損失和合同責任。
6.施工單位未能按規定進行建筑材料的質量自檢試驗和辦理試驗室計量認證而造成本工程項目施工進度延誤的,由施工單位承擔合同責任。
五、申報簽證程序
1.建筑材料進場前,施工單位應按承建合同有關條款規定,將擬選擇的有生產許可證的廠家,采購或使用計劃,一并報監理工程師審查批準后方可實施。施工單位與生產廠家簽訂合同或協議后,必須向監理工程師提供采購合同或協議(復印件)以便核查,并確保整個工程施工貨源的統一和材料性能的穩定。
2.在建筑材料進場時,施工單位應按合同文件規定,進行自檢檢測試驗,并按監理提供格式向項目監理部報送進場材料報驗單。
3.鋼筋的機械性能試驗如有某個試驗結果不符合規范要求,則另取兩倍數量的試件,對不合格的項目作第二次試驗,如還有一個試件不合格,則該批鋼筋即為不合格。
4.進場材料報驗單按一式四份報送。項目監理部在接到申報后7d內完成認證檢查,并在檢查合格后予以簽證確認。項目監理部完成認證手續后,返回施工單位質檢部門兩份,以作為單位、分部工程和單元工程的施工基礎資料和質量評定依據和以后驗收時的備查資料。
5.監理工程師根據施工情況可隨時進行抽檢。
六、質量檢驗程序
1.鋼筋混凝土結構用的鋼筋與型材:
(1)鋼筋與型材,生產廠家應有生產資質和生產許可證,每批應有出廠日期、生產合格證以及產品質量檢驗報告。
(2)鋼筋在使用前,按同品種、同等級、同一截面尺寸、同爐號、同廠家生產每60t為一批(不足60t的按一批對待)驗收,每批至少取樣一組。做拉力試驗和冷彎試驗。
(3)鋼筋的焊接方法應符合有關規程規范并經監理工程師審查批準后方可實施。對使用的不同品種、鋼號、直徑的鋼筋之間焊接均需至少進行一組焊接強度試驗(3根)和進行焊接縫外觀檢查。
(4)鋼筋的代換必須符合合同文件、有關規程規范和技術標準并經監理工程師審查批準后方可進行。
(5)水工結構非預應力混凝土中,不得使用冷拉鋼筋。
2.水泥
(1)水泥的生產廠家應具有生產資質和生產許可證。運至施工工地的每個批號的水泥,均需有出廠合格證(含出廠日期)和廠家的質量檢驗報告單(28d強度可補報)。
(2)施工單位必須進行自檢試驗。按同廠家、同品質、同編號、同生產日期,每200~400t為一批(不足200t的按一批對待驗收),每批至少取樣一次,做強度(3d、28d)、安定性、凝結時間和細度試驗。
監理工程師若發現有與規范要求不符合的水泥,則要求施工單位從工地運走。當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3個月時,應做復檢試驗,并按試驗結果使用。
3.砂、石骨料
砂、石骨料的品質應滿足施工承建合同中技術條款、設計要求。施工單位按每200--400m3取一組砂樣和一組碎石或卵石樣進行自檢試驗,自檢試驗項目按砂石骨料質量評定表的要求進行。
4.石料或砌體石料
石料的品質應滿足施工承建合同中技術條款、設計要求。施工單位應定期定量對石料的尺寸、強度、軟化系數和比重進行自檢試驗。對砌體用石,還必須要求石塊有一面的表面比較平整。
5.土料
在土料場選定前必須取樣,對土料的比重、天然容重、顆粒級配、最優含水率等物理力學特性進行試驗,土料場其貯量和土質必須符合要求并經監理工程師認證后方可使用。土料填筑前需進行土料碾壓試驗。碾壓后的土料應進行干密度和含水率試驗,按100~150m3進行一組土樣自檢試驗。
6.工程配制水泥砂漿、混凝土(含塑性混凝土)和混凝土預制件等所用的水必須符合JGJ-63-89《混凝土拌和用水標準》。
7.外加劑
(1)外加劑生產廠家應具有生產資質和生產許可證等,每批應有產品出廠日期、出廠合格證、產品質量檢驗報告及使用說明。
(2)當儲存時間超過產品有效存放期、或對其質量有懷疑時,必須重新進行質量檢驗鑒定。為此,施工單位每2個月必須提交一次生產合格證,以證明其材料特性與原來的相同。
(3)外加劑用量應根據配合比的試驗及設
計要求或監理工程師的指示使用。
8.水泥漿、水泥砂漿、混凝土、混凝土預制體等的配合比和強度等級必須符合施工承建合同中技術規范的要求,水泥砂漿、混凝土和混凝土預制件等按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拌和料每100m3進行一組(3個試件)混凝土強度自檢試驗。混凝土預制件成品應按100m3進行一組(3個樣)自檢強度試驗。不足100m3的也應取(3個試件)進行混凝土強度自檢試驗。
七、材料的運輸、儲存與管理
1.運至施工工地的鋼筋等必須按不同等級、牌號、規格及生產廠家分批驗收、分別堆存、立牌標識、不得混雜。在運輸、儲存過程中應避免銹蝕和污染。鋼筋宜堆置在倉庫(棚)內,露天堆置時應墊高并加蓋遮蓋。
2.水泥、外加劑
(1)水泥、外加劑等的運輸從廠家或其他轉運站將材料運至工地需要有良好密封設施的運輸設備,要確保材料在運到施工工地時不受潮和不受其它雜物污染。
(2)不同品種、標號及廠家的水泥、外加劑等應分別貯存,不得混雜。水泥、外加劑等運到施工工地后應立刻存放在干燥、密封、具有良好排水和通風的地方,以免受潮。堆放地點應設防潮層,距地面和邊墻至少30
篇3:工程監理建筑材料進場質量控制規定
工程監理制度--建筑材料進場質量控制規定
1、主要裝修材料及建筑配件訂貨前,承包單位應提供樣品(或看樣)和有關訂貨廠家情況以及單價等資料向監理工程師申請,經監理工程師會同設計、建設單位研究同意后方可訂貨;
2、主要設備訂貨前,承包單位應向監理組提出申請,由監理工程師進行核定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3、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進場時承包單位必須填報表ao3A《進場材料/購配件/設備報驗單》,必須具備正式的出廠合格證和材質化驗單。如不具備,對檢驗證明有疑問時,應向承包單位說明原因,并要求承包單位補作檢驗;所有材料檢驗合格證,均須經監理工程師驗證,否則一律不準用于工程上;
4、工程中所有各種構件必須具有廠家批號和出廠合格證。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構件,均應按規定方法進行抽樣檢驗。運輸、安裝等原因出現的構件質量問題,應進行分析研究,采取措施處理后經監理同意方能使用;
5、凡標志不清或懷疑質量有問題的材料、對質量保證資料有懷疑或與合同規定有不符的一般材料,由工程的重要性程度決定應進行一定比例的試驗的材料,需要進行追蹤檢驗以控制和保證其質量可靠性的材料等,均應進行抽檢;
6、對于進口的材料設備、重要工程、關鍵施工部位所用的材料,則應進行全部檢驗;
7、材料質量抽樣和檢驗的方法,應符合《建筑材料質量標準與管理規程》要能反映該批材料的質量性能,對于重要的構件和非均質材料,還應酌情增加采樣的數量;
8、在現場配制的材料,如混凝土、砂漿、防水材料、防腐蝕材料、絕緣材料、保溫材料等的配合比,應先提出試配要求,經試驗合格后才能使用;
9、監理工程師應檢查工程上所采用的主要設備是否符合設計文件或標書所規定的廠家、型號、規格和標準;
10、對進口設備、材料應會同商檢局檢驗,如核對憑證中發現問題,應取得供方和商檢局人員簽署的商務記錄,按期提出索賠;
11、高壓電纜、電壓絕緣材料,要按有關部門的要求進行試驗;
12、承包單位應在使用材料前的一定期限內,向監理組報送有關材料、試驗報告,申請核定。凡有關質量的證明、合格證、試驗報告,均應相應地符合國標、部標或設計規定要求,監理工程師如發現有疑問時,應及時向承包單位提出意見,要求承包單位作出解釋和處理;
13、如在施工中發現缺陷,有權停止使用,并組織調查研究,取得證明,決定繼續使用或不使用;
14、與本工程無關的、不合格的材料,不準進場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