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勞動保護用品安全防護用具管理程序

勞動保護用品安全防護用具管理程序

2024-07-14 閱讀 4490

1.?目的

為了使施工人員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防護用具,確保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防止人身傷害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程序。

2.?適用范圍

適用于總公司范圍內在施工(生產)過程中使用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防護用具的施工人員。

3.?定義

4.?職責

4.1.?物資供應部門負責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防護用具的采購、驗收、檢驗、報廢。

4.2.?安全部、質量部負責對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防護用具進行質量監督與檢查。

4.3.?使用人員負責對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防護用具進行維護、保養。

5.?依據及參照文件

5.1.?國家經貿廳安全[1999]477號《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試行標準》

5.2.?《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火力發電廠部分)DL5009.1-92

5.3.?電力工業部(原)電建[1995]671號《電力建設安全施工管理規定》

6.?相關文件

7.?程序

7.1.?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防護用具列表

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手套、工作服、速差自控器、垂直攀登自鎖器、水平安全扶繩、防護面罩、護目鏡、耳塞、口罩、腳蓋、絕緣鞋等均屬勞動保護用品、安全防護用具之列。

7.2.?采購和驗收

7.2.1.?采購

凡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防護用具的采購,由物資供應部門組織貨源,安排采購。

必須采用國家認可的專業生產廠家的產品。

物資供應部門采購安全防護用品時,可向安全部門咨詢有關意見。

7.2.2.?驗收

任何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防護用具在入庫前必須進行驗收,由倉庫管理人員會同安全、質量部門驗收。

驗收依據國家標準、該用品技術性能和行業安全要求。

驗收時必須核對生產廠家的有關證書,如“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質量保證書”等,證件不齊的不予驗收。

核對產品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和質量,由驗收人在驗收單上簽名。

入庫的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防護用具各種資料、證書應由物資供應部門登記存檔。

7.3.?使用和日常監督檢查

7.3.1.?使用

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防護用具要根據產品說明書或規程規定的要求在指定的年限內使用,如已過期,應給予報廢。

使用人在每次使用前都要對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防護用具進行檢查,確保附件齊全、安全可靠才能使用。

使用人必須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防護用具,如果有疑問,應及時向班長或安全員咨詢。

嚴禁使用損壞或有缺陷的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防護用具,若發現問題應及時更換。

7.3.2.?日常監督檢查

安監人員應經常檢查、指導施工人員是否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防護用具,發現不正確使用的,應及時糾正。

任何人不得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防護用具,否則按違章處理。

7.4.?質量檢查和回收

7.4.1.?質量檢查

庫存的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防護用具在指定期限內由物資供應部門組織,安全部、質量部配合按該用品的國家標準或行業規范進行檢查和試驗,不能全部檢查的要抽樣進行。

已發放的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防護用具由領用單位定期組織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報物資供應部及安全部、質量部。

經檢查合格的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防護用具貼合格標簽并登記,存檔備查。

7.4.2.?回收

對回收的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防護用具,必須按新產品入庫的驗收步驟進行驗收,合格的才能入庫。

7.5.?報廢

對檢查發現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用品和用具,應給予報廢,并及時做好標識。

物資供應部門負責對報廢用品、用具進行標識、登記,列出名稱、數量、型號存檔備查。

物資供應部門應指定專人對報廢用品、用具進行銷毀。

7.6.?部分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防護用具的選用

除“規程”規定禁止戴手套作業的工作外,其它工作人員的手套是常備的防護用品。

凡接觸高溫、明火、火花或飛濺的熔融物質的工作人員,如電、火焊工及輔助人員等應使用防高溫輻射用品,包括隔熱、防火服裝、防熱面罩、防護眼鏡等。

眼睛傷害是工傷中常見的傷害,當工人從事下列工作或在其附近工作時,應配戴護目用品。

使用砂輪機、砂輪鋸、角向磨光機、電動打磨頭打磨或切割工件。

鏨剔或擊碎瓦、石塊、混凝土、金屬、石膏等。

車削脆質金屬、高速切削、鏟磨生銹金屬表面。

化學處理、熔化金屬。

高處作業必須使用防墜落用品,包括安全帶、安全網、水平安全繩、速差自控器、垂直攀登自鎖器等。

接觸生產性粉塵的工作人員要使用呼吸道防塵用品和身體防塵用品。

在噪聲源不能根本消除的情況下,使用個人防噪音用品是有效的防護措施,防噪聲用品有耳塞、耳罩和防噪聲帽。

從事電氣作業人員以及電動工具、電動機械操作人員,要根據實際情況選用防觸電用品。防觸電用品包括絕緣手套、絕緣鞋、絕緣地毯等。

從事工業無損探傷人員,要使用防放射線用品,包括鉛背心、圍裙、手套、鉛玻璃眼鏡、劑量筆等。

嚴寒地區現場作業人員要穿用防寒用品,如防寒安全帽、防寒鞋、防寒背心、防寒衣等。

從事混凝土澆注的工作人員要使用膠手套、靴等防護用品。

其它未列入說明的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防護用具,應根據規程的規定和施工的實際情況正確選用。

8.?報告和記錄

9.?附錄

篇2:機械設備設施及安全防護用具管理制度

1、對施工現場使用的各種機械設備設施及安全防護均應進行登記。

2、新購置的安全防護用具必須具有“三證一書”即: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技術監督部門檢驗報告和使用說明書。

3、自有及外租設備,必須持有技術監督部門或安全監督局出具的使用許可證,以及安裝單位的安裝資質證復印件(加蓋印章)和安裝后的驗收合格報告。

4、施工現場使用的施工機具必須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場使用,施工現場設備設施根據具體情況做好防雨、防曬、防潮及避雷保護等措施,機械設備應保持清潔、潤滑、緊固、調整、防腐,要有崗位責任制和操作規程。

5、外租機械設備必須同租賃方簽定租賃合同和安全協議,安全協議內容必須齊全。

篇3:安全設施安全防護用具管理制度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安全設施及安全防護用品是提高生產效率,確保職工身心健康的有力保證,是實現安全目標管理的必備條件。因此,所采購的產品必須滿足安全生產要求,確保從源頭上杜絕事故的發生及出現事故時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為此制定本規定。

一、安全設施及防護用品的采購

1、項目用的安全設施主要有:滅火器材、漏電保護裝置、登高器材、起吊設備等,在采購過程中應對生產單位的資質進行審查和評價。必須有省部級以上的資質證書、安全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以及滿足安全生產要求的有關證明資料。

2、項目用安全防護用品主要有安全帽、安全網、安全帶、防塵面具等,在采購過程中必須選擇有生產許可證、資質證書、產品合格證的生產廠家,并了解其各種參數,確保產品符合安全要求。其他防護用品如防滑鞋、防護手套、眼鏡等必須購買有一定知名度的產品。

二、產品的檢驗

1、安全設施進場以后,必須主動與地方縣級以上有關安全部門取得聯系,經過檢驗后發給使用合格證后方可投入使用。

2、防護用品進場以后必須請地方有關勞動保護部門進行技術鑒定,有必要時可進行破壞性試驗,鑒定合格后方可發放使用。

三、有毒有害及危險物品的采購與管理

1、項目常用有毒有害及危險品主要有:乙炔氣、氧氣、硫酸、油漆等。

2、乙炔氣、氧氣、硫酸、油漆等在采購過程中要實行單獨裝運、不能與其他物品混裝、防止碰撞、擠壓,嚴禁接近火源,并要定期對壓力容器進行檢測。

3有毒有害及危險品進場以后要與其他物品隔離存放,注意安全高度。

四、產品的標識及警示

1、油庫、炸藥庫、配電室、起吊設備應在醒目處設置警示牌,警示標識有“請勿靠近、注意防護等字樣。”

2、在施工現場特別是隧道、大橋工地,應設立“請帶安全帽、系好安全繩”等醒目字樣,以警示職工時刻牢記“安全”二字。

3、對有毒有害及危險品也應嚴格表識,注名其為危險物品,按規范操作,不得隨意搬動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