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創安全發展行業實施方案格式

創安全發展行業實施方案格式

2024-07-14 閱讀 1059

根據國務院、省政府和市政府關于堅持科學發展安全發展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的文件規定和要求,為把市政公用事業系統打造成為一個安全發展的行業、群眾放心的行業,促進安全生產與經濟建設同步協調發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的理念,強化安全生產組織領導,提高全民安全素質,提升企業安全本質,規范安全監督管理,保障安全生產能力,加快安全技術創新,統籌兼顧、標本兼治;同時,把安全作為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通過推動科學技術興安,健全安全發展監管體制,調整安全發展產業結構,提升人的安全生產素質,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源頭上消除安全隱患和遏制事故發生,努力實現安全與質量、效益、速度相統一,實現“安全促進發展,發展提升安全”,確保人民群眾平安幸福地享有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成果。

二、創建目標

安溪縣市政公用事業系統創建“安全發展行業”的總體目標是:到2015年,全縣市政公用事業系統所屬的企事業單位通過“泉州市安全發展企業”考評驗收,安全生產狀況實現根本好轉。

(一)生產安全事故指標明顯下降。不發生較大、重大、特別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嚴格控制一般事故,確保市政公用行業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二)安全本質水平明顯提升。全行業所有的企事業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以上達標率100%,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達標率40%以上,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達標率10%以上(燃氣行業生產經營單位安全標準化二級以上達標率60%以上)。

(三)干部職工安全素質明顯增強。嚴格落實持證上崗和先培訓后上崗制度,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質和安全防范意識,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生產經營單位特種作業人員100%持證上崗。加強安全生產基本常識的宣傳教育,營造“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輿論氛圍,從業人員安全意識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

三、創建內容

(一)落實安全監管責任體系

1.強化部門安全生產監管職責。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制度,建立縣級行業主管部門監管的企事業單位基礎檔案,強化行業主管部門監管責任。嚴把安全生產準入條件,加強日常執法、重點執法、跟蹤執法和聯合執法,嚴厲打擊各種違法行為,關閉和取締非法以及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生產經營單位。每季度召開一次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會議、每月召開一次安全生產專題局務會議,分析研究、協調解決和部署安全生產工作。每季度至少組織開展一次安全生產工作督促檢查,全年對所屬企事業單位的抽查率不低于50%,高危行業的生產經營單位的檢查率應達到100%。

2.強化企業事業單位主體責任。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技術標準,嚴格依照勞動合同法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職工全部經培訓合格后上崗。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切實承擔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責任,帶頭執行現場帶班制度,加強現場安全管理;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一律經嚴格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

(二)調整安全發展結構體系

推動技術工藝裝備升級。出臺實際措施,鼓勵和支持生產經營單位采用安全、環保、節能、先進適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對現有的設施、工藝條件及生產服務等進行改造提升,提高現有設施、工藝條件的本質安全水平,增強創新和競爭能力。

(三)建立隱患排查治理體系

1.落實企業事業單位隱患排查整改責任。企事業單位要定期組織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或邀請安全生產專家排查本單位的事故隱患,對排查出的隱患,按照事故隱患的等級進行登記,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重大隱患及時報安全監管監察和行業主管部門備案。建立和落實資金使用專項制度、事故隱患報告和舉報獎勵制度,并保證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資金,明確隱患整改責任,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切實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工會依法組織職工參加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2.完善行業主管部門隱患排查工作機制。對企事業單位自查自報隱患數據、日常執法檢查數據和監管措施執行到位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實現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全過程記錄和閉環管理。按照“誰主管,誰檢查,誰負責”的原則,細化、完善安全隱患排查標準,明確所屬企事業單位每項安全生產工作的具體標準和要求,定期組織專家開展安全隱患排查,特別要加強對重點行業(領域)、重點單位、重點部位進行督促檢查,確保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并督促企事業單位落實隱患整改。對存在重大隱患的,實行掛牌督辦;對逾期未整改、治理或整改、治理不合格的,要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并提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規定權限決定關閉取締。定期總結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的先進經驗和工作成效,積極推廣隱患排查整治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推動隱患排查整治工作良性發展。

(四)夯實安全生產基礎體系

1.嚴格安全生產準入條件。認真執行安全生產許可制度和產業政策,嚴格技術和安全質量標準,把安全生產條件作為建設項目審批的前置條件。強化建設項目安全審查核準,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制度。嚴格落實高危行業從業人員資格認證制度,加強安全生產專業服務機構管理和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配備。

2.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扎實開展企事業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活動,轄區內所有的企事業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以上達標率100%,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達標率40%以上,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達標率10%以上(燃氣行業生產經營單位安全標準化二級以上達標率60%以上)。對在規定期限內達到國家、省級標準一、二級達標或市級標準一級達標的企事業單位,給予通報表揚;對逾期未申請或未達到最低標準等級的企事業單位,嚴格落實相關約束措施。

3.加強職業病危害防治工作。嚴格執行職業病防治法,認真實施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深入落實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職業危害防護設施“三同時”制度,切實抓好職業危害的防治,切實做好職業病診斷、鑒定和治療。落實生產經營單位職業危害防治主體責任,強化職業危害申報,所屬企事業單位職業危害申報率達80%以上。

(五)構建安全生產保障體系

1.持續加大安全生產投入。積極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縣級行業主管部門每年應從工傷保險基金的結余部分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專項用于工傷事故預防。生產經營單位在年度財務預算中必須確定必要的安全投入,提足用好安全生產費用。

2.加快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縣級行業主管部門應建立行業安全生產監管信息系統,提升安全監管信息化水平。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加快國家規定的各項安全系統和裝備建設,提高生產安全防護水平。

3.加強安全監管監察隊伍建設。進一步健全應急救援管理、安全生產教育培訓體系建設,落實基層監管人員、設施、裝備和經費。企事業單位依法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配備專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危險物品生產經營單位必須按要求配備注冊安全工程師,并發揮其在安全隱患排查、整改等方面的作用,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

(六)完善安全宣傳教育體系

1.落實企業安全培訓主體責任。企業要對新職工進行“三級”教育,并保證每年的再教育,建立從業人員培訓教育檔案,嚴格落實持證上崗和先培訓后上崗制度,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質和安全防范意識,防止和減少“三違”行為。

2.加強安全生產法制教育。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激勵約束、督促檢查、行政問責、區域聯動等制度。加強安全生產法制教育,深入開展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的宣傳,堅持以案釋法,切實增強各類企事業單位和廣大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法律意識,推進“依法治安”。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安全監察、行業主管等部門領導干部的法制教育,推進依法行政。

3.加強全民安全常識宣傳。把安全生產宣傳納入社會公益性義務宣傳范疇,充分利用電視、互聯網、報紙、廣播等多種形式和手段,大力倡導“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安全文化,開展安全生產公益宣傳和安全生產、應急避險和職業健康知識進企業、進學校、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開展安全發展公益宣傳活動和“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萬里行”、“安康杯”、“青年示范崗”等主題實踐活動,努力提升全民安全素質,使尊重生命價值、維護職業安全與健康成為廣大職工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精神追求和基本行為準則。

(七)建設事故應急救援體系

1.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縣級行業主管部門組建行業應急救援指揮機構,明確各部門在應急救援過程中的職責,建立行業應急救援隊伍,制定本行業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企事業單位建立應急救援隊伍,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

2.預案編修和應急演練。依法把應急預案評審、備案作為重點行業(領域)生產經營單位安全標準化建設考評頒證和換發安全生產(經營)許可證的前置條件之一,督促生產經營單位落實應急管理責任,積極開展應急預案評審、備案工作,進一步規范應急預案編制、修訂、評審、備案的規范化管理,健全應急預案體系。各部門、企事業單位要定期開展應急演練,并根據演練情況及時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推動應急管理示范單位建設,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應急救援。

3.應急保障系統建設。建設集動態監管、監測預警、應急培訓與演練、應急救援指揮四大功能于一體的應急管理信息平臺,并利用平臺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應急救援知識培訓和演練。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與公安、衛生、消防、通訊等部門的聯系,定期檢測應急救援資源的狀況,確保預警、報警、警報、報告、指揮等活動的信息交流快速、順暢、準確以及信息資源的共享。企事業單位(來自新文秘網)要建立完善安全生產動態監控及預警預報體系,定期進行安全生產風險分析,發現事故征兆要立即發布預警信息,落實防范和應急處置措施。

(八)完善安全生產信用約束機制

把企事業單位安全生產信用級別與安全生產標準化級別對接,與隱患排查治理、事故查處和信息公開相結合,由行業主管部門對生產經營單位開展安全標準化建設、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情況和生產安全事故指標控制情況進行全面評估,每季度公布一批安全信用發生變化的企事業單位名單,并作為銀行信貸的重要參考依據。對安全信用三級以下水平的,由行業主管部門函告其開戶銀行等相關部門,暫緩或取消新建、改建、擴建和技改項目及財政專項補助(獎勵)資金的審批,取消評優評先資格,安全費用、工傷保險、高危行業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等要按上限提取,并嚴格限制新增項目審批(核準、備案)、用地審批、證券融資等,逐步建立“守信激勵、失信制約”的安全生產信用監管機制。

四、實施步驟

安全發展行業創建活動從2013年3月開始,到2015年底結束,分4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階段(2013年3月—2013年4月底)。各企事業單位成立組織機構,制定方案,量化目標,落實責任,廣泛宣傳,層層動員,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努力營造創建安全發展城市工作氛圍。

第二階段:申報創建階段(2013年5月—2014年12月底)。各企事業單位按照《泉州市開展創建安全發展城市考評標準》(附件2)的內容要求,開展為期1年以上的安全發展城市創建活動。各單位要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安全社區、安全園區、安全文化示范企業創建活動,從組織、制度、宣傳教育等基礎工作入手,探索工作方法和措施,落實工作責任,積極推進安全發展城市創建活動扎實有效開展。

第三階段:考核驗收階段(2014年3月—2015年12月底)。各企事業單位對照《泉州市開展創建安全發展城市考評標準》開展自評,自評合格的,向我局提出考評申請,我局將組織考評組對申請單位進行考評,經考評合格的,由我局頒發證書或牌匾。

第四階段:持續改進階段(2015年3月以后)。考評合格的單位,要通過持續改進不斷提高安全生產工作水平,期間若安全生產工作狀況出現大幅度反彈,將收回其證書牌匾,并在媒體上予以公布。從2015年1月份開始,我局每年年底將組織對通過考評的單位持續改進情況進行跟蹤檢查。

五、考評辦法

考評成績實行千分制,企事業單位綜合考評成績達到850分以上的為合格。考評檢查各企事業單位創建工作情況,依據考評標準(附件2)進行考核。

六、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安全發展行業建設是強化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建設、提升本質安全發展能力、促進市政公用行業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的重要舉措,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各企事業單位要將此項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我局成立“創建安全發展行業”領導小組,負責市政公用行業“創建安全發展行業”的組織協調和督促檢查工作,各企事業單位也要相應成立創建領導小組,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并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諧社會、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系建設,做到同步規劃、同步部署、同步推進、同步考核,務求取得實效。

(二)強化協調配合。安全發展城市要堅持政府統一領導、行業主管部門具體實施、各相關部門聯合行動、全社會共同參與,以確保創建活動有效開展。各級安全發展城市創建領導小組,每半年要召開一次成員聯席會議,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分析存在問題,研究解決辦法,不斷推動創建活動深入開展。

(三)強化落實責任。各企事業單位要把安全發展城市創建工作情況列入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在當地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深入開展創建活動。

(四)強化考評獎懲。我局將對在2015年底前通過“泉州市安全發展縣(市、區)”或“泉州市安全發展行業”考評驗收的企事業單位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在2015年底前沒有通過“泉州市安全發展行業”考評驗收的,我局將在全縣范圍內進行通報批評,并取消年度評先評優資格。

(五)強化輿論宣傳。創建活動期間,各企事業單位要編發簡報,推動工作開展,并積極通過主流媒體,刊播安全發展城市創建新聞和安全公益廣告,及時曝光各種違法行為,大力宣傳創建工作好的經驗和做法,增強社會公眾的安全意識,提高知曉率和參與度,營造“全民關注安全,人人參與創建”的濃厚輿論氛圍。

附件:1.安溪縣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創建安全發展行業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2.泉州市開展創建安全發展城市考評標準(企事業單位)

抄送:市市政公用局,縣政府辦、安委會、住建局,莊副縣長,存檔。

安溪縣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2013年3月25日印發

附件1

安溪縣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創建安全發展

行業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長:劉藝鋒局長

副組長:謝景清副局長

楊世杰副局長

李上騰副局長

白鳳山副主任科員

成員:許金城、謝遠景、李文貞、詹金宗、陳毅忠、楊文偉、劉炳欽、林金登、王輝強、謝少揚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負責我局創建“安全發展行業”的日常事務;組織創建活動的宣貫工作;受理各企事業單位的考評申請,并組織現場考核;對各企事業單位創建活動進行跟蹤督導;按時向上級報送創建工作開展情況。

附件2

泉州市開展創建安全發展城市考評標準(企事業單位)

被考評單位名稱:考評日期:年月日

考評

項目考評內容考評方法自評

得分考評

得分

落實

安全

生產

主體

責任

(170分)1.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技術標準,嚴格依照勞動合同法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80分)

3.企事業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切實承擔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責任,帶頭執行現場帶班制度,加強現場安全管理。(40分)

4.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一律經嚴格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50分)1.查閱相關資料,未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技術標準的扣40分;企業用工未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的扣40分。

2.查閱相關資料,企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未帶頭執行現場帶班制度、組織開展安全隱患排查的扣30分。

3.查閱相關資料,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未持證上崗的每發現1例扣10分,扣完為止。

技術

工藝

裝備

更新

(80分)1.不得采用危及生產和人身安全或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產品不符合國家或行業規定標準、嚴重污染或嚴重破壞環境、浪費資源或能源的落后技術、工藝和裝備。(40分)

2.對現有的設施、工藝條件及生產服務等進行改造提升,涉及15種危險化工工藝的重點危化企業完成自動化改造。(40分)1.查閱相關資料,采用危及生產和人身安全或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產品不符合國家或行業規定標準、嚴重污染或嚴重破壞環境、浪費資源或能源等落后技術、工藝和裝備的扣30分。

2.查閱相關資料,沒有對現有的設施、工藝條件及生產服務等進行改造提升的扣20分,涉及15種危險化工工藝的重點危化企業未完成自動化改造的扣20分。

考評

項目考評內容考評方法自評

得分考評

得分

落實

隱患

排查

整改

責任

(180分)1.定期組織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或邀請安全生產專家排查本單位的事故隱患,對排查出的隱患,按照事故隱患的等級進行登記,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重大隱患及時報安全監管監察和行業主管部門備案。(80分)

2.建立和落實資金使用專項制度、事故隱患報告和舉報獎勵制度,并保證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資金,明確隱患整改責任,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切實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70分)

3.工會依法組織職工參加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30分)1.查閱相關資料,未定期組織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或邀請安全生產專家排查本單位的事故隱患的扣80分;對排查出的隱患,未按照事故隱患的等級進行登記,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的扣40分;重大隱患未及時報安全監管監察和行業主管部門備案的每發現1例扣10分。

2.查閱相關資料,未建立和落實資金使用專項制度、事故隱患報告和舉報獎勵制度的扣40分;未落實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的扣30分。

3.查閱相關資料,工會未依法組織職工參加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扣30分。

夯實

安全

生產

基礎

(120分)1.通過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以上考評驗收,高危行業的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通過安全標準化二級以上考評驗收。(40分)

2.落實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職業危害防護設施“三同時”制度。(40分)

3.落實生產經營單位職業危害防治主體責任,開展職業危害申報。(40分)1.查閱相關資料,未通過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以上考評驗收的扣20分,高危行業的生產經營單位未通過安全標準化二級以上考評驗收的扣10分。

2.查閱相關資料,未落實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職業危害防護設施“三同時”制度的扣40分。

3.查閱相關資料,未落實生產經營單位職業危害防治主體責任,開展職業危害申報的扣40分。

考評

項目考評內容考評方法自評

得分考評

得分

健全

安全

生產

保障

體系

(130分)1.年度財務預算中必須確定必要的安全投入,提足用好安全生產費用。(40分)

2.加快國家規定的各項安全系統和裝備建設,提高生產安全防護水平。(40分)

3.依法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配備專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重點行業(領域)的生產經營單位必須按要求配備注冊安全工程師,并發揮其在安全隱患排查、整改等方面的作用,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50分)1.查閱相關資料,未依法提足用好安全生產費用的扣40分。

2.查閱相關資料、實地查看,未建設國家規定的各項安全系統和裝備的扣40分。

3.查閱相關資料,未依法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配備專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扣50分,重點行業(領域)的生產經營單位未按要求配備注冊安全工程師的扣30分。

完善

安全

宣教

培訓

體系

(180分)1.落實企事業單位從業人員“三級”教育。(50分)

2.開展安全生產公益宣傳和安全生產、應急避險和職業健康知識教育,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意識和應急避險意識。(50分)

3.開展安全發展公益宣傳活動和“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萬里行”、“安康杯”、“青年示范崗”等主題實踐活動;中小學校每4周至少安排1次安全教育主題活動。(80分)1.查閱相關資料,未落實企事業單位從業人員“三級”教育的扣50分。

2.查閱相關資料,未開展安全生產公益宣傳和安全生產、應急避險和職業健康知識教育的扣50分。

3.查閱相關資料,未開展安全發展公益宣傳活動和“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萬里行”、“安康杯”、“青年示范崗”等主題實踐活動的,每項扣20分。

建設

事故

應急

救援

體系

(140分)1.大中型企業依法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其他企業要組建專職或兼職應急救援隊伍。(40分)

2.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應急救援預案,并定期開展應急演練。(40分)

3.建立完善安全生產動態監控及預警預報體系,定期進行安全生產風險分析,發現事故征兆要立即發布預警信息,落實防范和應急處置措施。(60分)1.查閱相關資料,未組建應急救援隊伍隊伍的扣40分。

2.查閱相關資料,未制定應急救援預案的扣40分;未定期組織開展應急演練的扣20分。

3.查閱相關資料,未建立完善安全生產動態監控及預警預報體系的扣30分;未定期進行安全生產風險分析的扣30分。

篇2:創建安全發展學校實施方案格式

為進一步提升學校安全教育和管理水平,實現學校安全形勢的根本好轉,促進各級各類學校健康可持續發展,根據省政府和市政府關于堅持科學發展安全發展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的文件規定和要求,以及《永春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永春縣創建安全發展城市實施方案的通知》和泉州市教育局關于印發《全市教育系統創建安全發展學校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我縣教育系統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保障全體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為根本出發點,以實現經濟社會安全發展為目標,以遏制、防范事故發生為重點,以強化安全教育和管理為著力點,組織動員教育系統全體師生、教職員工廣泛開展安全發展創建活動,全面提升全體師生、教職員工安全素質和安全管理綜合水平,從源頭上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全縣教育系統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持續穩定好轉

二、創建目標

全縣教育系統創建“安全發展學校”的總體目標是:到2015年底,全縣所有學校全部通過“永春縣安全發展學校”考評驗收,安全教育和管理狀況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

(一)安全教育和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加快“平安先行學校”創建和學校安全標準化建設,全縣學校安全教育和管理標準化建設三級以上達標率100%,二級達標率40%以上,一級達標率10%以上。

(二)師生各類安全事故明顯下降。在預防和治本上下功夫,進一步減少師生傷亡事故發生,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確保教育系統和諧穩定和師生人身安全,各校師生各種非正常死亡人數控制在泉州市教育局控制的安全責任指標以內。

(三)全體師生安全意識明顯增強。大力宣傳《福建省學校安全管理條例》及學校安全政策法規,推進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各級各類學校開設公共安全教育地方課程(每學年不少于12課時),做到課時、教師、教學資源“三落實”,全縣中小學校安全知識教育活動開展率達到100%。

三、創建措施

(一)深化宣傳部署。及時全面將創建安全發展學校的目標、要求、措施傳達部署到每一位師生,知曉率達100%。充分運用學校報刊、板報、宣傳欄、校訊通、手機短信等各種有效方式,全方位、多層次地宣傳創建工作,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及時總結推廣創建成效和經驗,發現和培育一批創建優質示范學校和先進學校,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二)推進安全管理精細化。根據《中小學安全工作指南》等政策法規,強化精細化安全管理措施,嚴格落實校(園)長安全管理責任,健全門衛、值班、巡邏、安全檢查等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堅持規范管理與制度創新相結合,把創建“平安先行學校”、“安全標準化建設”、“安全發展學校”活動有機結合起來,納入教育教學和安全管理全過程,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夯實精細化安全管理基礎,不斷提升學校安全工作的層次和水平。

(三)強化督促檢查。健全完善預警通報、督查通報、排查整改、檢查“回頭看”、落實反饋等工作制度。縣創建辦將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交叉檢查、專項督查和明查暗訪等形式,對“安全發展學校”創建工作等進行督導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創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創建工作有序推進,高標準落實。

(四)加強組織領導。各學校要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落實“一把手”負責制,強化“一崗雙責”,精心組織實施,保證創建工作各項措施落實到位,推動創建工作有序高效進行。

(五)落實保障措施。各校要根據工作分工和崗位職責,制訂工作方案,將創建任務細化到每個部門、每個崗位,落實到每個人,要為創建工作提供必要人員、經費保障,確保創建工作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

四、創建內容

(一)完善師生安全教育體系

1.強化公共安全宣傳教育。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轉發教育部《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落實公共安全教育地方課程和課時,每兩周一節,一年不少于12課時,每學期開學第一周和放寒暑假前一周必須安排安全教育課,做到有課時、有教材、有師資、有檢查、有落實,讓學生掌握必備的安全知識和逃生自救技能。同時,要加強公共安全教育課程資源開發及教學教研活動,增強教育實效。(局保衛股、中教股、初幼教股、德育股、督導室、成教股等部門分別組織實施。)

2.強化校園安全宣傳。積極開展校園安全宣傳教育,普及學生防溺水、防火安全、防自然災害、食品衛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識。落實演練制度,各學校每學年至少要開展2次以上應對自然災害或突發事件的應急疏散演練。利用課間、集體活動、體育活動等方式經常性地開展不做預先設計的實戰型應急疏散演練,提高學生應急避險、自救互救和事故處置能力。通過組織開展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福建省學校安全教育周和“安全生產月”,以及其他各種主題教育活動和全國中小學生安全知識網絡競賽活動,宣傳安全法律法規和安全常識,有效預防校園暴力、傷害事故的發生。(局保衛股、成教股、中職教股、初幼教股、德育股、督導室等部門分別組織實施。)

3.強化安全知識培訓。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市政府安委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培訓的實施方案》,制定培訓計劃,落實師資和培訓經費,將安全教育納入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作為師訓干訓的必修課程。每年各校要舉辦2至3期安全管理干部安全專題培訓班。從今年起,爭取用3年時間全縣分管學校安全工作的領導、主管學校安全工作的負責人、安全管理干部、專職保安員、特種作業人員、從業人員都輪訓一遍。(局人事股、保衛股等部門分別組織實施。)

4.構建校園安全文化。開展校園安全文化示范校創建活動,培植一批安全文化示范校,發揮示范校帶動、輻射作用。繼續會同文明辦、消防、交通、地震等部門,推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示范校”、“交通安全示范校”和“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依托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或其他社會教育資源,建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培訓基地。全縣中小學安全知識教育普及率達100%。(成教股、中職教股、初幼教股、德育股、保衛股等部門分別組織實施。)

(二)建立隱患排查治理體系

1、健全完善校園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貫徹落實《教育系統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推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常態化、規范化和管理信息化。縣教育局每學期至少組織2次、各學校每月必須進行1次校園安全隱患排查與整治行動,并建立臺賬檔案管理;加快學校安全基礎信息數據庫、標準化評級、事故隱患排查登記等綜合監管信息平臺建設,形成學校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閉環系統。(責任股室:中職教股、初幼教股、保衛股等部門分別組織實施。)

2、完善重大安全隱患治理逐級掛牌督辦制度。各學校要堅持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和分析報告制度,對重大的一時無法消除的安全隱患,要及時采取防范措施并立即報告上級主管部門。教育行政部門接到學校重大安全隱患報告后,要及時指導幫助學校采取整改措施,該掛牌督辦的要掛牌督辦,切實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確保規定期限內消除安全隱患。對于整改難度大,需要政府協調有關部門解決的,應立即報告當地政府,申請政府安監部門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協調解決或掛牌督辦。(責任科室:計財股、保衛股、成教股、中職教股、初幼教股、督導室等部門分別組織實施。)

(三)建設事故應急救援體系

1.建立應急救援隊伍。成立由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為正副組長、相關股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并明確相關股室、人員在應急救援過程中的職責。充分整合系統內的各種資源,組成以青年教師、志愿者等為基礎的應急救援隊伍,并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辦公室、人事股、計財股、保衛股等部門分別組織實施。)

2.做好預案編修和應急演練。各學校要落實應急管理責任,進一步規范應急預案編制、修訂、評審、備案管理,健全應急預案體系。要定期開展應急演練,并根據演練情況及時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推動應急管理示范單位建設,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應急救援。(辦公室、人事股、計財股、成教股、中職教股、初幼教股、德育股、督導室等部門分別組織實施。)

3.完善應急保障系統。積極配合有關單位建設集動態監管、監測預警、應急培訓與演練、應急救援指揮四大功能于一體的應急管理信息平臺,并利用平臺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應急救援知識培訓和演練。加強與所在地的公安、衛生、消防、通訊、地震、氣象等部門的聯系,定期檢測應急救援資源的狀況,確保預警、報警、警報、報告、指揮等活動的信息報送快速、準確、順暢。學校要建立完善安全動態監控及預警預報體系,定期進行安全風險分析,發現事故征兆要立即發布預警信息,落實防范和應急處置措施。(辦公室、計財股、成教股、中職教股、初幼教股、德育股、督導室等部門分別組織實施。)

(四)強化安全保障體系

1.加強安全機構和隊伍建設。推動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獨立設置學校安全工作科(股),各學校設置保衛科,配齊配強專兼職安全管理干部和保衛人員,加強崗位培訓和隊伍管理,增強工作責任感和履職能力。(人事股、計財股、保衛股等部門分別組織實施。)

2.持續加大安全教育和管理投入。切實保障中小學公共安全所需經費,加大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隱患治理、防護設施設備建設、表彰獎勵等必要的投入。各學校要將安全專項經費、包括師資培訓經費等納入年度預算,確保學校安全工作經費有保障和人防、物防、技防“三到位”。(人事股、計財股、保衛股等部門分別組織實施。)

(五)落實安全管理責任體系

1.強化學校主體責任。嚴格執行《福建省學校安全管理條例》等學校安全政策法規,校(園)長要切實承擔安全教育和管理第一責任人責任,按照“必須親自組織達標創建工作、必須建立安全責任體系、必須健全管理制度規程、必須堅持帶班值守、必須落實全員安全培訓、必須全面整治安全隱患、必須提高學校本質安全”的要求,推動學校安全工作各項措施落實到位。(保衛股、成教股、中職教股、初幼教股等部門分別組織實施。)

2.完善安全規章制度。認真貫徹落實省廳《關于加強中小學校園精細化管理的意見》、《加強和創新中小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規范管理行為。繼續完善學校安全常規工作“六個一”制度。即:每日一記錄、每周一匯總、每月一通報、每季一督查、每期一分析、每年一考評。根據《中小學安全工作指南》,建立健全校長負責制和法制副校長制度,值班制度,夜間巡邏及門衛制度,校內安全隱患排查、報告及整改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工作責任制,用水用電用氣等相關設施、設備的安全管理制度,食堂物資定點采購索證和登記制度,飯菜留樣和記錄制度,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住宿學生安全管理制度,大型活動安全審批制度,學生安全信息通報制度,校車管理制度,應急預案及安全演練制度,學校安全工作考核辦法及獎懲制度等一整套精細化安全管理的有關制度。(保衛股等部門分別組織實施。)

3.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全面落實學校綜治安全目標管理責任制和“一崗雙責”,按照“職責明確、運轉高效、安全有序”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機制,強化制度執行力。把學校安全工作作為學校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同時部署、同時推進,同時考核,確保各項安全工作落實到位。定期分析研判學校綜治安全工作形勢,解決存在的隱患和問題,每季度召開一次安全教育和管理形勢分析會議、每月召開一次安全專題局務會議,分析研究、協調解決和部署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辦公室、人事股、保衛股等部門分別組織實施。)

4.強化安全工作的考核獎懲和責任追究。健全學校安全工作責任考核獎懲、督促檢查和責任追究制度,加大“一票否決權制”執行力度。每年,縣級教育主管部門全年對所轄學校的檢查率應達50%以上。建立縣(市、區)、學校各層面交叉檢查常態化機制,每學期會同公安、綜治、安監等部門對學校安全工作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交叉檢查、專項督查和明查暗訪,重點對防溺水、宿舍安全、校車安全、飲食衛生安全、消防安全、校園綜治和民辦教育機構安全管理等進行督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通報,做到督導檢查與隱患整治、規范管理、績效考核、年終考核有機結合。

按照“四不放過”原則與“科學嚴謹、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基本要求,認真貫徹執行《福建省學校綜治安全工作領導責任追究制實施辦法》,落實考核獎懲、通報約談、行政問責和責任追究制度。嚴格執行單位和個人晉職晉級、評優評先和創建達標需事前書面征求同級綜治安全管理部門意見的規定。對認真履行職責,工作成績突出、完成工作目標任務的予以通報表彰并給予適當獎勵;對責任不落實、規定不執行、措施不得力、工作不到位、事故信息報送不及時、安全問題突出的要給予通報批評并實行約談、問責和責任追究;對因管理松懈、責任制不落實引發涉校涉生案件(事故)的,要嚴格實行責任倒查并依法依紀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人事股、紀檢監察室、保衛股、督導室等部門分別組織實施。)

五、實施步驟

“安全發展學校”創建活動從即日開始,到2015年底結束,分4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階段(2013年5月上旬前)。

各校要成立組織機構,制定方案,量化目標,落實責任,廣泛宣傳,層層動員,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努力營造創建“安全發展學校”工作氛圍。

第二階段:申報創建階段(2013年5月—2014年12月底)。各學校填寫《永春縣教育系統開展創建安全發展學校備案表》(附件1),分別向永春縣教育局申報備案(具體時間另行通知);同時,要按照《泉州市教育系統開展創建安全發展學校考評標準》(附件3)的內容要求,開展為期1年以上的“安全發展學校”創建活動。并結合“平安先行學校”創建活動,從組織、制度、宣傳教育等基礎工作入手,探索工作方法和措施,落實工作責任,積極推進“安全發展學校”創建活動扎實有效開展。

第三階段:考核驗收階段(2014年3月—2015年12月底)。各學校對照《泉州市教育系統開展創建安全發展學校考評標準》(附件3)開展自評,自評合格的,分別填寫《永春縣教育系統開展創建安全發展學校評定申請書》(附件2,申報具體時間另行通知),向縣教育行政部門提出考評申請,縣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學校申請分期分批對申請學校進行考評,經考評合格的,由縣教育局下文確認為“永春縣安全發展學校”。

第四階段:持續改進階段(2015年3月以后)。取得“永春縣安全發展學校”稱號的學校,要鞏固提高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水平。期滿一年后,應于每年的1月30日前分別向縣教育行政部門遞交工作報告,內容包括上年度工作總結和持續改進情況,期間若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狀況出現大幅度反彈,縣教育行政部門將撤銷其“永春縣安全發展學校”稱號,并在媒體上予以公布。從2015年1月份開始,縣教育行政部門每年將組織有關部門對取得“永春縣安全發展學校”稱號的學校持續改進情況進行跟蹤檢查。“永春縣安全發展學校”稱號有效期三年。取得“永春縣安全發展學校”稱號的學校,要在期滿前3個月重新向縣教育行政部門提出評定(復評)申請,并提交復評申請書和工作報告;逾期未提出復評申請的,“永春縣安全發展學校”稱號自動廢止,縣教育行政部門將撤銷其“永春縣安全發展學校”稱號,并在媒體上予以公布。

六、考評辦法

考評成績實行千分制,各學校綜合考評成績達到850分以上的為合格。

七、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創建“安全發展學校”是強化安全教育和管理基層基礎建設、提升本質安全發展能力、促進全縣學校安全教育和管理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的重要舉措,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各校要高度重視,結合各自實際,組織制定工作方案,認真研究、分析、解決工作中的突出問題,積極推動安全創建工作,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二)強化協調配合。創建“安全發展學校“要堅持政府統一領導、教育主管部門具體實施、學校各相關部門聯合行動、全體師生共同參與,以確保創建活動有效開展。各校,每半年要召開一次會議,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分析存在問題,研究解決辦法,不斷推動創建活動深入開展。

(三)強化考評獎懲。各校要把創建“安全發展學校“工作納入年度工作目標管理范圍,并嚴格兌現獎懲措施。對在2015年底前獲得“永春縣安全發展學校”稱號的學校,給予以通報表彰;對在2015年底前沒有通過“永春縣安全發展學校”考評驗收的,給予以通報批評,并取消年度評先評優資格。

(四)強化輿論宣傳。創建活動期間,各校要加大宣傳力度,創新宣傳形式,豐富宣傳載體,延伸宣傳渠道,廣泛深入地宣傳安全創建目的、意義,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提高知曉率和參與度,營造“全民關注安全,人人參與創建”的濃厚輿論氛圍。

請各校將創建“安全發展學校”工作方案和領導組機構名單于2013年5月17日前報送縣教育局保衛股,各校報送的所有材料應有文本材料(請加蓋公章)和電子文檔。聯系人:李釗煒;聯系電話:;電子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