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專項治理實施方案格式
鳳岡縣建設局質安站:
接貴站鳳住建通【2012】第3號文件《鳳岡縣建筑安全專項治理工作實施方案》精神及有關部門的部署要求,我項目部主要領導及相關負責人思想上高度重視。圍繞“安全發展、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人為本”的活動主題推動“安全月”活動,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部署方案實施。我項目部成立了以項目經理郭進波同志為首,各相關人員參加的2012年建筑安全專項治理工作實施方案領導小組。并結合我項目部工程特點,特設以項目經理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以項目總工、專職安全員、施工管理人員為各級責任人的安全生產網絡,明確了各部門、各級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責任,通過實施方案的進行、強化企業安全文明施工意識,提高各級人員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和安全生產管理能力、全面防控安全事故的發生。現將2012年建筑安全專項治理方案作如下闡述:
一、加強組織領導,推動活動實施
為加強領導,推動實施方案,確保工作落到實處。我項目部將成立專項治理領導小組:組長:郭進波;副組長:王玉萍、陳建、胡嶠、鄭紅波、趙斌;成員:王劍兵、常貴平、曾永生、黃進昭、張建軍。
二、大力宣傳、抓好安全教育
我項目部將結合“安全月”活動和上半年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同時進行大力宣傳安全生產知識、組織開展形式多樣且通俗易懂的安全知識講座,調動廣大從業人員積極參與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同時利用展覽板、黑板報、圖片等形式大力宣傳安全法律、法規和職業健康安全知識,努力營造“安全生產年”的輿論氛圍,普及安全生產知識、促進安全生產工作。同時對新開工進場人員及外協隊伍人員在進場前都進行嚴格的三級安全教育,并把安全教育貫穿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同時還經常對他們灌輸“出門打工不容易,安全時刻要注意”的生產理念,提高了工人自我保護意識。結合季節施工特點,有針對性的學習,對重點部位、重點施工環節進行專項學習。我們還將經常利用發放獎品等形式激勵農民工學習安全知識的熱情及積極性,提高工人安全生產的意識。
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狠抓制度落實
項目部先后制定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生產檢查制度》、《特種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大型機械設備控制制度》、《職業健康與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安全委員會例會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并將按照制度進行檢查、落實、評比、總結,對重點環節、重點部位,編制專項安全施工方案。按規定要求完備簽字手續,嚴把審批程序。并按方案要求進行施工,在安全管理上做到程序化、格式化、制度化、規范化,確保安全生產有序可控和持續發展。
四、對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的安全管理
針對整個項目生產環節和重點部位,特別是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對深基坑、高支模、腳手架和建筑起重機械設備,突出重點排查的安全生產隱患,制定針對性強的專項治理方案。尤其是控制、預防高處墜落、坍塌、觸電和易發生群死群傷事故的對策措施,做到專項治理與“安全月”活動相結合,與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相結合,與全面落實各方主體安全生產責任相結合、保證專項治理措施到位,指導專項治理工作有序開展。一是認真做好危險源的識別和建檔整改工作。結合項目生產情況,對施工中各道工序的安全生產風險進行分析,對可能存在的事故隱患進行建檔、登記、備案監控,對一般危險源我們實行隨時監控,做到及時消除隱患,為實現安全生產提供有利的保障。二是認真做好應急救援預案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工作,每次進行隱患排查時,重點排查應急救援隊伍配備情況,應急救援物資、設備的配置和維修保養情況。對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項目一律要求依照公司文件及相關職能部門的有關精神和要求,編制切實可行的“應急救援預案”,并進行針對性演練。
五、加大安全投入,確保安全生產
在2012年安全生產專項治理工作中,我項目部將嚴格按照有關職能部門文件精神和公司《安全經費管理辦法》及時足額投入安全費用,確保安全生產。
中國水利水電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貴州省鳳岡有機食品城項目經理部
2012年2月1日
篇2:建筑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專項治理方案
一、總體要求及目標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規范工程建設總包方、分包方以及各施工班組主體安全行為,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開展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專項治理,落實專業電工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杜絕違章操作和私拉亂接等現象的發生,消除安全隱患,杜絕責任事故。
二、組織領導
為加強所屬在建項目的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專項治理工作的領導,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專項整治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于工程部,負責本次專項治理工作的監督落實。
三、專項整治范圍及重點
(一)方案管理
容量在50KW以上的均應編制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其內容包括如下:
1.現場勘探。
2.確定電源進線、變電所或配電室、配電裝置、用電設備位置及線路走向。
3.進行負荷計算。
4.選擇變壓器容量。
5.設計配電系統:
1)設計配電線路,選擇導線或電纜;
2)設計配電裝置,選擇電器;
3)設計接地裝置;
4)繪制臨時用電工程圖紙,主要包括用電工程總平面圖、配電裝
置布置圖、配電系統接線圖、接地裝置設計圖(平、剖圖)。
6.設計防雷裝置。
7.確定防護措施。
8.制定安全用電技術措施和電氣防火措施。
(二)專業人員要求
1.安裝維修或拆除臨時用電工程,必須由電工完成,電工等級應同工程的難易程度和技術復雜性相適應。
2.各類用電人員應做到:
掌握安全用電基本知識和所用設備的性能;
使用設備前必須按規定穿戴和配備相應的勞動保護用品,并檢查電氣裝置和保護設施是否完好,嚴禁設備帶病運轉;
停用的設備必須切斷電源,鎖好開關箱;
負責保護所用設備的負荷線、保護零線和開關箱,發現問題,及時報告解決;
搬運或移動用電設備,必須經電工切斷電源并作妥善處理后進行。
(三)安全技術檔案
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必須建立安全技術檔案其內容如下:
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的全部資料;
安全技術交底資料;
臨時用電工程檢驗驗收表;
電氣設備檢驗憑單和調試記錄;
接地電阻、絕緣電阻和漏電保護器漏電動作參數測定記錄表;
電工安裝、巡檢、維修、拆除工作記錄;
定期檢(復)查表。
安全技術檔案應由主管該現場的電氣技術人員負責建立,由項目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收集與管理。其中“電工安裝、巡檢、維修、拆除工作記錄”可指定電工代管,每周由項目經理或安全主任審核認可,并應在臨時用電工程拆除后統一歸檔。
2.臨時用電工程必須定期檢查,施工現場每月一次,應復查接地電阻、絕緣電阻值。
3.檢查工作應按分部分項工程進行,對不安全因素必須及時處理,并履行復查驗收制度。
(四)在建工程與外電線路的安全距離
1.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壓線路下方,不得搭設作業棚、建造生活設施,或堆放構件、架具、材料及其他雜物。
2.建筑物與外電架空線路的最小安全距離詳見JGJ46-2005。
3.旋轉臂架或起重機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邊緣與10KV以下的架空線路邊最小安全距離水平不得小于2米、垂直不得小于3米。
4.施工現場開挖非熱管道溝槽的邊緣與埋地外電纜溝槽邊緣的距離不得小于0.5米。
5.如達不到上述規定的最小距離時,必須采取絕緣隔離防護措施,并懸掛醒目的區域警告標志牌。
6.在架設防護設施時,必須經有關部門批準,應有電氣工程技術人員或專職安全員負責監護。
(五)電纜線敷設的安全要求
1.外電引進的電纜線應采用掛設處理,掛設高度應符合
JGJ46-2005規范要求。
2.從一級配電箱引出的電纜線應采取埋設或掛設處理。
3.二、三級配電箱引出的電纜線,視現場實際情況,依據
JGJ46-2005規定要求,可采用埋設或掛設處理方式。
4.塔吊、施工升降機、吊籃等大型機械設備用的電纜線,必須設置獨立線路與專用二級配電箱和三級配電箱連接,做到:專機專線,專箱專用。塔吊、施工升降機、吊籃等大型機械設備使用的電纜線垂直走向過程中,應采用用電設備專用的絕緣瓷瓶作為敷設加固橋點,嚴禁出現電纜線隨意飄擺的現象。
5.經過施工現場主道路或人員與車輛來往頻繁的過道處時,應采取埋設處理,埋設深度根據所在省市及地方的天氣情況來進行妥善處理,一般埋設深度在500mm-700mm范圍內。
6.凡是經過施工作業層的電纜線,必須采取掛設處理;在掛設時必須采用帶有絕緣保護措施的掛鉤進行掛設處理,杜絕電纜線直接與鋼管、鋼筋等金屬直接接觸。
7.嚴禁出現電纜線與易燃易爆品、鋼筋、鋼管、木材、設備混放;嚴禁電纜線浸泡在水中和拖地。
篇3:建筑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專項治理方案
建筑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專項治理方案
一、總體要求及目標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規范工程建設總包方、分包方以及各施工班組主體安全行為,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開展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專項治理,落實專業電工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杜絕違章操作和私拉亂接等現象的發生,消除安全隱患,杜絕責任事故。
二、組織領導
為加強所屬在建項目的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專項治理工作的領導,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專項整治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于工程部,負責本次專項治理工作的監督落實。
三、專項整治范圍及重點
(一)方案管理
容量在50KW以上的均應編制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其內容包括如下:
1.現場勘探。
2.確定電源進線、變電所或配電室、配電裝置、用電設備位置及線路走向。
3.進行負荷計算。
4.選擇變壓器容量。
5.設計配電系統:
1)設計配電線路,選擇導線或電纜;
2)設計配電裝置,選擇電器;
3)設計接地裝置;
4)繪制臨時用電工程圖紙,主要包括用電工程總平面圖、配電裝
置布置圖、配電系統接線圖、接地裝置設計圖(平、剖圖)。
6.設計防雷裝置。
7.確定防護措施。
8.制定安全用電技術措施和電氣防火措施。
(二)專業人員要求
1.安裝維修或拆除臨時用電工程,必須由電工完成,電工等級應同工程的難易程度和技術復雜性相適應。
2.各類用電人員應做到:
掌握安全用電基本知識和所用設備的性能;
使用設備前必須按規定穿戴和配備相應的勞動保護用品,并檢查電氣裝置和保護設施是否完好,嚴禁設備帶病運轉;
停用的設備必須切斷電源,鎖好開關箱;
負責保護所用設備的負荷線、保護零線和開關箱,發現問題,及時報告解決;
搬運或移動用電設備,必須經電工切斷電源并作妥善處理后進行。
(三)安全技術檔案
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必須建立安全技術檔案其內容如下:
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的全部資料;
安全技術交底資料;
臨時用電工程檢驗驗收表;
電氣設備檢驗憑單和調試記錄;
接地電阻、絕緣電阻和漏電保護器漏電動作參數測定記錄表;
電工安裝、巡檢、維修、拆除工作記錄;
定期檢(復)查表。
安全技術檔案應由主管該現場的電氣技術人員負責建立,由項目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收集與管理。其中“電工安裝、巡檢、維修、拆除工作記錄”可指定電工代管,每周由項目經理或安全主任審核認可,并應在臨時用電工程拆除后統一歸檔。
2.臨時用電工程必須定期檢查,施工現場每月一次,應復查接地電阻、絕緣電阻值。
3.檢查工作應按分部分項工程進行,對不安全因素必須及時處理,并履行復查驗收制度。
(四)在建工程與外電線路的安全距離
1.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壓線路下方,不得搭設作業棚、建造生活設施,或堆放構件、架具、材料及其他雜物。
2.建筑物與外電架空線路的最小安全距離詳見JGJ46-2005。
3.旋轉臂架或起重機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邊緣與10KV以下的架空線路邊最小安全距離水平不得小于2米、垂直不得小于3米。
4.施工現場開挖非熱管道溝槽的邊緣與埋地外電纜溝槽邊緣的距離不得小于0.5米。
5.如達不到上述規定的最小距離時,必須采取絕緣隔離防護措施,并懸掛醒目的區域警告標志牌。
6.在架設防護設施時,必須經有關部門批準,應有電氣工程技術人員或專職安全員負責監護。
(五)電纜線敷設的安全要求
1.外電引進的電纜線應采用掛設處理,掛設高度應符合
JGJ46-2005規范要求。
2.從一級配電箱引出的電纜線應采取埋設或掛設處理。
3.二、三級配電箱引出的電纜線,視現場實際情況,依據
JGJ46-2005規定要求,可采用埋設或掛設處理方式。
4.塔吊、施工升降機、吊籃等大型機械設備用的電纜線,必須設置獨立線路與專用二級配電箱和三級配電箱連接,做到:專機專線,專箱專用。塔吊、施工升降機、吊籃等大型機械設備使用的電纜線垂直走向過程中,應采用用電設備專用的絕緣瓷瓶作為敷設加固橋點,嚴禁出現電纜線隨意飄擺的現象。
5.經過施工現場主道路或人員與車輛來往頻繁的過道處時,應采取埋設處理,埋設深度根據所在省市及地方的天氣情況來進行妥善處理,一般埋設深度在500mm-700mm范圍內。
6.凡是經過施工作業層的電纜線,必須采取掛設處理;在掛設時必須采用帶有絕緣保護措施的掛鉤進行掛設處理,杜絕電纜線直接與鋼管、鋼筋等金屬直接接觸。
7.嚴禁出現電纜線與易燃易爆品、鋼筋、鋼管、木材、設備混放;嚴禁電纜線浸泡在水中和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