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責任事故管理規定辦法

責任事故管理規定辦法

2024-07-13 閱讀 7160

責任事故處理辦法

為進一步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工作方針、努力防范和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的發生,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特制定本辦法。

一、責任事故的認定原則

1、公司所有員工在在所承擔的工作中,出現工作失誤,導致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正常的工作秩序、產生經濟損失或者人身傷害事故的行為均為責任事故。

2、根據事故發生的情節及后果,責任事故認定一般分為三級,一級為重大事故,二級為一般事故,三級為輕微事故。重大責任事故是指直接經濟損失在5000元以上(含5000元)或者造成輕傷(甲)以上的人身事故;一般事故是指直接經濟損失在1000元以上(含200元)或者造成輕傷(丁)以上的人身事故;輕微事故是指直接經濟損失在200元以上(含200元)或者造成輕微傷的人身事故。

3、按照事故責任的類型可分為:決策事故、技術事故、違章指揮、違章操作等四個類型。

A、決策事故是指由于領導決策失誤導致重大經濟損失的事故,決策事故以上述經濟標準的10倍值為等同標準,不包括人身傷害情況。

B、技術事故是指由于技術失誤導致重大經濟損失的事故,技術事故以上述經濟標準的5倍值為等同標準,不包括人身傷害情況。

C、違章指揮事故是指在工作中由于指揮失誤或不當造成重經濟損失的事故或者人身事故。違章指揮責任事故的主體責任人為公司明確了(包括部門明確)的班長以上的負責人,一般員工不具備責任主體。

D、違章操作事故是指在工作中由于違章操作造成經濟損失的事故或者人身事故。

4、非職責范圍內又沒有得到領導授權而發生的事故一律不算責任事故,視為民事行為,一切責任由責任人自行承擔。

二、責任事故的處理程序:

1、責任事故發生后不能以部門或集體代替責任人,要按崗位職責追究到人。

2、發生事故后責任人應及時采取措施,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或影響。部門或車間、班組對于發生的責任事故不得隱情不報。

3、發生一級責任事故(含等意外事故)必須在10分鐘內報主管>主管副總經理

>經理、辦公室,辦公室應在5分鐘內通知總經理,并同時通知事故的所有調查處理部門。發生二級責任事故(含同等意外事故)必須在20分鐘內報主管副總經理、辦公室,辦公室應在10分鐘內通知總經理,并同時通知事故的所有調查處理部門,發生三級責任事故(含同等意外事故)必須在60分鐘內報主管副總經理,依次報告總經理。因緊急搶險而未來得及上報的,應在事故的擴大終止后及時上報。

4、公司實行責任事故不放過的原則,任何責任事故都必須經過處理程序。事故原因要清楚,事故的責任人要得到教育和處罰,要有防范措施。在事故損失清楚后輕微事故兩個工作日要有處理意見,一般事故在五個工作日內要有處理意見,一級事故要在七日內有處理意見。

5、一級事故的處理程序為:事故單位報告-----經理辦公會緊急會議-------確定事故調查組------事故調查--------調查報告--------經理辦公會決定--------事故處理意見的公布和做責任人工作,二級事故的處理程序為:事故單位報告-----經理決定-------委派確定事故人------事故調查--------調查處理報告--------經理決定--------事故處理意見的公布和做責任人工作,三級事故的處理程序為:事故單位報告----部門事故調查--------調查處理報告--------經理決定--------事故處理意見的公布和做責任人工作。

6、決策事故的調查處理權為總經理辦公會、董事會。

7、發生一級事故后,責任人、當事人、現場人、相關領導在沒有開事故調查會議前不得離開公司,上述人員必須在五個小時內寫出事故報告或事故現場報告。二級、三級事故上述人員要聽從調查負責人的安排。

三、責任事故的處理辦法:

1、責任事故的責任人按照事故損失的10%、20%

、50%三個比例承擔事故責任。事故責任人對操作規程不清楚或沒有獨立操作能力的(指學徒工及或其他因素不了解情況的)承擔10%以下的責任,但是其領導師傅要承擔到20%責任),20%的責任的使用清節為輕視事故發生或按照習慣操作的而導致的(此類型必須具有一定的以外因素)使用20%以下不低于10%的比例承擔責任,不具有上述因素的承擔50%的事故責任。

2、對于具有下列因素而發生責任事故的使用加倍比例:a、因酒后違章操作或違章指揮的;b、有意識的偷懶行為發生責任事故的;

c、不聽勸阻的。

3、對于下列行為可以實行減責或者免責:a

主動承擔自己能夠勝任工作的;b、為了公司利益而承擔艱、難、險任務而發生責任事故的;c、在實施創新、發明中出現的失誤。

4、有下列事故的除了追究經濟責任外還要采取組織處理:a

、因酒后違章操作、違章指揮,有意識的偷懶行為,不聽勸阻而發生一級事故的給予開除、撤職的處理;發生二級事故的給予勞動檢查一至三個月處理或降職處理。

四、本辦法適用于公司的全體員工,自正式發布之日實行.

責任事故處理辦法

為進一步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工作方針、努力防范和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的發生,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特制定本辦法。

一、責任事故的認定原則

1、公司所有員工在在所承擔的工作中,出現工作失誤,導致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正常的工作秩序、產生經濟損失或者人身傷害事故的行為均為責任事故。

2、根據事故發生的情節及后果,責任事故認定一般分為三級,一級為重大事故,二級為一般事故,三級為輕微事故。重大責任事故是指直接經濟損失在5000元以上(含5000元)或者造成輕傷(甲)以上的人身事故;一般事故是指直接經濟損失在1000元以上(含200元)或者造成輕傷(丁)以上的人身事故;輕微事故是指直接經濟損失在200元以上(含200元)或者造成輕微傷的人身事故。

3、按照事故責任的類型可分為:決策事故、技術事故、違章指揮、違章操作等四個類型。

A、決策事故是指由于領導決策失誤導致重大經濟損失的事故,決策事故以上述經濟標準的10倍值為等同標準,不包括人身傷害情況。

B、技術事故是指由于技術失誤導致重大經濟損失的事故,技術事故以上述經濟標準的5倍值為等同標準,不包括人身傷害情況。

C、違章指揮事故是指在工作中由于指揮失誤或不當造成重經濟損失的事故或者人身事故。違章指揮責任事故的主體責任人為公司明確了(包括部門明確)的班長以上的負責人,一般員工不具備責任主體。

D、違章操作事故是指在工作中由于違章操作造成經濟損失的事故或者人身事故。

4、非職責范圍內又沒有得到領導授權而發生的事故一律不算責任事故,視為民事行為,一切責任由責任人自行承擔。

二、責任事故的處理程序:

1、責任事故發生后不能以部門或集體代替責任人,要按崗位職責追究到人。

2、發生事故后責任人應及時采取措施,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或影響。部門或車間、班組對于發生的責任事故不得隱情不報。

3、發生一級責任事故(含等意外事故)必須在10分鐘內報主管>主管副總經理

>經理、辦公室,辦公室應在5分鐘內通知總經理,并同時通知事故的所有調查處理部門。發生二級責任事故(含同等意外事故)必須在20分鐘內報主管副總經理、辦公室,辦公室應在10分鐘內通知總經理,并同時通知事故的所有調查處理部門,發生三級責任事故(含同等意外事故)必須在60分鐘內報主管副總經理,依次報告總經理。因緊急搶險而未來得及上報的,應在事故的擴大終止后及時上報。

4、公司實行責任事故不放過的原則,任何責任事故都必須經過處理程序。事故原因要清楚,事故的責任人要得到教育和處罰,要有防范措施。在事故損失清楚后輕微事故兩個工作日要有處理意見,一般事故在五個工作日內要有處理意見,一級事故要在七日內有處理意見。

5、一級事故的處理程序為:事故單位報告-----經理辦公會緊急會議-------確定事故調查組------事故調查--------調查報告--------經理辦公會決定--------事故處理意見的公布和做責任人工作,二級事故的處理程序為:事故單位報告-----經理決定-------委派確定事故人------事故調查--------調查處理報告--------經理決定--------事故處理意見的公布和做責任人工作,三級事故的處理程序為:事故單位報告----部門事故調查--------調查處理報告--------經理決定--------事故處理意見的公布和做責任人工作。

6、決策事故的調查處理權為總經理辦公會、董事會。

7、發生一級事故后,責任人、當事人、現場人、相關領導在沒有開事故調查會議前不得離開公司,上述人員必須在五個小時內寫出事故報告或事故現場報告。二級、三級事故上述人員要聽從調查負責人的安排。

三、責任事故的處理辦法:

1、責任事故的責任人按照事故損失的10%、20%

、50%三個比例承擔事故責任。事故責任人對操作規程不清楚或沒有獨立操作能力的(指學徒工及或其他因素不了解情況的)承擔10%以下的責任,但是其領導師傅要承擔到20%責任),20%的責任的使用清節為輕視事故發生或按照習慣操作的而導致的(此類型必須具有一定的以外因素)使用20%以下不低于10%的比例承擔責任,不具有上述因素的承擔50%的事故責任。

2、對于具有下列因素而發生責任事故的使用加倍比例:a、因酒后違章操作或違章指揮的;b、有意識的偷懶行為發生責任事故的;

c、不聽勸阻的。

3、對于下列行為可以實行減責或者免責:a

主動承擔自己能夠勝任工作的;b、為了公司利益而承擔艱、難、險任務而發生責任事故的;c、在實施創新、發明中出現的失誤。

4、有下列事故的除了追究經濟責任外還要采取組織處理:a

、因酒后違章操作、違章指揮,有意識的偷懶行為,不聽勸阻而發生一級事故的給予開除、撤職的處理;發生二級事故的給予勞動檢查一至三個月處理或降職處理。

四、本辦法適用于公司的全體員工,自正式發布之日實行.

篇2:車輛維修質量責任事故處理辦法

為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提高維修質量,增強企業競爭力,真正樹立主人翁的責任感,將責、權、利有機結合,特制定本辦法。

一、質量保證條件

(1)整車大修或發動機總成大修,保修期為100天或行駛里程不超過20000公里(兩者超一不可,下列條款同等)。

(2)二級維護:保修時間為30天或行駛里程為5000公里。

(3)一級維護及重點修理保修時間為10天或行駛里程為2000公里。

(4)合同修理以簽訂合同為準,特殊事項須約定。

二、維修質量保證范圍

(1)在質量保證期內(時間和里程范圍須同時具備)可保修,否則不予保修,但可提供有償服務。

(2)只對維修項目內的質量事故進行保修。

(3)只對早期出現的維修質量進行保修,對于用戶判斷失誤等人為因素而導致損失擴大部分,不予保修。

(4)對質量事故出現后,用戶應及時與維修廠聯系,用戶不得自行處理,并保持原始現場,否則維修廠不予處理。

(5)對于總成大修,一、二級維護,涉及轉向,制動方面的重點修理,

必須檢驗而用戶未讓檢驗自行出廠的車輛,出現一切事故,責任自負。

(6)因用戶自購料修理而引發的質量問題,保修廠概不負責(須以合同約定)。

三、維修質量責任事故處理權限及要求

1.維修質量責任事故處理權限

(1)損失在500元以下,以過程檢驗鑒定為準。

(2)損失在501-1000元之內,由主管技術科長鑒定為準。

(3)損失在1000元以上,由主管廠長組織召開安全質量領導小組會議,分析鑒定及處理決定。

2.具體要求

(1)維修質量事故發生后,生產科和技術科應立即安排主修工及技術檢驗人員前往現場,主修工應積極配合,服從調動,對無故不去者,每次處罰50元,從當月工資中扣除。另外根據技術鑒定結果還應承擔相應質量事故責任。

(2)積極索取原始技術資料,保存損壞件,技術檢驗人員返回后應出出具書面技術報告,上報主管廠長,根據責任損失情況,按權限處理。

(3)技術科應定期組織召開技術檢驗人員質量會,總結前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吸取經驗教訓,從而提高維修質量。

四、維修質量責任事故的劃分及處理辦法

1.屬維修人員的責任事故處理辦法

(1)維修質量責任事故發生后,經有關技術人員或質管會鑒定屬維修人員不按技術規范要求,或漏保、漏修、作業項目不徹底而引發造成維修質量事故(或經濟損失),過程檢驗人員未履行職責的,維修人員除無條件返工外,不得二次計提工時收入,且承擔質量事故損失費用(主要為材料費)的30%-40%,檢驗人員承擔10%-20%,主管技術科長承擔10%。

(2)對于出現的車輛回修或未造成大的質量事故,對用戶不積極處理、推諉、隱瞞情況不報的,致使后期失去用戶,經用戶投訴或之后出現情況證實,由廠長辦公會議制定,每次處罰主修工50元,過程檢驗30元,技術科長(正、副)20元/人。從工資中扣除。

2.屬技術、檢驗人員的責任事故處理辦法

因技術、檢驗人員責任心不強,工作過失,指揮失誤,主修工提出疑議而不聽勸阻引發的質量事故,技術、檢驗人員承擔主要責任,按總損失費用30%-40%處罰,情節嚴重者調離工作崗位;主管技術科長承擔10%,主管廠長承擔5%。

3.因維修工失誤,檢驗人員責任心不強,漏檢而造成的安全責任事故,

除按上述責任劃分處罰外,還應承擔上級部門的處罰,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4.屬材料質量問題的處理辦法

(1)因用戶自購料修理而引發的質量問題(修理合同應約定),均由用戶承擔一切責任。

(2)若系材料采購人員不負責任,購買偽劣產品而造成質量事故,應對其處罰總損失費用的30%-40%,主管領導承擔10%。

(3)若材料系正宗廠家生產的產品所引起的質量問題,視需要技術部門協助配件供應部門出具技術鑒定(按規定由三包鑒定員鑒定),向廠家要求索賠,配件部門應墊付維修勞務費。

5.上述各責任事故的處罰均從本人工資中扣除。

篇3:某公司工傷責任事故處罰辦法

公司工傷責任事故處罰辦法

為了進一步提高各部門對安全生產的高度重視,以達到預防、減少乃至杜絕全生產事故的發生,現特對工傷責任事故作如下處罰規定:

一、制造部為工傷事故的歸口管理部門,應對工傷事故進行如實的調查核實,明確工傷事故責任(1、非本人責任;2、本人負次要責任;3、本人負主要責任)

二、工傷程度的界定:

1、輕度工傷事故為發生費用在200元以下;

2、中度工傷事故為發生費用在200---5000元;

3、重大工傷事故為發生費用在5000元以上;

三、對發生的工傷責任事故處罰為

(一)、非員工本人責任造成的工傷事故:

1、輕度工傷事故:對事故責任部門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100%予以罰款,對部門領導罰款50元/次,對部門安全員罰款50元/次。

2、中度工傷事故:對事故責任部門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70%予以罰款,對部門領導罰款100元/次,對部門安全員罰款100元/次。

3、重大工傷事故:事故責任部門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40%予以罰款,對部門領導罰款200元/次,對部門安全員罰款200元/次。

(二)、員工本人負次要責任造成的工傷事故:

1、輕度工傷事故:對事故主要責任部門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80%予以罰款,對部門領導罰款20元/次,對部門安全員罰款20元/次;對負次要責任方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20%予以罰款。

2、中度工傷事故:對事故主要責任部門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70%予以罰款,對部門領導罰款50元/次,對部門安全員罰款50元/次;對負次要責任方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30%予以罰款。

3、重大工傷事故:對事故主要責任部門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60%予以罰款,對部門領導罰款100元/次,對部門安全員罰款100元/次;對負次要責任方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40%予以罰款。

(三)、員工本人負主要責任造成的工傷事故:

1、輕度工傷事故:對在事故中負次要責任部門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20%予以罰款,對部門領導罰款10元/次,對部門安全員罰款10元/次;對負主要責任方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80%予以罰款。

2、中度工傷事故:對在事故中負次要責任部門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30%予以罰款,對部門領導罰款20元/次,對部門安全員罰款20元/次;對負主要責任方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70%予以罰款。

3、重大工傷事故:對在事故中負次要責任部門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40%予以罰款,對部門領導罰款100元/次,對部門安全員罰款100元/次;對負主要責任方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60%予以罰款。

四、本辦法從即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