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半成品倉庫管理規定辦法

半成品倉庫管理規定辦法

2024-07-13 閱讀 1844

半成品倉庫管理規定【1】

第一章目的和范圍

一、目的

1.1.為使公司的倉庫運作更加規范,保證公司資產的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二、范圍

2.1.本規定適用于公司辦公用品庫、原材料庫、半成品庫、成品庫的管理。

第二章貨品入庫驗收

一、貨品的驗收

1.1.采購員完成采購任務,貨到廠時應及時通知檢驗人員到倉庫辦理進料檢驗手續。

1.2.倉庫保管員判明實屬本庫保管貨品后,按公司貨品檢驗規定提請檢驗人員進行檢驗。

1.3.檢驗員檢驗程序應嚴格按貨品特點執行規定的檢驗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項目:

1.3.1.產品數量;

1.3.2.產品規格、重量;

1.3.3.產品顏色;

1.3.4.產品內在品質。

1.4.產品經檢驗后,檢驗人員認真填寫“來料檢驗單”,注明來料檢驗的情況和結果,作為倉庫管理人員是否入庫的依據。

二、外購貨品的入庫

2.1.倉庫管理人員憑品質檢驗合格辦理入庫手續,凡經檢驗不合格,應通知供應商辦理退貨。品質凡經檢驗合格的,則依下列方式辦理入庫手續:

2.1.1.將供應商送貨單和請購單進行核對,并區別以下情況處理:

A、貨品品種、規格不一致的,則應辦理退貨;

B、貨品數量不足的,則應通知供應商補足;

C、貨品數量超過的,則應辦理退貨。

2.1.2.核對供貨單位發票(符合國家稅務規定);

2.1.3.核對銷貨單;

2.1.4.進口貨品還應附碼頭提單、裝箱單。

2.2.貨品經上述程序可以正常入庫后,由倉庫管理人員填寫“入庫單”,并在入庫單上簽名,辦理入庫手續?!叭霂靻巍币皇剿穆?一聯存根、一聯倉庫記賬、一聯交財務、一份檢驗員留存。

2.3.貨品驗收后一段時間內若發現問題,保管員應立即通知采購員與供貨單位交涉,辦理退貨或索賠手續。

2.4.外購貨品應按貨品屬性,分別歸入原料庫、半成品庫和輔料倉庫。

三、自制成品或半成品入庫

3.1.公司自制的成品或半成品由倉庫管理人員填寫《入庫單》,并按本制度第一部分有關品質檢驗的規定處理。

3.2.公司自制的成品或半成品經上述程序可以正常入庫后,由倉庫管理人員辦理入庫手續。

四、入庫流程

1.1.入庫驗收的具體流程如附表。

第三章貨品保管與保養

一、貨品的保管與保養

1.1.根據不同類別、形狀、特點、用途分庫分區;保管要做到“三清”,“二齊”,“四定位”擺放。

1.1.1.三清:材料清、數量清、規格清;

二齊:擺放整齊、庫容整齊;

四定位:按區、按排、按架、按位定位。

1.1.2.保管貨品應做到“十不”,即不銹、不潮、不凍、不霉、不腐、不變質、不揮發、不漏、不爆、不混、按貨品保管技術要求,適當進行加墊、通風、清洗、干燥、定期涂油或重新包裝,存放不當應及時改進。

第四章貨品出庫

一、原、輔料出庫管理

1.1.生產部門依生產需要進行領料時,保管員發料應按主管部門批準的“出庫單”及計劃限額進行發料。領料單一式四份,一份存根、一份倉庫記賬、一份交財務、一份領料部門。【附件二:出庫單】

1.2.倉管員發料時一律實行先進先出,先進庫的先發。

1.3.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準出庫。

1.3.1.憑單印簽不符不全,批準手續不符;

1.3.2.憑單字據不清或被涂改;

1.3.3.未驗收入庫貨品;

倉庫管理人員應對保質負責,嚴禁發出不合格貨品。

二、成品出庫管理

2.1.產品成品出庫時,必須按業務部門簽發、財務部門確認的“銷貨單”,方可辦理成品出庫手續。倉庫管理人員填寫“出庫單”,由收貨人簽名。出庫單一式四份,一份存根、一份倉庫記賬、一份交財務、一份交業務。

2.2.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準發貨。

1.2.1.憑單印簽不符不全,批準手續不符;

1.2.2.憑單字據不清或被涂改;

1.2.3.未驗收入庫貨品。

三、出庫流程

四、退庫管理

4.1.原輔料件因未使用完而需退庫的,倉庫應填寫“退庫單”,財務上作為領料的減項處理。

4.2.客戶因各種原因成品需退庫的,倉庫應填寫“退庫單”,財務上作為出庫的減項處理。

4.3.成品已出庫但因質量原因需返修的,由業務部門向生產部門下達產品維修單,產品修好后由業務部門負責配送,倉庫不做處理。

五、物品調撥管理

5.1.公司物品如需從一個倉庫調撥到另一個倉庫,倉管員需填寫“調撥單”,并經部門負責人核準后方可進行實物的調撥。

第五章盤點及帳務處理

一、盤點和盤盈、盤虧、報廢處理

1.1.保管員應堅持實地盤點法,每季進行一次抽查盤點,每年進行一次全面盤點,盤點應做到:

1.1.1.盤點時發現盤盈或盤虧應重復一次,重新核實,并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意見或措施,做好記錄。

1.1.2.檢查安全防火設施和措施器材等,發現問題及時向部門負責人匯報并采取防范措施。

1.1.3.清倉盤點中發生的盤盈、盤虧應由保管員查明真實原因,及時報告領導。

1.2.盤盈、盤虧的處理

1.2.1盤點清查出的盤盈、盤虧物品,由保管員查明原因并報領導批準后,及時進行帳務處理。

二、帳務處理

2.1.保管員應建立賬冊,并按規定“會計制度”的要求做好賬務處理工作。

2.2.倉庫存貨要確保帳、卡、物三相符,貨品收支與結存要保持平衡。

2.3.每月3號前填報收、發、存月報表,報有關部門負責人或主管副總經理。

第六章附則

一、本制度經公司總經理核準后于**年**月**日起實施。

成品倉庫管理規定【2】

1.目的:

通過建立、建全庫房衛生管理制度,加強庫房各個環節衛生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公司物流部下轄所有倉庫。

3.職責:

3.1庫房庫管員工作職責

3.1.1負責倉庫、物料外包裝以及庫區相關辦公用具的清潔工作的檢查、復核。

3.2庫房保潔人員工作職責

3.2.1負責倉庫、物料外包裝以及庫區相關辦公用具的清潔工作。

4.具體程序

4.1程序

4.1.1倉庫清潔員主要負責倉庫、物料外包裝以及庫區相關辦公用具的清潔工作,倉庫管理員負責檢查、復核,保證倉庫衛生環鏡。

4.1.2倉庫周邊的環鏡應保持干凈、無積水、無雜物、無污染源。

4.1.3倉庫清潔員應每天對倉庫內地面和墻角進行清潔并保持潔凈,對門窗、物品器具、設備設施表面及墻面進行清潔,做好庫區內的清潔工作。保

證倉庫無積灰、無雜物,保持倉庫貨架、貨柜的清潔衛生。辦公室保持整潔衛生,無積灰、無雜物,與辦公無關的用品不得存放在桌面上

4.1.4倉庫存放物料的外包裝應保持潔凈狀態,每次驗收物料完畢,以及當天物料發放工作結束之后,倉庫清潔員應及時進行物料外包裝和庫區的清潔工作。

4.1.5倉庫清潔員在清潔工作過程中需注意物料外包裝是否完好,如發生嚴重破損,應當立即告知倉庫管理員。

4.1.6倉庫清潔員在清潔工作中應戴好相關勞動防護用品,不得使用蠻力,以防止包裝破損,注意個人安全。

4.1.7運輸工具、清潔工具等應在每次使用完畢后,清潔干凈,使之處于隨時備用狀態,清潔工具需按規定進行定置。

4.1.8倉庫清潔員每次使用完清洗池之后,應及時打理該處衛生。

4.1.9倉庫內部人員以及外來人員不得隨意攜帶與辦公無關的物品進入倉庫,應注意個人衛生,防止產生污染。倉庫內除必要的辦公用具之外,不

得出現私人或其它物品。倉庫內不得吸煙,不得吃食品。

4.1.10倉庫內有相應的防蟲、防鼠設備,并嚴禁在庫內投入殺鼠,殺蟲的有毒藥餌。

4.1.11庫區內物料按類別分區存放,擺放整齊,不得堆放雜物、廢棄物。

篇2:半成品盤條庫安全管理規定

總則:為加強盤條庫安全生產監督與管理,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操作人員的身心健康,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根據車間安全管理規定,結合盤條庫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一條:進入盤條庫生產區域必須穿帶好勞保用品:眼鏡、安全鞋、安全帽、工作服、防塵口罩。

第二條:本規定生產操作人員必須認真執行。

第三條: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SOP進行操作,不懂、不明確、不允許操作。

第四條:上班前要充分休息,禁止在酒后、疾病或過度疲勞的情況下操作機器,如感到身體不適要及時報告領班。

第五條:盤條庫內嚴禁煙火。

第六條:禁止觸摸運動中的鋼絲(含亂絲盤條)及零部件。

第七條:禁止在盤條庫內打鬧嬉戲。

第八條:盤條備料時,叉齒、地面必須做好防護防止刮傷盤條,放置盤條時必須用三角木楔固定,防止滾動傷人。

第九條:嚴禁非叉車操作人員駕駛叉車;叉車所承物品不能超重,嚴禁物品升高時行車。行車時注意瞭望,轉彎明示,通過視線障礙區時須鳴笛,車間內限速5km/h;嚴格遵守叉車使用須知。

第十條:無論行車是否在工作狀態,還是處于停車狀態,人和設備都不允許在行車底逗留。

第十一條:使用行車吊裝盤條晃動嚴重時,應及時調整。禁止用C型鉤撞擊,放線支架。

第十二條:剪扎帶時周圍不得有人(操作者本人除外)操作者應剪扎帶尾段四分之三處,站立處應與盤條長邊呈90°夾角。注意扎帶彈出傷人,盤條繃出傷人。

第十三條:盤條焊接時,應待焊點退火后冷卻至常溫(防止高溫燙傷)鋼絲從焊機上取下結束焊接,焊接完成后將焊機推到指定位置。

第十四條:廢絲、扎帶及時入桶(鋼絲兩頭不能漏出廢絲箱),地面廢絲及時清理。

第十五條:盤條放線區域內,正常生產時禁止站人。

第十六條:當盤條放線區域有亂絲停車,處理前應先按下除磷箱急停開關。

第十七條:盤條放線亂絲后。禁止搶別頭,盤條亂絲圈小于20CM(約一手掌)嚴禁強行取直,應剪斷取下小圈,重新焊接(盤條掰斷傷人)。

第十八條:亂絲停車處理后檢查亂絲急停開關工作正常后應迅速撤離,防止其它放線盤條甩出傷人。

第十九條:任何異常情況發生時,按TESC各緊急情況處理程序處理。

第二十條:發現任何不安全隱患,及時向領班報告。

第二十一條:建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有權拒絕不安全指揮,有權阻止他人不安全操作。

篇3:工廠制品半成品過程檢驗試驗控制程序

工廠制品、半成品過程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

1.目的

對制造過程進行監控,防止不合格品的產生和流轉,并及時對其進行糾正,避免造成更多損失。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所有的在制品、半成品的檢驗和試驗的控制要求。

3.定義

4.職責

4.1質保部檢驗室負責過程檢驗和試驗控制的歸口管理及檢驗規程的會簽。

4.2技術開發部負責檢驗規程的編制、審批。

4.3生產部班組長和操作者負責對在制品進行連續自檢、互檢監控,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

4.4專職檢驗人員和班組長均應及時對檢驗信息進行收集、傳遞、反饋、上報,以便及時采取必要的手段加以控制。

5.工作程序

5.1強調人人設卡,道道把關的原則,執行內部顧客導向意識,下道工序檢驗上道工序的質量,防止缺陷流入下工序。

5.2首件三檢

首件三檢指工人自檢、班組長互檢,檢驗員專檢。

5.2.1下列情況必須進行首件三檢:

a.每班工作開始,加工的第一件產品;

b.每道工序調試后正式加工的第一件產品;

c.更換或調整生產設備或工裝模具夾具時或工藝更改后正式加工的第一件產品。

d.更換操作者。

5.2.2符合下列條件方能進行首件三檢:

a.有現行有效的工藝文件、作業指導書和標準樣件;

b.生產、試驗設備和工藝裝備已檢定合格;

c.使用經確認合格的原材料;

d.工作環境符合規定要求;

e.上道工序完工,且工藝流水卡填寫完整。

5.2.3首件三檢時,檢驗員應按工藝規程和檢驗規程進行檢驗,確認合格后,在首件三檢卡片上蓋章后貼在首件產品上以作標識,并將實際尺寸和結果填寫在首件三檢記錄表上。

5.2.4只有首件三檢合格的產品方可進行正式批量生產。

5.2.5首件三檢不合格時,由檢驗員通知操作者停止生產,操作者應對設備或工裝作調整或采取其他措施,直至合格為止。

5.3巡回檢驗(巡回檢驗由檢驗人員進行)

5.3.1檢驗人員按工藝規程和檢驗規程規定的檢驗頻次、數量進行巡回檢驗,并做好檢驗記錄,填寫《檢驗記錄表》。記錄方式應能識別發展趨勢,并有針對性采取措施。

5.3.2巡回檢驗的重點是工序質量控制點,發現異常立即通知操作者停止生產并向有關部門報告,采取補救措施。

5.3.3生產班組操作工人應按工藝規程和作業指導書中的規定進行自檢,并作好自檢記錄,填寫《自檢記錄表》。

5.4完工檢驗(完工檢驗由檢驗員進行)

5.4.1批量加工完成后,由專職檢驗人員對該批產品進行質量確認,把結果記錄在工藝流水卡片上并蓋檢驗章。接收判定值C=0。

5.4.2完工檢驗不合格時,應對前面加工的產品進行追蹤復核,尋找原因,并開具不合格品通知單反饋至相關部門,由其作出評價和處置意見。

5.4.3上道工序完工檢驗合格后方可轉序,檢驗結果必須能追溯到檢驗員。

5.5由檢驗員對生產中出現的不合格品進行統計,劃分缺陷種類,填寫《缺陷收集卡》,根據控制計劃要求采用相應的統計控制,防止缺陷的重復出現。

5.6對來不及檢驗而放行或例外轉序的產品按《進貨檢驗和試驗》5.3條控制要求執行。

5.7在過程出現不合格時,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執行,對返工產品必須制定相應的返工作業指導書,經返工的產品必須重新檢驗。

6.相關文件和記錄

QR/10.02-01《檢驗記錄表》

QR/10.02-02《自檢記錄表》

QR/10.02-03《缺陷收集卡》

QR/13.01-01《不合格品通知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