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液壓履帶起重機安裝方案

液壓履帶起重機安裝方案

2024-07-13 閱讀 1308

一、編制依據1、液壓履帶起重機使用說明2、履帶起重機安全規程3、流動式起重機監督檢驗規程二、設備概況1、LR-1400/2液壓履帶起重機最大額定起重量400t,起重能力2400tm,主臂長84米,副臂長63米,最大工作半徑60m,吊鉤地上最大高度130m,自帶超啟11m半徑,最大可掛配重260t,本次組立工況為42m主臂,35m副臂。三、安裝準備工作1、作業人員準備。對全部作業人員(約10人)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熟悉安裝方案。2、作業場地準備。場地應是便于運輸車輛進出,輔助起重機站位吊裝,及吊車組裝的堅硬、平坦、寬敞的地方。3、輔助起重機準備。輔助起重機選擇1臺50t履帶起重機且性能良好。4、作業工具準備,工具包括:(1)鋼絲繩:Φ26×12m一條,Φ15×6m兩條。(2)大錘、手錘、撬棍、活扳手、8#鐵線等。四、安裝作業1、安裝支撐千斤頂。拖車將履帶起重機的本體運至預先選定的安裝場地并調整好站位后,用輔助起重機分別將重量約0.7t的四個支撐千斤頂對應地用銷軸及卡銷連接在本體上,然后將連接千斤頂與本體的液壓管軸接好。2、拖車撤出。啟動吊車發動機,在堅硬、平坦的地面上用枕木,壓腳盤、壓腳鐵鞋支撐四個千斤頂,操縱千斤頂將起重機本體平穩地頂起,在起重機本體離開拖車頂面約50mm以上時,將拖車平穩緩慢地撤出。注意:四個支撐千斤頂底部應堅實可靠且起重機下平面處于水平狀態。3、安裝履帶。(1)調整四個千斤頂,平穩緩慢地降低本體高度,然后用一臺50噸履帶吊將一側履帶(約30t)用Φ26鋼絲繩吊至本體相應一側,調整本體和履帶相應位置后,將履帶伸縮油缸用銷軸與履帶連接起來,操作輔助起重機及起重機伸縮油缸,將履帶裝到本體橫梁上,用銷子和套筒將履帶與本體固定。然后用同樣方式將另一側履帶裝好。注:應用輔助起重機將履帶吊平后方可順利裝入本體。(2)收起千斤頂,將枕木、壓腳盤、壓腳鐵鞋等撤出。(3)用快速接頭將兩側走行馬達的液壓配管連接好。4、安裝配重。用輔助起重機50噸履帶吊將15t配重托板安放到主機上,用銷子將配重托板與主機各部固定好,然后用50噸履帶吊、Φ26鋼絲繩、卡環等將12塊配重(每塊約10噸)吊起并安放到托板上,分別用插銷與托板固定。5、安裝超啟托架。用50噸履帶吊將5噸托架吊放至與本體連接處用銷子與本體固定連接好。6、安裝起重臂。根據吊裝施工需要,安裝42m主起重臂,35m副起重臂。由于內起重臂與防傾桿及拉緊器未與本體分離,故可直接在內起重臂上組接起重臂加長臂節。(1)根據起重臂長度構成,我們選用內起重臂(13.5m)+14m臂+14m臂+14m臂+14m臂+7m臂+外起重臂(7m)的方式組裝。(2)在地面上將變幅拉繩安放到相應的臂節上,在輔助吊車的配合下從內起重臂開始,按組裝方式依次逐節將各中間臂節及外起重臂連接起來。吊臂的連接應先將上部兩銷孔對正裝銷軸后,通過吊車調整吊臂角度,再將下部兩銷軸裝入銷孔,最后用彈簧卡銷將銷軸鎖好。同樣將組合好的副臂接到主臂頭部。注意:如果吊臂較長,每接好一段后應在其前端下部用枕木臨時支墊。(3)從拉緊器與變幅拉繩的連接開始,首尾相接依次將各條拉繩用銷軸及開口銷連接起來,最后將四條拉繩的前端與外起重臂頭部的連接拉板連接起來。在輔助吊車的配合下將副臂固定拉繩接好。(4)用輔助吊車在連接好的變幅拉繩的中部將四條拉繩一起吊起,然后將拉緊器與內起重臂的臨時連接桿軸卸開。輔助吊車摘鉤后,操作吊車將變幅拉繩拉緊。7、穿繞起重鋼絲繩。按6倍率的掛法將鋼絲繩繞在吊鉤滑輪組與外起重臂頭部的滑輪組之間,然后將鋼絲繩的端部用管套、繩夾固定并用銷軸與外起重臂頭部連接。按6倍率的掛法將副起升鋼絲繩繞在副臂頭部滑輪組與吊鉤滑輪之間并用管套、繩夾固定。8、將起重鉤防過卷裝置,起重臂防過卷裝置和力矩限制器的電氣配線連接好。注:安裝完畢,扳起起重臂之間應對起重機各部進行全面檢查。9、操作吊車變幅機構、緩慢地將起重臂抬起。五、安全措施1、對全部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勞動保護用品配戴齊全。2、安裝作業設指揮一人,統一指揮,作業前協調指揮信號。3、安裝作業時,與作業無關人員要全部清理出場。4、拖車撤離吊車下部之前要反復操縱支撐千斤頂,對打壓腳的位置進行夯實,必要時用枕木加大地面受力面積,確認無誤后再將拖車撤出。5、安裝作業前要對輔助起重機的性能進行試驗,確保其性能良好,確認其打壓腳的位置堅固。6、每一分解部件安裝作業前,要對吊車部件、吊掛鋼絲繩、卡環等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各部完好無損,起吊前要確認各部吊掛正確,履帶吊裝時要再下部尖角處加墊管坯,以保護鋼絲繩。7、履帶安裝前如需撤出壓腳下的部分枕木來降低本體高度,則應逐個進行,每一千斤頂收回前應再相應的橫梁端部立一根長短相宜的枕木進行臨時支撐,以確保吊車與本體的平衡。8、吊臂、變幅拉繩全部連接完后,應認真檢查各銷軸,彈簧銷,開口銷是否全部正確安裝,有否遺漏。9、在起重臂抬起前,應認真檢查四條變幅拉繩是否存在交叉現象,如有應立即拆開重新連接。10認真檢查起重鋼絲繩各部的固定情況是否符合要求,鋼絲繩穿繞是否正確。11、認真檢查各安全限位裝置是否完好,配線連接是否正確。12、吊臂抬起前,應認真檢查吊車變幅制動裝置的可靠性。如地面土質松軟或低凹,應在抬起方向兩條履帶端部墊枕木或其他物體進行加強。但高度應適當且嚴禁扳起過程中旋轉。13、吊臂抬起時,全部作業人員不得進入吊臂下方。

篇2:施工塔式起重機布置安裝拆除規范

施工塔式起重機布置、安裝和拆除

(1)塔式起重機選型

因該工程屋頂有兩根鋼桅桿,考慮到吊裝時塔式起重機需要有較高的自由高度,因此選用FO23B塔式起重機。該塔式起重機吊臂為50m,最遠點額定起重量為2.3t,最大起重量為10t,附墻后塔式起重機有45m的自由高度,完全能滿足本工程施工的需要。

(2)塔式起重機平面位置及塔基的確定

塔式起重機布置在H軸以西,4~7軸之間,塔式起重機中心距H軸5.2m,距9軸9m。

(3)塔式起重機的安裝步驟

在地庫開挖的同時即安裝塔式起重機,因現場平坦,對安裝較為方便,根據現場情況,用一臺25t汽車吊進行塔式起重機安裝作業。具體步驟如下:

1)安裝基礎節(3780kg)。

2)安裝外套架(包括液壓頂升裝置和操作平臺,4325kg)。

3)安裝一節標準節(1480kg)。

4)安裝回轉支承(4925kg)。

5)安裝塔尖及駕駛室(4050kg)。

6)安裝平衡臂,將4根栓好吊點起吊(7110kg)。

7)安裝一塊3.7t的配重。

8)安裝起重臂(7310kg):用兩根8m長、Ф21.3mm的鋼絲繩穿繞在吊點上,吊點距吊臂根部為19.7m。

9)安裝第(2)(3)(4)5塊配重。

10)接通電源,將所有控制線路連接好并進行調試。

11)穿繞主鉤及小車鋼絲繩。

12)由勞動力局驗收后投入使用。

(4)塔式起重機的附墻

本機選用的基礎為M101N型,未附墻時其最大頂升高度為13節(標準節為2×2×3m),達到自由高度后再往上頂升,塔身就必須用附墻桿與建筑物錨固。本工程塔式起重機共設置四道附墻(見圖7-14-2),采用N型附墻桿,附墻桿用兩根20號槽鋼焊接而成,通過與預埋于剪力墻中的預埋件焊接后,實現與墻體相連。

(5)塔機基礎設計

根據深層水泥攪拌樁處理后的地質條件及塔式起重機型號。

篇3: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管理制度

1起重機械的安全技術管理的方法與技巧

起重機械的安全技術管理的方法與技巧

特種設備的使用單位安全管理包括設備的選型論證,安裝調試,特檢機構的檢驗、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維護保養、操作運行、改造、大修、報廢等全過程的管理。

1起重機械的選購安裝及檢驗

1.1選型

企業在選購起重機械時,首先要對本企業的使用范圍、工作頻繁程度、利用率、額定起重量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選擇適合本單位使用要求工作級別的起重機。根據擬定的技術參數,進行市場調研。選擇的供貨廠家,必須是具備特種設備安全許可證的專業起重機制造企業。并考察制造廠家加工設備的配套性,生產的規范性,產品的先進性,進行比較后選擇價格合理,質量好,性能優良,安全裝置齊全的起重機械。

設備到貨后,開箱驗收時要檢查隨機技術資料是否齊全,隨機配件、工具、附件是否與清單一致,設備及配件是否有損傷、缺陷等,并做好開箱驗收記錄。

1.2安裝單位的選擇

起重機械的安裝隊伍可選擇有安裝資格的制造廠家,形成制造、安裝、調試一條龍的服務模式。除此之外,選擇的安裝單位必須是具有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特種設備安裝(維修)安全認可證》的專業隊伍,并具有安裝相應起重量的安裝資格。安裝單位確定后,安裝前要協助安裝單位辦理特種設備開工報告,并檢查安裝隊伍的施工組織方案、安裝設備、安裝程序、技術要求、安裝過程中隱蔽工程驗收記錄、自檢報告等是否符合要求。安裝完畢后要監督安裝單位進行全面自檢和運行試驗、載荷試驗,確認自檢合格后,申報特種設備檢驗機構進行安裝驗收。驗收合格并取得了《安全使用許可證》后,方可投入使用。驗收合格后,使用單位應將起重機隨機技術資料、安裝資料及檢驗報告書等有關技術資料存檔。以后在使用中發生的定期檢驗、大修、改造、事故記錄等資料也一并存入起重機械安全技術檔案。

2起重機械使用管理規章制度

全面貫徹《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等法規政策,通過采用技術、經濟和組織管理一系列措施,應用先進的科學管理手段與方法,對起重機械實行綜合管理,做到周密規劃、擇優選購、合理配置、精確安裝、正確使用、精心維護、科學檢修、安全生產、定期檢驗、適時改造、適時報廢等全過程管理。以獲得起重機壽命周期費用經濟,綜合效率最高,確保安全運行,促進企業生產發展技術進步和高效經營。

2.1安全技術檔案

起重機械使用企業要建立健全設備安全技術檔案,起重機械檔案包括:

(1)起重機械出廠技術資料、產品合格證、使用維護說明書、易損零件圖、電氣原理、電器元件布置圖、必要的安全附件型式試驗報告、監督檢驗證明文件等有關資料。

(2)安裝過程中需要的技術資料,安裝位置,啟用時間。

(3)特種設備檢驗機構出具的驗收證明或定期《檢驗報告書》。

(4)日常保養、維護、大修、改造、變更、檢查和試驗記錄。

(5)設備事故、人身事故記錄。

(6)上級主管部門的設備安全評價。

(7)特種設備及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維保及檢測記錄。

2.2起重機械安全管理制度

要保證起重機械安全運行就要有完善的管理規章制度,使作業者有章可循,管理者有法可依。健全與落實特種設備組織管理機構,配置強有力的專業管理隊伍,并保持相對穩定以適應管理工作要求,管理制度應有如下內容:

(1)起重機械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職能管理部門與司機的崗位責任制。

(3)安全操作技術規程。

(4)維保大修、改造、報廢制度。

(5)日常檢查及定期檢查維修保養制度。

(6)管理、操作維修人員培訓考核制度。

(7)操作人員交接班制度。

(8)起重機械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

2.3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措施和援救預案

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31條規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制定特種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設立以單位領導牽頭,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為主,相關部門配合的緊急事故救援領導小組,明確職責,責任到人。根據本單位特種設備使用情況,判斷可能出現的故障、引發的險情、意外事故的發生,制定出適合本單位起重機械特點的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