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水泥攪拌樁施工方案

水泥攪拌樁施工方案

2024-07-13 閱讀 7877

一、安全施工原則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公路施工及安全管理辦法》的有關條款,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完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實現安全生產,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工地。

二、安全施工措施

1.建立以項目經理負責的安全保證體系,項目部建立以項目經理負責的安全領導小組,設專職安全員、工班設兼職安全員,形成安全管理網絡。建立各級?標、保、考?安全責任制,堅持安全

2.認真執行《國營建筑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條例》堅持定期安全檢查制度,定期對安全狀況分析、研究,及時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安全問題

3.施工用電安全措施

臨時用電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部頒標準和當地供電局的有關安全運行規程,要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執行。

(1)低壓架空線必須采用絕緣銅線或鋁線,架空線必須設在專用電桿上,嚴禁架設在樹桿、腳手架上。

(2)電纜線沿地面敷設時,不得采用老化脫皮的電纜線,中間接頭應牢固可靠保持絕緣強度;過路處要穿管保護,電源端必須設漏電保護裝置。

(3)移動的電器設備的供電線,使用橡膠套電纜。

(4)電纜線路采用?三相五線?接線方式,電氣設備和電氣線路必須絕緣良好。

(5)必須實行“一機一閘”制,嚴禁“一閘多用”。

(6)現場的配電箱應堅固、完整、嚴密,應有門、有鎖、有防雨裝置,同一配電箱超過3個開關時,應設總開關,熔絲及熱元件,必須按技術規定嚴格選用,禁止用鐵絲、鋁絲、銅絲等非專用熔絲代替。

4.在施工區內設置一切必需的信號裝置,提示警告牌,標準道路信號。三、施工工藝控制

1.平整場地:清除地面下塊徑大于10鋤的不利攪拌的石塊、樹根等障礙物,低洼處用粘質土回填。如表層土質過軟應鋪墊干砂,不宜鋪墊碎石以免造成鉆進困難。

2.要求采用二次噴灰、二次復攪工藝。水泥攪拌樁機鉆至設計樁底標高后,必須在樁底預噴停留20秒后,方可提鉆噴漿。

3.攪拌就位:將攪拌機移至擬加固樁位,使起吊設備保持水平,鉆頭垂直對準樁位,并安裝,調試計算機控制設備,然后啟動電機。

4.預攪下沉:待攪拌機攪拌頭轉速正常后,啟動電機使攪拌機沿導向架邊旋轉攪土邊下沉,直到設計深度。在預拌下沉至一定深度后開始按設計配合比拌制水泥漿,壓漿前將拌制好的水泥漿存入貯料罐。5.噴漿攪拌提升:開動灰漿泵將水泥漿通過攪拌鉆機泵入被攪動過的土基,同時將攪拌機按規定速度勻速提升,邊提升,邊噴漿,邊攪拌,使水泥漿與土體充分拌合,直至地面以下0.5m。提升速度在0.3-0.8m/min。

6.重復攪拌下沉:為使攪拌更均勻,再次邊攪拌邊下沉,直至設計深度。

7.重復攪拌提升:再次從設計深度邊攪拌邊提升,直至提升至地面下50cm止,將地面下未噴水泥漿的50cm用人工采用水泥土回填,并搗實。

四、施工要點:

1.水泥攪拌樁在平面上成梅花型布置。直徑為樁體設計,摻灰量為,材料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為,水泥受潮結塊的不得使用。

2.施工中控制好深層攪拌機提升速度均勻連續,它是控制注漿量、攪拌均勻程度,保證加固效果的關鍵。

3.漿液配置時應嚴格控制水灰比,采用砂漿拌和機拌合,每次攪拌不得小于3分鐘,務必將水泥充分拌勻。

4.施工時應嚴格控制噴漿時間和停漿時間,確保噴漿的連續性。嚴禁在尚未噴漿的情況下進行鉆桿提升作業。

5.水泥攪拌樁漿量控制。施工機械必須配有電腦控制自動記錄的漿液計量系統,且經計量部門的標定和校準。計量系統打印出每根每米的噴漿量記錄,以便使樁身每米噴漿量在施工過程中得到保證。噴漿量不足時,應按要求復攪復噴,復噴的噴漿量應不少于設計用量。在施工過程中如噴漿中斷時,應及時記錄中斷深度。在12小時內應采取噴補處理措施,并將噴補情況填報于施工記錄內。補噴重疊應大于100cm,超過12小時應采取補樁措施。

6.隨施工進展,應隨時復合樁位位置,以防由于人為、機械震動等因素造成樁位發生偏移。鉆頭直徑的磨損不大于1.0cm。

7.每臺班加固完畢必須立即將貯料罐、灰漿泵、深層攪拌機及相關的管道用清水沖洗干凈。

8.樁位偏差不大于10cm,樁體垂直不超過1.5%。

9.樁體強度符合設計要求,樁身連續均勻。

10.在施工時應認真作好施工記錄。認真檢查原始記錄是否詳盡、如實,如有不符合要求的,采取補救措施。

11.持力層控制:水泥攪拌樁應打設至持力層,并進入持力層50cm左右,判別是否進入持力層的方法可由機鉆到最深時的下鉆速度和電流表讀數來判定,這兩個參數在工藝試樁時由監理確定。

12.施工過程控制:打設過程中,要確保豎直度,應用吊錘等方法檢測。每臺樁機鉆架相互垂直兩面上分別設置兩個0.5kg重的吊線錘,并畫上垂直線。

篇2:水泥攪拌樁監理實施細則

依據標準?應符合國家標準GB50202-20**《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單位數值主控項目1水泥及外摻劑質量設計要求查產品合格證書或抽樣送檢2水泥用量參數指標查看流量計3樁體強度設計要求按規定辦法4地基承載力設計要求按規定辦法一般項目1機頭提升速度m/min≤0.5量機頭上升距離及時間2樁底標高mm+200測機頭深度3樁頂標高mm+100

-50水準儀(最上部500mm不計入)4樁位偏差mm<50用鋼尺量5樁徑<0.04D用鋼尺量,D為樁徑6垂直度%≤1.5經緯儀7搭接mm>200用鋼尺量注:主控項目全面檢查,一般項目可按20%抽查。質量標準依據標準?應符合國家標準GB50202-20**《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單位數值主控項目1水泥及外摻劑質量設計要求查產品合格證書或抽樣送檢2水泥用量參數指標查看流量計3樁體強度設計要求按規定辦法4地基承載力設計要求按規定辦法一般項目1機頭提升速度m/min≤0.5量機頭上升距離及時間2樁底標高mm+200測機頭深度3樁頂標高mm+100

-50水準儀(最上部500mm不計入)4樁位偏差mm<50用鋼尺量5樁徑<0.04D用鋼尺量,D為樁徑6垂直度%≤1.5經緯儀7搭接mm>200用鋼尺量注:主控項目全面檢查,一般項目可按20%抽查。

控制點

1.防止攪拌不均勻⑴施工前對整套設備進行檢修,檢查攪拌機及各種計量設備使之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⑵保證攪拌時間,增加拌和次數,提高攪拌轉數,調整鉆進速度

⑶保證單位時間注漿相等,不得中斷注漿

⑷拌制固化劑(水泥或水泥砂漿以及減水劑)不得任意加水,保證水灰比及拌合程度2.防止噴漿不正常⑴設備經試運轉,保證正常工作

⑵噴漿口采用逆止閥(單向球閥)防止泥土倒灌

⑶泵與輸漿管應清洗干凈,在集漿池上方細篩過濾防止雜物倒入

⑷保證水灰比合適3.防止抱鉆,冒漿⑴硬土層下沉太慢時適量沖水

⑵提高樁頂處水泥摻量,一般為15%左右。

⑶提高攪拌速度,減小鉆進速度防止冒漿4.樁頂強度低⑴樁頂標高1m內進行復攪加注漿

⑵提高樁頂處水泥摻量,一般為15%左右。

⑶實際樁頂標高預留1/2m鑿除部分。風險分析:

水泥攪拌樁作為無支撐檔土結構,在基坑開工程中使用頻率相當高,施工工藝日趨成熟。攪拌樁施工過程中應注意樁位準確,保證垂直度偏差在允許偏差范圍內,以保證基坑開挖工程順利施工。作為防水擋土設施,水泥攪拌樁之間搭接對工程最終質量影響甚大,施工過程中經常對施工機械進行檢查,保證其正常運行,另外,加強漿液管理,保證前后臺協調一致。由于攪拌樁送漿時需要一定壓力,應對周圍敏感建筑物、管線進行監測,做到信息化施工。施工過程中如發生意外事故,如停漿、冒漿、抱鉆等,應會同有關人員妥善處理,并應對處理措施可行性進行周密研究,確保工程質量。如地下水有流速,施工采用攪拌樁應慎重考慮。

無支撐水泥攪拌樁分項工程,如在冬期施工,混凝土摻加的防凍劑必須確認合格,劑量要準確,攪拌水、骨料加熱、保溫、養護必須符合冬期施工要求,防止混凝土受凍的質量事故的發生。預檢項目:

1.施工方案?(1)人員、機械配備

(2)施工參數

(3)成樁順序

(4)質量保證措施2.施工場地平整、堅實、清理好地下、地上障礙物3.施工機械檢修完畢,試運轉正常4.原材料(水泥外摻劑)符合質保書試驗項目:——按設計要求

1.成樁試驗確定施工參數2.成樁后七天內質量跟蹤檢驗?用輕便觸探器中勺鉆鉆取樁身土樣觀察和判別樁身強度。3.水泥土試塊制作樁頭取樣做抗壓強度試驗,承重樁應取90d后試件,支護樁取28d后試件4.單樁或復合地基的靜載試驗達到28d齡期時按每個場地不少于三點做靜載試驗旁站檢查:

1.鉆進就位設備平整度,導向架垂直度2.樁底噴漿≥30秒3.故障停漿后繼續鉆進應下沉1/2m搭接斷樁后,再次提升4.搭接時間超過24小時?超過上述時間,最后一根樁應空鉆留出榫頭,以待下一根樁搭接實測檢查:

1.樁位位置按圖要求2.鉆進速度,機頭提升速度,送漿壓力??按設計規范要求3.水泥用量,水灰比?按設計要求;一般水泥摻入量10%~15%(即每立方米土體滲入水泥180~250kg)水泥漿的水灰比選用0.45~0.554.現場記錄及時、規范、準確5.樁長按設計要求6.原材料應符合質保書隱蔽工程驗收:

提供資料:施工組織設計水泥質保書,復驗單水泥土試塊報告攪拌樁施工匯總表,原始記錄施工竣工圖技術核定單工程量變更簽證事故處理報告

篇3:水泥攪拌樁施工工藝規程

水泥攪拌樁施工工藝

本工程混凝土排樁外設一道水泥攪拌樁止水帷幕,被動區的水泥攪拌樁應先于鉆孔灌注樁施工。水泥攪拌樁是利用水泥作為固化劑的主劑,通過特制的深層攪拌機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將軟土和固化劑強制拌和,使軟土硬結而提高地基強度。這種方法適用于處理淤泥、淤泥質土、泥炭土和粉土,處理效果顯著,處理后可很快投入使用。

*1施工準備:

a攪拌樁施工場地應事先平整,清除樁位處地上、地下一切障礙(包括大塊石、樹根和生活垃圾等)。場地低洼時應回填粘土,不得回填雜土。

b水泥攪拌樁施工機械應配備電腦記錄儀及打印設備,以便了解和控制水泥漿用量及噴漿均勻程度。

c水泥攪拌樁施工機械必須具備良好及穩定的性能,所有鉆機開鉆之前應由監理工程師和項目經理部組織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開鉆。

*2施工工藝流程

樁位放樣→鉆機就位→檢驗、調整鉆機→正循環鉆進至設計深度→打開高壓注漿泵→反循環提鉆并噴水泥漿→至工作基準面以下0.3m→重復攪拌下鉆至設計深度→反循環提鉆噴漿至設計深度→成樁結束→施工下一根樁。

水泥攪拌樁施工工藝流程圖

*3施工控制

a水泥攪拌樁開鉆之前,應用水清洗整個管道并檢驗管道中有無堵塞現象,待水排盡后方可下鉆。

b將攪拌樁位置用白粉定位,移動深層攪拌機到達指定樁位對中,為保證水泥攪拌樁樁體垂直度滿足規范要求,在主機上懸掛一吊錘,通過控制吊錘與鉆桿上、下、左、右距離相等來進行控制,樁位誤差不得大于5cm,垂直偏差不得超過1%,樁長和樁徑不得小于設計值。

c對每根成型的攪拌樁質量檢查重點是水泥用量、水泥漿拌制的罐數、壓漿過程中是否有斷漿現象、噴漿攪拌提升時間以及復攪次數。

d為了確保樁體每米摻合量以及水泥漿用量達到設計要求,每臺機械均應配備電腦記錄儀。同時現場應配備水泥漿比重測定儀,以備監理工程師和項目經理部質檢人員隨時抽查檢驗水泥漿水灰比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e水泥攪拌配合比:水泥攪拌樁的固化劑采用32.5級礦渣硅酸鹽水泥,水泥摻入比不小于15%(55Kg/m),水泥漿水灰比0.45~0.50。

f嚴格控制噴漿壓力和轉速及提升、下降的速度,以確保加固深度范圍內土體的任何一點均能經過20次以上的攪拌,從而保證樁體攪拌均勻,樁體強度達到設計要求。每根樁的正常成樁時間不少于40分鐘,噴漿壓力不小于0.4MPa.

g為保證水泥攪拌樁樁端、樁頂及樁身質量,第一次提鉆噴漿時應在樁底部停留30秒,進行磨樁端,余漿上提過程中全部噴入樁體,且在樁頂部位進行磨樁頭,停留時間為30秒。

h在攪拌樁施工過程中采用"葉緣噴漿"的攪拌頭。這種攪拌頭的噴漿口位于攪拌葉片的最外緣,當漿液離開葉片向樁體中心環狀空間運移時,隨著葉片的轉動和切削,漿液能較均勻地散布在樁體中的土中。長期使用證明,"葉緣噴漿"攪拌頭能較好地解決噴漿中的攪拌不均問題。

i施工時應嚴格控制噴漿時間和停漿時間。每根樁開鉆后應連續作業,不得中斷噴漿。嚴禁在尚未噴漿的情況下進行鉆桿提升作業。儲漿罐內的儲漿應不小于一根樁的用量加50kg.若儲漿量小于上述重量時,不得進行下一根樁的施工。

j施工中發現噴漿量不足,應按整樁補噴,補噴的噴漿量不小于設計用量。如遇停電、機械故障原因,噴漿中斷時應及時記錄中斷深度。在12小時內采取補噴處理措施,并將補噴情況填報于施工記錄內。補噴重疊段應大于100cm,超過12小時應采取補樁措施。

k現場施工人員認真填寫施工原始記錄。

*4質量檢驗

水泥攪拌樁成樁28天后,在每根檢測樁樁徑四分之一處、樁長范圍內垂直鉆孔取芯,觀察其完整性、均勻性,拍攝取出芯樣的照片,取不同深度的3個試樣做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鉆孔取芯抽檢數為樁總數的千分之二,并不少于兩根,其無側限抗壓強度不得小于1.2Mp。鉆芯取樣后的孔洞用水泥砂漿封閉。

采用靜載荷試驗分別檢測單樁承載力和復合地基承載力,檢測數量:單樁承載力為樁總數的千分之二,并不少于兩處;復合地基承載力試驗為樁總數的千分之一,且不少于一處,復合地基承載力不得小于150Kp。

外觀鑒定:樁體圓勻,無縮頸和回陷現象;攪拌均勻,凝體無松散;群樁樁頂齊,間距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