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蓋板施工技術方案
1、施工流程
鋼筋混凝土預制蓋板→板板支設→混凝土澆筑→拆模養生。
2、施工方法
(1)鋼筋制作與綁扎
鋼筋制作按照施工圖紙設計下料,φ10單根長105cm、Ф14單根長112cm,兩端彎起;下料完成后運至現場進行鋼筋網片綁扎,蓋板下底保護層為4cm,用塑料墊塊或預制墊塊進行趁墊,兩側保護層為5cm厚。
模板支設
模板支設分兩種情況,○1平交道口所用蓋板兩端不留泄水孔采用Ⅱ邊溝蓋板,斷面尺寸18cm×100cm,模板采用木模板,每20cm設一立樁固定;○2過村路段蓋板采用邊溝Ⅰ型,斷面尺寸16cm×100cm,模板采用木模板,每20cm設一立樁固定;
混凝土澆筑
在預制蓋板混凝土設計強度為C30,混凝土中拌和時應摻入防凍劑,坍落度宜控制在14~16mm,澆筑前應向總監辦報驗,鋼筋、模板經專業監理工程師驗收,且合格后進行混凝土澆筑;澆筑時應先把模板內清掃干凈,砼運輸車到現場后直接卸入模板內,模板內多/缺部分,用人工進行減/添,然后用30振搗棒進行振搗,最后人工收面。
拆模養生
在混凝土澆筑完成第二天且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方可進行模板拆除工作,模板拆除時應輕緩進行,避免發生棱角掉落現象;模板拆除后及時用氈布或土工布及時覆蓋并灑水養生,養生周期一般為7天。
(5)蓋板安裝
預制鋼筋混凝土邊溝蓋板安裝采用自卸吊進行運輸安裝,人工進行調整,在安裝邊溝Ⅰ型蓋板時應先在邊溝壁上墊1cm厚M10砂漿進行調平。
邊溝Ⅱ型蓋板安裝時要特別注意,若被交道口為混凝土路面時,邊溝先在邊溝壁上墊1cm厚M10砂漿,邊溝蓋板頂鑿毛,加鋪8cm厚C30砼鋪裝層;當被交道口為瀝青混凝土路面時,根據瀝青路面面層厚度在8cm厚C30砼鋪裝層上再鋪筑1~2層瀝青砼;鋪裝層內設置10×10cmD80冷軋帶肋焊接鋼筋網,每米需鋼筋14.56kg。
施工中質量控制要點
1、鋼筋混凝土預制蓋板施工時控制好保護層厚度、混凝土的坍落度,另外振搗要密實,收面要光滑平整。
2、邊溝蓋板在安裝時應用砂漿在混凝土邊溝壁頂墊平,另平交道鋪裝層施工時應先將蓋板頂面拉毛,施工完成后及時覆蓋養生,在混凝土強度達到80%之后方放行。
3、夜間施工加強照明,凡運輸車輛照明發生破損的禁止夜間上路施工,所有施工人員都著反光衣。
篇2:防護蓋板管理制度范本
1.管理內容及要求
⑴本制度所指防護蓋板系指廠區范圍內的地溝、管溝、電纜溝蓋板,各類貯槽頂部入孔蓋板,上水閥門井蓋板、下水管道檢查井蓋板、各污水井蓋板、設備水平入孔或檢查孔蓋板、車間沉淀池蓋板、吊裝孔蓋板等。
⑵各類防護蓋板均應固定牢靠,便于起吊。
⑶新建、改建、擴建或技改工程,對各類防護蓋板實行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用。
⑷任何單位、個人均無權擅自移動,拆除或損壞各類防護蓋板。如確因施工需要要臨時拆除或移動防護蓋板,應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如設置臨時防護樁桿,懸掛警示燈,警示繩等同時設置警示牌,待施工作業完畢后,要及時恢復防護蓋板,并拆除臨時警示標志。
⑸各類設備的防護蓋板及檢查孔、觀察孔在運行中嚴禁打開,因檢查設備運行情況,確需打開時,應采取防范措施,檢查完畢,應隨時蓋上。
⑹各類防護蓋板的日常管理由所在單位負責,應將其列為安全管理工作重要內容,若發現缺損現象,應按隱患上報程序及時上報,并及時恢復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2.檢查與考核制度
⑴各部門領導、安全員應隨時檢查防護蓋板的完好性,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⑵安全技術處不定期檢查,須更換蓋板有動力車間或基建科負責實施。
⑶擅自損壞移動防護板者,設計管理不到位者,整改不及時者,按安全生產責任制有關條款予以處理,造成后果者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篇3:風電場生產現場孔洞溝蓋板井蓋安全管理規定
1.目的
為進一步加強生產現場作業環境管理,特制定本規定。
2.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風電場生產現場孔洞、溝蓋板的安全管理。
3.責任劃分
3.1一值負責電纜隧道、電氣設備室內井、坑、孔洞、變電站電纜溝道、孔洞的管理維護。
3.2二值負責全廠溝道的水泥蓋板、室外的井、坑、孔洞的管理維護。
4.管理規定
4.1生產場所所有孔洞、溝道必須敷以與地面齊平的堅固蓋板。蓋板應承受一定的重量不變形。
4.2嚴禁在生產廠房、工作場所設備檢查孔洞或溝道蓋板上覆蓋膠皮或物品。
4.3在工作中如需將蓋板打開或取下時,必須先設臨時遮欄。
4.4在檢修工作中需將地面溝道蓋板揭開時,應設臨時人行通道,工作完畢立即恢復原狀。
4.5在檢修工作中臨時打開的溝道穿越道路時,必須在穿越道路的兩側設安全圍欄。
4.6臨時打開的孔洞、溝道蓋板夜間無法恢復原狀時,必須安裝現場照明。
5考核辦法
5.1應辦未辦理申請票進行工作,按未辦理工作票進行處罰。
5.2其它的違章行為按習慣性違章進行考核。
附加說明
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執行。
本規定由風電場制定并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