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砼路面:安全交底
工程名稱2013年邵陽市國省道大中修工程A6標綏寧S221線項目分部工程路面分項工程瀝青砼路面交底內容:瀝青砼面層1、基本要求⑴、氣候條件: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當氣溫低于10℃,其它公路施工氣溫低于5℃時,不得進行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施工。一般每年11月15日以后不得進行瀝青混合料施工。應避免雨天施工,路面滯水或潮濕時應暫停施工⑵、瀝青面層施工前必須做試驗路段。承包人應準備詳細、完整的作業指導書,并報監理工程師批準。試驗路段長度100-200m,分試拌與試鋪兩個階段,否則不具備開工條件。⑶、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分3個階段:目標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產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驗證階段。通過這3個階段確定、控制瀝青混合料的材料品種、礦料組配及瀝青用量。2、設計方面應加強控制⑴、上路床填料要求應予明確(采用強度高,水穩性好的填料填筑)禁止粘性土質填料。⑵、基層頂面產生裂縫應有盡有采取措施消除,縫寬大于2mm的裂縫用改性瀝青灌縫或鋪土工布進行處理。⑶、路面結構避免均為Ⅰ型或Ⅱ型單一型號,2層或3層的面層結構中應至少有一層采用密級配瀝青砼(Ⅰ型,孔隙率為3-6%),同時,基層頂面應設置封層或透層,各層間設置粘層油,以利層間粘結與防水。⑷、瀝青砼設計孔隙率應減少,應盡量采用規定值低限。當孔隙率超過4%時,宜采用瀝青改性等措施,以防車輛高速行駛時產生反復作用的動水壓力和帛吸力,使瀝青先從圈套顆粒上剝離。⑸、擊實協及現場壓關度標準宜適當提高(1~2點)。⑹、路面排水系統應設計完善,特別是彎道處中央分隔帶的橫向排水(中央綠化帶橫向排水管內應設置至少1%的排水橫坡)同時應高度重視路面(橋面)瀝青砼結構層內水的引排設計。3、礦料⑴、用作瀝青砼面層的礦料包括:粗集料(2.36~31.5㎜碎石)、細集料(0.075~2.36㎜砂粒)和填料(礦粉,<0.075㎜粉粒)。⑵、粗集料①粗集料要求有良好的顆粒形狀和表面紋理;②壓碎值要求:高速、一級公路表面層≤26%,其它層次≤28%,其他公路≤30%③堿性礦料與瀝青有良好的粘附性,粘附性要求:高速、一級公路≥4級,其他公路≥3級。目前一般用礦料化學成份中Si02的含量來劃分。Si02含量65%的礦料屬酸性礦料(如石英巖、花崗巖);Si02含量<52%的礦料屬堿性礦料(如石灰);Si02含量介于52%~65%之間屬中性礦料(如安山巖、閃綠巖)。④吸水率要求:高速、一級公路表面層≤2.0%,其他層次≤3.0%;其他公路≤20%;⑤針片狀含量要求:高速、一級公路表面層≤15%,其他層次≤18%,其他公路≤20%⑥軟石含量要求:高速、一級公路表面層≤3%,其他層次與其他公路≤5%;⑦碎石應采用反擊式破碎機加工,建議采用寸子進行二次加工,且不宜到處收購碎石,以保證原材料品質的穩定性;⑧表面層集料應具有一定的耐磨性,直采用玄武巖。⑶細集料含泥量要求:高速、一級公路表面層≤3.0%,其他公路≤5%⑷瀝青砼填料應是堿性材料加工山野而成,不能是酸性材料,常用外加填料有:硅酸鹽水泥,磨細石灰石粉,清石灰,粉煤灰等。4、瀝青⑴瀝青應選用針入度小,感溫性小,軟化點高,含蠟量低的品種,瀝青原材料除三大指標(針入度、延度、軟化點)需檢測外,還要做含蠟量(<3%)等試驗。⑵浙江地區一般選用AH—70或AH—90的重交瀝青,宜用同一品牌的進口瀝青,切忌多品牌。⑶每批運到工地的瀝青應附有生產廠家的先是檢驗單,同時對每批瀝青應封存5㎏樣品備查。5、瀝青混合料的拌和⑴、拌和設備應為間歇式拌和機,同時應配有兩除塵裝置。⑵、計量裝置由計量部門標定,拌和過程中應逐盤打印瀝青及礦料的用量、拌和溫度、拌和時間等參數。每臺班結束后就加以統計分析,如有異常情況應停止施工,分析原因。⑶、拌和機每盤生產周期≥45秒,其中干拌時間≥5~10稱,改性瀝青和SMA混合料的拌和時間適當延長。同時要求對作烘干處理的材料加強抽檢。⑷、抗剝落劑必須均勻摻加。⑸、混合料的礦料級配有變化,應及時調整配合比。⑹、混全料的礦料給級配有溫度控制:瀝青(石油瀝青AH-70、AH-90)加熱溫度150~170℃;礦料溫度比瀝青加熱溫度高10~20℃(填料不加熱);出廠正常溫度應為140~165℃;混合料貯料倉貯存過程中溫度降低不超過10℃。⑺、每天前幾鍋原材料溫度高于規定值,以防混合料溫度底或花白料。⑻、瀝青砼施工時每日必須做瀝青砼的抽提試驗,以及時檢測,控制瀝青混合料的含油量(油石比允許誤差±0.3%)與礦料級配。⑼、多個拌和樓同時為一個攤鋪工作面供料時,各拌和樓的原材料配合比應統一。6、瀝青混全料的運輸⑴、運輸車輛應備有覆蓋設備,車槽四欠應密封堅固。⑵、瀝青混合料的運輸距離一般不應大于20公里。⑶、瀝青混合料的運輸到場后應及時在現場對清靜混合料進行溫度檢測,溫度不宜低于130℃,不宜超過165℃。已離析,、結團、低于規定鋪筑溫度及被雨水淋濕的混合料都應廢棄。⑷、運輸車輛必須滿足瀝青砼拌與攤鋪的需要,在攤鋪機前應保證有4~5輛車備料待鋪。7、瀝青混合料的攤鋪⑴、瀝青路面攤鋪前必須核算瀝青混合料的拌和與運輸能力,當低于攤鋪機最低攤鋪速度所需瀝青混合料用量時禁止開工,否則攤鋪機將出現停工待料現象,嚴重影響路面平整度。⑵、每日開始攤鋪時,熨平板必須清理干凈,并將熨平板預熱至瀝青混合料溫度。⑶、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溫度不宜低于130℃。⑷、攤鋪底面層時宜采用基準鋼絲繩法,攤鋪中面層與表面層時宜用浮動基準梁法(采用紅外線或聲納控制的平衡梁等)。⑸、瀝青混合料必須緩慢、勻速、不間斷地攤鋪,攤鋪速度應控制在2~6m/min,攤鋪速度不均勻將導致瀝青砼面層粗糙度不勻,平整度與壓實度降低。⑹、攤鋪過程中應防止運輸車輛后退撞擊攤鋪機,同時運輸不得卸料過猛。⑺、路幅較寬時應采用兩臺及以上攤鋪機組成梯隊,前后距離一般10~30m,重疊攤鋪5~10㎝。⑻、橫向和縱向的冷接縫宜做垂直的平接縫,清除碎料,對側壁涂刷粘層瀝青,上下層縱向接縫應左右錯開15㎝(熱接縫)或30~40㎝(冷接縫)以上,表面層縱縫應順直,且應設于路面標線下。⑼、路面標高應進行嚴格控制,特別是有綠化帶彎道超高外的路面橫向排水標高應予以保證。⑽、施工間隔時間較長或開放交通千萬表面污染的,應對下承層表面進行洹,并噴灑粘層油。⑾、瀝青砼攤鋪后應及時用車載顛簸儀檢測路面平整度,避免瀝青砼路面大面積出現平整問題。8、瀝青混合料的壓實⑴、壓實分初壓、復壓、終壓(成型)三個階段,初壓緊跟攤鋪機,復壓應緊跟初壓,終壓以瀝青面層無輪跡和無明顯缺陷判斷標準。⑵、碾壓溫度不宜低于110℃,碾壓終了溫度不一般不低于90℃。⑶、選擇合理的壓路機噸位與組合方式,碾壓速度與遍數應難過試驗路段予以試驗與驗證。碾壓速度應予以嚴格控制(見下表單位km/h):壓路機類型初壓復壓終壓適宜最大適宜最大適宜最大鋼筒式壓路機1.5-232.5-3.552.5-3.55輪胎式壓路機--3.5-4.584-68振動式壓路機1.5-2(靜壓)5(靜壓)4-5(振動)4-5(振動)2-3(靜壓)5(靜壓)⑷、瀝青砼的最大壓實厚度不得大于10㎝。⑸、多種壓路機的碾壓順序一般為:先光輪、再膠輪、后光輪。⑹、壓路機的停頓與啟動緩慢進行,防止瀝青混合料產生過大推移,影響路面平整度。同時應避免壓路機在新攤鋪中面上較長時間停頓,否則影響該處路面平整度。⑺、為防止壓路機粘料,需對碾壓輪噴水時必須嚴格控制噴水量,且應噴霧狀水,不得溫流,以防瀝青混合料降溫過快,影響混合料的碾壓密度實度。⑻、改性瀝青砼應執行“緊跟、慢壓、高頻、低幅、少水”的十字方針。⑼、沿路緣石或村路機壓不到的位置應用振動夯板等實機械進行夯實。⑽、瀝青砼面層完成后應及時用滲水儀進行滲水系數檢測,滲水系數就滿足設計要求。(一)路面工程檢測與鑒定路面工程交工檢測時,除施工自檢、監理抽檢外,質量監督單位還將對平整度、厚度、寬度、橫破度、抗滑性能、瀝青砼路面的壓實度、彎沉、車轍、水泥松散的強度、相鄰板高差等項目進行重點檢測。在竣工質量鑒定時將對路面平度、抗滑性能、瀝青砼路面的彎沉、車轍、水泥砼的相鄰板高差等項目進行重點檢驗。技術負責人施工員班組長
篇2:某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混合料攤鋪碾壓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混合料攤鋪碾壓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1.混合料攤鋪施工安全要求
(1)各種作業機械、車輛應按規定路線行駛,有序作業;瀝青混合料攤鋪過程中,應由作業組長統一指揮,協調作業人員、機械、車輛之間的相互配合關系。
(2)粘在車槽上的混合料應在車下使用長柄工具清除,不得在車槽頂升時,上車清除。
(3)指揮人員應隨時檢查車輛周圍情況,確認安全后,方可向車輛操作工發出行駛、卸料指令;瀝青混合料運輸車輛在現場路段上行駛、卸車時,必須由專人指揮。
(4)特殊情況下,由于條件限制,現場需使用加熱工具的火箱應符合下列要求:
1)用火前必須申報,經現場消防管理人員檢查、驗收,確認消防措施落實并簽發用火證后,方可用火。
2)火箱應遠離易燃、易爆物品10m以上;與施工用柴油桶距離不得小于5m。
3)嚴禁火箱設置在架空線路下方;火箱應設專人管理,作業結束必須及時熄火。
(5)機械攤鋪應符合下列要求:
l)攤鋪路段的上方有架空線路時,其凈空應滿足攤鋪機和運輸車卸料的要求,機械應與架空線路保持安全距離。
2)瀝青混凝土攤鋪機作業,應由專人指揮;機械行駛前,指揮人員應檢查周圍環境,確認前后方無人和障礙后,方可向機械操作工發出行駛信號;機械行駛前應鳴笛示警。
3)瀝青混合料運輸車向攤鋪機倒車靠近過程中,車輛和機械之間嚴禁有人。
4)瀝青混凝土攤鋪機運行中,現場人員不得攀登機械,嚴禁觸摸機械的傳動機構。
5)清洗攤鋪機的料斗螺旋輸送器必須使用工具;清洗時必須停機,嚴禁煙火。
6)攤鋪機運行中,禁止對機械進行維護、保養工作。
(6)人工攤鋪應符合下列要求:
1)鐵鍬鏟運混合料時,作業人員應按順序行走,鐵鍬必須避開他人,并不得揚鍬攤鋪。
2)手推車、機動翻斗車運料時,不得遠扔裝車。
3)攤鋪作業在酷熱時段應采取防暑措施。
2.混合料碾壓施工安全要求
(1)瀝青混合料碾壓過程中,應由作業組長統一指揮,協調作業人員、機械、車輛之間的相互配合關系,保持安全作業。
(2)壓路機運行時,現場人員不得攀登機械,嚴禁觸摸機械的傳動機構;兩臺以上壓路機作業時,前后間距不得小于3m,左右間距不得小于1m。
(3)作業中必須設專人指揮壓路機,指揮人員應與壓路機操作工密切配合,根據現場環境狀況及時向機械操作工發出正確信號,并及時疏導周圍人員。
(4)施工現場應根據壓路機的行駛速度,確定機械運行前方的危險區域,在危險區域內不得有人。
(5)使用壓路機應符合相關的道路機械安全技術交底的具體要求。
篇3: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透層油粘層油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透層油與粘層油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1.特殊情況下,由于條件限制,現場需明火熬制瀝青時,應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并應經主管部門批準,并形成文件;用火前應進行用火申報,經現場消防管理人員檢查、驗收,確認消防措施落實并簽發用火證后,方可熬制瀝青。
2.灑布機作業必須由專人指揮;作業前,指揮人員應檢查現場作業路段,確認檢查井蓋蓋牢、人員和其他施工機械撤出作業路段后,方可向灑布機操作工發出作業指令。
3.現場使用瀝青宜由有資質的生產企業配制的合格產品;需現場熬制時,應嚴格按照經主管部門批準的專項安全技術措施的要求進行操作。
4.施工前應根據施工現場條件,確定瀝青混合料運輸和場內調運路線;運輸道路應堅實、平整,寬度不宜小于5m。
5.凡患有結膜炎、皮膚病和對瀝青過敏反應者不宜從事瀝青作業。
6.施工區域應設專人值守,非施工人員嚴禁入內;施工人員應按規定佩戴工作服、手套、鞋等勞動保護用品。
7.瀝青噴灑前,必須對檢查井、閘井、雨水口采取覆蓋等安全防護措施;瀝青灑布前應進行試噴,確認合格;試噴時,油嘴前方3m內不得有人。
8.人工裝卸桶裝瀝青運輸車應符合下列要求:
(1)運輸車輛應停放在平坡地段制動,并設方木擋掩牢固。
(2)瀝青桶在跳板上滾動時,應由專人指揮;瀝青桶兩端應系控制繩,收放兩端控制繩時,應緩慢、同步進行;跳板應有足夠的強度,坡度不得過陡。
(3)發現瀝青桶泄漏,必須堵嚴后,方可搬運。
9.在道路上灑布透層油、粘層油應使用專用灑布機作業。
10.采用液態瀝青車運送液態瀝青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向儲油罐注入瀝青,當浮標指示達到允許最大容量時,應及時停止注入;用泵抽熱瀝青進出油罐時,作業人員應避開。
(2)滿載運行時,遇有彎道、下坡應提前減速,不得緊急制動;油罐裝載不滿時,應始終保持中速行駛。
11.施工前,應檢查運輸道路上方架空線路,確認路面與電力架空線路的垂直距離符合安全距離要求、通訊架空線的高度滿足車輛的運輸安全要求。
12.塊狀瀝青搬運宜在夜間和陰天,并應避開炎熱時段;搬運時宜采用小型機械裝卸,不宜直接用手裝運。
13.遠紅外加熱瀝青應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1)加熱設備應完好,防護裝置應齊全有效,電氣接線應符合施工用電安全技術交底的具體要求;使用前應檢查,確認正常。
(2)輸油完畢后應將電機反轉,使管道中余油流回鍋內,并立即用柴油清洗瀝青泵和管道;清洗前,必須關閉相應閥門,嚴防柴油流入瀝青鍋。
14.人工運送液態瀝青時,裝油量不得超過容器容積的2/3。
15.瀝青灑布時,施工人員應位于瀝青灑布機的上風向,并宜距噴灑邊緣2m以外。
16.吊裝桶裝瀝青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吊裝作業應設專人指揮,吊臂旋轉范圍內嚴禁有人,瀝青桶的吊裝應綁扎牢固。
(2)吊起的瀝青桶不得從運輸車輛的駕駛室上方越過、不得碰撞車體。
(3)瀝青桶落地放穩后,作業人員方可靠近摘卸吊繩。
17.明火熬制瀝青應符合下列要求:
(1)熬制瀝青鍋內不得有水和雜物,瀝青投入量不得超過瀝青鍋容積的2/3,塊狀瀝青應改小并裝在鐵絲瓢內入鍋,不得直接向鍋內拋擲,嚴禁烈火加熱空鍋時加入瀝青。
(2)預熱后的瀝青宜用溜槽泄入瀝青鍋;用瀝青桶直接倒入鍋內時,桶口應盡量放低,不得使熱瀝青濺出傷人。
(3)瀝青一旦著火,必須立即用鍋蓋將瀝青鍋蓋上,并封爐熄火;外溢的瀝青著火,必須立即用干砂、濕麻袋等滅火;嚴禁在著火的瀝青中澆水;現場應按消防規定配備消防器材。
(4)熬制現場臨時堆放的瀝青和燃料不宜過多,堆放位置應距離瀝青鍋5m以外。
(5)熬制中應隨時掌握瀝青溫度變化狀況,發現白煙轉為紅、黃色時,應立即熄滅爐火。
(6)瀝青脫水應緩慢加熱,經常攪動,嚴禁猛火;瀝青不得溢鍋,發現漫油時應立即熄滅爐火。
(7)熬制過程中發現瀝青鍋漏油,必須立即熄滅爐火;舀取瀝青應用長柄勺,并應經常檢查,確認連接牢固。
(8)作業結束時,必須熄火、關閉爐門、蓋牢鍋蓋。
18.六級(含)以上風力時,不得進行瀝青灑布作業;透層油噴灑后應及時撒布石屑。
19.熬制瀝青鍋灶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鍋灶應遠離易燃、易爆物20m以上,與建筑物的距離不得小于15m;架空線路垂直下方不得設置鍋灶。
(2)瀝青鍋的前沿(有人操作的一面)應高出后沿l0cm以上,并高出地面80cm~100cm。
(3)瀝青鍋與煙囪的凈距應大于80cm,鍋與鍋的凈距應大于2m,火口頂部與鍋邊應設置高度70cm的隔離設施。
(4)鍋蓋應采用鋼質材料,嚴禁使用敞口鍋;鍋灶上方應設防雨棚,棚應采用阻燃材料。
(5)舀、盛熱瀝青的勺、桶、壺等不得錫焊。
20.明火預熱桶裝瀝青應符合下列要求:
(1)預熱前必須打開瀝青桶的大小孔蓋,遇僅一個孔蓋時,必須在其相對方向另開一孔;桶內有積水,必須排除。
(2)加熱時必須用微火,嚴禁猛火。
(3)發現瀝青從桶的砂眼中噴出,應在桶外側面以濕泥堵封,不得直接用手堵封。
(4)加熱中發現瀝青桶孔口堵塞時,操作人員必須站在側面用熱鋼釬疏通。
(5)瀝青匯集槽應支搭牢固;流向瀝青鍋的通道應暢通。
(6)現場應按消防部門規定配備消防器材。
(7)作業結束后,必須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