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事故發生特點防范措施
目前煤礦安全事故頻發,對安全事故的控制是煤礦面臨的最大任務。為此,各個礦業集團都在力
所能及地對煤礦以高投入、新設備進行武裝;以高科技、新工藝進行改進,以期達到對煤炭生產過程的科學控制。盡管如此,還是不能完全控制煤礦事故的發生。筆者從多年的煤礦基層工作經驗中總結出了煤礦事故發生的諸多特點,掌握其特點,就能較好地趨利避害,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實現安全生產。現從易發生事故的幾個方面入手,分析事故發生的特點及原因,并給出了防范措施。
1開采方式
炮采炮掘方式出現事故偏多,綜采綜掘方式出現事故較少。
(1)炮采炮掘方式。手工方式作業,原始落后;
支護條件差,采面一般用單體液壓支柱配合鉸接頂梁、鋼絲網支護,錨網工字鋼支護;容易冒頂塌方;放炮容易引起明火,誘發瓦斯、煤塵爆炸。
(2)綜采綜掘方式。機械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大幅減少手工勞動;支護條件良好,液壓支架密實地支撐起了頂板,幾乎無冒頂傷人的可能;綜采綜掘機械不會引起明火。
防范措施:改進采煤方法和工藝,增加科技含量。如果條件允許、采面煤層穩定、坡度小、厚度適宜、斷層少,盡量采用綜采綜掘,實行機械化、自動化采煤,摒棄落后的炮采炮掘工藝。
2開采時段
(1)午夜時段。午夜到8:00這一時段發生事故偏多,其他時間發生事故相對偏少。原因:這一時段一些工作人員剛倒過班,不適應,精力不集中,生物鐘被擾亂,頭腦昏昏沉沉,疲勞干活,容易出事故。
而其他時段,一般來說,與一個人正常的生活起居習慣相一致,精力相對集中,不容易出事故。
防范措施:避免設備和人員“連軸轉”,避免設備疲勞和人員疲勞。所以盡量把0:00班改成檢修班,搞設備檢修、人員休整,下井人員少,不生產。
(2)交接班時。交接班時出事故偏多。原因:交接班時,容易出現放松警惕、相互推諉責任的現象,易出現管理空當和管理盲區,事故就會乘虛而入。
防范措施:制定詳細的交接班制度并嚴格執行,杜絕推諉扯皮現象。
3開采人員
(1)年輕人。年輕人易出事故,老職工出事故偏少。原因:年輕人相比而言缺乏經驗,不知道事故發生的前兆;因為無知而膽子大,敢冒險;不會預防事故的發生;事故發生了不會控制事故的發展;控制不了的情況下,不知道躲避,不會避險逃生,不會自救。而下井多年的老工人出事少,是因長期從事井下作業,工作經驗豐富,且時時準備制止事故、躲避事故,逃生自救。
防范措施:對青工強化安全培訓力度,上崗前要培訓,工作中也要培訓,班前班后會上也要不斷培訓,反復強調。
(2)新職工。新職工出事故較多,下井時間長的職工出事故較少。原因:新工人無經驗。這就需要基層管理者一定要安排專人帶新人入井,并進行指導工作。直到他對井下熟悉后,才可允許其自己行動。
防范措施:對新入井人員最好實行師傅帶徒制度,做好“傳幫帶”,做好知識和經驗的傳承。
(3)農民工。農民工出事故偏多,正式工出事故偏少。原因:農民工一般文化素質較低。現在煤礦的井下生產設備、電氣設備較多,技術含量較高,許多農民工對電氣線路問題、井下電氣設備一竅不
通,不會操作;有的不懂裝懂,亂操作;剛下井也沒有井下實際經驗,不知道躲避事故,較容易出事。而正式工一般知識水平較高,受過較多培訓,會操作一般的井下生產設備,對安全知識掌握較多;對各種事故了解也較多,出事故的幾率小得多。
防范措施:對農民工進行文化補課和操作技能培訓,提高其素質。
4事故類型
(1)人為事故。人為造成的事故較多,自然事故偏少。原因:造成“三違”事故,一個是態度問題,一個是認識問題,一個是知識問題。“三違”者總是懷著僥幸心理,這一次沒事,只這一次,下次就改。但往往沒有下一次,事故就像一個藏在暗處的野獸,隨時準備撲上來。防范措施:煤礦大部分事故是人為事故,是“三違”造成的。這主要是態度問題、覺悟問題,所以要多進行教育,加強杜絕“三違”的制度建設,加大獎罰力度。
(2)機電事故。機電事故較多。原因:現在技術的不斷進步,生產力的發展,煤礦生產已經離不了機電設備,煤礦工人不得不與它打交道。機電事故頻發的原因:①違章操作;②作業者不懂機電知識;③作業者有機電知識,但沒有實際操作技能,操作不熟練。
防范措施:對井下工人多進行通用電氣原理、電子線路、機械設備基本操作、簡單機修等知識灌輸。
加強新工人專業技能培訓,如連線、漏電、“雞爪子”、誤操作等盡量避免,要求他們學會現場處理簡單事項。
(3)冒頂事故。煤礦五大災害中,冒頂事故較多,其他事故出現的較少。原因:井下的頂板情況復雜,三軟煤層、不穩定煤層、破碎頂板等,有的地方斷層多,險情難料,防不勝防。
防范措施:對礦壓顯現規律進行研究、對巖性有科學認識,對支護方式進行改進,對支護強度等要準確掌握。在出現頂板下沉、離層、出現裂隙時,采用相應的科學手段,進行及時、適當的支護;同時,要根據實情調換選用最合適的支護方式,如光面爆破、架棚支護、錨網、錨索、錨噴支護等,以防止冒頂甚至大面積垮塌。
5結語
只有充分了解煤礦安全事故發生的特點和原因,才能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采取防范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實現煤礦安全生產。
篇2:P礦煤礦員工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我礦安全教育培訓管理,規范安全教育培訓秩序,保證安全教育培訓質量,促進我礦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健康發展,根據《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所稱安全教育培訓是指以提高煤礦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及其他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為目的的教育培訓活動。
第三條礦安全科負責從業人員安全培訓的組織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制定并落實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建立培訓檔案,詳細、準確記錄培訓考核情況。按上級有關部門的培訓計劃安排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到具備相應資質的煤礦安全培訓機構接受專門安全培訓,組織落實本礦其他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和考核工作。
第二章主要負責人培訓
第四條主要負責人必須到具備相應資質的煤礦安全培訓機構接受專門安全培訓,取得煤炭工業廳頒發的礦長資格證。
第五條主要負責人必須到具備相應資質的煤礦安全培訓機構接受專門安全培訓,取得由煤礦安全監察局頒發的安全資格證,并且每年必須參加一次再培訓。
第三章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培訓
第六條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是指在煤礦企業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人員。具體指:煤礦企業分管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負責人(副礦長、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安檢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及工作人員;生產、機電、調度等部門負責人;采煤、掘進、機運、綜采、通防等區隊長;其他從事安全生產管理的人員。
第七條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參加具備相應資質的煤礦安全培訓機構組織的安全培訓,經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資格證,并且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復審和再培訓。
第八條未取得安全資格證的人員不得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崗位。
第四章特種作業人員培訓
第九條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接受與本工種相適應的、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經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后,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方可上崗作業;未經培訓或考核不及格者,不得上崗作業。
第十條特種作業操作證每兩年復審一次,過期不參加培訓、復審者,操作證自行作廢。
第十一條特殊工種培訓考試不及格者,除交補考費補考之外,另罰款100元/人。對不按時參加補考或補考不及格,拿不到特種作業證者,培訓費自付。
第五章崗前培訓
第十三條井下新從業人員上崗前安全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72學時,如果曾經從事過煤礦行業,憑相關證明可以縮短理論學習培訓時間,但不少于24小時。培訓結束后,安全科組織新工人進行閉卷考試。考試不及格者,重新培訓。考試合格后,必須簽定一年的師徒合同,在有安全工作經驗的從業人員帶領下工作,經再次考核合格,方可獨立工作。地面新從業人員上崗前安全培訓時間不得少于40學時。
第十四條煤礦新從業人員上崗前培訓的主要內容為:企業狀況及發展前景,員工手冊,企業規章制度,國家有關安全形勢,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礦井生產概況、建設與發展狀況、開拓方式、生產系統,煤礦安全規程,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入井安全知識,事故應急救援、事故應急預案演練及防范措施,一通三防安全知識,機電、提運安全知識,掘進安全生產知識,采煤安全生產知識,職業衛生常識,職業病危害防治知識,礦山急救常識,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
第十五條員工改變工種、調換崗位或操作新設備時,以及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的人員,必須經過業務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崗,否則不準上崗。
第十六條對考試合格人員予以每天50元的學習補助,不考試不及格不參加人員不予發放學習補助。
第六章三違人員培訓
第十七條我礦“三違”人員必須接受安全培訓后方可重新上崗,上崗以安全科開具的上崗通知書為準,任何單位不得在沒有接到上崗通知書的情況下安排“三違”人員上崗,否則對單位責任人按“三違”論處。
第十八條“三違”人員培訓時間以安全科書面通知為準,培訓期間按正常上班時間在安全科教室內學習,不得遲到、早退,有事必須請假,培訓時間按請假的天數延后,無故不請假離礦按曠工處理。
第十九條培訓內容是本崗位操作規程、煤礦安全規程、音西煤業“三違”界定標準、礦規、礦紀等有關規定。
第二十條“三違”人員培訓結束,經考試合格后發上崗通知書。
第二十一條“三違”人員學習期間,不予以任何補助。
培訓要求
1)礦所屬各單位必須高度重視員工安全教育與培訓工作。
2)全礦員工必須定期接受安全教育與培訓,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接受培訓。
3)堅持“先培訓、后上崗”的基本用人原則,新員工必須經過培訓才可以上崗。
4)各單位要強力推行“手指口述”,“應知應會”、“危險預知”“反三違樹正氣”等,重視調度會學習及現場提問。
5)各單位培訓管理員必須積極開展各單位的培訓工作并將培訓工作分類存檔,建立培訓檔案。
6)各單位要每月展開一次全員培訓,并對根據培訓進行考核,考核結果需存檔,并上報安全科。
(一)安全科要建立健全培訓擋案,實行從業人員一人一檔。
(二)安全科要及時對主要負責人培訓、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培訓、特種作業人員培訓等培訓考核發證情況進行統計,并填入個人培訓擋案。
第二十六條培訓經費提取制度
為保證安全生產培訓的投入,實行安全生產培訓費用提取制度。礦根據實際需要提取培訓費用,發生的安全生產培訓費用據實列入成本費用。
第二十七條全員培訓質量檢查評估制度
培訓質量檢查評估,應從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實效性出發,貫穿整個培訓過程和學員上崗后的一段時間內,由專門檢查評估小組,結合每一階段的特點,采取相應的評估方法,對整個培訓工作實行全過程控制。
(一)課堂效果評估制度
1、檢查受訓者上課記錄的筆記,看受訓者是否認真聽講并記筆記。
2、檢查授課人員是否備課,內容是否充實、有針對性、實用性。
(二)培訓考評制度
為了保證培訓質量,提高培訓回報率,培訓后培訓管理者要對受訓員進行考核、評價。考試是考核、評價培訓質量的又一重要環節。內培一律采用閉卷考試,考題要堅持密切聯系實際,并嚴格監考及改卷制度。
(三)培訓質量跟蹤制度
培訓質量跟蹤制度與考評制度是緊密相關的。考評要根據質量跟蹤的結果進行。
1、受訓者返崗后,培訓部門要派人定期跟蹤反饋,以發現受訓者在各方面的進步,考察員工是否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實際操作水平是否提高了。也可進一步發現工作中仍然存在的問題,為下一次的培訓計劃提供制定的依據。
2、調查方式采取座談和填寫調查表相結合的方式。
參加人員為:
(1)單位分管培訓的領導;
(2)參加培訓后,返回工作崗位工作的在職職工。
3、調查座談內容:
(1)培訓的內容、方式與培訓對象實際生產需要是否合理銜接;
(2)職工對培訓活動有何建議,是否有“三違”現象。
4、被調查單位應認真填寫調查表各項內容,并交勞動人事科。
(四)培訓效果評估制度
1、對學員的考核:包括學員的考試成績優秀率、及格率,培訓前后實際操作水平的真正變化,培訓前后態度上的真正變化。
2、對授課人員的授課情況進行評估。
3、對計劃的實施情況進行評估。
第十章附則
第二十九條本制度由礦安全科制定,由礦安全科負責解釋。
第三十條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執行。
篇3:P礦露天煤礦班組制度
為進一步強化班組建設管理,規范班前、班后會程序,提高班前、班后會質量,實現班前、班后會程序化、規范化、標準化,根據《露天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考核》要求,特制定班前、班后會管理制度。
第一條班前、班后會目標
通過不斷規范班前、班后會,開好班前、班后會,使職工的安全意識和自身素質得到提高,項目部管理和班組建設進一步加強,對班前、班后會內容要做到“五必講”,即:當班領導在班前、班后會上必講上一班及本班安全情況和問題;必講現場主要安全措施和質量標準;必講存在的問題、地點和作業人員必須注意的安全事項;必講特殊工種的崗位要求;必講當班領導和施工負責人所負的安全責任和必須把握的安全環節。班前、班后會要突出講任務、講安全、講培訓三大主題。講任務,做到任務目標明確,職工對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標準、達到什么質量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講安全,實現“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轉變,通過安全教育,職工知道安全注意事項,掌握操作技能,增強安全防范意識。講培訓,通過安全知識學習,崗位標準作業流程學習,提高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和業務技能,構筑長效的安全生產機制。
第二條班前會要求
1、每班作業前一天召開一次全體班組成員參加的班前會,并進行簽到。
2、班前會由班組長主持并做好記錄。
3、班前會主要內容:
3.1)傳達、學習公司和項目部的有關制度和文件精神。
3.2)班組每位成員對上一班次作業情況進行總結發言,最后由班組長點評上一班次作業情況。
3.3)根據項目部的工作部署,安排布置本班工作。
3.4)根據本班工作安排,結合當日天氣、作業面實際情況,進行安全預想,提醒班組成員安全注意事項,并制定安全防范措施。
3.5)有針對性地安排安全員對作業過程中的關鍵環節進行危險源辨識。
3.6)其它需強調或傳達的事項。
第三條按照班前會6+2*流程實施。
流程1:班前點名排查
班前會由班組長主持,技術員配合。
主持人點名簽到,并觀察員工精神面貌。點到某員工時必須起立答“到”,在認為自己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做出承諾:“本人狀態良好,可以上崗,確認”。
流程2:主持人對上一班安全生產狀況進行總結,并安排當班安全生產任務。
主持人對上一班現場安全管理、生產任務、工程質量、文明生產、工作效率及存在的問題等方面進行總結,提出整改意見和措施,并安排當班安全生產任務,提出安全注意事項、防范措施、工作標準及質量要求。
班組長對本班生產任務進行分工,分工要明確細致,并明確工作重點和關鍵崗位的注意事項,把各道工序細化、分解到個人,責任到人。
安全員對現場安全管理重點部位、安全生產任務、設備管理、工程質量等方面進行補充強調。
流程3:危險源辨識提問、點評
主持人抽問3名員工了解當班員工對安全注意事項、崗位標準流程、危險源辨識及管控措施的掌握情況,并根據員工回答情況作出點評。
流程4:“每日一題”培訓學習
技術員根據崗位標準作業流程、危險源辨識及風險預控措施、典型案例、工作面實際情況制定教材進行“每日一題”培訓。培訓要做到三透:一透,培訓前授課人要學透培訓內容;二是要理解透,班組員工要聽得懂,對所培訓內容要理解;三是要滲透,班組員工要把講解的知識滲透到實際崗位工作中。
流程5:安全宣誓
主持人領誓,所有人員成立正姿勢,右手握拳舉起,宣誓時聲音洪亮。
流程6:政工五分鐘
流程1*:班組長帶領員工到現場
流程2*:現場交接班及安全確認,交接雙方將現場安全情況、存在隱患情況、設備運轉情況交代清楚,然后共同檢查確認。經接班人認可后填寫交接班記錄。
第四條考核管理辦法
1、發現無故不參加班前會上崗者,一律按“三違”處理,并進行100元/次的考核。